三國演義中文諸葛亮第一,武呂布第一,那麼文武第二分別是誰

2020-10-05 尼古拉斯奇異果

以三國演義為背景,如果問誰是三國文臣第一?那麼答案肯定是諸葛亮。

為什麼是諸葛亮?因為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神機妙算,算無遺策,首次出場就燒三把火,一把火燒向新野,一把火燒向博望坡,一把火燒向赤壁,三把火就把曹操的百萬大軍給燒沒了,而且諸葛亮還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經典故事,比如舌戰群儒、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借東風、空城計等等。

而且諸葛亮還會時不時拿出一個錦囊妙計,即使他不在的時候,也能讓錦囊妙計相助取勝,就算是諸葛亮去世後,依靠他的錦囊妙計仍然能殺死反叛的魏延,有人說諸葛亮的錦囊妙計抵得上百萬大軍,這是其任何人都做不到的事,所以諸葛亮是三國文臣第一,謀略第一,治國第一,內政第一,而且諸葛亮還是發明家,還能率軍打仗,能把司馬懿打得不敢出戰,所以諸葛亮是三國第一文臣。

諸葛亮

如果問誰是三國武將第一?那麼答案一定是呂布

為什麼是呂布?因為是三國武將唯一一個能夠一人迎戰多員超級猛將的武將,關羽、張飛乃當世名將,萬人敵,超一流猛將,但是關羽聯手張飛也打不敗呂布,即使再加一個劉備,才勉強擊敗了呂布,但是呂布仍然能夠全身而退。很多人對關羽和張飛聯手沒有概念,你需要知道的是,三國中武力不輸呂布的顏良被關羽一刀秒殺,三國勇猛不輸呂布的馬超能與張飛打成平手。

再來想想看,關羽和張飛這樣幾乎天下無敵手的武將,才能和呂布打個平手,那呂布得有多厲害?除此之外 ,呂布一個人還迎戰了曹營所有排名前十武將中的六將,許褚、典韋、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六將圍攻呂布,也只能擊退呂布,而呂布仍然全身而退,要知道許褚、典韋、夏侯惇、夏侯淵等將無一不是曹營一流猛將,但這多人打一個才能打敗,呂布得有多強,所以呂布是三國第一武將,是三國中武力最高強的將領,沒有之一。

呂布

那如果問你三國演義中排名第二的文臣和武將是誰?你知道嗎?

先說武將吧,僅次於呂布在三國排名第二的武將,有4個人選,第一個是顏良,第二個是趙雲,第三個是馬超,第四是張飛。你會選擇誰?

個人覺得是趙雲。

顏良在三國中是個短命的人,不幸遇到了關羽,顏良之前的戰績含金量相當高,三個回合斬宋憲,一個回合斬魏續,20回合擊敗徐晃,宋憲和魏續都是呂布手下的八健將之二,武藝不會差,但顏良不用三合就斬殺兩人,說明顏良的武力超高的,再說顏良20回合擊敗徐晃,徐晃可是能和許褚50回合戰平的人,整個三國之中,怕是呂布也無法做到20回合擊敗徐晃吧,所以說顏良排第二是有道理的,但是,顏良一個回合就被關羽斬殺讓顏良失分不少,無論是顏良犯了什麼錯,反正戰場上的結局就是關羽斬殺了顏良,這個不可否認,所以顏良不能排第二,就算要排也只能排關羽之後。

趙雲

再說馬超,馬超在三國中的戰績一向是跟呂布看齊的,馬超也是唯一一個打得曹操割須棄袍的人,曹操還曾經稱讚馬超之勇不減呂布,而且在民間一直有「前三國呂布,後三國馬超」的傳說,馬超雖然戰績過人,但是,馬超只能與許褚230回合戰平,而不能擊敗許褚,要知道許褚可是張飛和趙雲的手下敗將,雖然馬超也戰平了張飛,但是比起來的話,還是差了趙雲一截。

張飛之所以能候選,是因為張飛兩次與呂布戰平,最後一次是一百回合戰平呂布,這是整個三國唯一在一百回合戰平呂布的人,除了張飛沒有人做到,既然呂布第一,那張飛應該第二吧,但是,張飛只有戰平馬超,既然馬超不如趙雲,那張飛也不如趙雲。

張飛戰馬超

所以,只有趙雲是僅次於呂布在三國排名第二的武將,注意這裡說的是三國演義,趙雲在三國演義中是常勝將軍,徐晃與張郃聯手只能與趙雲戰平,而不能擊敗趙雲,趙雲還能全身而退,許褚聯合于禁、李典也只能戰平趙雲,同樣不能擊敗趙雲,另外,趙雲還有長坂坡一戰,一個人帶著阿鬥殺敗了曹操的百萬大軍,斬殺了曹操手下五十多名將領,七進七出,衝出重圍,不論是武力、勇氣、膽識、氣概都不是其他武將能比的,所以趙雲在三國中僅次於呂布是排名第二的武將。

再來說文臣,諸葛亮是第一,那誰是第二?

