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何沒殺徐達?徐達謹慎小心不是關鍵,真正原因讓人很意外

2020-12-21 解讀有趣的歷史

眾所周知,朱元璋通過「藍玉案」、「胡惟庸案」等大案,對開國功臣大肆殺戮,致使京城血流成河。有人說,朱元璋之所以大肆殺戮功臣,都是為了太子朱標,可惜事與願違,朱標早逝。

可凡事都有意外,明朝開國六公爵中魏國公徐達的結局相對較好。注意,野史中(包括影視作品)說徐達後背生疽,結果吃了朱元璋送來的蒸鵝病情惡化而亡。

這是完全的抹黑,根本不是一回事,徐達在洪武十八年去世,終年53歲。與其他開國功臣相比,徐達是善終了,為什麼他能得到善終呢?我們要明白一點,誅殺殺功臣,並不是說他亂殺無辜。

總結朱元璋的殺戮功臣的特點,有三個方面:「功高震主」、「恣意妄為」、「難以駕馭」。大家熟悉的藍玉,總結他的生平,上面三個方面全部滿足。

徐達,字天德,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人,是朱元璋同鄉,同樣也是世代務農。徐達自幼習武,擁有一身好功夫。朱元璋奉郭子興回家鄉募兵時,22歲的徐達欣然參軍,從此開啟了戎馬生涯。

徐達為人寬厚,精通兵法,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是功勳,「開平摧鋒陷陣,所向必克,智勇不在中山下;而公忠謙遜,善持其功名,允為元勳之冠。」根據《明史》記載,朱元璋對徐達極其信任,「賜休沐,宴見歡飲,有布衣兄弟稱。」

朱元璋越是信任,徐達反而越發小心謹慎,把前面提到朱元璋殺功臣的三個原因,徐達一個都不滿足。信任歸信任,可朱元璋多疑的性格,對他的猜測依舊存在。

徐達平定北方,這是莫大的功勳。當徐達班師回朝時,朱元璋率領文武百官出城門迎接,激動之餘,朱元璋竟然讓徐達坐上他的龍輦,甚至還要給徐達親自駕車。皇帝讓你坐,你坐不坐?徐達何等睿智,立即拒絕,表示君臣有區別。

功勳人物,死亡時間往往也非常重要。徐達死於洪武十八年(1385年),這是一個比較耐人尋味的時間。我們來回歸下朱元璋誅殺大臣的五次大案具體時間,「洪武九年,空印案;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洪武十八年,郭桓貪汙案;洪武二十三年,清除胡惟庸逆黨案;洪武十六年,藍玉案。」

