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少年班》,才發現諷刺的不光是,一「高」多「低」的天才

2020-12-13 張公子侃影視

《少年班》是由2015年上映的老電影了,由於剛看完《銀河補習班》,體會到了差生的苦惱,想再次感受一下,高智商學霸到底有什麼不同。《少年班》是肖洋導演的青春題材電影,由孫紅雷、周冬雨、董子健等主演。雖然是以高智商少年為主題,但由此為背景,卻諷刺了多個真實無奈的社會現象。即使有孫紅雷、周冬雨坐陣,但電影在當年的票房卻不是很高,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整個電影是以回憶的方式展開,影片的主人公是五位高智商少年。與人們想像中的好學生不同,神童在被賦予了高智商光環之外,在其他方面竟一無是處。這不僅讓我們聯想到一個詞「高分低能」。《少年班》營造了一種高智商人群的生活,普通人是根本無法理解的。電影在刻畫高智商少年時,多次提到一個詞「你不配」,高智商帶來的自身優越感,看不起普通人,這也是整個電影最大的諷刺點。

神童超高的智商,輕而易舉就可以解決一般人看來無法完成的問題。影片中董子健扮演的吳未,就是一個在這種歧視下,一個無辜的犧牲品。面對天生的智商,這是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努力就會成功無疑是一個偽命題。董子健把低智商的那種羞辱感,展現得淋漓盡致。智商低就永遠是陪襯,低智商就要被戲弄。高智商所帶來的優越感,咄咄逼人。

有趣的是《少年班》並沒有過多地加強,智商差距所帶來戲劇性,而是降低了天才的高度,天才也會為情所困。整個電影大致可分為兩個主線,一是挑選和組織隊伍,參加國際數學大賽,二就是天才少年的愛情故事。影片中的江依琳是全學校公認的校花,就連未滿13歲的方厚政都對她一見傾心。面對萬眾矚目的校花,高智商仿佛變得一文不值,高智商少年被校花玩弄於股掌之間。江依琳竟一次放三個人「鴿子」,神童的高大形象立刻變得卑微起來,這就是電影第二個諷刺。

校花江依琳表面上跟高智商少年們示好,以獲得成就感,但背地裡卻投向了金錢,跟富家公子哥發生了關係。環環相扣把人性的醜惡,在不知不覺間展現了出來。人性最終屈服了金錢,這就是電影的第三個諷刺。三個諷刺層層遞進,高智商的驕傲感,以貌取人的膚淺認知,金錢至上的人生觀。看似頗有喜感的劇情,卻隱藏著值得深思的細節。

孫紅雷扮演的周知庸,是電影的一大亮點,他在影片中的角色,直到最後才發生反轉。本來以為他是一個挽救眾神童的伯樂,沒想到他竟是被自己執念所困的「瘋子」。一切都是周知庸自己的想法,他忽略了生活的本質是過程。孫紅雷把周知庸,為達目的的瘋狂,自以為是的自大,演繹的非常到位。

周冬雨的表演是最出色的,全程沒有笑容,把高智商的智慧,與不被歡迎的憂鬱,表演的恰到好處。周冬雨扮演的周蘭,是少年班中唯一看破周知庸的人。但她沒有試圖去說服其他成員,這也間接顯現了高智商人的弱點,不善與人交流。大部分周冬雨的畫面都只是身影,但人們對周蘭的印象卻很深刻。

當年《少年班》的票房不高,不僅與市場競爭有關,其作品也存在許多缺點。首先故事特點不鮮明,整個影片沒有一個主要矛盾,諷刺的點太多給人一種雜而不精的感覺。其次愛奇藝給電影《少年班》的分類是喜劇,但整個電影喜劇效果並不好,沒有讓人大笑的點。

其次在編排上也有漏洞,比如王大法來自山區擅長藝經八卦,竟對高等數學也精通。另外一個場景是,一群男生在校園裡裸奔,女生竟然都在大笑,就沒有害羞的感覺嗎?這些細節都是電影的敗筆。

在《少年班》最後,神童們也沒有取得比賽的成功。《少年派》最終揭示了人生的真理,人生而不同,準確找到自己的定位才是最重要的。高智商的人不一定就生活的快樂,低智商的人也可以獲得幸福。對《少年班》大家還有什麼看法,歡迎關注、留言。

