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經初三了,這幾天到處串門,餐餐大魚大肉的,說吧,又胖了幾斤。初一早上我媽煮好了湯圓叫我起床,我吃著軟糯糯的湯圓刷微博,看到有些地方初一是吃餃子的。在中國,過年的習俗都有所不同,那麼其他國家過年是怎麼樣的呢?有哪些我們不知道的有趣風俗呢?
中國
在中國,過年的習俗有很多,不同地區會有一些差異,但都代表人們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一般從年前開始,掃塵、貼春聯和「福」字等、除夕守夜、放鞭炮、蒸年糕、包餃子等等。除夕一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飯,吃晚飯全家人圍坐在一起看春晚,小孩子給長輩拜年,長輩給小孩子發壓歲錢,一家人其樂融融。街上到處都是放煙花的人,有的地方新年還有燈會。到了初一,大部分家庭會去祭祖,有些地方也會選擇在之後其他幾天去。過年期間,走親訪友,好不熱鬧。另外,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在這一天不少地方會有元宵燈會,吃元宵看燈會也是非常熱鬧的。
法國
在中世紀以前法國的新年還是4月1日,直到1564年查理九世才改成了1月1日。對法國人來說,新年是從聖誕節到元旦節一共兩個星期。在新年的前一晚,是法國人一家人團聚的時候,按古老的風俗,這一夜全家圍桌痛飲,每個人都要喝得酩酊大醉來慶祝新年,一直到1月3日才會結束。在法國人看來,如果在除夕夜的時候,家裡面的酒沒有喝完,來年一定會有厄運,所以豪飲是法國新年的特色之一。在法國,新年也是要給孩子們發紅包的。元旦清晨,人們會到街上看風向來進行佔卜預測來年的天氣,如果是刮南風,預示著風調雨順;刮西風說明是捕魚和擠奶的好年頭;刮東風的話水果就可以大豐收;而刮北風則是欠收年。日本
日本的新年又稱「正月」,正月本來是農曆的一月,明治維新後改用格里曆,則用於稱新曆的1月,截至1月31日都被稱為正月。從12月下旬開始,人們就會把家裡打掃的乾乾淨淨,在過年前會在家門口立門松,或者在門上掛一枝松枝,表示「迎神」。在日本新年有聽除夕鐘聲的習俗,廟殿的鐘一共要敲108下,最後一響留在1月1日的最初時間敲響。對日本人來說,31日的年夜飯裡必不可少的就是蕎麥麵,哪怕是夜裡值班,許多人也回到便利店買像方便麵一樣的蕎麥麵。義大利
義大利人的除夕是狂歡之夜。對他們來說,新年除夕遠比其他任何節日都要更重視。當夜幕開始降臨的時候,人們就紛紛湧向街頭,燃放煙火,男男女女們翩翩起舞,一直持續到午夜。義大利有年夜摔東西的習俗,在元旦前夜,家家戶戶就把家裡一切可以打碎的那些東西扔出窗外,他們認為這樣可以去掉驅邪,新年如意。元旦這天,家家戶戶都會燃起爐火,並做到日夜不息,代表在這一年裡一切都會順利興旺。
韓國
在韓國,春節是僅次於中秋節的第二大節日。韓國的春節和中國的春節是同一天,有很多傳統習俗,至今流傳下來的有祭祀祖先、歲拜、德談、" 擲木四 " 和跳板等,最重要的活動是祭祀祖先。祭祀完祖先後晚輩們給長輩拜年,長輩給晚輩發壓歲錢。韓國的春節會互相贈送禮物,會穿上鮮亮的傳統服裝。韓國人春節最愛的就是一家人湊在一起玩「花牌」,據說90%的人都會玩。泰國
泰國新年即宋幹節,也叫潑水節,是公曆的每年4月13日到16日。在節日裡,人們會抬著或者是用車載著巨大的佛像遊行,在佛像後面還跟著許多花車,車上站著化了妝的「宋幹女神」,道路兩旁,善男信女們端著銀缽,裡面裝著用貝葉浸泡過並滲有香料的水,一邊走一邊把水潑灑到佛像和「宋幹女神」的身上,祈求新年如意,風調雨順,人們還會互相潑水,祝福長輩們健康長壽,親朋好友新年能夠好運,對於未婚的男女來說,潑水用來表示愛慕之情。在新年的第一天,泰國人會在窗臺和門口放一盆清水,各家各戶都要到郊外江河中來個新年沐浴。另外,泰國人還會舉行「賽象大會」,內容包括人象拔河、跳象拾物、象跨人身、大象足球賽、古代象陣表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