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班」40年:神童也是人

2020-12-13 中國教育在線

早期少年班的師生。圖片來自中科大少年班學院網站

很多人也許不知道,中國科大少年班悄悄度過了自己的四十周年。提到少年班,我們總是會聯想到「神童」,四十年前的1978年3月9日,來自全國範圍內的21名少年被選拔進入中科大,成為中國首個少年班大學生。最大的16歲,最小的11歲。他們當年被稱為「知識荒原上的少年突擊隊」,更經常地,是被稱為「神童」。

毫無疑問,「少年班」見證了重新重視知識與人才的改革年代。當年繼中科大之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歷史上都曾經一度招收少年大學生。

電影劇照

曾在2015年上映的電影《少年班》就是以西安交大少年班為現實原型創作的一部電影作品,講述了五位「天才少年」被神秘導師慧眼選中,組成「世界數學大賽」攻關小組,從此早於同齡人開始苦樂交織的大學生涯。由孫紅雷、周冬雨、董子健、王櫟鑫、王森、夏天等人主演。

這部電影的執導肖洋就是西安交通大學「少年班」出身,所有人物都取材於真實,被稱為首次解密中國教育史上從未公開觸及的特殊天才少年群體,以天才的哀傷透視凡人的青春,引發一片共鳴。

目前火爆網絡的《最強大腦》節目中,也不乏來自少年班的選手身影:

下面中國教育在下帶您一圖回顧少年班的誕生和大神們。

沒錯,「少年班」的爭議從未停止。

有人說是為美國做了嫁衣裳,因為大量的畢業生去了美國;更突出的問題是成材率高,問題也多多。據透露,少年班每年都要退學3-5個人,最終畢業率不足90%,主要是因為自制力跟不上智商。

寧鉑曾在電視上猛烈抨擊神童教育。而很多對他觀點不屑一顧的家長們其實並不知道,他本人正是二十年前的中國第一神童。

有人問,最強大腦第五季為什麼沒有中科大少年班的學生參加?

一位科大少年班在讀的同學回答:「我記得之前看到過一篇關於少年班的報導,院長表示希望少年班的學生可以不在媒體的關注下成長,所以儘量避免在校的少年班的孩子接受媒體採訪。」

我們對「神童」應該採取的態度,應該是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領域,鼓勵他們發揮出自己的長處,為世界和人類造福。過踩過揚都是不合適的。

