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建粵澳深合區:珠海可為澳門做什麼?

2020-12-07 界面新聞

文|南方日報記者 劉豔婷 梁涵

編輯|蔡如意

幾天前,備受矚目的澳交所傳來新進展。國家發改委在就全國政協提案答覆的函稱,研究探索在橫琴建設澳門證券交易所,對落實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相關任務具有積極意義,將會同有關方面積極參與相關工作。

被譽為澳門版「納斯達克」的澳交所傳來新動向,這為珠澳合作打開了新的想像空間。

「珠海經濟特區因澳門而生,橫琴新區因澳門而興,自設立以來就擔負著服務『一國兩制』和服務澳門的使命。」珠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郭永航如是表示。

在多年攜手的基礎上,珠澳合作正駛入快車道,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下稱「深合區」)蓄勢待發。但與此同時,隨著合作進入深水區,需要破解的難題也愈發凸顯。

站在「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開局的交匯點上,謀建深合區,「深」的秘訣在哪裡?秉持「據澳門所需,傾珠海所能」,珠海可為澳門產業多元化做些什麼?

開創新局,深合區將帶來什麼?

珠江口以西,珠海與澳門毗鄰而居,時間的車輪記錄著兩地攜手發展的印記。

2000年,珠澳共建的蓮花大橋通車,閉塞已久的橫琴島敞開懷抱。2003年,全國第一個跨境工業區——珠澳跨境工業區經國務院批准開建。2009年,《橫琴總體發展規劃》出臺,橫琴新區啟動開發建設。

近年來,在珠澳兩地先行先試的探索中,一系列跨境創新舉措落地,路相連、關相通,合作機制屢屢突破,產業項目「全面開花」。

珠澳情緣何以歷久彌堅?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認為,血脈聯繫是不可忽視的先天基因。「相比深港合作是『雙城』,珠澳合作則是『連城』,珠澳雖然有著不同的城市系統、地方運行體制和法律文化習慣,卻彼此深度連結和溝通,擁有連體嬰兒般的血脈聯繫。」

在此基礎上,經濟互補性讓珠澳兩地真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旅遊博彩業為主的澳門經濟,產業結構單一,兼有土地面積狹小的限制,產業擴展的空間有限;而面積較大、開發較少的橫琴島背靠珠江西岸和內地市場,為澳門產業多元發展提供了承接空間,資源優化配置後迸發了強大的發展動能。」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院長申明浩分析稱。

時至今日,新的機遇再度來臨。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爐,明確提出「發揮澳門—珠海強強聯合的引領帶動作用」。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專門指出「加快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

謀建深合區意味著什麼?澳門特區立法會議員、澳門經濟學會理事長柳智毅認為,從現狀來看,珠澳合作已經打下堅實基礎,但在打基礎的過程中也碰到不少問題,而建設深合區就是要逐步解決這些問題。

一石激起千層浪。概念一出,粵澳深度合作區便迅速成為熱門話題,在大灣區內引發熱議。

在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經濟學研究員丁力看來,一方面,深合區呼應了珠澳合作逐漸由淺層邁向縱深的現實;另一方面,隨著珠澳合作進入深水區,不僅合作難度增大,面臨的問題也可能更複雜,愈加考驗改革者的智慧。

深合區能帶來什麼?梁海明期待,區域融合進入發展攻堅期,一些澳門與內地制度的屏障和壁壘,或可通過深合區找到突破口。

橫琴新區因澳門而興,自設立以來就擔負著服務澳門發展的使命。

傾其所能,澳門的希冀是什麼?

今年是落實「珠澳合作開發橫琴」要求的開局之年。一個共識是,珠海將「據澳門所需,傾珠海所能」,舉全市之力支持澳門產業適度多元發展。

澳門的希冀是什麼?作為土生土長的澳門人,柳智毅認為,澳門當前最需要的主要有三個方面:首先是空間和資源,以擺脫一直以來的掣肘。他分析,澳門陸地面積32.9平方公裡,不到香港的3%,儘管多年填海造陸,依然無法滿足經濟發展的蓬勃需要,空間拓展是發展的前提。

其二是產業適度多元。澳門近日發布的《2021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提到,產業結構單一仍然是困擾澳門發展的重要問題,疫情衝擊下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更顯艱難。報告顯示,澳門社會已經深切感受並深刻認識到「一業獨大」帶來的巨大風險,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是澳門未來的必由之路。澳門迫切需要深入探索和開拓經濟適度多元的路子,時不我待。

