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曲《牡丹亭》:《遊園》部分選段唱詞典故

2020-12-04 夜陌靜靜

作為中國藝術價值很高的戲曲,《牡丹亭》在整個世界都很有知名度,我也是在給媽媽買到CD之後一起看的,之前在網上聽著咿咿呀呀的唱腔,真的有點不太理解戲曲的變現形式,但聽著聽著就習慣了,甚至一段時間不聽就會感到不自在,感覺丟了什麼東西一樣。今天我們先來看遊園的唱詞,一起來感受戲曲的魅力。

【好姐姐】遍青山啼紅了杜鵑,那酴醿[tú mí]外菸絲醉軟,那牡丹雖好,它春歸怎佔的先?閒凝眄[miǎn] ,生生燕語明如剪,聽嚦嚦鶯聲溜的圓。

這段詞是杜麗娘傷春後更加低迷的描寫。青山開滿了杜鵑花,晚春荼蘼架外的憂思如煙似雲,牡丹雖然天姿國色,但開放的時候比較晚,顯得很孤單。麗娘以牡丹自比,感嘆似水流年。隨後寫成雙的鶯燕嚦嚦的叫著,從色彩聲音方面調動觀者的感受。句句寫景,但卻是句句抒情。寫的真的好,那我們來看這句所用的典故。

1、青山:這裡就是春天的山脈,沒有其他的意思,但我總會想到陸遊的「我見青山多撫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如果這樣看的話,說是引用典故也是沒錯的吧!

2、啼紅了杜鵑:這裡寫的是杜鵑盛開的景象,這裡使用了杜鵑啼血成花的典故。據說是因為杜鵑的嘴唇與腹部是鮮紅色,而且鳴叫的時候剛好是杜鵑花盛開的時候,所以古人認為杜鵑紅的原因是由於杜鵑鳥滴血成花,因此後來用這個典故來形容杜鵑的鮮紅。同樣的還有白居易的《琵琶行》:「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3、酴醿[tú mí]:花名,花白色,花期在晚春,花性寂寞。

4、春歸怎佔得先:春天到來怎麼會佔到前面,指牡丹開花晚,卻與眾花一起凋零,並不佔先,皆應後面內容,還是梅花好。此句雖然不是典故,但個人認為還是很好的,一語雙關,借花喻人。

5、燕語明:指小鳥的叫聲清脆明快、婉轉流麗,沒有典故,只是感覺好聽。

我們繼續往下介紹本場的最後一段唱詞【隔尾】,原句如下:

觀之不足由他繾,便賞遍了十二亭臺是枉然,倒不如興盡回家閒過遣。意思為滿園子的春光纏綿,由它去罷,我沒有興致多遊賞了。即便是賞遍了十二處亭臺,也不能解決我對問題。是杜麗娘自己的心理描寫。

這段唱詞我查了一下,好像沒有什麼典故,主要內容是反映了遊園過後反而心情更加低落了,也為下一場的【驚夢】劇情進行鋪墊。想要了解戲曲的情況,可以看梅蘭芳先生講《牡丹亭》的具體唱法與動作,我只是愛好者,看不大明白這樣做的原因,不過還是十分有趣的。今天就聊到這裡了,【遊園】劇情的唱詞已經介紹完了,接下來我會開始介紹驚夢的唱詞,我們明天繼續。

