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元素閃亮臺北書展

2020-12-21 臺灣頻道

  圖為臺北書展簡體館內一位讀者正在翻閱圖書。
  中新社記者 肖開霖攝

  琳琅滿目的書本,五花八門的場館設計,明亮的燈光,舒適的座椅,大大小小的沙龍……這一切顯得知性而溫馨,讓在場者浸潤於書籍的海洋。

  2月6日至11日,2018年的臺北書展在臺舉行。本次書展以「讀力時代」為主題,匯集了60個國家和地區、684家出版社的圖書音像製品,意在聚焦全民閱讀,努力通過各種形式的展覽,為臺灣民眾營造讀書的氛圍。

  儘管今年受到寒流以及花蓮地震影響,人氣較去年下滑,但仍吸引53萬人次進場逛書展。同時,本次書展版權洽談達到1130場,場內閱讀分享活動較去年大幅成長27%,6天期間共有1180場活動接力舉行。

  展館眾多 大陸書籍受歡迎

  「每一年的臺北書展,我們都會選擇優質的大陸書籍來參展,特別是獲獎的圖書,這一次也不例外。」在本次書展的簡體館中,華品文創出版公司總編輯陳秋玲告訴記者,簡體館自2013年在臺北書展上設立,至今已是第6年,所展示的簡體書一直都很受歡迎。此次共有5200餘種、1萬冊大陸優質圖書亮相書展,館區共分為大陸年度獲獎新書推薦區、中華書局推薦區、三聯書店推薦區等10個部分,參加展銷的大陸出版社近百家。

  記者在一旁觀察發現,儘管興趣不同,但前來翻閱、購買書籍的臺灣民眾不在少數:有人對歷史文化內容較感興趣,有人喜歡翻看現代漢語詞典、歇後語詞典等工具書,也有人蹲在地上閱讀書法字帖。「文學、金融、貿易、科技,包括中醫養生、網絡小說等等,不管什麼類別都需要涵蓋到,不然會有讀者來反應自己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陳秋玲笑著說道。

  華品文創出版公司總經理王承惠介紹說,臺灣出版市場相對較小,大陸出版市場則在規模、出版量、盈利狀況、資本等方面有優勢,很多臺灣業者希望通過書展了解大陸最新書籍及高品質書籍。近年來,不斷有臺灣的大專院校、圖書館從大陸引進文史書籍。

  形式豐富 科技帶來新體驗

  雖是書展,但是活動現場的展示和體驗絕不限於紙本的書,更不是只有文字的書。

  在參觀過程中,記者發現各種類型的插畫、漫畫、手繪本均擺放在了展攤的顯眼位置,圍滿了參觀者。多彩的色調、精巧而有趣的構圖,讓讀者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能得到視覺上的享受。

  當然,科技元素的加入,給閱讀帶來了更新的體驗。比如在「中研院」展區,觀眾可以用感應設備點開屏幕上的臺灣地圖,圖上可以呈現不同時代、同一地點的風貌——有清代的,日據時期的,也有當下的;每看一處,觀眾都能了解那裡的歷史變遷,仿佛在古今之間「穿越」,這樣的閱讀形式比紙本來得更直觀。而像《龍泉俠大戰謎霧人》的布袋戲浮空投影短劇、《北城百畫帖》和《異人茶跡》的增強現實(AR)展示,分別通過動畫特效和現實場景重現的方式把平面的圖畫變成3D的立體場景,讓讀者更身臨其境地感受書中的故事現場。

  此外,DVD、電子書、桌上遊戲、互動卡片等泛圖書類製品也多種多樣,吸引著各路人群駐足圍觀。

  注重分享 名家珍本引關注

  讀書可以獲得知識、豐富情感,但也有不少人被書的內容打動後也想聽聽作者的內心感受。為此,本次臺北書展安排了5大論壇,各論壇及不同場館也有各自的沙龍活動,邀請各類書籍的作者、漫畫家向現場觀眾分享自己的創作經歷與故事,比如繪本畫家幾米的《向世界說故事》、作家林黛嫚《臺北我的家:故事召集令》等。這些分享沙龍滾動式地舉行,吸引著各路讀者落座傾聽,並向作者提出自己關心的問題,交流互動甚為熱烈。

  除此之外,出版類課程分享、圖書版權交流等活動也同期舉行,以方便圖書出版專業人士的交流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春風似友珍本古籍拍賣會」也在本次臺北書展上舉行,魯迅、胡適、張愛玲、周夢蝶、余光中、三島由紀夫等名家的限定本、籤名本、毛邊本、初版本、線裝本等197件珍本古籍接受拍賣。眾多古籍愛好者慕名而來,尋找心中的珍品。

