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2015年1月《查理周刊》系列恐襲案16日宣判

2020-12-20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央視網

當地時間16日,巴黎特別重罪法庭就涉嫌參與2015年1月《查理周刊》系列恐襲案的14名被告做出一審判決。

在11名出庭被告中,主要犯罪嫌疑人阿里·裡薩·波拉被判處有期徒刑30年。檢方此前指控他在系列襲擊案的後勤和資金支持中扮演重要角色,要求對其處以終身監禁。法庭16日宣判後,阿里·裡薩·波拉的律師表示將會提出上訴。另外出庭受審的10名被告被處以4年至20年不等的刑期。

缺席審判的3名被告分別是貝胡辛兄弟和哈亞特·布邁丁,他們均與恐襲兇手之一的庫裡巴裡有關。貝胡辛兄弟是庫裡巴裡的密友,哈亞特·布邁丁是其女友,他們被指控在襲擊的準備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這三人在2015年1月襲擊案發生前前往敘利亞並加入了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法國情報機構曾認為貝胡辛兄弟已經在敘利亞死亡,但檢方認為相關證據不足,因此仍然將兩人列為被告。法庭於16日缺席判處穆罕默德·貝胡辛終身監禁,邁赫迪·貝胡辛今年1月已經在另一起案件中被判刑,在本案中沒有做出判決。哈亞特·布邁丁被判處30年有期徒刑。

2015年1月7日,因不滿《查理周刊》刊登以宗教人物為原型的諷刺漫畫,伊斯蘭極端分子庫阿奇兄弟武襲擊了該雜誌編輯部,造成12人死亡。在警方追捕庫阿奇兄弟的同時,另一名武裝分子庫裡巴裡於8日凌晨在巴黎南郊打死一名女警,並在一家猶太超市殺害了4名人質。三名行兇者隨後均被警方打死。法國反恐部門經過3年多的調查認定,上述三起恐怖襲擊為精心策劃的系列襲擊案。今年9月初,這一系列襲擊案開始庭審程序,所涉及14名被告均為協助準備或實施恐襲的嫌疑人。(總臺記者 賈延寧)

