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繁華半生憂,率真灑脫不將就,一代才女李清照

2020-08-27 清風明月讀書

少年成名,歡喜時光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家境優越。父親李格非是蘇軾的學生,母親是狀元的孫女,文化修養很高。

自幼深受家庭文化薰陶,天資聰穎,勤而好學。

少年便盛名在外,受到大文學家晁補之稱讚。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一夜醉酒後的對春天熱愛和惋惜之情。

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少女的羞澀可愛,對愛情自由的嚮往。



同在京都的趙明誠,此時正在太學讀書,他早就聽說了李清照的詩名,欣賞她灑脫自在的個性,並深深的被她的才華所吸引。

趙李兩家本屬於不同黨派,並無過多來往。

趙明誠並沒有把愛藏在心裡,他向父親表達了對李清照的愛意。

婚後歲月,琴瑟和鳴

兩家聯姻,成就佳緣,趙明誠得償所願,李清照也嫁給了愛情,兩個有趣的靈魂越走越近,琴瑟和鳴,高雅有趣。

夫妻都愛好詩詞,兩人常在閒暇時光經常鬥詞。趙明誠沒有世俗的觀念,也沒因為作詞不如妻子而自卑,他喜歡妻子的才華和與眾不同的性格,經常把李清照新作的詞拿去給朋友一起欣賞,在無形中也推廣了李清照的詞。

父親趙挺之很喜歡金石之學,頗愛收藏。

受父親影響,趙明誠很早就對金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李清照亦是愛金石,藏書字畫之人,兩人志趣相投,用盡一生都在為此努力。

此時趙明誠為太學生,沒有收入,兩人經濟緊張,沒有太多錢財用於收藏,常常典當衣物買喜歡的碑文,字畫藏書。

於是兩人開始謄寫藏書,盡力傳寫,浸覺有味,不能自已。

為了共同愛好所努力的兩人,雖生活簡樸,倒也無憂無慮,瀟灑自由,度過了一段幸福快樂的時光。

由於李清照父親捲入黨派之爭,回到濟南,夫妻兩地分離,李清照數度來往與濟南和京都之間。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是夫妻暫時分離時深深的相思。



1107年,因政治鬥爭,趙挺之被罷官後病逝,家屬、親戚在京者被捕入獄,雖不久獲釋,趙氏一家不得不回到青州老家。

在這裡開始了李清照一生最甜蜜的時光。

李清照給書房起名歸來堂,並自號易安居士。

平靜安寧的田園生活,有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煙火氣,也有琴棋書畫詩酒花的浪漫。

夫妻感情也越來越深,清代納蘭性德的「賭書消得潑茶香」就來源於兩人的平常生活。

遠離官場,回歸田園,大量的閒暇時光,兩人致力文學創作和搜尋金石古籍。

在李清照的幫助下,趙明誠完成了《金石錄》的大部分創作。

命運轉折,顛離漂泊

1127年,金兵南侵,北宋滅亡。

康王趙構即位於應天府,南宋開始。

北方局勢緊張,在青州已丟失很多藏品,於是李清照押運15車書籍器物前往江南,一路艱辛,捨命相護,於1128年春到達江寧。

從此開始了她居無定所,一路漂泊,孤苦悽涼的後半生。

1129年,趙明誠棄守江寧,丟下滿城百姓和李清照獨自逃跑。

李清照聞知心如刀割,恨多年夫妻情誼如此冷漠,更恨趙的懦弱,不負責任,臨陣脫逃,只為個人利益,提筆寫下《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的愛國之情,溢於言表。

