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大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進校園

2020-12-05 包頭新聞網

青山區北重一小學生誦讀《愛蓮說》

包鋼二十小學生誦讀《致敬英雄》

包頭市第五十二中學生誦讀《木蘭辭》

達茂旗百靈廟中學學生誦讀《可愛的中國》

高新一中學生誦讀《月光下的中國》

近年來,我市深入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工程,全市各中小學校分眾施策,推進誦讀經典、書寫經典、講解經典、唱響經典,形成了經典誦讀大賽、「大型詩歌朗誦會」、「晨誦展示」、中小學生規範漢字書寫大賽等特色品牌,讓孩子們在享受「與經典為伴,與聖賢為友」吟誦樂趣的同時,把文學經典喚醒、擦亮,以現代人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舉辦誦讀大賽

傳承經典堅定文化自信

11月27日,主題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第九屆鹿城讀書節項目——包頭市第七屆中小學經典誦讀大賽在一宮舉行。本次大賽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育局主辦,包頭廣播電視臺、青山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區教育局協辦。來自全市各旗縣區及市直中小學校的23支隊伍為現場觀眾呈上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千餘名中小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誦讀經典、演繹經典、傳承經典,用經典涵育精神,從小紮實人生底色,堅定文化自信。

本次大賽,選手們通過朗誦、表演、舞蹈、聲樂、器樂等形式,將古典與現代有機結合,傾情演繹了《木蘭辭》《愛蓮說》《愛我中華》《中國力量,少年集結》等一篇篇經典作品。孩子們繪聲繪色的吟誦、激昂的語調、飽滿的熱情以及飛揚的神採贏得了評審專家和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全市中小學經典誦讀大賽從開辦至今,已連續舉辦七屆。較往屆相比,今年的中小學經典誦讀大賽,是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旗縣區230餘所中小學校全覆蓋參與。誦讀篇目既有歌頌偉大祖國的千古詩詞名篇、現代名家名作,也有用民族語言抒發愛國愛家鄉、富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經典詩作,還有表達全市各族人民眾志成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讚美之聲,在形式、載體和內容上均實現了創新發展。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提升了學生們的文化修養和道德品質。

分類因材施教

為經典誦讀注入永續動力

2001年,我市啟動經典誦讀活動,將廣泛開展經典誦讀、加強傳統文化教育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制定了中小學校經典誦讀推進方案,並納入學校整體工作規劃、課程教學內容,以及學校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各地區、中小學校注重分類施教,合理選擇材料,編寫符合各自教學實際校本教材,不同年級、不同目標。低年級以童謠、童詩、對韻為主,通過生動活潑的讀、唱、畫等形式開展誦讀經典;中高年級以唐詩宋詞、小古文等為主,通過學生調查、研究、誦讀、板報、主題活動等形式開展,引導學生在誦讀的基礎上理解經典內涵,指導學生邊讀邊思考,用先賢訓誡昭示做人、處事的道理,規範自己的言行。

九原區各中小學校開發出適合各年齡段學生誦讀的《主題詩詞誦讀課程讀本》區域教材,逐步實現「小學六年人均輕鬆背誦十萬字、讀破百部書、寫下千萬言」。各地區、中小學校自上而下,利用傳統節日、全民閱讀活動、校園文化節、班校主題隊日等時機,廣泛深入開展經典誦讀活動,使經典誦讀活動全覆蓋滲透到各中小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等層面,健全完善日常巡課檢查、定期評估、獎勵等制度。如青山區北重四小的「九禮三儀」國學禮儀校本課程分層設置教師、學生、家長教學體系,並有效融入校園文化建設;蒙古族小學採取師生對誦、男女生對誦、接龍讀、擂臺誦、詩詞誦讀大比拼、課外遊戲、經典誦讀手抄報等形式推進,使經典誦讀更富內涵、更加豐盈。

「我們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讓青少年學生在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市文明辦有關負責人說。

搭建參與平臺

用經典鍛造人格塑造品德

本市各中小學校注重「活讀」,通過讀、聽、寫、賽、演、研,把詩文佳句融入音樂遊戲、語言遊戲、體育遊戲,學中玩,玩中學。青山區北重實驗小學開設沙包、毽球、空竹、高蹺、竹竿舞等20餘項傳統體育項目,設置傳統體育大課間,讓孩子們在加強體魄的同時體味傳承傳統體育文化。

