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實施方案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落實省、市教育改革發展要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化未成年人傳統文化素養教育與文明禮儀養成,進一步提升學校的德育教育水平。經研究,決定在全縣各學校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為確保活動取得實效,結合教育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遵循青少年身心特點和成長規律,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以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重點,對學生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培育文明新風,倡導文明禮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實施原則
1.知行統一的原則。堅持思想教育與實踐活動相結合,鼓勵和引導學生在生活實際中身體力行,在體驗中感悟,在實踐中提升。
2.繼承創新的原則。既要積極吸收和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又要結合時代和社會發展要求,探索創新,使之不斷豐富和發展。
3.協調配合的原則。要充分發揮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網絡作用,形成整體合力,發揮積極影響,努力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三、組織領導
為確保「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紮實而有效地進行,成立江永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領導小組。
顧 問:楊誠、盤成軍
組 長:李世忠
常務副組長:盧志平
副 組 長:劉承高、何有全、楊祥林、江龍、高雲國、徐文德、歐陽印權
成 員:張朝傑、周永平、胡煥進、周勁松、胡新旭、何昌成、何建軍、何文英、陳湘江、唐建德、李漢章、周甘輝、周清泉、盧永軍、周迎福、楊瑞增、李美麗、秦川雲、李永波、陳建球、張祖潔、胡洪祥、歐陽凱、陳昕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在縣教育局基教股。
四、活動內容
(一)經典誦讀進校園
1.參加對象:各小學都參加,中學學校自願參加。
2.實施辦法:以創建大閱讀活動優秀學校為載體,在全縣各中小學校開展經典誦讀活動,主要以《論語》、《禮記》、《三字經》、《弟子規》等中華經典為誦讀內容。全面認識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愛國主義情感,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在開展「中華經典誦讀」的同時,通過「國旗下演講」、文學社團等多種途徑,組織開展反映傳統美德和優秀文化的古詩文、格言和名篇佳作的誦讀活動,舉行讀書節朗誦比賽,評選誦讀優秀學生。
3.責任人:申克宏、何亞明、田如瑞、曹學輝、周啟群、彭能仁、各小學校長。
(二)毛筆書法進校園
1.參加對象:小學、初中學校都參加。
2.實施辦法:毛筆書法是中華民族特有的藝術瑰寶,練習毛筆書法不僅能培養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審美情趣,而且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讓學生在墨香中領悟做人的道理,推動「毛筆書法進校園」活動在我縣有序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學校,3-8年級每周都安排一節毛筆書法課,每天利用其他課餘時間練習毛筆書法不低於30分鐘。各中小學要充分發揮本校懂毛筆書法、愛好毛筆書法的教師的作用,對於部分缺少毛筆書法師資的學校,通過培訓轉崗和聘請社會書法專業人士等途徑予以有效解決。為營造濃厚的學習書法氛圍,學校可以利用校園內的教學樓走廊,張貼書法知識展板、名人書法作品展板、師生的毛筆書法作品,開闊學生視野,提高藝術素質。要組織開展毛筆書法現場比賽等系列活動,引導廣大師生感受毛筆書法的魅力,激發熱愛毛筆書法的熱情,推動毛筆書法教育的發展。
3.責任人:何共紅、趙輝、李曉慧、申克宏、曹學輝、彭能仁、各小學、初中校長。
(三)文明禮儀進校園
1.參加對象:各學校。