當然是周瑜了。

因為周瑜說過了「既生亮、何生瑜」的話來,周瑜的智謀水平在三國演義中僅次於諸葛亮,所以每次都敗在諸葛亮手上,尤其是三氣周瑜的故事。

周瑜

第一氣:周瑜雖然僅次於諸葛亮,但是周瑜對抗曹操卻顯得應付自如,赤壁之戰就是周瑜提出的火攻計謀,並實行計劃的,在赤壁之戰後,周瑜繼續率軍攻打南郡,因為指揮作戰,周瑜還中了箭,周瑜在南郡附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擊敗曹仁,結果諸葛亮趁周瑜與曹仁交戰的間隙,派出趙雲、關羽、張飛佔領了江陵城,周瑜出力,諸葛亮奪取勝利果實,還吃了啞巴虧,於是周瑜被氣得箭傷迸裂,這是第一氣。

第二氣:周瑜想利用孫權的妹妹嫁給劉邦來實行美人計,讓劉備到江東提親的時候扣住劉備,然後以此為要挾讓諸葛亮交出南郡,原本計劃得好好的,結果被諸葛亮設法破壞,不僅沒能扣住劉備,而且劉備還把孫權漂亮的妹妹孫尚香給拐走了,周瑜聽說後,大叫一聲,第二次箭傷迸裂,這同時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

第三計:周瑜見前二計不成,又來第三計,企圖以假道滅虢的計謀,率軍以攻西川為名,準備突襲荊州,結果又被諸葛亮識破,早就在荊州城做好了安排,當周瑜來攻城時,發現還中了埋伏,這個時候周瑜口吐鮮血,大叫一聲而死,這是第三氣。

周瑜被諸葛亮氣死

一個足智多謀、風流倜儻的周瑜,居然次次敗在了諸葛亮手下,如果沒有諸葛亮的話,周瑜在三國演義中算是無敵的存在,要知道在赤壁之戰大敗百萬曹軍可是周瑜的功勞,又在南郡之戰擊敗曹仁,也是周瑜的功勞,只可惜在三國演義中,周瑜是永遠不如諸葛亮的人,也是僅次於諸葛亮的三國第二文臣。