相關焦點

  • 《少年班》:肖洋的處女作,「普通人」視角下的天才
    《少年班》是肖洋的導演處女作,於2015年6月19日上映,《少年班》開創了華語電影的先河,肖洋選擇了華語電影從未涉及的全新類型——天才電影。少年班,最主要的五個天才組合成員。麥克,有嚴重暴力傾向,天才五人中,不算吳未,IQ最低,不過也遠超130界限,IQ達到142。吳未,一個不算天才的天才,為金槍魚保鮮的鯰魚。在我的定義裡,是一眾天才中情商最高的存在,相對於其他人明顯的性格缺點來說,是唯一一個比較正常的人。
  • 南大少年班的「天才少年」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南京大學匡亞明學院的前身是南大少年班。30年過去了,當年的「少年大學生」都去了哪裡?昨天,在匡亞明學院辦學30周年院慶之際,不少當年的「少年大學生」返校,就拔尖人才培養展開交流。如今,他們有的在名校做教授,有的在科研機構工作,也有的自己創業。
  • 《少年班》,拔苗助長的悲劇
    電影以一位智商中等偏上的少年班學生吳未的視覺來講述幾位天才少年的故事,通過電影我們了解了少年班學生們的各種心理路程,才明白無論天才或我們普通人都逃不過成長的疼痛。在校長室他甚至給校長下跪,自述我是少年班最失敗的學生,但是正因為我失敗了,我才知道這些孩子們需要什麼。他擔心校長拆穿紅頭文件的真相,帶領幾位天才功課世界難題,希望通過解開國際IMC的難題來證明少年班存在的價值。
  • 中國三大天才神童,曾就讀於科大少年班,如今怎麼樣了?
    四十多年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全國範圍內精挑細選出21名少年,組成了首個「少年班」,這21名少年,當時年齡最大的才16歲,最小的只有11歲。在這21個孩子中,有三個當時已經家喻戶曉的天才神童,他們分別是寧鉑、謝彥波和幹政。而當時中國這三大天才神童,曾就讀於科大少年班,如今怎麼樣了呢?
  • 華為天才少年,竟是三本復讀生:孩子,起點低才是彪悍人生最好的開始
    文|月月 最近一段時間,華為發起的「天才少年」項目,引起了人們的熱議。 華為總裁任正非提出,將從全世界招進20到30名「天才少年」,用頂級薪酬吸引頂尖人才,工資最高達到年薪201萬。
  • 天才少年班,清華大學再次啟動,僅招數學!
    少年班在中國高等教育中是另類的,天才同是另類。在若干年前共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吉林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辦過少年班。清華大學近日的『』領軍計劃『』出爐,在招生對象中,將具有數學特長的普通高中二年級在讀學生及三年級應屆畢業生納入丘成桐數學英才班。頗有少年班味道。少年班招生學校將有四所。早在1978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倡導下開始招生。2008年升級為少年班學院。
  • 「少年班」創建42年,入學四千多名神童,他們後來去哪了?
    引言從古到今,少年天才向來為世人稱道敬慕。《戰國策·秦策五》中曾記載了一個少年天才甘羅:「甘羅曰:『夫項槖生七歲而為孔子師,今臣生十二歲於茲矣!君其試焉,奚以遽言叱也?』」從甘羅的口中又說出了另外一位少年天才項槖。
  • 華為201萬年薪天才少年,竟是三本復讀生:起點低,才是彪悍人生最好的開始
    目前,全世界只有4人入選華為「天才少年」項目的最高檔。其中一人為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畢業生張霽,專業為計算系統結構。越是起點低的人,越沒有資格墮落。就好像「天才少年」項目裡的張霽,自知本科學校不太理想,於是他在大一開學的時候,就已經制定了四年的大學計劃。無論上什麼課程,他永遠坐在第一排,最終通過努力改變了命運。
  • 天才AI少年範浩強堅信「弄斧要到班門」
    「AI是一棟漂亮的大樓,我們就像施工現場的一個大包工頭。」範浩強笑著打了一個比方。25歲就成了曠視研究院算法總監,帶領近百人的研發團隊,即使在「天才」輩出的中關村,他也是一個傳奇。清華大學「姚班」成績第一、用商用算法拿到4個國際頂級會賽冠軍……然而,站在AI的塔尖,他並不認為自己的成功是因為所謂的天賦。
  • 「天才少年」霸屏!這些大佬也都曾是「學霸」
    中新經緯客戶端8月8日電 (羅琨 實習生唐曉宇)近日,華為高薪招聘的天才少年持續吸引著人們的目光。事實上,中國企業的掌舵者中不乏昔日的「天才少年」,他們很早就嶄露出天分,並順應自己的天賦輔之以勤奮,將才華變現不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華為最高兩百萬招募「天才少年」華為資料圖。