2.實施辦法:中國是禮儀之邦,講文明、懂禮儀是中華傳統美德,各學校要以創建文明校園為載體,通過培養學生知榮辱、守法紀的良好道德品質,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明禮儀規範,打造文明校園、和諧校園,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和學生健康成長。一是在校園內倡導師生講普通話;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主陣地的作用,向學生推行普通話;通過學校日常管理強化師生講普通話的習慣。二是利用班會、升旗儀式等時間講解文明禮儀知識,適時進行文明教育,引導學生從身邊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三是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組織開展讀、講、賽、評等一系列活動禮儀教育活動。讀,即組織學生閱讀有關禮儀常識及古今中外的名人講文明懂禮貌的故事書;講,即講學習文明禮儀後的心得體會;賽,即組織學校性的文明禮儀知識競賽;評,即對學生的儀容穿戴、文明禮儀、衛生習慣、遵紀守法等行為規範進行長期評比,建立學生個人文明量化評定製度。
3.責任人:陳文財、田如瑞、陳良輝、鄧志德、石付貴、各學校校長
(四)江永特色傳統文化進校園
1.參加對象:各學校。
2.實施辦法:(1)忠孝文化進校園。利用「千年古村」上甘棠村保存的文天祥 「忠、孝、廉、節」碑刻、「祖訓十條」、家規碑、 「81個他字歌」慈悲佛母碑等「忠孝文化」古物,舉辦「忠孝文化」講座,教化學生修身治學、耕讀傳家、尊老愛幼。開展「孝老愛親從我做起」活動,倡議全體師生,以愛心孝老,以真心愛親。一杯茶、一碗飯,點點滴滴見真情;一個電話、一句問候,字字句句顯孝心。把珍藏在心中對父母的愛化作一個個具體實在的行動,用孝心換來父母的幸福生活和健康長壽。開展「講孝心踐孝行」板報評比、「感恩父母」主題班會等系列活動,踐行「忠孝文化」進校園。利用學校牆壁、宣傳欄等場所,建設「忠孝文化」走廊,營造孝親氛圍,感染每一位師生。利用「三八」婦女節、母親節、父親節等節日,開展「感恩父母,踐行孝心」的實踐活動;以勞動節、教師節、重陽節為契機,開展 「感恩老師」、「感恩社會」、「關愛長輩」等教育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行孝感恩、尊重他人。(2)女書文化進校園。開展「女書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舉辦「女書與女德」講座,感受女書文化。開展「學女書,寫女書」活動,普及女書文化知識,宣傳推介世界惟一的女性文字、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女書」這一地域性的地方特色文化,培養一批女書新傳人及女書愛好者。學女書、講女德,頌揚善良、賢惠、堅韌、勤勞、敬老、愛幼的傳統美德。(3)瑤族文化進校園。瑤族文化絢麗多彩,有勤勞善良的民族品質、香醇馥鬱的瑤族風情、極具特色的民族才藝、原滋原味的傳統歌舞、華麗絢爛的民族服飾等等這些。學校要把這些瑤族特色文化融入校園文化,開創性地進行特色教育。開發瑤族文化校本課程,開展「瑤族傳統民俗體驗」、「瑤族傳統競技」活動,舉辦「瑤族文化匯演」、「瑤族服飾欣賞」等活動。通過開展豐富的瑤族文化活動,推動特色教育的發展,弘揚民族文化,傳承瑤族精神。
3.責任人:陳文財、田如瑞、廖德珠、陳良輝、鄧志德、石付貴、各學校校長
五、實施步驟
(一)認真學習方案,加強組織領導(2017年4月20日-2017年5月5日)
各學校必須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實施方案,加強組織領導,制定教育活動日程,保障教育活動落到實處。
(二)開展特色活動,全面推進傳統文化進校園(2017年5月6日-2017年12月30日)
各學校要開展豐富多彩的特色教育活動,全面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教育活動。特色活動要與德育教育相結合,與禮儀養成教育相結合,與學校特色創建相結合,與校園文化品味工程創建相結合,使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培養學生自尊自信、敢於擔當、積極向上的心態。
(三)年終考核,總結表彰(2018年1月)
各學校認真做好活動總結,把相關材料和活動照片,整理匯總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教育活動材料彙編。縣教育局根據平時隨機督查掌握的各學校開展活動情況,並通過查閱各學校上報的材料,評出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優秀學校6個,給予表彰,頒發獎牌及獎金2000元。
六、工作要求
1.各學校必須給予高度重視,認真研究實施方案,確保活動順利推進、有序開展。
2.加大宣傳力度,及時宣傳報導活動的新進展、新成果和新亮點,增進社會各界對教育活動的理解和支持,積極營造有利於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的社會環境。
3.充分發揮政教處、共青團、少先隊等團體的優勢,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聯繫,逐步構建起學校、家庭、社會為一體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機制,推動活動深入紮實開展。
4.活動開展情況將納入學校目標管理考核,推動整個教育活動持續健康發展。每月28日將當月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教育活動相關內容及圖片發縣教育局基教股郵箱:jydc57305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