全市104所鄉村學校少年宮全部開設小戲曲迷、書法社團、「三小球」社團、象棋圍棋和蒙古族象棋社團等,青山區北重六小、東河區鐵西一小、包頭市第五十二中等鄉村學校少年宮戲曲社團多次在全市各類大賽中獲獎,九原區麻池中學等30多所學校建成書法特色校。

運用國學操、情景劇、專題片、課前一吟、晨讀午誦暮吟、學校道德講堂等方式,進行了增強誦讀文化吸引力的積極探索,力求「形式活」。白雲礦區中小學校將此項活動滲透到各項教育活動中,音樂課常態化設置古詩新唱,紅領巾廣播站播放經典詩文,舉辦大型詩歌朗誦會、晨誦展示、詩配畫比賽等,在輕鬆快樂的氣氛中學生們走進經典、感受經典。

我市連續舉辦了七屆的中小學生經典誦讀大賽,從預賽、初賽到決賽,全市108所中小學校十萬餘名學生參與其中,文化素養、審美情趣及語言文字應用能力顯著提高,成為全市27萬中小學生文化的盛宴。

「傳統文化不僅是一句句詩詞,還是我們傳統美德的傳承,傳統藝術的傳播,我們通過誦讀,希望它能真正種在中小學生心中。」誦讀大賽組織者表示。

建立長效機制

用經典浸潤少年君子底色

多年來,我市不斷探索把經典誦讀活動與課堂教學、德育教育、書香校園創建、全市鹿城讀書節無縫對接,納入相應考核體系,同安排、同落實、同考核。

各中小學校利用晨讀和午誦時間,引導學生誦讀《日有所誦》經典誦讀校本教材,設立讀書開放課,培養從小愛讀書的良好習慣,學生參與率100%。九原區沙河二小常態化開展的「飛花令」受到學生格外推崇,持續12年的晨誦使學生六年輕鬆達到人均背誦10萬字、課外閱讀540萬字的目標。

各校還充分運用新媒體,積極開展親子共讀,每日將閱讀成果上傳微信平臺進行交流,推動學生從讀聖賢書到行君子事。積極推動「經典上牆」,全覆蓋設置經典誦讀場景:校園內的讀書格言、走廊樓梯口懸掛的行為禮儀三字經、圖書室的「讀書之星」風採展、班級圖書櫃、「紅領巾跳蚤書市」「讓每一面牆壁說話」「讓每棵花草與孩子們交心」……使經典觸手可及、隨處可學。全市各中小學校從樓層到功能室,古今名人格言警句、人物介紹、詩詞歌賦、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處處體現國學精髓。

