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致8.5萬家博物館曾閉館,全球13%博物館或永久關閉

2020-12-04 北晚新視覺網

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博物館協會的兩項研究證實,全球博物館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疫情期間,8.5萬家博物館曾閉館,佔到全球博物館總數的近90%。此外,在非洲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只有5%的博物館能夠向其受眾提供在線內容。全球近13%的博物館可能永久關閉。

資料圖:3月23日至31日,埃及境內所有博物館、考古遺址、景點一律關閉並進行消毒。新華社供圖

這兩項關於會員國和博物館專業人士的研究旨在評估新冠肺炎疫情對博物館和博物館機構的影響,並調研整個行業對疫情的應對情況,探討疫情過後為各機構提供支持的合適方式。

「博物館在社會復原力中起著基礎性作用。我們必須幫助他們應對這場危機,並保持其與對應受眾的聯繫。」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阿祖萊說,「這場疫情還提醒我們,全球半數人口還未能享用數位技術。我們必須努力促進所有人的文化獲取,尤其是最弱勢和孤立的群體。」

教科文組織在5月中旬發起了「堅韌藝術」運動,其中有一系列討論即以博物館為主題。「堅韌藝術」運動旨在通過文化領域國際專家之間的高層交流,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和之後為藝術家提供支持,並分析與此相關的問題。

國際博物館協會的研究指出,參觀流量減少將導致博物館收入下降,與博物館相關的運轉秩序、影響力,以及就業也或將受到嚴重影響。

「我們完全了解博物館專業人士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挑戰方面的能力和意志,並對他們擁有充足信心。」國際博物館協會主席阿克索伊說,「但是博物館行業的生存離不開公共和私營部門的支持。我們必須籌措緊急救援資金,並出臺相關政策,以保護持非長期合同的專業人員和個體經營者。」

各國在給教科文組織調研的回應中列舉的優先事項包括能力建設、博物館工作人員的社會保障、館藏的數位化和盤存、在線內容的開發、技術援助和實驗室的設施配備等,所有這些都需要調動相關資源。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研究,全世界的博物館數量自2012年以來已增長了近60%,達到約9.5萬家。這一增長說明該部門在過去十年間在國家文化政策中佔據了重要地位。但是研究也發現了巨大的地區差距,非洲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博物館總數僅佔全球的1.5%。

延伸閱讀:

荷蘭一博物館因疫情關閉期間 梵谷畫作被盜

據法新社3月30日報導,荷蘭一所博物館的館長當地時間周一說,盜賊們闖入了因新冠病毒流行而對公眾關閉的博物館,並偷走了文森特·梵谷的一幅畫作。

報導稱,位於阿姆斯特丹東南30公裡處的Singer Laren博物館館長埃弗特·范奧斯說:「發生了一起闖入事件,梵谷的一幅畫被盜了。」據當地警方和媒體消息,罪犯是在當地時間凌晨3點15分左右砸開玻璃前門進入博物館的。

