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實施方案

2020-12-02 永州政府網

 

江永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實施方案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落實省、市教育改革發展要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化未成年人傳統文化素養教育與文明禮儀養成,進一步提升學校的德育教育水平。經研究,決定在全縣各學校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為確保活動取得實效,結合教育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遵循青少年身心特點和成長規律,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以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重點,對學生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培育文明新風,倡導文明禮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實施原則

1.知行統一的原則。堅持思想教育與實踐活動相結合,鼓勵和引導學生在生活實際中身體力行,在體驗中感悟,在實踐中提升。

2.繼承創新的原則。既要積極吸收和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又要結合時代和社會發展要求,探索創新,使之不斷豐富和發展。

3.協調配合的原則。要充分發揮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網絡作用,形成整體合力,發揮積極影響,努力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三、組織領導
  為確保「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紮實而有效地進行,成立江永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領導小組。

    顧   問:楊誠、盤成軍

    組  長:李世忠

     常務副組長:盧志平

    副 組 長:劉承高、何有全、楊祥林、江龍、高雲國、徐文德、歐陽印權

    成  員:張朝傑、周永平、胡煥進、周勁松、胡新旭、何昌成、何建軍、何文英、陳湘江、唐建德、李漢章、周甘輝、周清泉、盧永軍、周迎福、楊瑞增、李美麗、秦川雲、李永波、陳建球、張祖潔、胡洪祥、歐陽凱、陳昕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在縣教育局基教股。

四、活動內容

(一)經典誦讀進校園

1.參加對象:各小學都參加,中學學校自願參加。

2.實施辦法:以創建大閱讀活動優秀學校為載體,在全縣各中小學校開展經典誦讀活動,主要以《論語》、《禮記》、《三字經》、《弟子規》等中華經典為誦讀內容。全面認識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愛國主義情感,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在開展「中華經典誦讀」的同時,通過「國旗下演講」、文學社團等多種途徑,組織開展反映傳統美德和優秀文化的古詩文、格言和名篇佳作的誦讀活動,舉行讀書節朗誦比賽,評選誦讀優秀學生。

3.責任人:申克宏、何亞明、田如瑞、曹學輝、周啟群、彭能仁、各小學校長。

(二)毛筆書法進校園

1.參加對象:小學、初中學校都參加。

2.實施辦法:毛筆書法是中華民族特有的藝術瑰寶,練習毛筆書法不僅能培養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審美情趣,而且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讓學生在墨香中領悟做人的道理,推動「毛筆書法進校園」活動在我縣有序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學校,3-8年級每周都安排一節毛筆書法課,每天利用其他課餘時間練習毛筆書法不低於30分鐘。各中小學要充分發揮本校懂毛筆書法、愛好毛筆書法的教師的作用,對於部分缺少毛筆書法師資的學校,通過培訓轉崗和聘請社會書法專業人士等途徑予以有效解決。為營造濃厚的學習書法氛圍,學校可以利用校園內的教學樓走廊,張貼書法知識展板、名人書法作品展板、師生的毛筆書法作品,開闊學生視野,提高藝術素質。要組織開展毛筆書法現場比賽等系列活動,引導廣大師生感受毛筆書法的魅力,激發熱愛毛筆書法的熱情,推動毛筆書法教育的發展。

3.責任人:何共紅、趙輝、李曉慧、申克宏、曹學輝、彭能仁、各小學、初中校長。

(三)文明禮儀進校園

1.參加對象:各學校。

2.實施辦法:中國是禮儀之邦,講文明、懂禮儀是中華傳統美德,各學校要以創建文明校園為載體,通過培養學生知榮辱、守法紀的良好道德品質,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明禮儀規範,打造文明校園、和諧校園,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和學生健康成長。一是在校園內倡導師生講普通話;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主陣地的作用,向學生推行普通話;通過學校日常管理強化師生講普通話的習慣。二是利用班會、升旗儀式等時間講解文明禮儀知識,適時進行文明教育,引導學生從身邊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三是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組織開展讀、講、賽、評等一系列活動禮儀教育活動。讀,即組織學生閱讀有關禮儀常識及古今中外的名人講文明懂禮貌的故事書;講,即講學習文明禮儀後的心得體會;賽,即組織學校性的文明禮儀知識競賽;評,即對學生的儀容穿戴、文明禮儀、衛生習慣、遵紀守法等行為規範進行長期評比,建立學生個人文明量化評定製度。