筆鋒剛勁,借古諷今,直指趙明誠的脊骨,堂堂七尺男兒,竟做出如此之事。

或者李清照的敲打,或者是內心的愧疚,讓他後悔莫及。同年八月,趙明誠在上任途中,不幸在建康病逝。

相伴數年,丈夫的突然離世,對李清照打擊很大,她大病一場,精神恍惚,身體虛弱。

可是這時,金人陷洪州,李清照帶著丈夫所遺留的書籍文物南逃,一路顛沛流離,所剩不多的文物又丟失大半。

1132年,李清照到達杭州,大量圖書文物丟失,幾乎所剩無幾,半生心血,未能保全,再加上一路逃亡的苦楚,李清照陷入了巨大的悲痛。

遇人不淑,手撕渣男

丈夫去世三年後,歷盡滄桑的李清照曾一度很消沉,這時候,一個人走進了她的生活。

只是這次相遇,不是緣是劫。

張汝舟,一個感情的騙子。



他一開始就對李清照格外照顧,用一點點好溫暖了那顆飽經風霜的心。

李清照以為找到了知己,靈魂伴侶,同意嫁給了他。

不過一切只是虛情假意,他不是看重李清照有趣的靈魂和才華,只是覬覦李清照的財產。

目的未達到,就撕下偽裝的面具,露出真面目,大聲斥責李清照,甚至還家暴。

曾經的希望落空,還陷入痛苦的深淵。

敢愛敢恨的李清照,不願意將就,也不會將就,怎能容忍和這樣的渣男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

她衝破世俗,捨棄聲望,不惜下獄,也要與之決裂。

按照宋代的法律規定,妻子告丈夫,雖然事情屬實,也要坐兩年的牢。

李清照沒有絲毫猶豫,她告發張汝舟營私舞弊、騙取官職的罪名,並要求結束婚姻。

經查屬實,張汝舟被除名編管柳州,兩人結束婚姻。

李清照也下獄了,幸好在友人的大力營救下,關押九天之後,重新獲得自由。

若不離婚,不能想像易安的後半生會是如何的境況?不過,真性情的易安從不敷衍生活,是不會讓這種悲傷的事情發生。

晚景孤獨,創作高峰

歷經國破家亡,夫死心傷,幾經漂泊。

李清照孀居多年,悽涼孤獨,命運的折磨,她的詩詞沒了歡喜,多了感傷。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空空的寂寞,無處訴說的傷痛。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觸景成傷,燕歸人未歸,花開心未開,昨日的憂傷湧上心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昔日繁華,早已如夢,夢裡貪歡,只是瞬間,韶華已去,故人不在。