其三是廣闊市場。「澳門有4所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每年產出大量科創成果,但缺乏市場載體,僅靠澳門60多萬人口規模沒辦法轉化,肯定要到珠海、到大灣區、到全國。」柳智毅從創新產業的角度舉例說。

當前,圍繞澳門所需,珠海也拿出了最大的誠意和努力。

針對澳門生產生活空間不足的問題,為保障涉澳項目在橫琴全島的用地需求,橫琴土地出讓交由市政府統籌,並暫緩非澳項目用地審批。今年4月,橫琴新區19萬平方米用地正式出讓澳門,用於建設「澳門新街坊」項目。

產業轉型方面,珠海提出,聚焦科技創新、特色金融、醫療健康、跨境商貿、文旅會展、專業服務六大產業,著力謀劃更多促進澳門產業多元發展的新路子。「雖然六大產業的提法與澳門有些不同,但大方向是吻合的,也適合澳門。」柳智毅評價道。

市場拓展方面,近兩年,澳門4所國家重點實驗室相繼在橫琴設立分部,力爭將學術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和珠海產業轉型升級。就在幾天前,澳門科技大學與珠海市政府籤約,確定將在珠海高新區建設珠海校區。

從發展現狀來看,上述六大產業均已邁開發展的步子,但由於原基礎薄弱,大多數項目處於建設期,尚未形成產業集群和規模效應。與此同時,有專家指出,產業特點不清晰、創新性產業規模不大、人氣不旺,生產和生活沒有形成良性互動,是珠海橫琴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橫琴應抓住關鍵,重點發力,同時積極布局未來產業。」對此,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產業規劃部部長王福強建議。

叩問未來,「深」的秘訣在哪裡?

加快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深」無疑是個關鍵詞。如何在「深」字上下功夫,變粵澳合作的「加法」為共贏的「乘法」?

「這個『深』可能在制度層面,也可能在具體遊戲規則制定上,但無論如何,最後都要落到營造宜居宜業宜遊的美好生活上。」丁力說。梁海明則認為,深合區要發展,離不開法制保障和人才聚集,「深」應該體現在法制運用,體現在人才吸引上。

在國家發改委的公開發文中,建設粵澳深度合作區,包括構建粵澳雙方共商共建共管的體制機制,優化「分線管理」政策,探索在民商事法律適用、貿易等領域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打造與國際規則高度銜接的營商環境等。

按照決策部署,珠海將從建立新體制、打造新環境、發展新產業、建設新都市、締造新生活「五個新」上入手,與澳門共同推動粵澳深度合作區落地建設。

深合區蓄勢待發,優化「分線管理」和離島免稅是備受關注的焦點。

在2011年《國務院關於橫琴開發有關政策的批覆》中提到,「創新通關制度和措施,將橫琴與澳門之間的口岸設定為『一線』管理,橫琴與內地之間設定為『二線』管理,按照『一線』放寬,『二線』管住、人貨分離、分類管理的原則實施分線管理。」作為兩地規則銜接的一大突破,分線管理的初衷是打破壁壘,實現珠澳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和技術流的跨境自由高效便捷流動。

但必須承認的是,由於部分領域制度壁壘的存在,具有創造性意義的分線管理政策尚未達到預期效果。截至2019年底,橫琴僅有4家企業累計享受了4000萬元的免稅額度。「目前,該政策僅對進入橫琴的生產性貨物實行免稅或保稅,而澳門和橫琴都是以服務業為主的地區,政策供給與發展需求出現錯位。」橫琴新區發展改革局副局長王彥坦言。

優化分線管理的必要性顯而易見,這也是珠澳目前正極力突破的一道關。

今年5月,劉藝良等10名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實施深度放開「一線」、嚴格管住「二線」的管理模式——放開「一線」,各類貨物及行李物品以免稅或保稅方式進入深合區,並在區內自由流轉;嚴管「二線」,從內地進出深合區的貨物統一按規定辦理報關手續,行李物品接受電子監控、隨機抽查。

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早在2009年橫琴新區剛剛成立時,類似設想就已被提出。「當時,橫琴居住人口不多,對外通道只有橫琴大橋,橫琴幾乎是座獨立的島,人員貨物管理相對簡單。但出於多方面考慮,擔心嚴管『二線』對長隆項目或是內地進入橫琴的人流產生不利影響,遂決定不往後退。」該人士表示,如今,隨著入出橫琴通道漸多,風險增大,嚴管「二線」對監管部門而言難度相當大,但仍需努力推動。

