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這首詩,每句都令人心醉,不愧為千古絕唱!

2021-02-19 呼嚕詩文藝術公社

大唐帝國自「安史之亂」以後,整個國家進入「多事之秋」:宦官專權、皇位不正常更迭、藩鎮割據、邊患頻發……總之,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亂」。公元821年,著名的「牛李黨爭」正式拉開帷幕,本就亂成一鍋粥的大唐王朝亂上加亂,朝臣分成兩派,互相傾軋,鬥得天昏地暗。

白居易此時在朝中任「中書舍人」之職,這是一個雖然品級不高(正五品),但極為重要的職位,相當於皇帝的秘書長,好好幹幾年,當上宰相是水到渠成之事。

然而,經歷了貶謫江州之後的白居易,人到中年,在政治上的熱情已基本消耗完畢,只想著獨善其身。當他看到「黨爭」漸起的時候,從內心深處產生了深深的厭倦之感,822年向唐穆宗上書請求到地方為官,7月被任命為杭州刺史。

古代沒有飛機高鐵,長途跋涉無怪乎騎馬坐車,從長安到杭州,白居易慢慢悠悠走了近3個月,一路山水一路詩,佔盡風流。於是就有了下面這首《暮江吟》。

暮江吟

唐代: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

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這首詩大約是公元822(年長慶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寫的。當時朝廷政治昏暗,牛李黨爭激烈,詩人品盡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作者離開朝廷後頓感輕鬆愜意,於是寫下此詩。

白居易純粹寫景的作品很少,這是一首頗為人稱道的小詩。全詩構思妙絕之處,在於攝取了兩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畫面,加以組接。一幅是夕陽西沉、晚霞映江的絢麗景象,一幅是彎月初升,露珠晶瑩的朦朧夜色。

兩者分開看各具佳景,合起來讀更顯妙境,詩人又在詩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寫法,使景色倍顯生動。由於這首詩滲透了詩人自願遠離朝廷後輕鬆愉悅的解放情緒和個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詩成了詩人特定境遇下審美心理功能的藝術載體。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寫夕陽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殘陽鋪水中」,殘陽照射在江面上,不說「照」,卻說「鋪」,這是因為「殘陽」已經接近地平線,幾乎是貼著地面照射過來,確像「鋪」在江上,很形象;這個「鋪」字也顯得委婉、平緩,寫出了秋天夕陽獨特的柔和,給人以親切、安閒的感覺。

「半江瑟瑟半江紅」,天氣晴朗無風,江水緩緩流動,江面皺起細小的波紋。受光多的部分,呈現一片「紅」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現出深深的碧色。詩人抓住江面上呈現出的兩種顏色,卻表現出殘陽照射下,暮江細波粼粼、光色瞬息變化的景象。詩人沉醉了,把他自己的喜悅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寫之中了。

「可憐九月初三夜」,是個過渡。可憐,可愛。九月初三,是農曆,指進入深秋。意思說:深秋的夜晚多麼可愛啊!前兩句描寫日落時景象,這一句很自然地把時間從日落過渡到夜晚。看似隨意寫來,實際很重要,讓讀者明確感到時間在推移,繼續觀賞後面的畫面。

最後一句「露似珍珠月似弓」。意思說:露水像珍珠一樣晶瑩光亮,彎彎的月亮像弓一樣。秋天的江邊夜色降臨,空氣溼潤,草木上都凝結起露珠,「露似珍珠」,寫出秋葉特點。九月初三,月亮剛出現,還是月牙兒,彎彎的,所以說像一張弓。「月似弓」,進一步點出月初的秋夜。這句重點寫了秋夜露珠和新月,連用兩個新穎貼切的比喻,描繪出深秋月夜的迷人景象。

詩人通過「露」、「月」視覺形象的描寫,創造出和諧、寧靜的意境,用這樣新穎巧妙的比喻來精心為大自然敷彩著色,描容繪形,給讀者展現了一幅絕妙的畫卷。由描繪暮江,到讚美月露,這中間似少了一個時間上的銜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無形中把時間連接起來,它上與「暮」接,下與「露」、「月」相連,這就意味著詩人從黃昏時起,一直玩賞到月上露下,蘊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愛、熱愛之情。

另外,值得讀者注意的是這首詩中的時間問題。《暮江吟》寫了三個不同的「時間」。通過以上分析,《暮江吟》前兩句寫的時間是日落前(一小段時間)或日落時;後兩句主要寫日落後(一小段時間),即黃昏;由後兩句還引伸出夜裡一段時間。這完全符合作者的觀賞順序,即作者先於日落前看到了「殘陽鋪照」,又於日落後看到了「月似弓」,再於夜間看到了「露似真珠」。