感傷只是李清照生活的一部分。

歷經多次劫難之後,藏書幾乎丟失盡。

李清照沒有忘記丈夫的心願,也是自己的理想,她開始對《金石錄》校勘整理,並自己編寫了《金石錄後序》

1155年,孤苦伶仃的李清照悄然離世。

前半生如春日花兒,歡快明媚;後半生如秋日黃葉,隨風飄落。

世事如何變遷,她是那個率真灑脫,不畏世俗,活出自我的奇女子,也是那個文採出眾的才女李清照。

相關焦點

  • 一代才女——李清照,堪稱宋朝女酒鬼!
    作為「千古一代才女」,宋代婉約派詞人的代表人物之一,李清照的才情人盡皆知按理來說,這樣的家庭環境,李清照應該長成遵循「三從四德」,舉止端莊嚴謹的「大家閨秀」,然而,從少女時期起,李清照就「不走尋常路」,非常喜歡喝酒打馬,讀書寫詞,16歲就以才情名冠京城。
  • 李清照:半生顛沛流離,一代巾幗才人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武陵春》少年成名,18歲嫁入趙家,家逢變故,宦海沉浮,丈夫為他遮風擋雨,44歲攜文物南逃,爾後改嫁又離婚,最終完成《金石錄》後續整理。戰亂年代,她半生顛沛流離,最終活成了一個巾幗才人。
  • 一代才女李清照:風雨飄搖中的詩情畫意,亂世歲月的愛與離愁
    這位買花的佳人,就是一代才女李清照。李清照的作品,很多都屬經典。比如:《夏日絕句》,《如夢令,冷清》等等。她的詞以清麗婉約著稱,但她僅僅是一位婉約派女詞人嗎?她既有女詞人的情懷,兼有追求美、欣賞美的情懷,又有獨立灑脫,敢於向世俗挑戰的奮鬥精神。
  • 天下第一才女,李清照,雖為女兒身,卻有男兒志,灑脫的一生
    在我學習的時候,一直以為李清照是一位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殊不知確是一位才女。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工詩善文,更擅長詞。
  • 品宋詞之美,《鷓鴣天》李清照晚年的悽涼與灑脫
    《鷓鴣天》李清照寒日蕭蕭上鎖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悽涼。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李清照(1084-1155)山東濟南人,書香門第家庭出來的女子,父親李格非北宋文學家,以「文章受知於蘇軾」,與廖正一、李禧、董榮,並稱為「蘇門後四學士」。她的母親,也是那「言必《詩經》,語必《樂府》」的一代才女。
  • 千古才女李清照,兩首詞作《聲聲慢》與《永遇樂》,寫盡半生悽涼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宋代著名女詞人,婉約派代表,被後人譽為「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他的父親李格非是蘇軾的門生,進士出身,為官數任,後來捲入元祐新舊兩黨的黨爭中,晚景悽涼。李清照幼年,家中比較富裕,尤其是藏書豐厚,耳濡目染之下,李清照從小就打下了堅實的文學基礎。李清照與父親在京城度過了自己的少年時代,優雅的生活環境和京城的繁華景象,激發了他的創作熱情。大家閨秀,聰慧過人。
  • 前半生,李清照;後半生,易安居士!
    前半生詩情畫意,後半生顛沛流離。「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才情便是如此。面對朝廷的不作為,丈夫的臨陣脫逃,李清照悲憤寫下《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前半生,學習李清照,隨性灑脫,天性爛漫,笑看人生百態;後半生,學習易安居士,獨立堅韌,敢愛敢恨,直面人生苦難。
  • 李清照大膽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霸氣沖天,才女當真不簡單
    李清照大膽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霸氣沖天,才女當真不簡單做為婉約派詞人,李清照的千古第一才女之名可不是蓋的。曾經有人排了個宋代詞人排行榜,做為唯一上榜的女性,她力壓秦觀和晏殊,排名第五。前五分別是蘇軾,辛棄疾,柳永,歐陽修。李清照的詞清新自然,朗朗上口,卻總是能於平淡中見濃烈,於細微處見真情,與男性詞人相比,別有一番味道。
  •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酒意詩情誰與共
    &34;隨著由趙麗穎馮紹峰主演的同名電視劇的熱播,這首歌也掀起了熱潮,而這首詞的作家就是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今天我們將走近李清照,穿越歷史的時光去追尋這個才女的一生。幸運的是李清照在幼年時看過了山東的風景如畫和溫婉,而後幼年的時候又因為父親的升官來到了繁華的東京,看到了不一樣的風土人情。對於李清照來說,這是完全不一樣的經歷,這裡多了很多的規矩和束縛,卻也有了在故鄉見不到的繁花盛景,即使這景象是就像是虛無的泡沫,一碰就碎。很快李清照有了屬於自己的愛情,18歲時她與趙明成結婚,他們婚後過著幸福的生活。