「備受消費人群關注的離島免稅,目前須待政策東風,但在操作層面上更易實現。」上述人士稱,橫琴旅遊項目眾多,如若實施離島免稅,在購物上給予一定的免稅額度,將有利於刺激消費,積聚人氣帶動周邊產業。「只要中央將這一政策賦予橫琴,海關制定具體監管方案即可,在海南能管,在橫琴也一樣可以管。」

站在歷史的交匯點上,珠海已錨定未來的方向:到2025年,以橫琴為主平臺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到2035年,粵澳融合發展新都市基本建成。

邁向深合區,最美的風景,在下一程。

■聲音

澳門社會的共識是,希望橫琴幫助澳門經濟產業適度多元,為澳門長遠發展提供一些空間,注入一些活力。現有模式是澳門特區政府作為推薦單位,把澳門的優勢企業或者有潛力的、涉及國際合作的企業推薦到橫琴落戶。

從實際情況看,澳門企業落戶橫琴的確實不少,企業在橫琴有所發展。但目前來說,合作模式對整個澳門的經濟貢獻不大,珠澳合作,雙方要互利共贏才可以長遠。希望深合區能建立起共商共建共管的機制,同時,澳門政府、企業和個人在橫琴深合區經營產生的各種利益稅收等,讓澳門可共贏共享。

——澳門特區立法會議員、澳門經濟學會理事長 柳智毅

未來落實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首先是解決兩地制度機制差異難題,希望特區政府聯合國家部委、廣東省及珠海市方面考慮構建一套新機制,配套成立新的領導機構,促進粵澳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並借鑑海南自貿港建設方案,延伸澳門自由港政策至橫琴。

其次是做好中長期規劃,加快橫琴新區南部填海區與鶴州區域的開發,為澳門發展實體經濟和粵澳持續深度合作預留充足空間;再者,依託合作區優化產業布局,重點發展科創、現代金融、中醫藥、跨境商貿等新興產業,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不斷完善便利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政策措施,推動兩地民生保障和社會服務的有序銜接,營造澳珠一體化都市圈。

——澳門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葉桂平

橫琴是澳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融入國家發展的重要一站,深度合作可真正形成大灣區珠江西岸極點,輻射周邊城市,拉動灣區建設,成為澳門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加強版」。

——澳門城市大學澳門「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 周平

在人才普遍成為稀缺資源的今天,深合區要大量引進國內外優秀人才,還需革新思維,在吸引人才、培育人才方面下功夫。

目前橫琴推行「港人港稅、澳人澳稅」個稅差額補貼,但內地人才在橫琴工作未能採用澳門稅制。建議參考深港做法,對在深合區澳企工作的內地專業人士,給予多次往返澳門籤證;並爭取對在橫琴澳企工作的內地職員也採用澳門稅務政策,吸引全國各地優秀人才前往深合區工作、創業。此外,建議加快對海外人才專業認證制度建設,吸引外國人才和海外澳門人才回流。

——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 梁海明

既要充分發揮澳門現有傳統產業,如文旅會展、商貿消費等的特殊優勢,更要在未來產業、新興產業上謀篇布局,尤其是「無中生有、以一搏十」的高新技術和現代金融業。此類產業可能產生幾何級指數變化的增量和變量,有望在促進澳門經濟結構優化和可持續發展上,產生重大而明顯的支撐作用。