「多種形式的活動,多樣的傳播方法,孩子們喜聞樂見,把興趣愛好融入傳統文化因素,更加容易讓孩子們接受。」中小學老師們紛紛表示。

全媒體記者:文/李岸 圖/宮偉恩

相關焦點

  • 江門鶴山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進課堂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炎炎夏日,走進鶴山市各中小學校,無論晨、午、晚讀時間,還是課間休息或課前三分鐘誦讀,學生脫口而出,皆是詩篇,為文明美麗校園再添幾分儒雅氣質。這是該市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生動寫照。近年來,鶴山各中小學校積極推進大閱讀,引導學生「悅讀『賢書』」,感受經典魅力。
  • 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主持會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
    全國政協27日在京召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主持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從堅定文化自信高度認識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的重大意義,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整體設計和分類施策相統一、內容優化和形式創新相統一、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相統一,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埋入每個孩子心田,培養富有文化自信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 ...圍繞「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協商議政
    央廣網北京11月28日消息(記者焦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全國政協27日在京召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主持會議並講話。
  • 李和平: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
    原標題:全國政協委員李和平: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面。」全國政協委員李和平表示,要在全社會進一步營造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氛圍,重點面向青少年群體開展相關教育,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引導廣大青少年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愛國情懷。
  • 全國政協召開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圍繞「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全國政協27日在京召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主持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從堅定文化自信高度認識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的重大意義,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整體設計和分類施策相統一、內容優化和形式創新相統一、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相統一,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埋入每個孩子心田,培養富有文化自信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 江永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實施方案
    經研究,決定在全縣各學校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為確保活動取得實效,結合教育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三、組織領導  為確保「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紮實而有效地進行,成立江永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領導小組。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實踐與思考
    青少年學生身心都處在成長發育時期,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對於引導青少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意義重大。按照教育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應貫穿國民教育的整個過程:以幼兒、小學、中學教材為重點,構建中華文化課程和教材體系;全面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師資隊伍水平;著力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撐。
  • 全國政協召開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 圍繞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 全國政協27日在京召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主持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從堅定文化自信高度認識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的重大意義,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整體設計和分類施策相統一、內容優化和形式創新相統一、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相統一,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埋入每個孩子心田,培養富有文化自信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 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全國政協「推動中華優秀傳統...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著眼戰略全局,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中,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夯實文化自信根基,讓中華文化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11月27日,全國政協「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在北京召開。
  • 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進校園的有效方式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周國和)近日,在深圳市偉民學校舉行了一場學術沙龍,與會專家學者和教育工作者圍繞如何進一步有效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等問題深入探討。本次活動由市科聯主辦,市傳統文化研究會承辦。 本次活動邀請深圳市卓雅小學兩位有國學教學經驗的老師給三年級和六年級的學生作示範公開課,然後由幾位小學校長和老師進行點評。
  • 堅定不移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幼兒園
    堅定不移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幼兒園,意義重大。 堅定不移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幼兒園,內容很重要。
  • 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永遠在路上
    在緊張的一天活動中,書畫家言傳身教,一展所長,幫助孩子們領悟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美,提升文化道德素養,培育民族精神。  此次嶽西縣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得到了菖蒲鎮黨委政府和縣教育局的大力支持,菖蒲中心學校也對葉智平先生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校園師生的熱情讓葉智平先生一行不僅深受感動,更是看到了學校對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渴望之情。
  • 全國政協: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納入各級師範教育的通識必修課
    央視新聞 圖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消息,全國政協27日在京召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主持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從堅定文化自信高度認識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的重大意義,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整體設計和分類施策相統一、內容優化和形式創新相統一、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相統一,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埋入每個孩子心田,培養富有文化自信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以後要更加努力學習中華文化,更好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參加這次比賽給了我更多鍛鍊的機會,也讓我了解到更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覺得這不僅是一場比賽,更是一場文學盛宴、文化盛宴。」會澤縣代表隊初中選手覃清說。
  • 韓愛麗:加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本、進課堂、進校園支持保障力度
    根據河北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方面的工作實際,綜合有關省份調研情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三進」支持保障力度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經費保障方面。教育經費中對於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沒有明確要求和專門項目,相應投入不足。
  • 中宣部王曉暉:推進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
    中國網北京12月4日訊(記者 和海佳)近日,全國政協召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11位政協委員在全國政協機關和天津、山東、湖南4個會場同步議政建言。中共中央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曉暉出席會議並與政協委員們協商交流。
  • 廣州市中小學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持續升溫
    日前,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談及傳統文化進校園時表示,要想在學校裡傳承好中華傳統文化,必須抓好師資、教材建設和校園文化三個關鍵措施。記者了解到,從校本課程到傳統文化系列活動,近年來,優秀傳統文化在廣州市中小學遍地開花。
  • 贛州開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 傳承中華文化精粹
    為全面加強學生的文化素養,讓學生了解、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主動傳承、傳播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贛州開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形成了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營造出一個文明、和諧的校園。
  • 安徽亳州: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更是滋養中小學生思想道德的土壤,校園則是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近年來,安徽省亳州市始終以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教育部、省教育廳等有關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文件精神為指導,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學校深入開展,與課程計劃相結合、與學校特色創建相結合、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讓學生了解、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主動傳承、
  • 加強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要堅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根,就是要在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上下功夫,把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價值體系和精神追求,講足說清,闡發透徹,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深入人心,正確闡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在關係,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