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這些事不能做!過年這些有趣習俗你知道多少?

2021-01-15 啟點信諾企業管理公司

很多公司開始放假了,春運的忙碌預示回家過年的人潮開始湧動!中國人最為重視的一年一度春節馬上就要來臨,大家過年的年貨都準備好了嗎?春節的紅包準備好了嗎?

準備以什麼新衣服新鞋子,換個什麼美美的髮型,以煥然一新的精神面貌還是一如既往的形象來迎接即將見面的七大姑八大姨呢?

在小的時候過年,最開心的就是能到處串門走親訪友拜大年拿紅包 、吃好的喝好的之外,記憶最深的也是最期待的就是春節各種有趣習俗了。

春節到了

小時候也經常聽長輩們講那些春節特有的習俗,發現這過年的學問講究還真是不少呢!

現在我們就來總結一些春節的習俗,來看看有沒有你不知道的吧!

下面的春節習俗來源於小時候的記憶和網絡收集,可能因不同地區會有所差異,如有不同的歡迎留言指正。

除夕前洗澡,意為除舊迎新,除夕前那兩天,在北方最熱鬧的地方之一可能要數澡堂和浴池啦了,除夕前洗澡的習俗相信很多小夥伴可能都有印象吧,相傳這是為了在新年到來前洗去汙穢,把舊的一年的晦氣全都洗掉,用嶄新的自己迎接新的一年,迎接一個新的開始!

到了除夕洗腳要洗高過膝蓋,相信家在農村的朋友可能有記憶吧,在農村冬天比較寒冷,而農村條件有限,洗澡頻率不高,而在除夕洗腳高過膝蓋意為可能走得更快,趕得上親朋好友家的宴席哈哈哈!有好吃的等到的。

而到了大年初一,就不能洗澡洗頭了,以免洗走好運氣哦!不能打掃室內然後把垃圾倒出房外,那可都是財,要把財守到家裡;初一不能吃米飯要吃麵哦,這樣親一年的好日才能長長久久的。

除夕

過年的流程

過年最重要的當然是一起吃團圓飯了,而吃團圓飯的同時,就是貼春聯和祭祖,春節祭祖比清明更濃重,只有等祭祖完了我們的團圓飯才能開席。

吃過團圓飯後小朋友最開心的時候到了,就是發壓歲錢的時候了!

晚上吃完飯就是到看春晚的時間了,一邊看春晚一邊守歲迎接新年的到來!在新年鐘聲敲響時,放鞭炮吃湯圓,熱熱鬧鬧的迎接新年的到來!

習俗

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

所以年前除了澡堂,最熱鬧的另一個地方就要是理髮店了,這是因為民間有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的說法,這個說法據說是來源於明末清初清政府在民間推行剃頭時的誤傳。當時清政府命令所有子民必須學滿族一樣剃頭,而有些人為懷念明朝,就在正月裡不剃頭以表示懷舊,但又不能公開違抗清朝庭的政令,於是就有了正月剪頭死舅舅的說法,這只是一個懷舊的藉口,然一直在民間流傳至今。

除夕通宵亮燈

在除夕夜通宵不能關燈,要到初一天亮了後才能關燈的習俗,相信很多朋友都還是有記憶的吧!據傳除夕夜的燈火通宵不熄,俗稱為光年,不論守歲與否,屋裡的燈都能關,要通宵不滅,希望新的一年前途光明,不過這種說法可能不同地區有不同的解釋,但都是祈盼新的一年順利平安之意。

習俗

初一不掃地,會掃走福氣

這一習俗和初一不洗澡的習俗差不多,除夕是除舊迎新,為了不掃走剛迎接到的福氣,才有了初一不掃地的習俗。

新年初一要穿新衣,壓歲錢要放枕底。

小時候最期待過年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在新年裡可以有新衣穿,還能收到長輩們的壓歲錢;而壓歲錢又稱壓祟錢,是要放在枕頭下面,因為以前醫學不發達小孩抵抗力低容易生病,而人們卻認為小孩是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要用壓歲錢放在枕頭下面壓祟驅邪,用要祈盼小孩子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

