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壩上 呦呦鹿鳴

2020-12-12 雲南網

原標題:塞罕壩上 呦呦鹿鳴

《窺望》系列之一

《窺望》系列

《詩三百》中,鹿是最重要的意象之一,舉凡愛情、德行甚至是權力,都有鹿為據,以鹿為喻。

世人心中,鹿是精妙可愛靈動而又帶著些吉祥仙氣的動物,「逐鹿」的權力之屬在這個時代已然消退,更多留在心中的印象則是警覺、安詳與善良等。

先秦時,人們看著鹿兒自在地吃草,以鼓瑟彈琴吹笙的方式來迎賓宴客,是何等的自在?今人在快節奏生活中奔走,偶有閒暇去遊覽,看到的生靈也只是那些被束縛著的活物、被溫室化的植株。

生活舒坦著的人們往往會去探尋未知或難見的世界,相機便成為這種探求的最好工具。攝影師孫建輝生長於塞罕壩腳下,工作生活在中原大地。站在雪原上,坐在青草旁,他透過鏡頭去尋找鹿群不同的狀態、相同的感觸,仿佛一個偷窺者般,在靜靜地等待中感受著另一種生命的氣息、溫度與境遇,在沒有交合的兩個平行世界裡,用影像猜想著另一個世界的生命體驗。

作為一個細緻入微的觀察者,他的鏡頭往往會對準鹿的眼睛,透過眼神的力量去體悟它們的內心世界。他所看到的,正如他在拍攝手記中所說,是一種「不可名狀的力量」。在孫建輝看來,用鏡頭與任何客體進行的對話,其實更多時候就是在與自己的心靈對話。通過鏡頭找到的那些眼神、狀態和場景,其實就是自己在某個時刻心緒、狀態與思考的映射。

回歸自然,回歸自由,回歸天然與純淨,是攝影師心裡解不開的情結。那些覓食著的鹿呀,就是為生活而勞碌著的自己;那些奔跑著的鹿呀,就是徜徉在故土陽光下的自己;那些多樣而豐富的眼神,就是自己面對各種狀況時的不同狀態。靜下來觀看,便是在停住腳步找尋自己的靈魂;一次次的返鄉,就是對家園故土的深深依戀。

詩仙李白在《夢遊天姥吟留別》中寫道:「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今時交通便捷,孫建輝在故土與城市之間去去還還,放逐青崖間、原野上、城市森林中的,是濃濃的故土情懷。而那寄養在家鄉森林一隅的鹿群,就是他的情思所託。

(柴選/撰文 孫建輝/攝影)(柴選 孫建輝)