3.責任人:陳文財、田如瑞、陳良輝、鄧志德、石付貴、各學校校長

(四)江永特色傳統文化進校園

1.參加對象:各學校。

2.實施辦法:(1)忠孝文化進校園。利用「千年古村」上甘棠村保存的文天祥 「忠、孝、廉、節」碑刻、「祖訓十條」、家規碑、 「81個他字歌」慈悲佛母碑等「忠孝文化」古物,舉辦「忠孝文化」講座,教化學生修身治學、耕讀傳家、尊老愛幼。開展「孝老愛親從我做起」活動,倡議全體師生,以愛心孝老,以真心愛親。一杯茶、一碗飯,點點滴滴見真情;一個電話、一句問候,字字句句顯孝心。把珍藏在心中對父母的愛化作一個個具體實在的行動,用孝心換來父母的幸福生活和健康長壽。開展「講孝心踐孝行」板報評比、「感恩父母」主題班會等系列活動,踐行「忠孝文化」進校園。利用學校牆壁、宣傳欄等場所,建設「忠孝文化」走廊,營造孝親氛圍,感染每一位師生。利用「三八」婦女節、母親節、父親節等節日,開展「感恩父母,踐行孝心」的實踐活動;以勞動節、教師節、重陽節為契機,開展 「感恩老師」、「感恩社會」、「關愛長輩」等教育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行孝感恩、尊重他人。(2)女書文化進校園。開展「女書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舉辦「女書與女德」講座,感受女書文化。開展「學女書,寫女書」活動,普及女書文化知識,宣傳推介世界惟一的女性文字、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女書」這一地域性的地方特色文化,培養一批女書新傳人及女書愛好者。學女書、講女德,頌揚善良、賢惠、堅韌、勤勞、敬老、愛幼的傳統美德。(3)瑤族文化進校園。瑤族文化絢麗多彩,有勤勞善良的民族品質、香醇馥鬱的瑤族風情、極具特色的民族才藝、原滋原味的傳統歌舞、華麗絢爛的民族服飾等等這些。學校要把這些瑤族特色文化融入校園文化,開創性地進行特色教育。開發瑤族文化校本課程,開展「瑤族傳統民俗體驗」、「瑤族傳統競技」活動,舉辦「瑤族文化匯演」、「瑤族服飾欣賞」等活動。通過開展豐富的瑤族文化活動,推動特色教育的發展,弘揚民族文化,傳承瑤族精神。

3.責任人:陳文財、田如瑞、廖德珠、陳良輝、鄧志德、石付貴、各學校校長

五、實施步驟

(一)認真學習方案,加強組織領導(2017年4月20日-2017年5月5日)

各學校必須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實施方案,加強組織領導,制定教育活動日程,保障教育活動落到實處。

(二)開展特色活動,全面推進傳統文化進校園(2017年5月6日-2017年12月30日)

各學校要開展豐富多彩的特色教育活動,全面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教育活動。特色活動要與德育教育相結合,與禮儀養成教育相結合,與學校特色創建相結合,與校園文化品味工程創建相結合,使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培養學生自尊自信、敢於擔當、積極向上的心態。

(三)年終考核,總結表彰(2018年1月)

各學校認真做好活動總結,把相關材料和活動照片,整理匯總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教育活動材料彙編。縣教育局根據平時隨機督查掌握的各學校開展活動情況,並通過查閱各學校上報的材料,評出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優秀學校6個,給予表彰,頒發獎牌及獎金2000元。