年初不討債,不借東西。

這個習俗應該是非常人性化的一條習俗了,人們認為在年初所做的事會預示做這一年的運勢的開局,因此年初不管是還錢、還是被討債都被視為這一年開局不好,以後都會財運不順。相似的習俗還有年初不借東西、不吃藥、不開刀等,但這兩條僅僅是人們對未來期望上的,如果真的需要的話還是不要被習俗所束縛而影響了健康哦。

恭賀發財

春節期間要說吉祥話。

這條習俗可以說是大家約定俗成廣為所知的了,相信很多夥伴小時候總是會被大人交代過年期間不能說不好的字眼,要多說吉祥話,恭喜發財紅包拿來,發壓歲錢前也是要先說點吉祥說的。不過吉祥說不管是不是過年大家都是愛聽的,平時大家也要有這個思維見人多說好聽的說,這樣你的人緣相信定是不錯的。

很多春節習俗到了現在,大家已經不會再做了,因為隨著社會進步人們受教育程度提高,科學知識的進一步普及,大家都明白一部分習俗是沒有什麼科學性,有的還是封建迷信,但不得不承認這些習俗是中國年的一種特色,是一種調節氛圍的風俗。看似封建迷信的習俗表象下,其實是從古至今中國人對於春節的態度、文化傳承的結果,失去了這些習俗的春節也就失去了過年的味道,讓年味越來越淡。

年味

因此有人說過年越來越沒有多少年味兒了,不只是過年,我們的其他的傳統節日一樣都漸漸失去了特色,越來越變成了普通的假期,商業化的運作讓節日慢慢變成了購物節。

我們從古到今傳統的種種習俗,比如元宵賞燈逛燈會猜燈謎、中秋賞月喝桂花酒、寒食節不開火、重陽登高插茱萸、端午喝雄黃酒掛艾草看划龍船,這些因為社會生活方式改變等問題,都漸漸的只是流於形式甚至慢慢被遺忘了。

時代進步太快與時俱進的簡化和改變是必然,但如果能保持本心繼承中華民族的節日特色,讓我們流傳了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得以生生不息的傳承、在不同時代都煥發出它的光彩,相信是我們每個中華兒女的期望吧!