相關焦點

  • 「呦呦鹿鳴」——甘肅李淑燕
    前  言高雅的藝術總會讓人感動,嶄新的2021開始了,為共同打造鹽城市「大美溼地」文化品牌,「呦呦鹿鳴」唱新春作品展已經拉開序幕。姐姐李淑燕早期多臨習《蜀素帖》《苕溪帖》,作品以米字風格為主。敬請關注鹽城市鹿鳴書社「呦呦鹿鳴」——江蘇袁祖輝「呦呦鹿鳴」——甘肅張曉燕「呦呦鹿鳴」——雲南羅思寶「呦呦鹿鳴」——安徽汪平
  •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鹿鳴是什麼樣的聲音呢?
    相信大家在上學的時候一定背過這樣兩句詩——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這兩句出現在曹操的《短歌行中》,用典於《詩經·小雅》 《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 民族歌劇《呦呦鹿鳴》何以名動全國
    民族歌劇《呦呦鹿鳴》何以名動全國 原標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舞臺上,民族歌劇《呦呦鹿鳴》啟幕,伴隨著交響樂風格的唱腔響起,《詩經·鹿鳴》的詩句反覆詠唱,道出屠呦呦名字的由來,也預示著屠呦呦和蒿草的關係
  • 《呦呦鹿鳴》入選上海國際藝術節
    ,就在剛才我們把中國偉大的科學家,寧波的馬燈調不僅唱給了中國人聽,連老外都在鼓掌拍手呢,這是我的驕傲啊……」10月31日晚上十點半,剛在上海大劇院的舞臺上謝完幕,馮曉真就在舞臺上和演員們握手擁抱在一起,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
  • 杭州這裡藏著《詩經》裡的「呦呦鹿鳴」
    浙江在線11月5日訊 《詩經·小雅》有云:「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昨天,錢報記者從鹿爸爸章叔巖處獲得了一段珍貴的視頻,是他在巡護山林間偶然拍得的「呦呦鹿鳴」。  章叔巖是這樣形容的:「不是親自體驗,你不會知道,鹿鳴呦呦是從這樣一個憨厚的鼻子與嘴巴之間迸發出來的,渾厚中帶著細綿,時而侷促時而悠長……」  這段視頻是章叔巖在距離梅花鹿50米左右拍下的,聽完之後,你會忍不住有一種「古人誠不我欺」的感慨。
  • 民族歌劇《呦呦鹿鳴》展現了科學家的高尚情懷
    在我國歌劇的歷史上,2004年曾經湧現了首部成功描寫科學家人生歷程的歌劇《我心飛翔》,去年寧波市演藝集團則推出描寫科學家人生故事的民族歌劇《呦呦鹿鳴》,該劇以我國獲得諾貝爾獎的著名科學家屠呦呦研製青蒿素為我國醫藥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為主線,展現了新中國一代科學家為人類救死扶傷而忘我奉獻的崇高品質,也展現了一位兢兢業業甘於奉獻的科學家平凡的人生
  •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小雅·鹿鳴》 先秦:佚名 呦呦鹿鳴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 我有嘉賓,德音孔昭。 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 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 我有嘉賓,鼓瑟鼓琴。
  • 「呦呦鹿鳴」一─淮安張建祥
    前  言高雅的藝術總會讓人感動,嶄新的2021開始了,為共同打造鹽城市「大美溼地」文化品牌,「呦呦鹿鳴」唱新春作品展已經拉開序幕。鹽城市鹿鳴書社是鹽城市文聯團體會員單位,展覽由市文聯主辦,市美協、市書協、市青年書協為指導,新春期間在市美術館展出。本次邀請到三十餘位實力派創作型國手,聘任本書社榮譽社長,並以先進的理念和優秀的作品,為我們的創作帶來方向,可謂為當今書壇創新之典範。運筆灑墨,譜寫時代新華章。謹以此展,為鹽城書畫藝術文化的發展,錦上添花。
  • 「呦呦鹿鳴」一─南京陳鵬
    前   言       高雅的藝術總會讓人感動,嶄新的2021即將來臨,為共同打造鹽城市「大美溼地」文化品牌,「呦呦鹿鳴
  • 呦呦鹿鳴《甘柴劣火》刷屏 我們該如何對待「洗稿」?
    下午14:30,呦呦鹿鳴公眾號發文再次回應。回應稱,超過一萬字的《甘柴劣火》是其獨創的、原創的,更是雨有感情的,是財新網團隊寫不出來的。呦呦鹿鳴也是一個真正的原創公眾號。不同意某些人對呦呦鹿鳴的惡毒攻擊。並表示,現在污衊《甘柴劣火》一文抄襲的人,非蠢即壞。社會在崩塌,一些人壞透了。一時間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 寧波首部民族歌劇《呦呦鹿鳴》上演