相關焦點

  • 《牡丹亭》經典唱詞響起 兩岸青少年蘇州感受崑曲之美
    ­  南京8月23日電「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賞心樂事誰家院……」崑曲《牡丹亭》的經典唱詞響起,19歲的臺灣女生劉佳鑫也不禁跟著哼唱了起來。從前存於課本中的湯顯祖名篇,23日在位於蘇州的中國崑曲博物館裡的戲臺上,變得形象生動起來。
  • 戲曲知識小課堂:《牡丹亭》唱詞典故2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崑曲《牡丹亭》後面唱詞的典故,也算是對古代戲曲文化的一種了解。個人愛好所寫,有一些東西確實不清楚,希望讀者發現不對的地方多多指正。今天我們來先看《牡丹亭》的第二段唱詞【步步嬌】:嫋晴絲吹來閒庭院,搖漾春如線。停半晌整花鈿,沒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雲偏。我步香閨怎便把全身現。
  • 北方崑曲劇院在白俄羅斯舉辦崑曲《牡丹亭》巡演
    新華社明斯克6月15日電(記者李佳)作為今年在白俄羅斯舉辦的中國旅遊文化周的重要內容,北方崑曲劇院6月11日至15日在白俄羅斯舉辦崑曲《牡丹亭》巡演,受到當地各界好評與廣泛歡迎。為了讓白俄羅斯民眾更多地了解中國崑曲這一古老戲種,劇院分別赴格羅德諾市和莫吉廖夫市舉辦專場演出,並在位於首都明斯克的白俄羅斯國立文化藝術大學和明斯克中國文化中心舉辦崑曲講座,展示崑曲這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藝術魅力。11日晚,巡演在格羅德諾話劇院拉開帷幕。
  • 崑曲《牡丹亭》在白俄羅斯巡演廣受歡迎
    新華社明斯克6月15日電(記者李佳)作為今年在白俄羅斯舉辦的中國旅遊文化周的重要內容,北方崑曲劇院6月11日至15日在白俄羅斯舉辦崑曲《牡丹亭》巡演,受到當地各界好評與廣泛歡迎。為了讓白俄羅斯民眾更多地了解中國崑曲這一古老戲種,劇院分別赴格羅德諾市和莫吉廖夫市舉辦專場演出,並在位於首都明斯克的白俄羅斯國立文化藝術大學和明斯克中國文化中心舉辦崑曲講座,展示崑曲這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藝術魅力。11日晚,巡演在格羅德諾話劇院拉開帷幕。
  • 戲曲小課堂:《牡丹亭》唱詞典故(3)
    今天我們介紹的是《牡丹亭》的【醉扶歸】唱段內引用的典故,原文如下:〔醉扶歸〕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兒茜,豔晶晶花簪八寶瑱。可知我一生愛好是天然?恰三春好處無人見,不提防沉魚落雁鳥驚喧,則怕的羞花閉月花愁顫。
  • 戲曲知識小課堂:《牡丹亭》唱詞典故(4)
    今天我說的是《牡丹亭》裡面最出名的選段【遊園】的一段唱詞,這段是流傳最廣,最出名的一段,很多人即使沒有聽過這段戲也會通過各種渠道聽說過一些詞句。我們今天說的是【皂羅袍】選段,原詞如下: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 活動預告|崑曲《牡丹亭-遊園》初體驗
    7月25日(周六)下午14:00-15:30青海路118號雲海苑辦公樓11層活動內容:崑曲簡介+《牡丹亭》精析+崑曲學習體驗【解析崑曲經典劇目《牡丹亭》】《牡丹亭》是崑曲最為人熟知的作品,也是崑曲最經典的代表作。精華版《牡丹亭》自2004年首演至今已超過13年。本期講座,老師將從如何塑造「杜麗娘」這一經典閨門旦形象開始,為大家解析精華版《牡丹亭》,帶領觀眾走入這一段「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愛情傳奇。
  • 《牡丹亭·遊園》賞析
    《牡丹亭》全劇共五十五出(場),【繞池遊】至【隔尾】稱為《遊園》,《遊園》處於《學堂》和《驚夢》之間,既是貫穿劇情的需要,又是為《驚夢》、《尋夢》以至於後來杜麗娘為情而死、因情而復生作鋪墊。這齣由六隻曲子組成,著重刻畫了杜麗娘的內心世界,準確地把握了人物的心理脈搏,是杜麗娘性格發展地重要轉折點。
  • 青春版崑曲《牡丹亭·遊園》瘦西湖上演 令觀者夢回牡丹亭
    28日,青春版崑曲《牡丹亭·遊園》瘦西湖上演,伴隨著琵琶絲竹之聲,盛裝的「柳夢梅」和「杜麗娘」緩緩走向舞臺,崑曲特有的吳儂軟語將觀眾帶入那個悠遠的世界。觀眾一同夢回牡丹亭。圖為「杜麗娘」攜丫環「春香」亮相揚州瘦西湖受追捧。 崔佳明 攝崑曲又稱崑劇,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劇種,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珍品。
  • 戲曲知識小課堂:《牡丹亭》唱詞典故(1)
    其實開始的時候,對那些句子裡的含義都不是太懂,尤其是崑曲,每次聽都是咿咿呀呀的,雖然好聽,但確實不太明白一些唱詞的含義。之後聽郭德綱的相聲,說崑曲的每一句都是一個典故。當時我就想整理一下,現在在這裡分享給大家。今天是《牡丹亭》的第一段【繞地遊】:夢回鶯轉,亂煞年光遍,人一立小庭深院。
