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縣域機遇!三水:強化共融理念做好「水」文章

2020-12-14 東方財富網

  在大灣區全面推進的新時期,三水區緊緊把握機遇,以優質再提承接大灣區創新成果轉化,加強區域間合作,實現產業轉型升級,謀求高質量城市發展。

  近年來,佛山市三水區抓住機遇,多措並舉,實現了綜合實力的穩步提升。2018年三水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27.96億元,增長7.5%。如今的三水,位列全國市轄區綜合實力百強區第34位、中國工業百強區第11位。而且從2015年以來,三水區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一直在佛山市居於首位。

  在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國家戰略,大灣區建設全面實施、加快推進的重要階段,三水區該如何抓緊機遇,推動「城市三水」高質量發展呢?

  以優質載體承接大灣區創新成果轉化,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三水處於「廣州-佛山」重要極點,「一核一帶一區」的珠三角核心區,身處大灣區的地緣優勢使得三水能作為優質的載體承接香港、廣州、深圳等同為大灣區的城市創新成果,實現工業產業的轉型升級,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實體經濟是三水區的頂梁柱,然而目前三水產業結構並不符合新時期三水區高質量發展的要求。2018年,三水的地區生產總值內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產業佔據GDP構成為2.5%、71.8%以及25.7%。裝備製造業、食品飲料、汽車零部件等佔據最大,存在實體經濟產業結構不合理、新興產業佔比低、環保壓力大、人才吸引力不足等短板。

  要在粵港澳大灣區諸多縣域之中脫穎而出,產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三水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走廊,將打造高質量發展平臺承接廣深港的優質資源,鼓勵先進位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項目在三水區落戶。

  三水區相關官員表示,要打造大灣區科技成果產業化重要承載地、先進位造業集聚地,就必須以堅持項目為王、實幹為要為行動方針。

  據了解,三水區將進一步打通對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資源的「引流線」,加快布局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5G等戰略性新興產業,2019年擬實現招商引資總額450億元,全力構建以科技創新為支撐和引領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依託聚龍灣華南新能源汽車產業園、三水新城科技創新產業園、航天軍民融合協同創新智慧城等優質載體,突出先進位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商選資,全力引進一批產業帶動面廣、發展潛力大的優質項目。目前,全區存量項目動工投產率達到88.0%,產業轉型升級態勢好,發力猛。

  加強區域合作,構建開放新格局

  三水區處於廣州與佛山的重要節點處,要充分發揮交通便利的優勢,就需要堅持交通先導,打開城市格局。據悉,三水將打造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大交通格局,積極協調爭取和大力推進軌道交通建設,謀劃快速對接佛山西站,全面融入「大灣區1小時交通圈」。

  三水區計劃推進一環西拓等高快速路建設,以鞏固承東啟西「橋頭堡」區位優勢;並推進舊城區道路建設,疏通路網微循環,提升重要節點通行能力。大力發展水路運輸,強化岸線資源整合,推進三水港擴容,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群對接全國乃至國際運輸。

  便利的交通格局使得三水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助推廣佛地區成為帶動灣區、服務全國、面向全球的國際大都市區。未來,三水區將紮實推進「香港+佛山」、廣佛同城、一環創新圈各項工作任務落實,規劃建設好三水新城粵港澳協同發展示範區、南三產業合作區等重點發展平臺,深化「花都-三水」合作共建。

  在廣佛產業協同發展、同城化交通網絡、協同創新、環境共治等重點領域,三水也表示要加大力度、加快進度:對接國際高標準營商規則體系,繼續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縱深推進中介超市改革,加快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大力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用好中央和省市的外資政策,積極引進高端外資項目,拓展對外貿易,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穩定外貿增長。

  此外,三水區將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教育人才高地、共建人文灣區、構築休閒灣區等重要任務;繼續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推動就業、教育、醫療、養老、文化、旅遊等領域與港澳及灣區其他城市實現共建共享,實現開放新格局。