至於司馬懿,同樣是諸葛亮的手下敗將,當諸葛亮北伐時,司馬懿每次都被諸葛亮打敗,司馬懿的計謀更是每次都被諸葛亮識破,司馬懿同樣不如諸葛亮,到後來司馬懿乾脆就不敢迎戰諸葛亮,所以司馬懿還不如周瑜,周瑜好歹還敢跟諸葛亮周旋,而且還打敗了百萬曹軍,所以是周瑜排在文臣第二,而不是司馬懿。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謀士排名,諸葛亮也只能排第二,第一無人不服
    三國演義謀士排名,諸葛亮也只能排第二,第一無人不服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中武將打鬥非常的精彩,但是要知道要想打得天下有勇無謀是沒有用的,只知道上陣殺敵,只知道刀口上舔血,就算你殺的煞氣沖天,人家老遠一看就知道你手上沾滿了萬人的鮮血,但是這沒用,有用無謀的人是成不了氣候的
  • 《三國演義》裡的第一智者,既不是諸葛亮,更不是郭嘉
    《三國演義》裡的第一智者,既不是諸葛亮,更不是郭嘉作為一部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成功塑造了很多鮮活生動的勇者、智者形象,如果用四字成語來概括這部小說,那就是「龍爭虎鬥」。《三國演義》不但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更重要的是,由於故事的精彩性和可讀性,已經深遠地影響了國人的人生哲學和價值體系的形成。
  • 歷史上四大有名的軍師,諸葛亮只能排第二,那麼第一究竟是誰?
    歷史上四大有名的軍師,諸葛亮只能排第二,那麼第一究竟是誰?一談起軍師,很多人的腦海裡都會浮現那些沉著冷靜,一句話一個揮手間就能掃退敵人萬千兵馬之人;當然那些古代的軍師並不是我們現在想像中的那麼無所不能,但是他們也確實個個都是人才,在軍事或者是政治方面都有自己獨到的地方,也正是由於他們的存在才會有天下紛爭局面的開始,抑或是終結。
  • 三國第一謀士之爭,郭嘉與諸葛亮,誰是第一
    郭嘉屬於曹操麾下的謀士,幫助曹操打贏一場又一場的戰役,可見謀略之高,不輸諸葛亮,那到底這第一謀士之位是誰呢?諸葛亮與郭嘉各在其位,輔佐的人也不同,諸葛亮在劉備麾下,而劉備是出了名的文人,以德服人,而在曹操麾下的郭嘉就不同了,曹操給世人的印象就是自私的,殘酷的,所以在行事作風的影響下,自然諸葛亮的名聲要好過郭嘉,說想三國演義,就是想起諸葛亮。
  • 《三國演義》中誰的箭法是真的?誰是正史中三國第一神射手?
    《三國演義》中有呂布轅門射戟的故事。正史中有這事嗎?《三國志·呂布傳》記載大意是:呂布令士兵於營門中舉一隻戟,說『諸位看我射戟小支,一發中者雙方當收兵回去,不中可決鬥。』呂布舉弓射戟,正中小支。諸將皆驚,都說呂布是』天威將軍『!「所以,轅門射戟正史中確有其事。呂布的箭法是真的。
  • 三國演義裡出場跨度排前三的人物都是誰?第一居然不是廖化
    三國演義裡面最重要的人物應該就是劉關張曹操和諸葛亮,但他們在書中跨度都不是最大的。以120回本來計算,劉關張、曹操都是小說第一回就登場,謝幕時間分別是關羽第七十七回《玉泉山關公顯聖 洛陽城曹操感神》,曹操第七十八回《治風疾神醫身死 傳遺命奸雄數終》,張飛第八十一回《急兄仇張飛遇害 雪弟恨先主興兵》,劉備第八十五回《劉先主遺詔託孤兒 諸葛亮安居平五路》,出場跨度劉關張也就分別是85回、77回和81回;曹操78回。
  • 論被《三國演義》黑最慘的人,如果周瑜第一,曹真就是第二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上半部分氣死周瑜,下半部分氣死曹真,曹真和周瑜一樣也是被演義嚴重黑化的名將,如果周瑜排第一,曹真就是第二了。如果說諸葛亮生平最大對手是誰作戰能力魏國西線統帥,與諸葛亮交戰互有輸贏打仗需要司馬懿來「擦屁股」,謀略也要靠司馬懿最高待遇大將軍又遷大司馬,賜劍履上殿(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大司馬、徵西大都督,位在司馬懿之下
  •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誰 三國演義是誰寫的
    眾所周知,《三國演義》又稱《三國志傳》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這本名著也是是中國第一部長篇歷史章回小說。那麼《三國演義》的作者是誰呢?《三國演義》的作者是生活在元末明初的羅貫中。《三國演義》描述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發生的歷史風雲,這部名著主要反映了三國時期的一系列社會矛盾的滲透和轉化。《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中唯一根據歷史事實改編的小說。大致說的是東漢未年,由於朝政的無能,各地的黃巾軍蜂擁而起。打敗了黃巾軍起家的曹操經過多年的徵戰,逐漸的統一了北方。但是曹操還不滿足,他又揮師南下,準備藉機把全國統一。
  • 外國人讀《三國演義》:不信關羽會死,還研究出三國第一美女是誰
    就如中國人喜歡讀國外名著一樣,外國人也喜歡看中國的名著,比如《紅樓夢》、《三國演義》等。據調查,西方人普遍喜歡《三國演義》。這沒辦法,誰讓《三國演義》沒有《紅樓夢》那麼多「草蛇灰線」、「九曲八彎」呢?老外就喜歡《三國演義》的直來直往,大開大合!還有許多老外專門寫了讀後感。