範奧斯館長稱失竊的作品是梵谷1884年的作品。當地媒體說,這幅畫的價值估計在100萬至600萬歐元之間。

來源:綜合 科技日報 參考消息

編輯:tf10

相關焦點

  • 全球確診超470萬 疫情或致全球13%博物館永久關閉
    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博物館協會的兩項研究證實,全球博物館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疫情期間,8.5萬家博物館曾閉館,佔到全球博物館總數的近90%。此外,在非洲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只有5%的博物館能夠向其受眾提供在線內容。全球近13%的博物館可能永久關閉。  這兩項關於會員國和博物館專業人士的研究旨在評估新冠肺炎疫情對博物館和博物館機構的影響,並調研整個行業對疫情的應對情況,探討疫情過後為各機構提供支持的合適方式。  「博物館在社會復原力中起著基礎性作用。
  • 全球近13%的博物館可能永久關閉
    原標題:兩個國際組織研究證實疫情影響  近13%的博物館可能永久關閉    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博物館協會的兩項研究證實,全球博物館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疫情期間,8.5萬家博物館曾閉館,佔到全球博物館總數的近90%。此外,在非洲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只有5%的博物館能夠向其受眾提供在線內容。全球近13%的博物館可能永久關閉。  這兩項關於會員國和博物館專業人士的研究旨在評估新冠肺炎疫情對博物館和博物館機構的影響,並調研整個行業對疫情的應對情況,探討疫情過後為各機構提供支持的合適方式。
  • 全球13%的博物館永久關閉,但他們並沒有消失
    作者:Otter責編:梓首圖來源:Olivier Ouadah全球13%的博物館將永久關閉。讓·盧克·馬丁內斯是巴黎羅浮宮博物館的館長,羅浮宮博物館在Instagram上有410萬粉絲,是這個世界上粉絲最多,也是全球最知名的博物館,受新冠疫情的波及,已經經歷了16周的停業。
  • 教科文組織和國際博物館協會關注新冠疫情對全球博物館的影響
    在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的兩項研究證實,全球博物館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嚴重衝擊。疫情期間,8.5萬家博物館曾閉館,佔到全球博物館總數的近90%。此外,在非洲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只有5%的博物館能夠向其受眾提供在線內容。全球近13%的博物館可能永久關閉。
  • 閉館三個月後,簡·奧斯汀博物館面臨永久關閉
    3月20日,因受英國疫情影響,著名女作家簡·奧斯汀的博物館宣布暫時閉館,停止接待來訪者,並在一周後於官網發布了接受捐助的消息。如今,將近3個月過去了,博物館仍未恢復開門,也沒能籌到足夠支付員工工資和維持博物館運營的費用。
  • 超十分之一博物館可能被迫永久關閉
    近日,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官網發布《博物館、博物館從業者和新冠肺炎疫情》的調查報告。報告顯示,超過十分之一的博物館可能會被迫永久關閉。與此同時,數字博物館建設進程逐漸加快。該報告以4月7日至5月7日期間全球五大洲107個國家和地區的1600多座博物館為調查對象,從博物館及其從業者現狀、預期經濟影響、數字資源轉化和傳播、博物館安全和藏品保護以及博物館服務團隊等5個方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博物館及從業者帶來的影響進行專題調查和全面分析。
  • 國際博物館協會最新疫情報告,超十分之一博物館將永久關閉
    新冠病毒疫情全球蔓延,使得各地的博物館活動陷入停滯。尤其是4月,全球幾乎所有的博物館都已關閉。博物館業受到嚴重打擊5月26日,國際博物館協會發布了一項報告,報告中分析了4月7日至5月7日期間收集到的107個國家的博物館和博物館專業人員的近1,600份答覆,發現有近三成博物館裁員,超過十分之一的博物館可能被迫永久關閉
  • 美國博物館聯盟:全美三分之一博物館或永久關閉!
    調查報告中,有33%的博物館館長認為他們所負責的機構存在永久關閉的「重大風險」,又或者,他們「不知道」能否度過這次經濟危機。閉館使這些機構賴以生存的門票收入,禮品店收入,活動租賃和其他收入的消失,而在重新開放後,預計博物館可以吸引到的遊客也將比疫情前少得多。
  • 歐洲面臨第二波疫情挑戰,多國博物館再次閉館謝客
    從11月3日零時起,奧地利全國將在每晚8時至次日早6時實行宵禁,無必要理由禁止外出。新防疫措施規定,各種休閒場所將關閉一個月,包括劇院、電影院、博物館等場所。 法國 早在10月28日,法國總統馬克龍便宣布了該國將對公共場所重新實行封鎖措施,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迅猛反彈,這也將導致一些重要的文化機構再次關閉。 在封鎖措施宣布前3天,10月25日,法國單日新增病例數突破5萬例,再度刷新了紀錄。
  • 全球四大博物館全部閉館
    >宣布暫時關閉。在關閉期間,大英博物館將更新和添加數字內容,以允許遊客與博物館保持聯繫。在大英博物館的網站,訪客可以瀏覽到博物館的三部分內容:「畫廊」,集合了所有的畫廊,並且包含畫作和大洋洲藝術品的虛擬畫廊;「館藏」,在線訪問者可以在線搜索超過四百萬的對象,或者可以查看館藏重點和背景故事;「線上教育」,從早年教育到階段5(Key Stage 5),這裡涵蓋了所有的領域課程,可以供訪問者在家學習。
  • 全球疫情升級!多國美術館、博物館閉館