  打造新興城市

  經過多年發展,三水區實現了從「農業三水」到「工業三水」的華麗轉身。在新時期,三水把發展的目光放在「城市三水」的建設上。這是三水準確把握歷史、現實、未來,回應時代命題,順應城市發展邏輯,全面對接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建設的重大戰略轉折。

  一個城市的綜合實力不僅僅是在經濟實力上有所體現,更要在社會、民生、文化以及環境等方面體現。

  人才是第一資源,只有留住人才才能贏得一個城市的未來。三水堅持以產業聚人才,引進高新項目吸引人才,提出具有競爭力的「1+10」人才政策體系,注重因才施策,統籌抓好戶籍改革、人才公寓、子女入學等工作,增強「淼城英才」「淼城工匠」的含金量和吸引力。

  僅僅是政策推動人才匯聚顯然不夠。三水區表示,將打造出一流的城市環境來留住人才,民生措施、城市環境、社會穩定等都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方面,要讓新舊三水人都能夠住得開心,活得幸福。

  三水,有著三江匯流的獨特自然稟賦。基於此,三水推出強化水城共融理念,大做「水」文章。該區正持續推進「理水興城」,豐富水城共融城市內涵,鞏固和發展「前江後湖」「兩水繞城、一軸貫通」的獨有城市格局;謀劃打造北江—西南湧環城生態景觀帶,實現大灣區高品質森林城市建設。

  此外,三水區著力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三水學習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中心+網格化+信息化」建設,深入推進「平安三水」建設,完善預防化解社會矛盾和應急處突機制,確保社會大局穩定。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深化「四會聯動」機制,構建「黨建統領、三治融合」基層治理新模式。民生十件實事連續11年開展,民生微實事來到第5個年頭,民生溫度成就幸福之城;啟動4家公立醫院建設,社區衛生服務網絡日趨完善,醫聯體和分級診療工作順利推進。

  在提高「城市三水」品質方面,三水區率先提出教育綜合改革、衛生與健康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區域教育衛生高地。落實便利港澳居民在三水學習、就業、創業、生活的配套政策,為港澳同胞在三水學習生活、創新創業提供更多便利和機會,吸引港澳青年及海外留學人員歸國創新創業,不斷提高三水對人才、科技的吸引力和集聚力。三水區以文化事業和文旅產業雙輪驅動發展,打響城市形象、文明、文化、文創、三水遊「五大品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文旅名城。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據介紹,三水區保持打擊環境違法行為高壓態勢,加快整治淘汰「散亂汙」企業。通過落實河長制、建設汙水處理廠以及配套管網設施,堅持精準防控,深化「四源防治」等措施切實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因地制宜、堅守自我,未來的三水有望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中一顆奪目的星星。

(文章來源:小康)

(責任編輯:DF376)