——橫琴新區發展改革局副局長 王彥

【策劃】陳捷生 吳志遠

【攝影】錢文攀

【海報】蔡如意

【統籌】吳志遠 梁涵

相關焦點

  • 【粵澳同心 逐夢灣區】珠海市委書記郭永航:讓澳門民眾享受更多澳...
    南方網訊(記者 吳鳳思)「為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珠海經濟特區將不忘初心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為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新實踐貢獻珠海力量。」珠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郭永航說。  12月10日,「粵澳同心 逐夢灣區」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網絡主題採訪活動在廣東珠海啟動。
  • 持續加大改革創新力度 不斷深化粵澳金融合作做大做強琴澳金融「大...
    原標題:持續加大改革創新力度 不斷深化粵澳金融合作做大做強琴澳金融「大蛋糕」   珠海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始終高度重視發揮金融作為現代經濟核心的重要作用,金融業已發展成為珠海的支柱
  • 珠海澳門今夜「琴澳之巔」燈光秀點亮濠江
    12月1日晚,由澳門旅遊局支持指導,澳門中華文化交流會、南光集團、華發集團、澳門多元文化藝術總會等澳門企業和機構聯合主辦,澳門藝風娛樂有限公司、菁娛文化(廣東橫琴)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魅力珠澳閃耀灣區『琴澳之巔』燈光秀」在十字門對開水域的濠江上震撼演繹。
  • 澳門居民足不出境,可掌上辦理珠海這項業務
    粵澳跨境電子帳單直接繳費業務昨啟用 首日錄得5筆成功交費及12筆登記 澳人可掌上辦珠社保業務 為取得珠海居住證的澳門居民辦理珠海社會保險業務提供便利,中國銀行澳門分行與珠海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中國銀行珠海分行、中國銀行橫琴自由貿易區分行達成合作協議,今早假中國銀行拱北支行舉行澳門居民珠海社保
  • 粵澳跨境電子帳單直接繳費業務啟動
    本報珠海12月14日電 記者喻劍報導:14日,粵澳跨境電子帳單直接繳費業務首批客戶啟用儀式在珠海舉行。澳門居民將可通過澳門10間參與銀行繳交廣東省的公用事業或民生服務帳單,滿足居民對跨境金融服務的需求,並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基建的互聯互通。
  • 粵澳逐步恢復兩地牌客車正常往來
    南方日報訊 (記者/劉豔婷 通訊員/陳宇彤 張廣耀 俞波 林昌鋒 劉秋雯)7月24日6時30分,澳門市民夏先生駕駛一輛黑色小車趕到拱北口岸入境車道,出示早已準備好的「粵康碼」通關憑證並接受體溫檢測後,順利通過海關健康申報驗核,成為新政實施首日,經拱北口岸進入內地的首位粵澳兩地牌客車司機
  • 在粵生活的澳門居民生活繳費將更便利
    中新網廣東新聞電 (記者 鄧媛雯)居住在廣東的澳門居民今後生活繳費將更便利。14日,粵澳跨境電子直接繳費系統首批客戶啟用儀式在珠海舉行,當天,6位珠海華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發集團」)旗下樓盤的澳門籍業主成為了首批試點客戶。  本次活動是由珠海市金融工作局、中國人民銀行珠海市中心支行和華發集團聯合主辦,廣州銀行電子結算中心協辦。
  • 「2020粵澳名優商品展」在澳門舉行
    新華社澳門12月11日電(記者郭鑫)「2020粵澳名優商品展」11日在澳門開幕。澳門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印度尼西亞駐華大使周浩黎、廣東省商務廳廳長張勁松等出席開幕式。本屆展會由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廣東省商務廳聯合主辦,集貿易、文化交流、購物、消閒娛樂於一體,連續三天為客商提供交流合作的平臺,同時也為市民和旅客提供休閒好去處。
  • 粵澳融合交出硬核成績單: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超6700億元
    即使立冬已過,12月初的珠海拱北口岸,依舊秋高氣爽,豔陽高照。在這裡,自從港珠澳大橋通車後,每天顯得更加熱鬧。收費處只見司機們輕鬆一揮卡就完成了繳費,井然有序地駛離收費站。一揮暢遊通行,是許多遊客經過港珠澳大橋時的切身感受,也是澳門回歸20年來粵澳金融合作成果的一個縮影。
  • 賀一誠:基建和公共投資帶動澳門經濟增長,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是重...
    12月2日,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賀一誠表示,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投資將成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帶動澳門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方面,「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則是澳門特區政府深化大灣區互聯互通工作的「重中之重」。