    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目前國內各大博物館、美術館閉館將近「滿月」,開館日期仍未提上檔期。而隨著疫情近日在韓國、義大利、日本等多國升級,受其影響,全球又有多處著名的文化古蹟、著名博物館等加入閉館行列。
  • 全球博物館告急:13%恐倒閉,藏品或被賣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蔓延之下,全球的博物館都在艱難度日。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當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與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發布的兩份研究報告指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全球8.5萬座博物館陸續在不同時間段關閉,佔總數的近90%。即便成功遏制病毒繼續傳播,博物館收入的大幅減少也已對其運營造成嚴重影響。
  • 全美三分之一博物館或永久關閉,美國博物館聯盟發布新報告
    文/Nancy Kenney,編譯/陸林漢隨著疫情的影響,此前,美國多家博物館已裁員縮減計劃,其中包括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古根海姆博物館等大型館。同時,其他中小型的機構更是面臨著經濟危機。美國博物館聯盟(AAM)在2020年7月22日的報告中表示,一項針對美國750多名博物館館長的新調查證實,由於大流行而導致的相關財務問題,全美有三分之一的機構可能會永久關閉。
  • 全球九成博物館遭受疫情衝擊,每8家有1家面臨倒閉
    記者 | 鄭萃穎1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網發布了和國際博物館理事會(ICOM)進行的兩項研究,結果顯示:全球博物館業受到了COVID-19大流行的巨大影響,其中近90%的博物館(超過85000家機構),在疫情期間選擇將博物館暫時關閉。
  • 博物館動態|簡·奧斯汀博物館因疫情壓力巨大或將永久關閉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曲鵬位於英格蘭漢普郡喬頓的簡·奧斯汀博物館,也是英國小說家簡·奧斯汀的故居。她短暫一生的最後八年是在喬頓村度過的,那八年中她在文學創作上收穫頗豐。據《衛報》6月11日報導,由於新冠危機導致的封鎖,博物館的經濟壓力也與日俱增,這座房子可能會在今年年底被迫永久關閉。目前,人們正在呼籲捐款,以確保這座博物館未來能繼續運營下去。簡·奧斯汀博物館簡·奧斯汀博物館負責人麗琪·鄧福德稱該館沒有固定的公共資助,主要依靠遊客和贊助者。
  • 「全球博物館珍藏展示線上接力」活動火熱開展 實現雲端共享人類...
    斯洛維尼亞國家博物館館長芭芭拉·拉夫尼克介紹該館的「鎮館之寶」-骨笛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林維):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全球博物館珍藏展示接力」活動在線上進行,讓全球觀眾足不出戶就能欣賞到全世界博物館的珍藏,實現在雲端共享人類文明精髓的願景。
  • 全球博物館閉館數量再增!歐美18個國家的博物館現狀如何?
    歐洲義大利作為繼中國後受疫情影響最大的國家,義大利政府3月8日出臺緊急命令,博物館和文化遺址都將關閉,至少到4月3日。在開幕時間從5月23日推遲到8月29日之後,今年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將僅持續三個月而不是六個月,截止日期為11月29日。西班牙西班牙是歐洲受Covid-19影響的第二大國家,其文化和體育部已於3月13日關閉全區的國家博物館和檔案館,開放時間另行通知。其中包括位於託萊多的格雷科故居博物館和位於濱海聖提拉納的阿爾塔米拉國家博物館和研究中心。
  • 「全球博物館珍藏展示線上接力」活動火熱開展 實現雲端共享人類文明精髓
    ,讓全球觀眾足不出戶就能欣賞到全世界博物館的珍藏,實現在雲端共享人類文明精髓的願景。北京時間9日8日下午15:30,斯洛維尼亞國家博物館館長芭芭拉·拉夫尼克女士通過視頻方式,向全球觀眾介紹了該館的「鎮館之寶」——世界上最古老的樂器:一支來自6萬年前的骨笛。她說:「或許有人認為,斯洛維尼亞國家博物館最珍貴的寶物是會是黃金、耀眼的寶石或者珍珠,但是錯了。事實上,我們博物館最重要的『鎮館之寶』卻是這個小小的骨製品。
  • 疫情大考下全球博物館亮出雲家底
    「5·18」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不少博物館解封重啟,分批限量歡迎民眾實地參觀,但防疫工作也讓館方又花銀子又操心。  「雲博」上線  「盧浮」「大英」撥「雲」見藝 足不出戶觀藏品  擁有3.5萬件藏品的法國羅浮宮是博物館中的大咖,3月疫情暴發後羅浮宮開始閉館,但線上「雲博」快速跟進,讓粉絲在家也能飽眼福。
  • 全球每8座博物館就有1座撐不過疫情,倒閉後藏品怎麼辦?
    然而受新冠疫情影響,這場策劃了幾年的展覽僅僅開幕3天後就按照該國防疫規定被迫關門。畫展開幕時,義大利疫情正處於爆發期,全球累計確診病例突破10萬。在保持社交距離的背景下,世界各地的博物館都難以倖免。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當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國際博物館協會發布的兩份研究報告指出,由於新冠疫情,全球8.5萬座博物館陸續在不同時間段關閉,佔總數的近90%。即便成功遏制病毒繼續傳播,博物館收入的大幅減少也已對其運營造成嚴重影響。報告指出,全球近13%的博物館可能無法再重新開放,相當於每8座博物館中就會有一座活不過本次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