六、工作要求

1.各學校必須給予高度重視,認真研究實施方案,確保活動順利推進、有序開展。

2.加大宣傳力度,及時宣傳報導活動的新進展、新成果和新亮點,增進社會各界對教育活動的理解和支持,積極營造有利於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的社會環境。

3.充分發揮政教處、共青團、少先隊等團體的優勢,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聯繫,逐步構建起學校、家庭、社會為一體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機制,推動活動深入紮實開展。

4.活動開展情況將納入學校目標管理考核,推動整個教育活動持續健康發展。每月28日將當月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教育活動相關內容及圖片發縣教育局基教股郵箱:jydc5730581@163.com。

相關焦點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實踐與思考
    受廣東省湛江市教育局的委託,嶺南師範學院「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課題組,從2015年開始,就湛江市中小學如何開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工作,進行了系列的理論思考和實踐探索,在教材編寫、師資培訓和課堂教學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積累了寶貴經驗。  一、創新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材的編寫模式。
  • 贛州開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 傳承中華文化精粹
    為全面加強學生的文化素養,讓學生了解、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主動傳承、傳播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贛州開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形成了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營造出一個文明、和諧的校園。
  • 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進校園的有效方式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周國和)近日,在深圳市偉民學校舉行了一場學術沙龍,與會專家學者和教育工作者圍繞如何進一步有效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等問題深入探討。本次活動由市科聯主辦,市傳統文化研究會承辦。 本次活動邀請深圳市卓雅小學兩位有國學教學經驗的老師給三年級和六年級的學生作示範公開課,然後由幾位小學校長和老師進行點評。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小學教育解決方案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希望工程」,也是當前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的「固本工程」、「鑄魂工程」、「打底色工程」。2017年1月25日中央兩辦頒發的《國學18條》已經為我們指明了方向,確定了基本戰略方案。我們各學校須應時而動、與時俱進,在新一輪國家教育改革中做出智慧選擇。率先發力,方能佔領新的制高點。
  • 第三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校長論壇在昆舉行
    近日,第三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校長論壇在昆明市武成小學度假區華夏御府校區舉行。論壇以「固本築魂-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破冰之後如何突圍」為主題,重點聚焦優秀傳統文化教師如何培養和傳統文化課程研發。來自全國各地的大約20位專家就相關問題展開深度討論,聚焦解決當前傳統文化進校園存在的表層化、淺度化、碎片化問題。第三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校長論壇在昆舉行論壇上,與會專家學者從傳統文化教師如何培養、如何上好一節國學課等的專題,提供各種可供參考的建設性方案。
  • 李和平: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
    原標題:全國政協委員李和平: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面。」全國政協委員李和平表示,要在全社會進一步營造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氛圍,重點面向青少年群體開展相關教育,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引導廣大青少年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愛國情懷。
  • 中宣部王曉暉:推進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
    中國網北京12月4日訊(記者 和海佳)近日,全國政協召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11位政協委員在全國政協機關和天津、山東、湖南4個會場同步議政建言。中共中央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曉暉出席會議並與政協委員們協商交流。
  • 「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活動
    改革人才培養方案。學校改革本科生人才培養方案,構建了家國情懷與價值理想、國際視野與文明對話、經典研讀與文化傳承、數理基礎與科學素養、藝術鑑賞與審美體驗、社會發展與公民責任等六大通識教育模塊,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濡染和塑造青年學子的心靈與人格。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學校堅持以「建設一流校園文化,營造良好育人氛圍」為指導思想,構築了「重點突出、節奏鮮明」的校園文化格局。
  • 安徽亳州: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更是滋養中小學生思想道德的土壤,校園則是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近年來,安徽省亳州市始終以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教育部、省教育廳等有關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文件精神為指導,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學校深入開展,與課程計劃相結合、與學校特色創建相結合、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讓學生了解、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主動傳承、
  • 我市大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進校園