  (本報臺北2月12日電)

(責編:賈文婷、常紅)

相關焦點

  • 大陸元素閃亮臺北書展 吸引53萬人次進場
    海外網臺北2月12日電 琳琅滿目的書本,五花八門的場館設計,明亮的燈光,舒適的座椅,大大小小的沙龍……這一切顯得知性而溫馨,讓在場者浸潤於書籍的海洋。2月6日至11日,2018年的臺北書展在臺舉行。展館眾多 大陸書籍受歡迎「每一年的臺北書展,我們都會選擇優質的大陸書籍來參展,特別是獲獎的圖書,這一次也不例外。」在本次書展的簡體館中,華品文創出版公司總編輯陳秋玲告訴記者,簡體館自2013年在臺北書展上設立,至今已是第6年,所展示的簡體書一直都很受歡迎。
  • 臺北書展 大陸圖書搶眼
    臺北書展 大陸圖書搶眼 2019-02-13 04:03:24 2019年02月13日 04:03 來源:人民日報 參與互動    臺北書展
  • 臺北書展將迎來大陸最新好書
    據新華社臺北1月26日電 (記者王昀加、何自力)臺北書展基金會26日舉辦新聞發布會,宣布該基金會主辦的2016臺北書展將於2月16日至21日在臺北舉行。書展設立的簡體館將分區域展出簡體字書籍,以讓臺灣出版業和讀者有機會了解大陸最新的優秀圖書作品。
  • 5000餘種大陸圖書將亮相臺北國際書展
    新華社臺北1月23日電(記者 李慧穎 李凱)第26屆臺北國際書展將於2月6日至11日舉行,5200餘種、1萬冊大陸優質圖書將在此次書展上亮相。  據介紹,本屆書展上大陸圖書集中展示於簡體館,此館由華品文創出版公司與廈門外圖集團聯合辦理,共計12個展位,參加展銷的大陸出版社近百家。
  • 臺北書展為何人氣大跌?華文作家減少大陸作家幾乎絕跡
    【環球網綜合報導】2018臺北國際書展11日閉幕,人氣、買氣(銷量)與往年相比有明顯下滑,臺灣以外的華文作家參加數量較歷屆大減,大陸作家幾乎絕跡。據臺灣《聯合報》12日報導,今年的臺北書展一共6天,參觀人次53萬,比去年58萬滑落約10%。
  • 大陸「日曆書」試水臺北國際書展 部分種類已售完
    大陸「日曆書」試水臺北國際書展 部分種類已售完 2017-02-1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2月8日,2017臺北國際書展在臺北世貿一館開幕
  • 臺北國際書展開幕 大陸美女漫畫家夏達等將蒞臨
    臺北國際書展開幕 大陸美女漫畫家夏達等將蒞臨 2014年07月29日 11:18:1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2月1日消息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2012年臺北國際書展從今日起將在臺北世貿
  • 臺北書展為何人氣大跌?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2018臺北國際書展11日閉幕,人氣、買氣(銷量)與往年相比有明顯下滑,臺灣以外的華文作家參加數量較歷屆大減,大陸作家幾乎絕跡。據臺灣《聯合報》12日報導,今年的臺北書展一共6天,參觀人次53萬,比去年58萬滑落約10%。
  • 這部大陸作品何以獲得2018臺北書展獎
    2018臺北國際書展於2月6日至11日舉行。上海作家的《金宇澄作品選輯:輕寒、方島、碗》獲臺北書展小說類首獎。 這部作品輯分為三本,其中《輕寒》 為一小長篇(發表於1991年《收穫》雜誌),《方島》為短篇小說集(部分選自1992年學林出版社的《迷夜》),《碗》 為非虛構作品(發表於2011年《鐘山》雜誌)。此輯將於今年在大陸出版。
  • 2019臺北書展圓滿閉幕 大陸作家作品參與度依然不高
    2019臺北國際書展於2月17日圓滿閉幕。本屆書展共邀請了52個國家和地區的735家出版社,超58萬人次參觀,創歷年之最。今年,臺北書展舉辦了1184場以上的精彩閱讀活動,匯集全球知名作者,版權交易數量成長了27%,用書展基金會董事長趙政岷的話說:「創造了很多原本以為的不可能。」