    民族歌劇《呦呦鹿鳴》演出劇照。2015年12月10日,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得了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17年6月1日,由寧波市演藝集團出品的寧波首部民族歌劇《呦呦鹿鳴》在寧波上演。海政文工團青年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呂薇在劇中扮演屠呦呦,以精湛的技藝塑造了這位寧波籍女科學家的精神風採。呂薇用一句話概括了她對屠呦呦思想境界的理解: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知行合一,盡力為之。一流團隊 首次演繹科學家「呦呦鹿鳴,食野之蒿。
  • 民族歌劇《呦呦鹿鳴》在江蘇大劇院歌劇廳亮相
    民族歌劇《呦呦鹿鳴》在江蘇大劇院歌劇廳亮相 來源:中國江蘇網
  • 鹿寨:呦呦鹿鳴 寨水一方
    鹿寨:呦呦鹿鳴 寨水一方——鹿寨縣宜居環境建設掠影呦呦鹿鳴,在水一方。在桂中腹地,有一片令人神往的宜居之地——鹿寨。水清、堤固、園靚、路暢、岸綠、房美,這就是鹿寨。無論在城鎮還是鄉村,呦呦鹿鳴、「寨」水一方的鹿寨,不僅讓居住在2974平方公裡的40.5萬人看得見美麗、留得住鄉愁,還讓他們過上舒心愜意的生活!
  • 呦呦鹿鳴經典IP《甚是青銅》正式啟封
    呦呦鹿鳴經典IP《甚是青銅》正式啟封 2020-06-10 16:18:00來源:東方網
  • 摘取藝術皇冠上的明珠! 民族歌劇《呦呦鹿鳴》這樣誕生
    同一時間在杭州舉辦的《呦呦鹿鳴》專題研討會上,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羅懷臻表示,《呦呦鹿鳴》是中國近年來民族歌劇的一次有益探索和突破。中央歌劇院副院長楊雄稱它是一部有功力有態度的作品,「在現實題材的作品中可以作為範例」。回顧一年多艱苦的創排過程,市演藝集團董事長鄒建紅感慨萬千。
  • 北京聽到了呦呦鹿鳴,並作出了改變
    這是6月22日的發布,強調了戶籍信息:這是6月23日的「北京發布」,不再發布戶籍信息,保留居住信息:簡單來說是:北京一些朋友聽到了呦呦鹿鳴,並當天作出了改變。這並不是因為我的文章文採有多好,而只是因為我日拱一卒說出了很多人不敢說的話,或者,說出了很多人習以為常的不正常現象。
  • 民族歌劇《呦呦鹿鳴》首次走進貴州少數民族山寨「藝術扶貧」
    》在黔西南州布依族村寨樓納村演出現場 鍾欣 攝   中新網黔西南州5月25日電 24日上午,黔西南州布依族村寨樓納村歌聲嘹亮,民族歌劇《呦呦鹿鳴》的一首首經典唱段迴蕩在青山綠水間,當地村民很多身著少數民族服飾,邊觀看邊合著音樂打節拍。
  • 奶兇 小鹿竟這麼叫 說好的「呦呦鹿鳴」呢?
    詩經《小雅·鹿鳴》中有一名句「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翻譯成現代文就是:一群鹿兒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我有一批好賓客,品德高尚又顯耀。就連抗瘧新藥青蒿素的第一發明人屠呦呦,也是其父以「呦呦鹿鳴,食野之蒿」的詩經典故為她取名呦呦,誰曾想一語中的。那麼鹿的叫聲真的是「呦呦」的嗎?
  • 呦呦鹿鳴人氣爆款 讓你在手繪地圖上邂逅一段絲路奇緣
    陝西呦呦鹿鳴創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絲綢之路途經城市為切入點,以手繪地圖為載體,歷時三年,製作了以絲綢之路為主題的手繪地圖——《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手繪地圖出版發售以來,共計售賣五萬餘份,不僅在文創產品上屢獲殊榮,在文創行業的優秀手繪地圖評選上也榜上有名,並且收穫了廣泛客戶的一致好評,可以說《絲綢之路》讓手繪地圖因創意而萌發出了新的活力。
  • 呦呦鹿鳴爆款《絲綢之路》,讓你在手繪地圖上邂逅一段絲路奇緣
    陝西呦呦鹿鳴創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絲綢之路途經城市為切入點,以手繪地圖為載體,歷時三年,製作了以絲綢之路為主題的手繪地圖——《絲綢之路》。,在文創行業的優秀手繪地圖評選上也榜上有名,並且收穫了廣泛客戶的一致好評,可以說《絲綢之路》讓手繪地圖因創意而萌發出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