大多數資料都認為,「月似弓」與「露似珍珠」是作者於夜間同一時刻看到的,前寫天上,後寫地下。其實這是因為缺少天文、氣象常識,忽視了兩種自然現象之間的「時間差」問題。如前所述,作者看到「九月初三」、「月似弓」之時,只能是在日落後不久。此時,由於太陽剛剛落山不久,地面散失的熱量還不多,涼露尚未形成;而等到夜裡「露似真珠」之時,似弓之月卻又早已沉入西方地平線以下了。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除了《琵琶行》,白居易在江州還寫下這首詩,開篇就美得令人心醉
    說到江西的江州,很多人都會想起白居易的《琵琶行》,「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公元815年,時任宰相的武元衡在上朝的途中被刺身亡。對於這樁當街行刺的慘案,在朝官員心中有數,他們都明白幕後黑手是藩鎮勢力,但卻無人敢言。
  • 除了《琵琶行》,白居易在江州還寫下這首詩,開篇就美得令人心醉
    說到江西的江州,很多人都會想起白居易的《琵琶行》,「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公元815年,時任宰相的武元衡在上朝的途中被刺身亡。對於這樁當街行刺的慘案,在朝官員心中有數,他們都明白幕後黑手是藩鎮勢力,但卻無人敢言。
  • 唐詩鑑賞:白居易這首詩太美,每一句都讓人心醉,不愧為千古絕唱
    然而經歷了貶謫江州之後的白居易,人到中年,在政治上的熱情已基本消耗完畢,只想著獨善其身。當他看到「黨爭」漸起的時候,從內心深處產生了深深的厭倦之感,822年向唐穆宗上書請求到地方為官,7月被任命為杭州刺史。
  • 白居易這首詩,一開篇就美得令人心醉!
    無論是王維《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還是賀知章《詠柳》中「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亦或是祖詠《終南望餘雪》中「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都無不具有美得令人心醉的藝術美感。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暮江吟》,便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一首謳歌美麗自然風光的經典詩作。在這首詩中,白居易選取了紅日西沉到新月東升這一段時間裡的兩組景物進行描寫。
  • 清明節的夜晚,白居易寫下這首詩,短短4句美得令人心醉!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我國唐代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與元稹合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又與李白、杜甫合稱「唐代三大詩人」。白居易的詩以平易見長,平淡中意味深遠,直白中綿綿情長,有著「詩魔」和「詩王」之稱。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清明夜》,便是白居易的經典詩作之一。
  • 白居易這首詩,把它寫得令人心醉!
    它出自於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之手,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間,一次邀請朋友來江樓飲酒,看到了杭州城外的景色,有感而發的一首七言律詩。所以這首詩的內容,主要是描繪了白居易夏夜登樓遠眺時見到的景色。 其實,白居易在杭州的時候,留下了不少描寫杭州美景的佳作,最為膾炙人口的便是《錢塘湖春行》:「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 白居易登樓遠眺,寫下一首詩,開頭14個字便美得令人心醉!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唐代三大詩人之一。與元稹合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有「詩王」和「詩魔」之稱。白居易的詩內容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其一生共留下近3000首詩作,有《白氏長慶集》傳世。
  • 白居易漫步西湖寫下一首七律,從開篇美到尾,令人心醉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群芳過後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今天要給大家講解的是白居易的一首七律,從開篇美到尾,令人心醉。這首詩名為《錢塘湖春行》。
  • 白居易最經典的一首詩,所描寫的春光美得令人心醉!
    《大林寺桃花》是白居易的一首經典詩作。元和十二年,時任江州司馬的白居易,來到廬山上的大林寺,即景寫了這一首小詩。短短四句,就把在山寺中不期而遇的一片桃花,描寫得生動具體,形象美麗。更是利用巧妙的構思,用桃花替代抽象的春光,並把春光表達的天真可愛,令人心醉,是唐詩中一首經典之作。
  • 詩詞大會上,選手用方言朗讀這首關於武漢的詩,美得令人心醉
    我們都知道,詩詞大會是錄播的,當時武漢還未出現疫情,所以這是一個很美的巧合。選手們朗誦的是「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美得令人心醉。這兩句是出自唐朝詩人崔顥的《黃鶴樓》。雖然他的品行有爭議,但是他的這首《黃鶴樓》確實是難得的千古絕唱。後世對這首詩的評價非常高,甚至有人稱其為「七律之冠」,雖然很多人並不認同,但是也足見崔顥這首詩之絕妙。
  • 劉禹錫詩中的秋天,每一句都覺得很驚豔,美得令人心醉!