  • 臺北書展:「繁簡」的碰撞融合
    簡體館,有故事從數字上看,本屆書展設立的簡體館展出大陸出版的圖書2000種、8000冊。瀏覽一圈,看到的是北京三聯書店、中華書局、江西美術、湖南文藝、天津楊枊青等出版社的招牌。但內行能從中看出門道,廈門出版人張叔言在簡體館感慨:「現在大陸出的書,看不出是大陸出的了。」
  • 第九屆臺北書展在臺開展
    海峽出版發行集團5日公布,由海峽出版發行集團、福建新華發行集團、臺灣圖書出版事業協會聯合主辦、福建新華傳媒發展有限公司、福建閩臺圖書有限公司等有關單位聯合承辦的第九屆臺北書展當天在臺北開展。5日下午,第九屆臺北書展開幕式在臺北市市立大學舉行。
  • 馬英九參加臺北書展唯一所購圖書《當下四重奏》大陸首次出版
    美籍臺灣作家劉大任最新長篇小說《當下四重奏》日前在大陸首次出版,並由哈佛東亞語言文學系教授、海外著名華語文學研究學者王德威教授親自作序推薦。該書在臺灣一經出版,便接連斬獲「《亞洲周刊》年度十大華文小說」、「臺北書展大獎」等多項文學獎項。
  • 2018臺灣廣西書展在臺北開幕
    新華社臺北11月2日電(記者吳濟海 劉歡)2018臺灣廣西圖書展2日在臺北開幕,幾十名桂臺出版界代表出席。她說,自2010年以來,廣西堅持來臺開辦書展、版權交流合作和贈書活動,一是希望滿足臺灣讀者對大陸圖書、廣西圖書的了解需求;二是希望打開一扇臺灣民眾了解大陸、了解廣西的窗口,增進兩岸同胞的彼此了解;三是便利桂臺兩地民眾互相閱讀對方的圖書,增強兩岸同胞對中華文化的認知、認同。
  • 臺北國際書展大獎揭曉
    深圳特區報臺北1月12日電(駐臺記者 陳智軍)近兩年的臺灣文壇,王定國無疑是顆最耀眼的「新星」。2016臺北國際書展大獎12日公布,小說類大獎授予了王定國《敵人的櫻花》等3部作品。這是王定國三年內第二次獲得該獎項。 《敵人的櫻花》描寫男女主角在現實商場與夢幻情場間的拉扯糾結,獲得評審團一致青睞。
  • 2017臺北國際書展大獎揭曉
    2017臺北國際書展大獎10日在臺北揭曉,香港作家馬家輝的《龍頭鳳尾》與其他五位作家的作品分獲小說類和非小說類大獎。為提振出版業士氣,鼓勵出版幕後人員,今年還首次增設「編輯獎」。 以寫專欄和做媒體評論員臧否社會現象見長的馬家輝,50歲後首次開寫長篇小說並獲獎。當日未能出席現場的他通過錄音說,自己53歲才出版第一本小說,作為「老新人」拿到這個獎對自己是非常大的鼓勵。
  • 臺北國際書展開幕 六百多家出版社參展
    新華社臺北2月6日電(記者喻菲祁星)第26屆臺北國際書展6日開幕,本屆書展以「讀力時代」為主題,共有684家出版社參展。其中,來自大陸的有5200餘種、1萬冊優質圖書。  據介紹,為期6天的書展包括10個主題的展館,將舉辦500多場活動,每小時都有講座舉行,並設有AR、VR體驗區,書展對18歲以下青少年免費開放。
  • 臺北書展開幕首日:書香與人潮湧動
    (原標題:臺北書展開幕首日:書香與人潮湧動)
  • 臺北書展12日開幕 700餘家出版社參展
    新華社臺北2月11日電(記者劉斐 章利新)第27屆臺北國際書展將於2月12日開展。在6天時間裡,「十大創新」「十大主題館」及超過500場精彩活動,將為民眾呈現一場閱讀嘉年華。其中,來自大陸的20多家出版社將展出5000多種、逾2萬冊圖書。  臺北書展11日舉行記者會介紹有關情況。
  • 2018 臺北書展:地震顫慄中的泰然與優雅
    編者按:2月6日開幕的2018臺北國際書展比往年來的早了一些,卡在過年前舉行。作為華語文化界的盛事,書評君自然依慣例去書展湊了個熱鬧,本來是希望能為讀者諸君呈現對岸知識界最新的動向與趣味,順便冬季到臺北看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