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加大改革創新力度 不斷深化粵澳金融合作做大做強琴澳金融「大...

2020-12-11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持續加大改革創新力度 不斷深化粵澳金融合作做大做強琴澳金融「大蛋糕」

  珠海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始終高度重視發揮金融作為現代經濟核心的重要作用,金融業已發展成為珠海的支柱產業,有力地支撐了珠海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繁榮。

  2019年10月,在首屆澳珠企業家峰會上,「粵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範區」正式由粵澳兩地共同掛牌建設。珠海市全力推進跨境金融合作示範區建設,攜手澳門探索加強金融開放創新,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建設,取得了系列進展和積極成效。

  「政府、協會、企業」三方聯動的工作格局,有力推動琴澳金融開放合作的全面拓展:澳門大西洋銀行橫琴分行等18家符合條件的澳門金融企業入駐;珠澳兩地銀行機構合作推出「粵澳共享貸」,緩解澳資中小微企業境內融資難題;首款「澳門專屬」跨境醫療保險落地珠海。2020年,轄內銀行通過網際網路實現跨境不動產抵押登記,便利港澳居民在珠海置業抵押融資。珠澳金融業間的開放合作,也為琴澳保險業發展提供了創新動力。

  為引導和支持企業積極參與粵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範區建設,支持珠海企業到澳門發行債券,珠海市政府積極推動市屬國企華發集團2億美元的澳門首單公募公司債券上市交易,大橫琴投資有限公司在澳門和香港同步上市共計12.5億美元的債券,助力澳門債券市場發展。同時,在珠海市政府層面的積極推動下,珠海市屬國企珠光集團與央企、澳門工商界在澳門共同發起設立大灣區共同家園投資公司,為兩地共建產業、金融項目搭建綜合投資平臺。

  在推進珠澳金融開放合作的進程中,華發集團在粵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範區建設中牽頭開展了很多具體的合作項目,充分發揮了國企擔當以及龍頭企業的主導作用。為深入推進珠澳合作,華發集團自2019年起打造了首批18個珠澳合作示範項目,包括6個產業載體項目、9個產業對接項目和3個民生配套項目,覆蓋特色金融、醫療健康、商貿物流、文體會展、休閒旅遊和專業服務,跨境特色金融是進展最快、收穫最多的領域之一。

  華發集團旗下企業華發投控集團積極參與粵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範區建設,不斷在粵澳跨境金融方面進行積極探索和有效嘗試,並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果:華金資管與粵澳基金加強合作,募集澳門資金支持大灣區建設;華發財務獲批跨境人民幣雙向資金池主辦企業,為境內外入池成員單位辦理人民幣資金跨境調撥業務,有效拓寬企業跨境融資渠道;華通金租作為取得全口徑跨境融資業務資格的金租公司,與澳門銀行機構成功落地兩筆跨境人民幣融資……

  有關專家表示,「『產融結合』發展大灣區特色金融服務業務是未來的方向,跨境金融、科技金融、融資租賃等面臨新的機遇。」據華發投控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華發投控集團落地多項跨境金融業務,其中旗下單位廣東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成功落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後全國首單銀行不良資產跨境轉讓業務、成員單位橫琴人壽推出國內首款「澳門專屬」跨境醫療保險產品,成為跨境金融服務的典型案例。

  當前,珠海正進一步加大金融改革創新力度,不斷深化粵港澳金融合作,加快建設粵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範區,為粵港澳大灣區澳珠極點建設和加快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提供更加強有力的金融服務和保障。

(文章來源:珠海特區報)

(責任編輯:DF513)