仔細觀看朱元璋誅殺功臣的過程,最後才涉及到淮西功臣,也就是說空印案和胡惟庸案是跟徐達沒有關係。

參考資料:《明史》、《昭示奸黨錄》

相關焦點

  • 徐達、常遇春病死,藍玉被殺,為啥湯和能善終?
    熟悉朱元璋的讀者朋友都知道朱元璋是歷史上有名的「疑心皇帝」,大批開國功臣良將因各種原因先後被賜死或者處死,其中我們熟悉的徐達常遇春,如果不是趕在朱元璋「疑心病」發作之前就病死了,也許難逃另一種命運了。徐達常遇春死後,幾次對外作戰,都由「大明第一猛將」藍玉統領,屢有軍功,朱元璋對藍玉是非常喜歡的,但是藍玉自持功高,橫行霸道,並且被舉報謀反,然後被殺,據說剝了皮在裡邊填充柴草,還傳示各地給人看,在《明史》記載中:「藍賊為亂,謀洩,族誅者萬五千人。」可見藍玉案株連人數之多。在眾多功臣下場中可以說藍玉是個典型。
  • 朱元璋大肆屠殺開國功臣、為何唯獨放過了魏國公徐達?
    眾所周知,朱元璋通過「藍玉案」、「胡惟庸案」等大案,對開國功臣大肆殺戮,致使京城血流成河。有人說,朱元璋之所以大肆殺戮功臣,都是為了太子朱標,可惜事與願違,朱標早逝。可凡事都有意外,明朝開國六公爵中魏國公徐達的結局相對較好。注意,野史中(包括影視作品)說徐達後背生疽,結果吃了朱元璋送來的蒸鵝病情惡化而亡。
  • 不敗戰神徐達為何沒有遭到朱元璋誅殺?答案:朱氏王朝萬歲!
    根據統計,朱元璋這一輩子差不多殺了有十二萬人,不過為什麼他誰人都殺,偏偏對開國功勳徐達十分的放心呢?徐達到底因為什麼保住了自己這條命呢?(小生=小編)小生在解開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為大家解開朱元璋為何要過河拆橋,為何要無端的屠殺功臣。
  • 朱元璋知道,徐達患病不能吃蒸物,故意賜給徐達吃蒸鵝是真的嗎?
    朱元璋知道,徐達患病不能吃蒸物,故意賜給徐達吃蒸鵝是真的嗎?徐達為當時第一名將,卻始終保持低調,尤其在朱元璋面前更是如此。《明史》說徐達「在軍令出不二。諸將奉持凜凜,而帝前恭謹如不能言」。只是朱元璋這種人,對誰都不會放心,對徐達也是如此,他從來只相信自己。朱元璋想盡辦法試探考察徐達日,帝與達之邸,強飲之醉,而蒙之被,舁臥正寢。達醒,驚趨下階,俯伏呼死罪。帝覘之,大悅。乃命有司即舊邸前治甲第,表其坊日大功』。」徐達死於洪武十八年,有種一直流行的說法是徐達患病不能吃蒸物朱元璋知道以後故意賜給徐達吃蒸鵝,結果,疽發身死。
  • 朱元璋手下大將徐達和常遇春,均是草根出身,為什麼會精通兵法?
    徐達的家裡世代務農,是個地道的農民,只是徐達長相不錯,胸有大志,且孔武有力,還有一身好武藝。 史料記載:「常遇春,字伯仁,懷遠人。貌奇偉,勇力絕人,猿臂善射。初從劉聚為盜,察聚終無成,歸太祖於和陽。」 常遇春是懷遠人,力大無窮,善於騎射,曾經因吃不上飯落草為寇,之後跟隨朱元璋打天下。
  • 徐達曾兩次放跑元順帝,常遇春怒參徐達,朱元璋為何不處置?
    在1368年,朱元璋稱帝的時候,他其實還沒掃平寰宇,但是當皇帝這事他著急,所以在明朝建立以後,朱元璋發動了北伐大軍去打元順帝。 元順帝,他不像徐達、常遇春那樣出名。徐達、常遇春是明初名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開國元勳,大家很熟悉。
  • 謠言終結者°朱元璋到底是怎麼用燒鵝殺掉徐達的?
    ,明洪武年間可以說是真正的「官不聊生」,但是百姓的日子就好過了許多,但是這也直接導致了朱元璋死後被掌握了話語權的讀書人們瘋狂抹黑,半真半假的黑歷史被大書特書。但是自從朱元璋登基以後,便開始逐個清洗功臣,眼見著胡惟庸也倒在自己面前,徐達慌了,說不定哪天就輪到自己了,憂慮之下,寢食難安,結果染了背疽。朱元璋知道徐達生了背疽,便派人來慰問,還特地讓人帶了一隻燒鵝給徐達。徐達一見燒鵝,涕泗橫流,因為背疽病最忌食鵝肉,一吃很快就會病發身亡。
  • 施恩給武松送熟鵝隱伏徐達之死
    既然這段故事與朱洪武有關,那麼,歷史上真正做過放牛娃的人就是朱元璋。所以,這個張天師是一人兩面,即象徵著北宋王朝故意放走了妖魔,又隱喻了朱洪武「誤走」了妖魔。施耐庵既然做過張士誠的幕僚,那他一定是非常討厭朱元璋滅掉了張士誠。而滅掉張士誠的正副將軍就是徐達、常遇春。於是,徐達、常遇春與大明王朝一起,都成了「妖魔」。我現在十分追悔當年為何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學術造假簡直害死人。
  • 大明第一大將軍徐達的後人如今在哪裡呢?
    徐達,字天德,濠人,世業農。這是明史當中對於徐達的記載,其中濠人指代的是濠州,說的就是今天的安徽鳳陽,這也意味著他和朱元璋是老鄉。由於家中世代為農,所以生活可能和朱元璋差不多,連塊埋父親的地都找不到。當年郭子興造反的時候,徐達也加入了進來。在這個過程當中結識了朱元璋,成為了他的部下。朱元璋屠戮功臣為何徐達沒事?
  • 徐達是被朱元璋用鵝肉毒死的?其實這個說法很荒誕!