相關焦點

  • 中科大「少年班」成立40年,近4000神童畢業,到底多少人成才了?
    沒錯,這種景象就是中科大有名的「少年班」的教學場景,這種特殊教育模式在中國始於1978年,由物理學家李政道提出。少年班的目的是選拔出全國的「天才少年」,對他們進行超前的、不符合年齡但符合智力的高速教育,以期培養出更多科技領域的優秀人才。從1978至今,少年班培養出的學生已經近4000人,它所引起的爭議也越來越大。
  • 「少年班和神童班」:曾經的傳奇卻被取消,他們的經歷引人深思
    在國內的教育體系中一直都不缺乏神童,而在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論,於是在中國就出現了「少年班」和「神童班」。按道理,這些「少年班」和「神童班」早就應該備受矚目,但現在為什麼都銷聲匿跡了?
  • 曾受矚目的「少年班」和「神童班」為啥取消?看神童的經歷就懂了
    古有方仲永,今有中國第一神童寧鉑,他們都是各自時代的代表人物,在屬於自己的時代閃閃發光。可是他們的結局並不盡如人意,方仲永"泯然眾人矣",而寧鉑則於2003年出家修心養性。大家對神童總是格外關注與吹捧,可是在這些神童們光鮮亮麗的背後,他們同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 曾受矚目的「少年班」和「神童班」為何消失?他們的經歷讓人痛心
    說到《少年班》,不知道各位想到的是什麼。或許有人會以為是前幾年的一部電影,《少年班》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五位「天才少年」被神秘導師慧眼選中,組成「世界數學大賽」攻關小組,從此早於同齡人開始苦樂交織的大學生涯。今天我要講的此「少年班」非電影《少年班》,但他們存在著相同之處。
  • 中國三大天才神童,曾就讀於科大少年班,如今怎麼樣了?
    四十多年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全國範圍內精挑細選出21名少年,組成了首個「少年班」,這21名少年,當時年齡最大的才16歲,最小的只有11歲。在這21個孩子中,有三個當時已經家喻戶曉的天才神童,他們分別是寧鉑、謝彥波和幹政。而當時中國這三大天才神童,曾就讀於科大少年班,如今怎麼樣了呢?
  • 曾受矚目的「神童班」和「少年班」為啥取消?你看神童都經歷了啥
    神童自古以來就是人們津津樂道的一件事情,確實有不少學生一出生就有著超人的智商,所以對他們進行超前的培養也很重要。1978年3月的時候,在曾經拿過諾貝爾物理學獎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的大力提倡和熱心支持下,中國科技大學首先在國內創建了少年班。繼中國科技大學之後,又有不少學校創建了類似於少年班的制度。
  • 「少年班」創建42年,入學四千多名神童,他們後來去哪了?
    而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國家也曾選拔了一批來自全國各地的天才少年,在中科大組建了少年班進行培養。1978年3月9日,中科大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大學少年班,這第一批就讀於少年班的少年天才一共有21位,這21個孩子年齡最大的16歲,最小的11歲。這些孩子有的記憶力超群,有的棋藝出色。
  • 他在十三歲進入少年班,被稱為上世紀的第一神童,最終卻遁入空門
    他在十三歲進入少年班,被稱為上世紀的第一神童,最終卻遁入空門。他們的特點是都在幼年時期便表現出極大地與眾不同的天賦,啊他們每一個人都過目不忘出口成章聰明無比,在我國上世紀也有這麼一位神童,他在十三歲的時候便被大學錄取進入少年班,被稱為上世紀的第一神童,誰知他最終卻遁入空門。這名神通叫做寧鉑,他是在1965年的時候出生的,他的家庭十分普通,既不是大富大貴,也不是書香世家。
  • 「神童」匯聚清華,連續4年最小博士生僅18歲!要新辦少年班?
    從2017年起至今年,清華大學公布的研究生新生大數據中,已經連續4年出現年僅18歲的博士生,網友不禁感嘆,難道清華要和中科大、西安交大、東南大學的少年班搶生源?
  • 那些「進入中科大少年班的神童們」,後來都怎麼樣了?
    眾所周知,當年中科大在教育史上有一個重大創新,那就是開創了少年班,顧名思義,少年班就是招收一些尚未完成高中教育、但成績優異的青少年去接受大學教育。 少年班自1978年建立至今,已經招收了2000餘名學生,從中科大少年班的招收人數上看,辦學成果還是比較豐碩的,那麼那些「當年進入中科大少年班的神童們」,後來都怎麼樣了呢?
  • 「神童」才能上少年班?衡水中學老師:比起智商,這2點更重要
    在國內一提起最高學府,大多人都會回答清華、北大,而當提起國內「神童」的聚集地,似乎只有「少年班」這一個答案。在1978年的時候,為了那些「超前」兒童的教育,提倡開設少年班,以相對應的教育水準以及資源,來為國內輸送高端人才。
  • 中科大創辦少年班42年,培養出2000多名神童,他們成才的有多少?
    自1977年恢復高考後,在著名科學家李政道等人的努力下,加上當時的教育方法多樣性的要求,在1978年時,中科大就成立了少年班,為那些天賦高超的學子一個全新的舞臺,讓他們得以跳過以高中為主的冗長的學習階段,直接進入大學教育,進而為國家快速輸送一批又一批的少年英才。
  • 中國的兩位神童,都是中科大少年班畢業,卻因一個共同點落於平凡
    對於許多老年人來說,一定有中國上世紀優秀青年的印象,這些都是新中國的人才,雖然年齡小,但因為特別優秀而被錄用,成為了「中科大少年班」的一員,當時能進入少年班的,不是智力出眾的天才,而是羨慕的對象,下面來看看中國的兩位神童。
  • 西安交大"少年班"揭榜:成都6神童上榜 至少3人擬棄讀
    昨日,當成都晚報記者試圖走近這些「神童」時,卻意外得知,6名成都學生已有一半打算放棄入讀少年班,他們更願意按常規升學方式,報考自己心儀的高中和大學。     被西安交大2012年「少年班」預錄取的四川7名學生包括:成都嘉祥外國語學校2人,成都七中育才學校1人、成都實驗外國語學校1人、新都一中實驗學校2人、綿陽市科學城第一中學1人。
  • 少年班裡的那些神童現況如何?並非都是神童,也有人掛科
    而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國家也曾選拔了一批來自全國各地的天才少年,在中科大組建了少年班進行培養。1978年3月9日,中科大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大學少年班,這第一批就讀於少年班的少年天才一共有21位,這21個孩子年齡最大的16歲,最小的11歲。這些孩子有的記憶力超群,有的棋藝出色。
  • 「神童班」:培養天才還是揠苗助長
    2012年07月19日 06:15  稿源:中安在線-安徽日報   分享到:   名牌大學招生「掐尖戰」的硝煙尚未散盡,高中名校生源搶奪又熱鬧起來。
  • 少年班的背後,是真實的天資非凡?寧鉑30歲出家,為人敲響警鐘
    但是,電影《少年班》的眾人,用自己的實力解開了世界數學難題,似乎也在告訴我們,少年班的神童,並非是名非虛傳。圖/電影《少年班》宣傳海報,「生為天才」的語句很醒目《少年班》的上映在當時也引發了巨大的社會討論,曾經沉寂幾十年的少年班也重新回到了回到了大家的視線中。
  • 中科大少年班走過35年 被指「神童」教育
    在王永眼裡,現在學校對少年班的態度更加理性和人性。「現在的少年班是『以人為本,和諧社會』,不再是當年的『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從統計學上講,總有一群孩子天生「早慧」,不見得智商比其他人高多少,但確實聰明的比較早,強迫他們待在中學聽自己已經掌握的課,也是浪費時間。現在的少年班,是為了讓這些早慧的孩子既能學到新知識,又能在一個同齡人的環境裡成長、找到同齡的夥伴。
  • 孫紅雷主演的《少年班》,或在清華大學開班,初中生就有機會
    但是裡面的人物依舊深深地印在本人腦海裡,那些天才卻也留有遺憾的少年,不知道有多少如我一樣的觀眾留下無盡深思。出於對它的喜愛,本人又對這部電影的影評進行查看。發現這部電影竟然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主角都是智商在150左右的少年天才,是西安交大1994級少年班學生,最小一位才11歲。他們被導師選中,組成「世界數學大賽」攻關小組。
  • 重溫《少年班》,才發現諷刺的不光是,一「高」多「低」的天才
    《少年班》是由2015年上映的老電影了,由於剛看完《銀河補習班》,體會到了差生的苦惱,想再次感受一下,高智商學霸到底有什麼不同。《少年班》是肖洋導演的青春題材電影,由孫紅雷、周冬雨、董子健等主演。雖然是以高智商少年為主題,但由此為背景,卻諷刺了多個真實無奈的社會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