相關焦點

  • 三水西南街道:水城共融,以水點亮高品質中心城區
    手握畝產值超過1000萬元的飲料食品園區,開啟水經濟擴容提質的新徵程,進擊千億飲料產業集群;昆都山·思賢滘片區美麗蝶變,走出深閨,繼續以鄉村振興為抓手,堅持水城共融的理念,進一步用好三江匯流的水資源,提高城市辨識度和競爭力。
  • 三水雲東海提升水質寫好「水文章」,打造水城共融新標杆
    春節期間,許多市民紛紛走出家門享受假期,在荷香湖畔垂釣,繞著雲東海湖跑步,沿著三江水韻公園慢跑……雲東海多座水畔公園留住了遊客們的歡樂時光。這離不開雲東海街道、三水新城重視理水興城,多管齊下寫好水清岸綠「水文章」。
  • 城市三水新機遇|寫好生態「大文章」,打造可持續發展典範
    系統打好碧水攻堅戰、推進大氣汙染精準防治、深入推進生態環境執法工作……在佛山三水,「生態優先」的發展建設理念滲透在每一寸土地上。三水制定了具體的實施路徑以及一系列建設指標體系,使生態城市的建設有章可循,「三水藍」「三水綠」已成為靚麗的名片。
  • 城市三水新機遇|西南:三江匯流處如何寫好產城融合「水文章」?
    城市三水如何衝刺高質量發展?即日起,三水發布將開設「城市三水新機遇」專題欄目,在粵港澳大灣區競合發展趨勢下,解讀三水優勢,深讀三水行動,敬請關注。水都小鎮二次創業,十年再造一個水都;水文章串聯百年文章,鄉村振興講好特色故事。
  • 三水蘆苞鎮鎮長:做好城市、鄉村、產業規劃,提升產業與環境
    其中,三水區蘆苞鎮鎮長黎錦標表示,在「城市三水」昂首邁進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的關鍵點,蘆苞將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和鄉村振興戰略機遇,突出一個「幹」字,保持苦幹實幹能幹善幹的實踐品格,全面提升蘆苞產業與環境,助力「城市三水」高質量發展,為三水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新興之城、活力之城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 下一個五年,清遠縣域經濟走向何方?
    地處大灣區第一圈層的佛岡,圍繞「佛臥山岡、溫泉之城」的資源基礎及「粵港澳大灣區北部旅遊目的地」的發展定位,全域旅遊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2019年全縣旅遊接待總人數達654.2萬人次。 「熱門賽道」裡的機遇和挑戰 在軌道交通方面,對於清遠各縣(市、區)而言,今年的利好消息不少。
  • 三水:全民治水護水 共繪水韻名城
    為了帶動全民參與治水,營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今年6月5日至6月11日,「美麗三水,我是行動者——淼城河長」線上H5推出,市民在互動遊戲與沉浸式體驗中,感受三水河湧的美麗蝶變。市民可以通過不同形式直觀了解三水的治水策略、治理措施及階段效果,進一步提升市民的環保意識和生態理念。「這種雲上巡河的方式很有趣,我看到了三水一條條河湧的變化,了解到很多治水措施。今後我也想加入三水的護河隊伍,從不在河裡亂丟垃圾等事情做起,為維護水環境貢獻一份力量。」
  • 超前改革如何改變「城市三水」?
    未來,三水將繼續圍繞衛生健康「供給」和「需求」寫好文章,為三水群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撰文:魏英 餘德偉 三宣開啟規模空前醫療改革 搶抓灣區機遇時間回溯到2017年,彼時,實現千億經濟體量的三水,逐漸成為佛山新引擎。
  • 出門見景雲東海,滿城皆園三水新城
    瞄準5G產業,打造電子信息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定位三水城市標杆,加快形成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依託7000畝雲東海湖,打造「遊湖聽曲賞花」特色鄉村振興圖景……當下,雲東海街道迎來粵港澳大灣區、一環創新圈等眾多發展新機遇,產業結構不斷升級,城市形態不斷進階,區域價值不斷攀高。
  • 佛山:以「文化+」打造「城市三水」灣區競合新優勢
    ,城市三水如何緊抓機遇,衝刺高質量發展?《南方日報·佛山觀察》推出「城市三水新機遇」系列報導,解構三水新優勢,深讀三水新動作,此為該系列第七篇。隨著交通、科技的快速發展,地理距離與區域隔離逐步打破,區域一體化成為發展大勢。面對「雙區驅動」的歷史機遇,城市發展已從「一群城市」向「一個城市群」轉變,城市特色、魅力在區域競爭中顯得尤為重要。
  • 三水旅遊文化周明天開幕 9天10張名片讀懂三水文化
    屆時,三水將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啟動旅遊戰略合作,發布三水十大文化名片、三水最佳徒步線路,並將藉助《戀上淼城》一書演繹三水的前世今生。活動以「城市三水,悅動灣區」為主題,三水旅遊文化劍指粵港澳大灣區,這份文化自信來自於日益成熟的文旅產業鏈,以及城市三水越發凸顯的文化魅力。而十張名片是三水城市文化印象的具體化載體。