相關焦點

  • 紅紅火火過年!這些僑鄉的春節習俗你知道多少?
    中國僑網1月25日電 題:紅紅火火過年嘍!這些僑鄉的春節習俗,你知道多少?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為迎接這個盛大的節日,每個地方都有獨特的民風民俗。小僑今天帶你看看,這些僑鄉別具一格的春節習俗。
  • 農民都紛紛回家過年,農村的這些習俗,你知道多少呢?
    農民都紛紛回家過年,農村的這些習俗,你知道多少呢?導讀:我們都知道,在中國,春節是一個古老而隆重的節日,對於,中國人民來說,這也是一年當中最為重要的節日,在春節的時候,有很多習俗,農民這個時候也都是從各地回到家裡,在農村還有很多習俗,你知道多少呢?接下來就帶你一起來好好地了解一下吧!
  • 今日小年 過年這些習俗,你知道嗎?
    今日小年 過年這些習俗,你知道嗎?政務 今日小年過年的這些習俗
  • 這些全國各地過年的奇葩習俗,你知道嗎?
    同樣的,每個地方也有著自己獨有的奇特的過年奇葩習俗。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神奇過年的神奇操作吧?相信總有一個是你聽說過的。1、過年集體「天體浴」這是怒江地區的一種習俗,每到春節,怒江地區傈僳族男女老幼裝扮一新,帶著乾糧和帳篷來到怒江的溫泉邊,一起在溫泉裡沐浴。據說這樣可以在新的一年裡洗去疾病、災難和壞運氣,進入全新的一年。
  • 過年不能做哪些事?這些傳統習俗和禁忌你都知道嗎?
    1.初一初二不能洗衣服習俗裡認為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如果在這兩天洗衣服,將會洗掉一年的財氣。2.初一到初四不要打掃衛生過年當然要招財氣然送窮氣,在傳統習俗上,初一到初四製造出來的垃圾我們稱為財氣,初五當天以及之後的垃圾就稱為窮氣,所以一般是到初五才開始打掃衛生。
  • 做了這些才叫過年!湖南各地春節習俗大盤點,你知道幾個?
    春節的腳步已經悄悄地近了   小編特地為你盤點了   湖南各市州獨特的春節習俗   帶你重拾兒時的年味!
  • 東北人過年的習俗,這些你都知道嗎?
    春節臨近,家家戶戶都在開始籌備年貨準備過年了,大家知道東北過年都有什麼講究嗎?不知道的快來跟小編一起了解了解吧!眾所周知東北人過年講究熱鬧、喜慶,所以年俗也就特別多。此外,東北人在「初五」這天也一定要吃餃子,也稱「破五」,就是把餃子咬破,寓意將不吉利的事都破壞,有驅災避邪之意。年夜飯裡也一定要有豬蹄,寓意「抓」財運,飯後吃凍梨,能解酒、解油膩。東北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在大年三十都要點長壽燈,徹夜通明。
  • 崑山這些過年習俗,你知道嗎?
    把農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為「春節」是辛亥革命之後的事。當時的北洋政府開始改用「陽曆」(西曆),為了便於區分,遂將陽曆1月1日定名為「元旦」,將農曆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一直延續至今。早先崑山人過年初一的習俗是相當豐富的。   放「開門炮仗」
  • 吃年夜飯不能說話?各地奇葩過年習俗你知道多少
    快過年啦   雖然有人說現在年味越來越淡了   但仍然有許多人在堅守著自己地方的過年習俗   沒有習俗的年怎麼能叫年呢?
  • 農村過年有禁忌,「大年初一」有哪些事絕不能做?原來有這些講究
    導讀:農村過年有禁忌,「大年初一」有哪些事絕不能做?原來有這些講究馬上要過年了,在農村過年有講究。大年初一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天,關係到來年的運勢,雖然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已經屬於封建迷信的範疇了,但是對於農村過年來說,還是有很多禁忌存在的,即使「不可理喻」,但也是他們對於來年好的期盼,那麼今天我們就聊聊「大年初一」有哪些事絕不能做?為此,小編特此諮詢了農村裡的老人家,原來過年的究竟可是很多的。首先,年初一不允許掃地。
  • 老重慶的過年習俗,有趣到爆,來看看你小時候是不是這麼過年的
    在重慶過年,到底有什麼習俗呢?但重慶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城市,傳統的過年習俗還是很有趣的,現在很多老重慶人還是在講究,所以多知道一些,總不是壞事。下面就來詳細說一說。比如做豆腐,炸酥肉,做燒白、扣肉、三香(彭水的特色,過年,紅白喜事必備的主菜之一)。
  • 在重慶過年,這些風俗你知道多少?