    青山區北重一小學生誦讀《愛蓮說》包鋼二十小學生誦讀《致敬英雄》包頭市第五十二中學生誦讀《木蘭辭》達茂旗百靈廟中學學生誦讀《可愛的中國》高新一中學生誦讀《月光下的中國》近年來,我市深入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工程
  • 山東省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工作方案
    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貫穿於啟蒙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幹部教育各領域;開發建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和教材體系,推動高等院校開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修課,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
  • 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永遠在路上
    在緊張的一天活動中,書畫家言傳身教,一展所長,幫助孩子們領悟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美,提升文化道德素養,培育民族精神。  此次嶽西縣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得到了菖蒲鎮黨委政府和縣教育局的大力支持,菖蒲中心學校也對葉智平先生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校園師生的熱情讓葉智平先生一行不僅深受感動,更是看到了學校對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渴望之情。
  • 教育部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建設專項...
    2019年6月24日至26日,由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中國藝術教育促進會專家組成的調研組一行,專程赴四川調研指導全省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建設情況。期間,調研組先後前往四川音樂學院、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大學實地調研並召開師生座談會。
  • 海口舉辦武術進校園活動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中新網海南新聞12月12日電(符少男) 海口市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局、海口市教育局日前在海口市四個區開展主題為「傳承中華武術魂 爭做陽光好少年」的武術進校園活動,將優秀傳統文化與學生體育、德育相結合,增強學生體魄,豐富校園體育文化。學生練習武術。主辦方供圖學生練習武術。
  • 滕州新聞:墨子魯班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舉辦
    為進一步傳承弘揚、教育普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縱深推進中小學德育工作,12月2日,墨子魯班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在北辛中學通盛路校區舉行。滕州市政協副主席杜孝璽出席啟動儀式。本次墨子魯班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是第八屆墨子文化節主題活動之一,旨在通過活動的開展,引導廣大中小學生學習優秀傳統文化、崇尚優秀傳統文化、踐行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
  • 央掌世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在鄭州舉行
    2019年10月5日,央央體育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央掌世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凰金決研學旅行中題黃金時代全國推廣大使籤約儀式在鄭州舉行。來自全國31個省市區470餘座核心城市的體育教育企業負責人、行業協會代表、企業代表、研學基地代表、培訓機構營地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
  • 江門鶴山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進課堂
    同時,以豐富的文化活動為載體,讓優秀傳統文化在課堂上生根、在活動中開花、在實踐中結果,讓優秀傳統文化引領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增強「文化自信」。近年來,鶴山市教育部門大力推進大閱讀,利用課堂主渠道,各中小學發掘和利用《語文》等課程中豐富的傳統文化教學資源,廣泛開展國學經典誦讀和學習,全市6萬多名中小學生參與豐富多彩的校園傳統文化節活動,感受到中華經典美文誦讀的魅力,領略中華美文的深厚底蘊。
  • 中華詩詞進校園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為了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愛好,更好的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11月25日下午,濉溪縣關工委和濉溪縣詩詞楹聯學會一行人走進任集中心學校開展中華傳統文化知識講座。活動上,首先是對任集中心學校進行詩聯分會授牌。
  • 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主持會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
    全國政協27日在京召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主持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從堅定文化自信高度認識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的重大意義,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整體設計和分類施策相統一、內容優化和形式創新相統一、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相統一,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埋入每個孩子心田,培養富有文化自信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 湖南衡陽: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活態傳承"非遺進校園
    圖片來源:衡陽文明網  祁東縣開展常規性的「非遺進校園」活動已經有兩年了。該活動由縣委宣傳部、縣教育局、縣文旅廣體局主辦,縣文化遺產事務中心、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祁東縣祁劇演藝公司承辦。此次開展戲曲進校園目的就是讓青少年近距離接觸戲曲文化,感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魅力,營造師生廣泛學唱、愛唱、會唱、唱響戲曲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