  • 佛山三水:千億大區翻越高質量發展重重關
    2016年,三水經濟體量達到1100億元。一個千億體量的縣域經濟體,要保持高速增長實非易事。  然而,隨後的2017、2018、2019三年,三水GDP數據以8.7%、7.5%、7.7%在增長,增速均領跑全市,經濟始終保持強勁發展,成為佛山發展一臺強勢的動力引擎。與此同時,三水還瞄準自身短板,緊抓機遇,全面發展,加速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
  • 三水西南講述水城共融新故事
    隨後召開的三水區委十三屆七次全會提出,三水要堅持水城共融,彰顯城市特色,用好三江匯流的獨特自然稟賦,進一步強化水城共融理念,把「水文章」做出特色。相隔數日,三水區委常委、西南街道黨工委書記李學堅對西南啟動「水文章」城市發展計劃做了部署,著力打造「濱水智城」、做強「水經濟」、彰顯「水文化」。思考中的城市比亢奮中的城市更有力量。西南布局「水文章」的背後,有著怎樣的考量?
  • 除了泳場,三水「水文章」還能做什麼?
    除了遊泳這一基本形式外,提出打造「南國水都」的三水,還能做出哪些「水文章」??1問?萬人泳場為何遲遲不見動靜「佛山新城露天泳場受熱捧有兩個直接原因,一是中心城區免費泳場很少,存在市民剛需;二是在這種泳場更為接近自然,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情感聯繫更緊密。」區發展規劃和統計局有關負責人如是分析。
  • 三水區委常委會會議召開 狠抓落實推動高質量發展
    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強化使命擔當,把握戰略機遇,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全面推動三水更高水平對外開放。要壓實工作責任,強化擔當實幹,不折不扣落實好黨中央關於經濟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
  • 譚向勇:新型城鎮化要做好縣域文章
    在新的階段下推進城鎮化,決不能重複以前的老路,而應賦予其新的內涵,在這一過程中,特別要做好縣域文章,從而充分發揮城鎮化的作用  城鎮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社會進步達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對於我國而言,城鎮化一端連接工業化、信息化,一端帶動農業現代化,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和轉方式、調結構的最大希望所在。當前,我國處於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人口城鎮化率已超過50%。
  • 三水各鎮街心齊勁足實幹 繪好三張藍圖
    8月18日召開的2020年城市三水高質量發展大會提出,面向未來發展,三水將乘勢而上,把握「雙區驅動」戰略機遇、廣州都市圈機遇,繪就「廣佛衛星城」「新經濟走廊」「嶺南水鄉圖」三張發展藍圖,促進城產人文深度融合,讓城市三水名片更具含金量。提振信心乘勢起。
  • 三水十大名片將於5月19日出爐 「三江匯流」人氣最高
    綜合前期網絡投票和專家論證,預計在本月19日,最能代表三水地域特色、歷史文化、民俗民情、節慶旅遊等領域的城市文化名片將同市民見面。這十張名片,將是每一個三水人的第二張身份證,也是三水面向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文旅名城,踐行「以文化人、以文引人、以文促產」理念的隆重一筆。
  • 三水圖書館、文化館新館將以「樹」「水」為設計理念,喜歡嗎?
    3月20日,三水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黃昌建率調研組到三水文化中心調研。他要求三水圖書館、文化館新館的裝修設計要體現三水地域特色,融入三水文化元素,滿足市民多樣化的需求,努力打造成為"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新的重要陣地。
  • 搶灘大灣區 新老房企拿地忙 三水高明成開發商心頭好
    當廣佛超級城市遇上粵港澳大灣區,佔據核心區位優勢、城市魅力不斷增強的佛山,成為了不少開發商眼中的「香餑餑」。新房企爭相進駐,大品牌深化布局,推動佛山城市建設,形成全新的五區競合格局。「近廣州」不再是房企最愛,新型城鎮化、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房企謀變的新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