  •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千古第一才女「何許人也?在中國歷史上湧現過許多才華橫溢的女性:古代有寫下《胡笳十八拍》和《悲憤詩》的蔡文姬,有叱吒風雲的上官婉兒;近代更是有林徽因,張愛玲,蕭紅等眾才女。但在古今一眾才女之中,只有一人被尊為「千古第一才女」,她就是宋代著名詞人——李清照。
  • 默默感受人間悲苦的才女,李清照與《聲聲慢》
    的確,《聲聲慢》已經和李清照結下了不解之緣,以至於後人無論再怎麼努力創作,也無法達到李清照的高度。有的文學評論家甚至說過,縱觀存世宋詞有2萬餘首,如果要排列個名次,李清照寫的《聲聲慢》能夠進入前十。文無第一,文章再好,也不敢輕易稱第一。這首《聲聲慢》到底好在哪裡,可以獲得這麼高的讚譽,還真得好好了解一下。
  • 一代才女李清照的愛情,金石錄——未亡人的情詩
    雖然提到《金石錄》人們想到的都是趙明誠,但這本金石巨著的完成還有一個重要的人物——李清照。哪怕放眼整個宋朝,李清照都不負第一才女的盛名。人人都知道李清照一生才華橫溢,經典之詞頻出。可是沒多少人知道,自從遇到趙明誠開始,李清照一生的重心都變成了趙明誠。情愛如此,事業也如此。
  • 千古第一次才女-李清照的愛情
    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還是一代絕色佳人。這就是所謂的一見鍾情吧,恰好趙明誠也對這位才女有所耳聞趙明誠去世後,李清照邊過四處奔波,孤苦伶仃,擔驚受怕的日子。她才46歲 ,人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樣一位天才女詞人,是不應該在這種生活中走向人生終點的。趙明誠死後李清照一直守著價值不菲的金石書畫。
  • 一代才女李清照的愛情,金石錄——未亡人的情詩
    哪怕放眼整個宋朝,李清照都不負第一才女的盛名。人人都知道李清照一生才華橫溢,經典之詞頻出。可是沒多少人知道,自從遇到趙明誠開始,李清照一生的重心都變成了趙明誠。情愛如此,事業也如此。她叫李清照,她實在不是個乖順的女孩,她知道,也不想改。
  • 才女李清照最被忽視的一點:她不是弱女子,是「鐵骨錚錚」大女人
    作為「千古一代才女」,宋代婉約派詞人的代表人物之一,李清照的才情人盡皆知按理來說,這樣的家庭環境,李清照應該長成遵循「三從四德」,舉止端莊嚴謹的「大家閨秀」,然而,從少女時期起,李清照就「不走尋常路」,非常喜歡喝酒打馬,讀書寫詞,16歲就以才情名冠京城。
  • 世人皆知傳奇一生的李清照,卻不知一代才女商景蘭
    這也使她一戰成名,所以李清照一直都是個性女人的代表,可謂是」大姐大「級別。然而,我們在這麼了解我們的女大詞人李清照李懟懟的時候,卻也忘記了另一個可以稱得上是才女的商景蘭。商景蘭出身其實商景蘭一生的傳奇比李清照一點也不少。
  • 千古第一才女,酒色財氣佔全,李清照這一生,可謂是豪放不羈
    古往今來,能擔得起才女的人沒有幾個。不是缺少智慧和膽色,就是缺少才氣與氣魄。更不要說詩詞文壇上的此起彼伏之下,能夠奪得一個至尊的地位了。可是偏偏這位特立獨行,藝高肚大的李清照,因為創作詞句的功底非凡,且又對書畫古玩都有研究,被世人譽為「千古第一才女」。
  • 一代才女李清照:49歲改嫁卻慘遭家暴,3步搞垮渣男,夠狠夠聰明
    李清照是我國宋代著名的女詞人,也是婉約詞派的代表人,被尊為婉約派的一代「詞宗」。她相貌美麗,才華卓絕,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幾乎每個人都可以脫口說出幾句,比如《點絳唇》裡的「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如夢令》裡的「盡興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聲聲慢》裡的「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還有《武陵春》裡的「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 了解一代才女李清照的一生
    我國歷史上可以載入史冊的才女確實很多,但是只要一提到才女,腦海首先想到的還是李清照。李清照的一開始生她的家庭,父母開明思想前衛,李清照也是幸運的,並沒有經歷裹小腳的痛苦。她大膽追尋自己的愛情,嫁給了心悅的男子-趙明誠。
  • 李清照-一代才女的情愛悲歌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一個多愁善感,悲傷從中來的閨閣怨婦?「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一個豪情萬丈,面對國破山河,不讓鬚眉的豪邁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