相關焦點

  • 周延禮:暢通琴澳保險發展雙循環形成灣區金融改革新動力
    依託港澳國際化平臺,鼓勵內地保險機構深度參與國際金融市場競爭,探索開展離岸保險、藉助自貿區FT帳戶的便利,提供跨境人民幣再保險等創新試點。三要「強監管 」。加強內地和港澳保險監管部門、行業組織和保險業界的合作交流,不斷完善跨境金融監管體系,加強跨境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四要「促融合」。
  • 王信:深化區域金融改革創新
    山東省青島市推動財富管理業務完善和行業創新,立足區域特點和優勢,在機構引進、產品創新、市場開放、人才匯聚等方面取得顯著進展;同時不斷開拓全球合作關係,深化與財富管理先進區域的合作,通過籤署戰略合作備忘錄等方式,推動合作項目取得積極進展。  積極踐行協調發展理念,推動金融支持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一是金融支持雄安新區改革開放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
  • 澳門城市大學發布研究報告聚焦粵澳深度合作
    中新網澳門12月1日電 (記者 龍土有)由澳門城市大學、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粵澳深度合作區研究報告」新聞發布會,11月30日在該校氹仔校區舉行。
  • 北京銀行加強科技金融、文化金融「雙輪驅動」:做強特色做精服務做...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銀行緊密圍繞國家戰略大局和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在危機中找尋業務發展新機,在變局中優化特色金融布局,加強科技金融、文化金融「雙輪驅動」,為全行創新、協調、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截至三季度末,北京銀行科技金融貸款餘額1641.9億元,較年初增75.6億元。
  • 首屆琴澳世界綠松石文化節在橫琴舉辦
    本次「首屆琴澳世界綠松石文化節暨中國綠松石跨境電商峰會」旨在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深化綠松石產業文化交流,希望以開放促進大發展,助推湖北及竹山加快構建內陸對外開放新高地,培育好產業拓寬致富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 西安市與延長石油集團舉行座談會 不斷深化全方位互利合作 打造企...
    王永康說,延長石油集團堅持向改革要活力、向創新要動力,是不斷開拓創新的標杆企業。多年來,投資優先考慮西安、項目優先布局西安,並持續加大投資力度,為大西安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王永康說,延長石油集團是本地的世界500強企業,我們尤其要服務好保障好,全力支持企業做大做強。
  • 金文成:金融改革創新要進一步服務「三農」
    金文成表示,創新金融服務要瞄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海量需求,著重創新精細化、差異化服務模式,優化業務審批流程,提高信貸投放效率,藉助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推進農村金融數位化服務轉型,提高金融服務「三農」的效率、質量和水平。他說,當前,農村金融供給結構與鄉村振興需求相比還有很多不適應、不匹配的地方。
  • 深化稅收徵管體制改革的創新之路
    自2015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化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拉開徵稅體制「質變」大幕以來,廣東稅務部門勇於擔當,持續推動改革任務落地,探索出一條深化稅收徵管體制改革的創新之路,各項改革任務也初顯成效:2016年,廣東承接的7項專項改革試點全部如期完成,為全國徵管改革拿出了「模板」。
  • 橫琴探路五周年:440餘項改革壘出開放高地 4000億澳門幣待批入場
    作者丨杜弘禹,李振作為廣東自貿試驗區三大片區之一,掛牌5年來,橫琴累計落地440餘項改革創新成果,以平均2.8個工作日推出一項的「橫琴速度」,不斷深化開放,激活了獨特區位優勢潛力。這背後的關鍵在於制度創新。5年間,橫琴累計落地440餘項改革創新成果,以平均2.8個工作日推出一項的「橫琴速度」,不斷深化對澳開放合作,激活了獨特區位優勢潛力,積極對標高標準國際規則,優化營商環境,極大增強了高端要素引力和經濟發展活力。
  • 薩摩耶數科董事長林建明:持續加大科技研發力度 讓金融科技在「內...
    (原標題:薩摩耶數科董事長林建明:持續加大科技研發力度 讓金融科技在「內循環」格局下發展行穩致遠)
  • 廣西深化與東協區域金融合作引領創新 - 廣西要聞 - 廣西壯族自治...
    加快推進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建設,廣西金融改革邁開大步奮勇前行。一年多來,伴隨一系列金融領域的改革創新,人民幣跨境使用、跨境金融服務和區域金融發展等相關配套政策相繼落地實施,廣西推動金融改革開放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收穫階段性成效。
  • 新發展格局下金融支持沿邊改革的思考
    雲南省金融系統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雲南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新時代習近平對外開放重要思想,結合雲南優勢,大膽探索,努力提升雲南沿邊金融改革開放水平,為進一步深化區域金融改革提供了可複製的經驗,對加快建立多樣化現代金融體系、全面提升跨境金融服務與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助推雲南跨越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 贛州廣州兩市深化金融對口合作
    廣州金融協會、廣州金交會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廣州商品清算中心、廣州證券主要業務部門負責同志出席會議。  邱億通介紹,廣州是中國現代金融的發祥地之一,廣州近年來大力推動金融創新發展,通過完善政策、優化環境和強化服務,金融業保持健康快速發展,已成為廣州重要的支柱產業、龍頭產業。
  • 蘇香玫:發揮兩地比較優勢,深化新時代滬澳合作
    發言中,蘇香玫表示,近年來滬澳兩地合作機制不斷完善,合作領域不斷拓寬。特別是2019年兩地政府建立了「滬澳合作會議機制」,兩地民間成立了滬澳經濟文化發展協會,為深化上海和澳門的務實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蘇香玫認為未來滬澳兩地合作空間廣闊,希望能進一步發揮上海與澳門各自的比較優勢,聚焦科技、金融等領域,通過「滬澳合作會議機制」,積極發揮滬澳經濟文化發展協會作用,共同譜寫滬澳交流合作的新篇章。
  • 粵澳融合交出硬核成績單: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超6700億元
    在這裡,自從港珠澳大橋通車後,每天顯得更加熱鬧。收費處只見司機們輕鬆一揮卡就完成了繳費,井然有序地駛離收費站。一揮暢遊通行,是許多遊客經過港珠澳大橋時的切身感受,也是澳門回歸20年來粵澳金融合作成果的一個縮影。尤其是2017年10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被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之後,廣東與澳門攜手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掀開粵澳合作的新篇章。
  • 新華社評論員: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仍十分繁重
    新華社北京2月24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就完善金融服務、防範金融風險舉行第十三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明金融與經濟的關係,就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推進金融改革開放等提出了明確要求,為推動我國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對做好金融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 謀建粵澳深合區:珠海可為澳門做什麼?
    但與此同時,隨著合作進入深水區,需要破解的難題也愈發凸顯。站在「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開局的交匯點上,謀建深合區,「深」的秘訣在哪裡?秉持「據澳門所需,傾珠海所能」,珠海可為澳門產業多元化做些什麼?開創新局,深合區將帶來什麼?珠江口以西,珠海與澳門毗鄰而居,時間的車輪記錄著兩地攜手發展的印記。
  • 四部門:建立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監管協調溝通機制
    《意見》的出臺,有利於進一步推進金融開放創新,深化內地與港澳金融合作,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持引領作用,為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撐。(完)附意見全文: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要求,進一步推進金融開放創新,深化內地與港澳金融合作,加大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力度,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持引領作用,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 在改革中做強做優做大國企 即墨國企發展動力從何而來?
    在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不利形勢下,即墨區國企改革較好地實現了「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運行質量和效益持續好轉,並日漸成為助推全區經濟發展的「主引擎」。以資產證券化為重點,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利用股票、產權等市場形成合理的治理結構和市場化經營機制。通過整體上市、併購重組、發行可轉債等方式,引進「高匹配度、高認同感、高協同性」的戰略投資者,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