    與白居易合稱「劉白」,與柳宗元並稱「劉柳」,又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有著「詩豪」的美譽。劉禹錫的詩,簡潔明快,風格俊爽,有《竹枝詞》、《烏衣巷》、《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等名篇。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便是劉禹錫的一首經典組詩作品《秋詞二首》。《秋詞二首》是劉禹錫被貶朗州司馬時所作的一首組詩作品,體裁均為七言絕句。
  • 白居易很冷門的一首詩,只有四句,卻美得讓人心醉!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詩人。與元稹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其經典詩作有《大林寺桃花》、《賦得古原草送別》、《長恨歌》、《琵琶行》等。
  • 白居易寫西湖的一首詩,千年之後再讀,依然美得讓人心醉!
    無論它綻放出的是哪種光芒,都是詩歌永遠的魅力。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錢塘湖春行》,去重溫千年之前文人的情懷和智慧,感受它所帶來的詩歌魅力。「錢塘湖」,即今天的杭州西湖。顧名思義,這首詩也就是白居易寫西湖的一首詩。作為一首寫景抒情詩,它主要通過對早春西湖的風光描繪,表達了白居易早春遊湖的喜悅和對西湖風光的喜愛之情。
  • 白居易17歲寫的這首詩,一鳴驚人膾炙人口,不愧為白居易的成名作
    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這首詩就是白居易同學在考場上寫成的,就好像今天的考場作文直接寫出了一篇文學獎作品。這首詩就是白居易的《賦得古原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所謂「賦得」,就是在考場上按照一定要求與格式作一首詩,性質與現在的命題作文一樣。這首詩是白居易在自己17歲參加科舉考試時寫的一首應考習作,同時也成為了他的成名作。而《賦得古原草送別》是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是一首既典型又不一樣的送別詩。
  • 柳永意境最悽美的一首詞,是宋詞壇的千古絕唱,一開篇就令人心醉
    在他的一生中,離別成了常態,因此在《樂章集》中有近六十多首羈旅行役詞。其中,這首《八聲甘州》便是其中最經典的代表作,意境最為悽美。整首詩作唯美深情,通篇都是佳句,是宋詞壇的千古絕唱,一開篇就美地令人心醉。全詞如下: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
  • 韓愈的這首詩只有4句,卻驚豔了整個春天,美得令人心醉!
    白居易說:「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賀知章說:「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朱熹說:「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也是一首有關春天的千古詩篇。它便是韓愈的經典詩作《初春小雨》。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是唐代著名文學家。其文成就,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 這首送別詩,古今第一,不愧是千古絕唱!
    送別詩情感之真摯,質量之高,數量之多,是其他類型詩難以比擬的。精中選精,如果讓我們在浩如煙海的送別詩中選出一首大眾最喜愛的,當推這首。送元二使安西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南宋末年的著名愛國詩人劉辰翁曾經這樣評價這首詩:「更萬首絕句,亦無復近,古今第一矣。」這是相當高的評價,要知道劉辰翁不是把這首詩放在送別詩中比較,而是放在所有的絕句中,他認為從古至今,這首詩在絕句中都是最好的。那麼這首詩好在哪呢?1.寫景清新,鮮明如畫。
  • 李白最美的一首送別詩,簡簡單單28個字,卻美到令人心醉
    導語:李白最美的一首送別詩,看似簡簡單單的28個字,卻美了千年時光,美到令人心醉。 都說詩人是最感性的一群人,他們總是通過詩句來抒發自己最真實的情感,他們總是有那麼多的感慨和感嘆。無論是金榜題名還是名落孫山,不管是郊遊踏青還是友人小聚。
  • 兩首冬天喝酒的絕句,詩情畫意,令人心醉
    下面就分享兩首冬天喝酒的絕句,詩情畫意,令人心醉。問劉十九唐代:白居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劉十九是白居易在江州時的朋友,白居易晚年定居洛陽,回憶起這位朋友,有感而發,便創作了這首膾炙人口的絕句。全詩寥寥二十字,沒有深遠寄託,沒有華麗辭藻,字裡行間卻洋溢著溫馨的情誼,表現了溫暖如春的詩情。詩人精心選擇、巧妙安排,開門見山地點出新酒,又描繪了一個樸素溫馨的小火爐,「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 讀了晏殊這首詩,才明白原來相思可以這麼美,每一句都令人心醉
    這兩句詩出自他的《寓意》。晏殊是北宋初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一般而言古代的讀書人很難在官場和文壇都取得非凡成就,但晏殊卻做到了。而這首《寓意》算是他的代表作,寫的是男女別後的相思之情,總體來看,和他清麗婉約的詞風頗為類似。讀了晏殊這首詩,才明白原來相思可以這麼美,每一句都令人心醉。詩歌首聯描繪了兩個畫面,一實一虛,道盡了離別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