  • 戲頭條《崑曲 牡丹亭 遊園 皂羅袍》名段欣賞
    《遊園驚夢》是崑曲《牡丹亭》的一個曲目,皂羅袍是崑曲曲牌名。《牡丹亭》最出名的唱段《遊園驚夢》就是用該曲牌演唱的。崑曲的劇本主要以傳奇的形式出現,如著名的《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等。這些傳奇由許多「折」組成,三、四十折到五、六十折不等,如《牡丹亭》有五十五折。
  • 牡丹亭-遊園-皂羅袍
    我用自己的音樂表達方式,花了三年多時間製作崑曲《牡丹亭》中杜麗娘的八個唱段,由南派崑曲藝術家顧衛英老師領銜,「紅音堂
  • 崑曲青春版《牡丹亭》驚豔荷蘭
    崑曲青春版《牡丹亭》驚豔荷蘭 2019-09-21 15:47:18 來源:人民網  |  作者:任彥 | 字號:2001年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如何才能讓西方人領略到崑曲的獨特神韻?蘇州崑劇院19日晚在荷蘭海牙演出的《牡丹亭》針對這個問題所做的努力很有啟發意義。《牡丹亭》是中國戲曲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講述了大家閨秀杜麗娘和書生柳夢梅超越生死的愛情故事。
  • 崑曲MV《遊園驚夢》驚豔亮相
    一次連結400年的牽手,一段曠世經典愛情故事,蘇州市廣播電視總臺傾力打造——崑曲MV《遊園驚夢》穿越時空,邀您共賞。【亮點三】經典中經典該片內容——擷取《牡丹亭》「遊園」「驚夢」,兩折中最為經典的曲牌,【皂羅袍】和【山坡羊】,巧妙聯接,金句疊出
  • 高雅藝術進校園——北方崑曲劇院《牡丹亭》走進湖北大學
    4月18日晚7點,2017年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之北方崑曲劇院《牡丹亭》專場演出在我校小禮堂隆重上演,北方崑曲劇院副院長海軍,湖北大學副校長楊鮮蘭等領導嘉賓與現場一千餘名師生一同觀看了演出。隨後的互動環節中,北方崑曲劇院演員現場教授我校學生武生的「雲手」「變臉」等基本動作,將現場氣氛推向小的高潮。
  • 牡丹亭·遊園驚夢《崑曲之夜》新春戲曲音樂會
    《牡丹亭·遊園驚夢》南安太守杜寶之女麗娘,深居閨閣。偶與婢女春香遊覽花園,目睹春景,感動情思。歸來假寐,夢見一秀才柳夢梅,兩情繾綣。醒後回想夢境,猶縈思不已,難以釋懷,因此重在園中尋覓夢痕。曾跟韓派繼承人林萍、李倩影學習了《思凡》、《學舌》、《刺虎》、《鬧學》、《遊園驚夢》等多出韓派代表劇目。後向蔡瑤銑、洪雪飛、董瑤琴等著名崑曲表演藝術家學習了多出崑曲傳統劇目,如《借茶》、《下山》、《活捉》、《斷橋》、《借扇》等,在崑劇《晴雯》和《閆惜嬌》中分別扮演了晴雯和閆惜嬌這兩個不同性格的角色,表演純真,有激情,清新脫俗,具有濃鬱的生活氣息。
  • 張冉首演完整劇場版《牡丹亭》,紀念崑曲大師朱傳茗
    如果看過上海朱家角園林版《牡丹亭》,就一定知道劇中主演杜麗娘的青年崑劇演員張冉。曾演出了300多場園林版《牡丹亭》的張冉,在中秋佳節前,登上了上海中國大劇院的舞臺,出演了一場完整的劇場版《牡丹亭》,以紀念崑曲「傳字輩」旦行表演藝術家朱傳茗。
  • 全男班崑曲《牡丹亭·遊園驚夢》聖誕綻放北洋大戲院
    不賞《牡丹亭》怎知崑曲美幾許?崑曲距今已有600餘年歷史,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戲曲劇種之一。不少崑曲迷在咱泉城的舞臺上領略過「北昆版」、「上昆版」的《牡丹亭》,可是您看過「全男班版」的嗎?本月25日,由海燕文藝工作室全程策劃、統籌的崑曲《牡丹亭·遊園驚夢》全男班首場演出將唱享泉城!
  • 東方魔幻「人鬼情未了」——崑曲《牡丹亭》
    《牡丹亭》劇照《牡丹亭》當中的經典唱詞:從「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這些膾炙人口的詩句流傳至今,成為了愛的宣言。唱詞唱道,縱使有愜意的美好時光與美麗的景色,卻沒有欣賞的心思,也沒有值得高興的事。因為杜麗娘另有心事,所以傷感於眼前美景無人欣賞,如同美麗的她在大院深處,無人愛慕。《牡丹亭》的感人力量,在於它具有強烈地追求個性自由,反對封建禮教的浪漫主義理想。這個理想作為封建體系的對立面而出現。善良與美好的東西都屬於杜麗娘。
  • 名曲名家名園 帶您走進實景崑曲《牡丹亭·遊園驚夢》
    中國網·美麗蘇州訊 9月19日晚7時,作為「第二屆江南文化藝術節·國際旅遊節」系列展演之一,升級版園林實景崑曲《牡丹亭·遊園驚夢》在蘇州崑曲傳習所花園內上演。演出方作了精心安排,為了給觀眾營造出一種沉浸式的氛圍,演出從進入大門就已開始,觀眾入園即可品茗聽弦,且能從拍曲、化妝、導賞,到最後演員上臺感受崑曲上演的整個流程。當蘇州的古典園林與迤邐的崑劇相遇,更多了些許纏綿悱惻、流麗悠遠的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