  • 傅聰在臺灣「重溫」舒伯特 嘆「天才就是天才」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新網4月27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鋼琴家傅聰兩年前到臺灣彈蕭邦的曲子,「那年是蕭邦年,我彈了一整年蕭邦,實在不想再彈。」今年他到臺灣音樂會以「重溫」為主題,彈的都是他很喜歡、但很久沒彈的曲目,包括舒伯特《b小調匈牙利旋律》、貝多芬《田園奏鳴曲》等,要讓他心目中的天才之作被世人聽見。
  • 因為一個百年的計劃,天才少年班的人全部失蹤,建造三十年才完工
    這部劇是根據南派三叔的小說《盜墓筆記沙海少年篇》改編而成,該劇是要填三叔書中的坑,從最初的裘德考一直和吳邪作對,到後來發現汪家和張家恩恩怨怨,吳邪漸漸發現這一切的源頭都來自於明朝的風水和建築師——汪藏海。汪家一直想曝光張家守護的秘密,而張家的任務就是世世代代守護著青銅門,守護著世界的終極。為了替自己守門的悶油瓶,也為了現在像一盤散沙一樣的九門,吳邪設計了一個巨大的圈套。
  • 重溫06年的《少年楊家將》後,才發現劇中的男演員都是「狠角色」
    導語:重溫06年的《少年楊家將》後,才發現劇中的男演員都是現在的「狠角色」《少年楊家將》是在2006年播出的一部古裝電視劇,該劇有眾人皆知的《楊家將》的故事改編而來,主要講述的楊家七子對抗蕭太后、奮勇殺敵的故事。
  • 西安交大少年班,與大部分孩子無關,卻蘊含著普世的道理
    西安交大少年班2021招生章程1985年,經過教育部批准的西安交通大學少年班2021年招生計劃正式發布了。班主任在家長群裡發布了這則消息。乍一看,眼前一亮。只聽說過中科大招少年班,不知道西安交大也招少年班,而且是「預科-本科-碩士」八年連讀。雖然孩子在學校重點班裡,但一看全國只招收200名學生,不到三分鐘,心裡基本放棄了送孩子去西安呆八年的想法。圍繞這件事,反覆思索,卻發現這裡面蘊含著許多普世的道理。1.我的孩子不是天才。
  • 華為「天才少年」年薪201萬,本科只是三本:天才都是努力的結果!
    於是乎,很多家長父母們用這個勵志的案例,來教育自家孩子勤奮苦學,努力考個名牌大學,長大了才有可能出人頭地。但是大家殊不知,這位天才少年」的張霽本科讀的是武昌理工學院電子信息專業本科生,當時只是三本獨立學院。而且,他是在復讀一年的情況下才考上這個三本院校的。
  • 「少年班」40年:神童也是人
    電影劇照曾在2015年上映的電影《少年班》就是以西安交大少年班為現實原型創作的一部電影作品,講述了五位「天才少年」被神秘導師慧眼選中,組成「世界數學大賽」攻關小組,從此早於同齡人開始苦樂交織的大學生涯。由孫紅雷、周冬雨、董子健、王櫟鑫、王森、夏天等人主演。
  • 天才少年命運各不同 專家:天才,集體製造
    天才少年長大後如不能成就一番偉業,甚至碌碌無為,確實令人扼腕,但古往今來,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專家說,天才的「星途」充滿未知因素,要想最終抵達成功彼岸,需要各方付出艱辛努力。「天才製造」,其實是一項「集體工程」。
  • 20世紀美國追捧天才神童,為何現在放棄了?現實的結局很諷刺
    曾幾何時,天才少年總是被媒體青睞,是被爭先恐後報導的對象,尤其是美國,在20世紀曾經掀起過「神童熱」,對神童的追捧達到了空氣那的高度,他們跟電影明星、體育明星和工業大亨一樣,擁有眾多的粉絲,在那個時間段,也出現了一大批著名的天才兒童,但如今,這股熱潮卻早已銷聲匿跡,是因為天才減少了,不值得宣傳了嗎?真實的原因遠沒有這麼簡單。
  • 曾受矚目的「少年班」和「神童班」為啥取消?看神童的經歷就懂了
    自古英雄出少年,古往今來縱觀那些有大成就,大造化的英才,可以發現不少從小時候就很有能力。從古至今中華大地出現的神童不知凡幾,但並非所有神童都有一帆風順長成參天大樹,很多神童反而被年少時的盛名所累,最終下場令人唏噓。
  • 孫紅雷主演的《少年班》,或在清華大學開班,初中生就有機會
    但是裡面的人物依舊深深地印在本人腦海裡,那些天才卻也留有遺憾的少年,不知道有多少如我一樣的觀眾留下無盡深思。出於對它的喜愛,本人又對這部電影的影評進行查看。發現這部電影竟然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主角都是智商在150左右的少年天才,是西安交大1994級少年班學生,最小一位才11歲。他們被導師選中,組成「世界數學大賽」攻關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