    過年前的老規矩以前不說拜年,而是說「辭歲」。去別人家走動,叫「走人戶兒」,不能空手,一般是提塊臘肉,或者香腸、雜包兒。過年了老重慶,過年不叫春節,叫元旦。沒有糖做湯圓心子,鹹菜、酸菜都可以做心子。現在,長壽洪湖有農家,還會做酸菜餡的包穀湯圓,應該就是這種習俗的遺留。湯圓,象徵著團團圓圓。並且在湯圓的數量上有許多講究,例如正在讀書的學生,一般家長會讓他們吃三粒,意思是三步登科,在學業上不斷進步。上班族一般吃四粒,意思是四季平安。
  • 過年的這些代代流傳的習俗,你知道是怎麼來的嗎?
    文/令史每到過年時節,各地的勞動人民就開始忙著張羅過年事宜,吃團圓飯,走親戚等忙的是不亦樂乎。但是這些過年的習俗,你知道是怎麼來的嗎?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關於過年習俗的各種由來。1.給壓歲錢過年最開心的,莫過於孩子們,因為他們可以收到壓歲錢。而壓歲錢的由來最早可以追溯至漢代。漢代的壓歲錢,也叫厭勝錢,或叫大壓勝錢,這些錢並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貨幣,而是一種佩戴的錢幣形狀的避邪品,寓意為壓"祟"。
  • 農村人過年的禁忌,你還記得這些嗎?
    農村人過年的禁忌,你還記得這些嗎?我國作為一個有五千多年歷史的國家,自古以來流傳下來很多優秀的文化習俗。在一些重大節日和重要祭祀場合,人們也制定出了一套專屬於那個節日的習俗和禁忌。春節作為我國最重大的節日,有著幾千年的歷史,當然也存在著屬於春節的禁忌規定,你還記得多少呢?大年初一,不能吃藥這個習俗可能很多年輕人都不了解,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因為大年初一,在中國人的心中就是邁入新年的第一天,是非常重要的。
  • 「詩詞話春節」古時的這些過年習俗,你知道多少
    馬上就過年了,大家都忙著除塵、洗浴,貼春聯、剪窗花、備年貨,準備過一個熱熱鬧鬧、歡樂祥和的春節。那麼,除了這些,你知道古人在過年時還有哪些習俗嗎?王安石的這首《元日》,描寫了古人在過年時燃爆竹、飲屠蘇、貼桃符的習俗。關於桃符,《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中說,桃符是門神的原始形式。其中還有一個十分美麗的傳說。據傳,東海度朔山上有一片桃林,其中有一棵巨大無比的桃樹,曲蟠三千裡,人吃了樹上的桃子就可以成仙。
  • 春節習俗知多少,你的家鄉過年有哪些習俗
    過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家家戶戶歡歡喜喜過大年。無論這一年多麼的辛苦,我們都願意放下所有,與一家人開心的過個快樂年。中國56個名族,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不同地域春節文化不同。以此篇文章帶領大家一起認識一下不同地域的春節習俗,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吧。
  • 春節習俗大不同,這些國家過年的習俗太有趣了
    在中國,過年的習俗都有所不同,那麼其他國家過年是怎麼樣的呢?有哪些我們不知道的有趣風俗呢?中國在中國,過年的習俗有很多,不同地區會有一些差異,但都代表人們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一般從年前開始,掃塵、貼春聯和「福」字等、除夕守夜、放鞭炮、蒸年糕、包餃子等等。
  • 大連人不做這些事就不叫過年!
    講究還保留了很多對咱大連人來說不做這些事,就不叫過年房、客廳、臥室……一幅幅春聯配上燈籠,這才是過年的喜慶!如果你是新媳婦兒,你的公公婆婆會給你準備紅包;如果你還是小輩,說不定你還能拿到長輩的紅包……初一不回娘家,是中國很多地方的傳統習俗,大連也不例外。
  • 土家族過年的事,你知道多少
    張家界土家族團聚過年,有其獨特的習俗:若臘月大則二十九過年:臘月小則二十八過年。
  • 農村人都知道的習俗,回家過年,最後一個偷偷做!
    臨近過年,又要到一年中農村最熱鬧的時候了,在城市打拼掙錢的農民朋友們紛紛收拾好了行囊,準備回家過年。然而,在農村過年也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傳統習俗和禁忌,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嘮嘮這些事。過年的時候,餐桌上都會有用雞鴨做的菜,因為在中國的諧音裡,"雞"和"吉"、"祭"都是諧音,"吉"意味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祭",表達了對先輩的追思和懷念,同時雞身上的各個部位都有好的寓意,比如雞翅,那叫飛黃騰達,雞爪,那叫新年抓財。而鴨,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表達的是對新春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