  • 在「三國演義」裡的謀士有很多,但是第一謀士是誰呢?
    正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的說法,英雄相見恨晚,總要爭個高低,說起第一謀士,肯定大家都以為是三國裡面的諸葛亮,因為他的事跡是我們平時聽到最多的。《三國演義》中的三國是建立在蜀漢正統的基礎上,妖魔化曹操,美化劉備,神化了諸葛亮。孔明的政治成就不必說,就連陳壽都對他大加讚賞,有爭議的是軍事成就。例如,聯合吳國對抗曹操的誠意不是很足,一直靠小聰明等方法,耍賴說如果打下四川就歸還荊州的承諾。
  • 三國時期按正史記載,第一猛將是誰?第一謀士又是誰?
    武將有關羽、趙雲、張飛、呂布等,軍師亦有諸葛亮、龐統、郭嘉、賈詡等人。可謂是數不勝數,如果拋去小說和民間故事不談,誰才堪稱是三國第一猛將和第一謀士呢? 可以說這一戰完全將呂布的武功抬到了「第一」的位置,畢竟關二爺斬顏良誅文丑都只是用了一招。
  • 他才華勝過司馬懿,智超諸葛亮,武壓趙雲,卻被三國演義寫成菜鳥
    三國演義中很多人的形象都被無限放大了很多,其實歷史當時他們有些人真的言過其實,歷史中真有一個人才智謀略不輸諸葛亮、司馬懿;戰鬥力不輸趙雲的文武全才。此人就是曹真!字子丹,其父親叫做曹邵,是曹操手下的將領。公元228年,那時候諸葛亮第一次率兵開始北伐,當時還不是司馬懿出面阻擋諸葛亮,而是曹叡。
  • 郭嘉和諸葛亮到底誰是三國第一軍師?
    常言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武將們之間的個人武力可以通過單挑,直接或者間接的得出結論,而判斷兩位謀士水平孰高孰低,就是一件難事了。那麼,作為《三國演義》前半程的智力擔當——郭嘉,和我國千百年來智慧的象徵——諸葛亮,這兩人之間到底誰是三國第一軍師?
  • 究竟誰才是三國第一軍師?若你猜諸葛亮,那便大錯特錯!
    三國時代名人輩出,單是一部《三國演義》,便道盡了無數經典的戰役,描繪出了一個個耳熟能詳的人物。那麼在三國中聲名鵲起的一個個謀士當中,到底誰才是智計無雙、料事如神的第一軍師呢?面對這個問題,許多人第一反應是提名諸葛亮。的確,關於諸葛亮的故事太多了,不管是三顧茅廬,還是七擒孟獲,亦或是草船借箭,一個又一個典故已經說明了諸葛亮智深如海。甚至於,諸葛亮所作的《出師表》、《誡子書》等作品,也都流傳後世,讓後人為之精讀感慨。
  • 三國演義裡的諸葛亮:智慧與品德完美集合的古代第一人[原創]
    臥龍是誰?風雛又是何人?縱觀諸葛亮的一系列輝煌業績,在三國演義的藝術星空中成為最閃光的智聖巨星,金光閃閃,光耀千秋萬代。04,讀前後《出師表》,能讀出三國演義的主題思想,更能讀懂諸葛亮智慧與品德完美結合的超越形象及偉大超凡的精神形象,在中國文學史上,成為一座最璀璨的藝術燈塔,無論怎樣評判,諸葛亮當之無愧的成為古代第一人。
  • 三國中誰的智謀最高,諸葛亮墊底,第二郭嘉,第一實在太強
    文/最簡單的歷史說到三國演義,想秘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諸葛亮吧,三國中是智者的遊戲,一般謀士都想跟隨名主打天下,三國中有一句非常厲害的名言,「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但最後結果卻是打臉,劉備得到了這兩個人卻沒得天下。
  • 《三國演義》赤壁之戰周瑜和諸葛亮誰的功勞更大?
    《三國演義》赤壁之戰周瑜和諸葛亮誰的功勞更大?赤壁之戰是指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的戰役。要說赤壁之戰能夠勝利,功臣不只一個,以諸葛亮和周瑜為代表,在這些功臣中,誰的功勞最大呢?受到電視劇的影響,許多人覺得諸葛亮的功勞最大,因為他借來東風,而周瑜卻沒有肚量。諸葛亮在赤壁大戰前後做的事情主要是:舌戰群儒、智激孫權和周瑜、草船借箭、借東風。
  • 三國最聰明的十大謀士,徐庶第九,諸葛亮僅排第五,誰是第一?
    作為幾乎和司馬懿同等待遇的謀士,臨走前又和劉備推薦諸葛亮,這足以證明他的厲害。 第八:荀攸 第五:諸葛亮 雖然《三國演義》中將諸葛亮塑造成「多智近妖」的形象,但歷史上的諸葛亮,既是蜀漢的外交家,也是蜀漢的內政負責人。
  • 《三國演義》中「羽扇綸巾」的諸葛亮,有什麼樣的文化意蘊?
    諸君記不記得《三國演義》是怎樣描寫諸葛亮的外部形象的呢?(95回)《三國演義》中還有若干處類似的描寫,諸君喜不喜歡「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執羽扇」的諸葛亮呢?看到「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執羽扇」的諸葛亮,諸君有沒有好奇地想過《三國演義》的作者為什麼要把諸葛亮寫成這樣一幅樣子呢?
  • 歷史上誰才是劉備心目中的第一軍師,不是諸葛亮,原來是他
    尤其是很多人對諸葛亮六出祁山提出異議,小編心想,如果諸葛亮真的那麼厲害,怎麼每次都會失敗呢?事實上到底是不是怎麼樣呢?很多三國迷們將衡量一個人軍事才能的高低,將其分為四個因素。第一個就是善用行軍打仗,說只直白了就是用兵之道,主要包括計謀的運用、隨機應變的能力、還有為將者的判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