    明朝建立後,徐達因功官至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國公,真正做到了位極人臣,權傾朝野。但是徐達徵戰四方的腳步並未就此停止,朱元璋稱帝後,仍每年春天派徐達率軍出徵,冬天再召回京城,成了慣例。
  • 朱元璋把徐達灌醉後抬上龍床,徐達酒醒後做了一事,朱元璋放心了
    和劉邦一樣,朱元璋也是一位草根出身的皇帝,自他上位以後,殺掉的人不計其數,比起劉邦有過之而無不及,如胡藍黨案,連坐被誅殺的人達到15000人,朱元璋把開國功臣幾乎全都殺光,一時間人人自危。
  • 徐達疾病朱元璋送只燒鵝,劉伯溫死後給朱元璋一道難題?原因這樣
    此話不無道理,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就是一個殺了很多功臣的皇帝。所以那些沒有被殺害的臣子都要時時刻刻像提防老虎那樣提防朱元璋。朱元璋從一個放牛娃,變成一國之君,實在是勵志。朱元璋能有這番作為還是因為他身邊有一群能人,如徐達,常遇春,劉伯溫......這群能人個個身懷拒絕,要麼熟知兵法,要麼以一敵百,要麼料事如神。
  • 歷史故事——明朝第一名將徐達
    洪武十八年(1385年)二月,徐達病發醫治無效駕鶴西去,享年五十四歲,明廷上下無不為之悲愴。徐達死時正當壯年,且在北平病發後稍有痊癒,而後歸京治療竟又病情加重最終不治身亡,結合後來朱元璋剷除功勳舊將的行為,後人對徐達死亡的原因無不產生極大的懷疑。其中關於朱元璋送「發物」蒸鵝致使徐達病重的野史傳說更是頗有受眾,甚至連吳晗如此明史專家都將此事信誓鑿鑿的寫入《朱元璋傳》中,可見此說影響之大。
  • 朱元璋的開國六公爵,為何只有徐達的爵位一直傳到明朝滅亡?
    鄭國公常茂常茂的父親是常遇春,因為常遇春的蒙蔭,所以朱元璋封常茂為鄭國公,可是常茂這個人不夠聰明,朱元璋派他與馮勝去作戰,他再三推辭,因此被削除爵位,但是沒有殺他,後來讓其弟弟常升擔任開國公,結果不幸又受到藍玉一案的牽連,最終被削除爵位,不再世襲。
  • 嶺北之戰:戰神徐達最慘敗仗,朱元璋抱憾終身,迫使明朝改變國策
    前幾天寫了寫朱元璋北伐的決策,明軍按照他的方略,先取山東,再下河南,同時進踞潼關,雖然在地圖上繞了個大圈子,但確實收到了戰略效果,只花10個 月就攻下了大都。 前文也提到了,收復大都其實只能算真正北伐的開始,在這之前北伐軍都沒打幾場硬仗。因為元軍真正的硬茬被擋在了潼關以外。
  • 從共吃一頭牛到賞賜一隻鵝,關於朱元璋和徐達的謬傳到底有多少
    《龍興慈記》是一部神書,裡面的內容除了朱元璋小時候偷牛故事,還有:朱元璋的爺爺葬中了風水寶地,所以朱元璋後來做了天子;朱元璋出生時的種種祥瑞:朱元璋做沙彌的時候發配廟中伽藍神;劉伯溫被高人魂魄附體、朱元璋殺常遇春老婆等等。
  • 徐達:跟朱元璋是親家,有傳聞死於老朱之手,子虛烏有顛倒黑白
    濠州人,離安徽鳳陽很近,跟朱元璋不但是老鄉,還是從小玩到大的夥伴,因此感情非常深厚。朱元璋小的時候就是孩子們的頭。那個時候他還不知道數十年之後將會親手開創一個王朝,小孩子只不過貪玩。在一塊山地上草擬著宮殿,自己是皇帝,身邊這些小夥伴都是大臣。沒想到多年以後不經意的一句話成了現實,徐達,湯和,周德興等人都是開國功臣。
  • 朱元璋與徐達常有布衣兄弟之稱,為什麼卻堅持將其夫人誅殺?
    査繼佐2、朱元璋誅殺謝氏的原因朱元璋是個心思非常縝密的人,同時他也是一個非常記仇的皇帝。謝氏的出身其實並不簡單。她是明朝建立之前的叛將謝再興的女兒。謝再興共有兩個女兒,一個是嫁給了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一個嫁給了徐達。當年謝再興跟隨朱元璋一同起兵,他與邵榮、徐達、常遇春這些人都是朱元璋最為倚重的大將。可是先是邵榮意圖謀殺朱元璋取而代之,隨後便是謝再興謀叛張士誠。
  • 徐達的夫人謝氏,說了句「御花園真大」,為何遭到了殺身之禍?
    徐達夫人謝氏,臂力過人,常持鐵器重百斤者,軍中隨行。——《北窗瑣記》徐達是元末明初的猛將,可是這位猛將也有怕的人,一是朱元璋,二是謝氏。謝氏是一位十分彪悍的女子,在家中的時候,徐達怕老婆的弱點,一下子就暴露出來了。這件事情,原本是十分正常的。
  • 朱元璋為徐達介紹老婆,卻又下令將他老婆殺死,只因一句無心之話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以各種清理開國功臣,僅「胡藍案」被殺之人就超過3萬人,連77歲的李善長都未能倖免,以至於後世把一些病死之人也歸為朱元璋殺害,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徐達,對應的故事則是「賜蒸鵝」。徐達之死,我們還是以正史為準,據《明史》記載,朱元璋雖對他有懷疑和猜忌,但徐達在政治上忠誠不二,在經濟上不貪不佔,在生活上十分檢點,沒有給朱元璋留下任何把柄,徐達之死實則是積勞成疾,54歲那一年病死。朱元璋對他的評價是:「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