  • 珠海建設竹銀水庫 珠海澳門居民飲水不再鹹
    珠海建設竹銀水庫 珠海澳門居民飲水不再鹹 2008年03月23日 10:26 來源:廣州日報 近年來,愈演愈烈的鹹潮對珠澳兩地供水安全構成威脅。粵澳合作聯席會議《粵澳供水合作框架協議》確定在珠海鬥門區建設竹銀水庫,該工程完工後有望徹底解決珠澳兩地鹹潮期供水安全問題。  竹銀水庫建設目標確定  如何徹底解決珠三角供水遭受鹹潮影響的問題?
  • (港澳臺)「2020粵澳名優商品展」在澳門舉行
    新華社澳門12月11日電(記者郭鑫)「2020粵澳名優商品展」11日在澳門開幕。澳門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印度尼西亞駐華大使周浩黎、廣東省商務廳廳長張勁松等出席開幕式。本屆展會由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廣東省商務廳聯合主辦,集貿易、文化交流、購物、消閒娛樂於一體,連續三天為客商提供交流合作的平臺,同時也為市民和旅客提供休閒好去處。本屆展會展場面積9000平方米,展位近400個,吸引了近340個參展商參與,設有「澳門特色商品展區」「廣東省名優商品展區」「『一帶一路』展區」「青創力量展區」以及「廣東省國有企業展區」等。
  • 港珠澳大橋開通後 珠海-香港-澳門旅遊完全攻略! _光明網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小編一樣,港澳通行證揣在兜裡很多年了,但是卻因為交通時間過長,明明就在珠海,卻很少有機會過關去香港澳門玩。但是自從港珠澳大橋開通了之後,珠海、香港和澳門三地,每天24小時都可以通車過關,簡直不要太方便!小編也親身體驗了一次珠海-香港-澳門的暢快旅遊,在這裡為大家做一個小分享。
  • 珠海人現在可以過香港、澳門嗎?最新通關政策匯總來了!
    現在還可以過關香港、澳門嗎?有什麼最新規定?最新通關政策,都幫你匯總好了!旅客亦必須預先確認可於目的地入境。4、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服務因疫情防控安排需要,目前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暫停除穿梭巴士之外的其餘所有班次。
  • 粵澳經貿深度合作助力企業融入灣區發展
    「2020粵澳名優商品展」2020年12月11至13日在澳門隆重舉行。這次展會除為市民及旅客提供一個購物休閒好去處外,澳門中小企業通過展會平臺,成功物色境內外的合作夥伴,開拓業務,讓自身產品「走出去」。
  • 洛可可攜手粵雅傳媒,開啟「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橋禮文創品牌新徵程
    5月18日,深圳洛可可工業設計有限公司與珠海粵雅傳媒有限公司就「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橋禮文創品牌項目在珠海正式舉行了戰略深度合作籤約儀式。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是港珠澳大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唯一陸路同時連接內地、香港和澳門的樞紐口岸,座落在珠澳口岸人工島。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在設計上,以「如意」為參照,體現華人世界圓融的處世哲學,寓意著「一地三通,如意牽手」。
  • 珠海最高度假酒店,41-72層,可以遠眺港珠澳大橋,俯瞰澳門全景
    今天分享一家珠海的一家很特別的品牌五星酒店給大家,可以看到澳門的夜景,每年的澳門煙火秀的時候可以住這裡,不用去澳門就可以看到年度煙火盛宴,還可以欣賞澳門的繁華夜景,拍各種美照。這家酒店值得收藏。珠海最高的酒店這家酒店很低調,知道的人不多,坐落在珠海香洲區,處在拱北口岸和橫琴口岸之間, 去兩個口岸都很近。是珠海乃至澳門最高的酒店,可以俯瞰繁華的城市景觀。
  • 打造澳企「後花園」!珠海保稅區這一年做了什麼?
    依託珠澳跨境工業區,珠海保稅區將打造澳門中小企業發展「後花園」。 這一年,跨境區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截至目前,珠澳跨境工業園現有澳資企業339家,同比增長11%,佔跨境區珠海園區企業總數的5成,園區澳門籍從業人員超千人。
  • 粵澳跨境人民幣結算超6700億,覆蓋葡語國家人民幣清算網絡初步建立
    此前,監管也鼓勵金融機構和企業在粵澳之間貿易和投融資中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逐步擴大人民幣在兩地間的跨境使用範圍和規模。如2010年以來,澳門大學橫琴校區承建方南粵集團通過人民幣NRA帳戶辦理工程結算資金匯款近100億元人民幣,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接受澳門投入人民幣資本金近14億元。
  • 第六屆「澳門·珠海警務論壇」成功舉辦
    2020年12月9日至10日,由澳門警察總局、珠海市公安局聯合主辦的第六屆「澳門·珠海警務論壇」在澳門成功舉辦。「澳門·珠海警務論壇」是2010年經澳珠警方協商,層報國務院港澳辦和公安部批准舉辦的兩地警學交流平臺,由澳門與珠海警方輪流舉辦,至今已走過十年曆程,成為澳珠警務攜手並進、融合發展的標誌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