相關焦點

  • 記者觀察:法國巴黎恐襲五周年 恐襲陰雲仍在
    五年前的11月13日,巴黎在一天內遭遇了6起恐襲,共造成至少130人死亡,300多人受傷。五年過去了,最近的這兩個月裡,法國再次發生3起恐襲。專家認為,近期的這幾起恐襲與五年前的巴黎恐襲存在關聯,法國仍然面臨著恐怖主義的威脅。 2015年法國系列恐襲的起因開始於2015年1月份的《查理周刊》襲擊案。
  • 讓法國陷入麻煩的《查理周刊》,再發諷刺漫畫回應恐襲
    【南方+11月5日訊】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1月4日,令法國近日陷入麻煩的諷刺雜誌《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發布最新一期封面,對法國最近發生的恐怖主義事件進行回應。手中拿著自己被砍下來的面露笑容的頭顱,並配文稱「法國永遠是法國」。該漫畫用被斬首的跳舞女郎來象徵最近在該國的恐怖襲擊中被伊斯蘭激進分子殺害的人,並用「法國永遠是法國」來作為對法國一系列恐怖襲擊的回應。法國紅磨坊康康舞以熱烈奔放著稱,其經典動作就是「掀裙踢腿」,表演堪稱火爆、驚豔。表達了法國人樂觀的天性與奮鬥不氣餒的精神。
  • 恐襲後的法國:要安全還是自由
    2015年1月7日,法國文壇「搖滾巨星」米歇爾· 韋勒貝克(Michel Houellebecq)的新書《屈服》(Soumission)正式發行。他在書裡想像了2022年的法國:一名穆斯林問鼎愛麗舍宮成為總統。
  • 《查理周刊》原辦公室附近持刀襲擊後續:兩名嫌疑人被捕
    法國諷刺漫畫雜誌《查理周刊》位於巴黎的原辦公室附近9月25日發生持刀襲擊事件,造成四人受傷,已有兩名嫌疑人被逮捕。 據路透社、法國國際廣播電臺(RFI)和《衛報》25日報導,據法國官方當日消息,《查理周刊》原辦公室附近發生的持刀襲擊案的兩名嫌疑人已被逮捕。
  • 法國恐襲再起 中東抵制潮何以淪為情緒狂歡
    10月16日,遭「辱穆」疑雲纏擾多時的法國教師帕蒂(Samuel Paty)遇襲,成為2012年土魯斯連環槍擊案以來,第257位命喪極端伊斯蘭恐襲的法國公民。綜觀事發脈絡,此案既涉移民,又與近期開庭的2015年《查理周刊》恐襲事件相關,一劍刺入兩處軟肋,自是引發全法輿論爆燃,不僅民眾上街示威,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也於事發當晚迅即發表演說,稱此案為「具有伊斯蘭極端主義特徵的恐怖襲擊」(un attentat terroriste islamiste caractérisé),同時宣誓打擊「
  • 法國遇害教師展示的宗教漫畫來自《查理周刊》
    【文/觀察者網 徐蕾】5年過去,《查理周刊》槍擊案的陰霾仍未從法國的上空散去,分裂、仇恨與暴力在這個國家甚至整個歐洲,持續蔓延。 當地時間10月16日,巴黎一名中學歷史教師塞繆爾·帕蒂(Samuel Paty)在學校附近被「斬首」,他此前曾在課上展示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
  • 法《查理周刊》再惹爭議 新漫畫被指煽動反穆斯林情緒
    【環球網報導記者王莉蘭】2015年1月,法國諷刺刊物《查理周刊》總部遭受恐怖襲擊,造成12人死亡。此後,該刊物幾度因為其內容而被推上風口浪尖。據法國《觀點報》8月23日報導,《查理周刊》最新一期封面再度引發爭議。
  • 《查理周刊》是一本怎樣的雜誌
    1月7日,法國《查理周刊》雜誌社位於巴黎的總部發生槍擊事件,至少12人在事件中喪生,其中2名為警員,其餘為該周刊工作人員。據警方介紹,兇手屠殺過程中使用了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AK系列)和火箭筒。法國總統奧朗德已趕往現場,並將召集緊急內閣會議。
  • 法國又現襲擊案 馬克龍:諷刺漫畫不是暴力的理由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1月1日電綜合報導,當地時間10月31日,法國裡昂的一名東正教牧師遭到槍擊受重傷,一名嫌犯被捕。近期,法國多地發生恐襲事件,法總統馬克龍31日表示,他理解部分民眾因有關穆罕默德的諷刺漫畫感到震驚,但這絕對不能成為行使暴力的正當理由。 據路透社報導,10月31日,法國裡昂一名牧師在關閉教堂時遭到槍擊受重傷,一名嫌犯被捕。與此同時,南部城市尼斯持刀襲擊案的調查仍在加緊進行。
  • 巴黎2015年11月連環恐襲案明年9月開審 唯一存活嫌犯將出庭
    據法新社11日報導,巴黎2015年11月連環恐襲案將於2021年9月8日在巴黎特別重罪法庭開庭審理,預計持續至2022年3月底結束。此案被告人數達到20人,14人將出庭受審,其中就包括目前唯一存活的實施恐襲嫌疑人薩拉赫·阿卜杜勒-薩拉姆。
  • 我們只承認「法國公民」概念法國駐華大使顧山談《查理周刊》事件
    2015年1月8日,發生在巴黎的對《查理周刊》襲擊事件還在繼續。近日,南方周末記者在北京就此專訪了法國駐華大使顧山。宗教信仰「不屬於公共領域」南方周末:現在法國國內是否對《查理周刊》襲擊案以及與之相關的恐怖事件形成了共識?
  • 她,32歲法國頭號通緝犯
    2015年,一則漫畫引發了一場驚動世界的恐襲。    五年之後的9月2日,十三男一女由於為查理周刊恐襲的武裝分子提供幫助而成為被告,12月16日,巴黎特別重罪法庭宣布對這14人的判決。    作為其中唯一的女性,哈亞特·布梅迪安是誰?
  • 巴黎恐襲後遺症:法國人草木皆兵 報警電話猛增
    巴黎恐襲後遺症:法國人草木皆兵 報警電話猛增 2016-02-02 10:20:512015年最熱門的搜索內容,也從一個側面反應了哪些話題最為人們所關注。圖為巴黎民眾遠眺艾菲爾鐵塔,為在巴黎恐襲事件中的遇難者默哀。     中新網2月2日電 據歐洲媒體1日報導,自去年11月恐襲以來,假警報增多。上周多所巴黎中學接到匿名威脅電話便是最好的明證。警察工會稱,撥打17號的報警電話增多,多數是假的。警惕性雖然很高,可這條報警電話也有堵塞的風險。
  • 法國尼斯恐襲嫌犯身份確認 曾有案底持有手槍
    2015年11月13日巴黎發生系列恐怖襲擊事件,造成130人死亡,此後法國一直處於全國緊急狀態之下。緊急狀態本應於本月26日結束。延長緊急狀態需議會批准。奧朗德說,他將於下周提交所需法案。百餘人跳海求生逃過一劫 事發後,一些目擊者向媒體記者講述了自己的所見所聞,還原了那一可怕瞬間。
  • 巴黎恐襲一周年|「你們無法得到我的恨」
    當地時間2015年11月17日,法國民眾悼念巴黎連環恐襲案遇難者。2015年11月13日晚,巴黎突發有史以來最慘重的系列恐怖襲擊,共有130人喪生,413人受傷。在恐怖分子的衝鋒鎗掃射下,僅巴塔克蘭音樂廳一個地方就有89人離開了這個世界。
  • 和法國華人聊了下「斬首恐襲」,發現有些人「病」得不輕
    【文/讀者 gaga】法國發生斬首恐襲,背後是法國主流與邊緣化穆斯林的長期衝突。這個長期衝突,哪怕只從2015年1月7日的《查理周刊》事件算起,也已經有5年多了,一點變化都沒有。法國主流照樣強調「言論自由」,穆斯林照樣鬧出極端事件。中國也是極端主義的受害者,從感情上講也往往會站在遇難者那一邊,指責暴徒的恐怖主義行徑。
  • ...馬克龍|奧地利_時政|塞謬爾·帕蒂|法國_時政|阿富汗_時政|恐怖...
    據路透社報導,剛剛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發生多起槍擊事件,奧地利總理庫爾茲已確認槍擊案是一起「可怕的恐怖襲擊」。維也納市長麥可·路德維希表示,恐襲已造成2人死亡、15人受傷、其中7人情況危急。死者中有一人是被警方擊斃的兇手,剩餘嫌犯仍然在逃,「他們攜帶有自動武器,十分危險」,奧特種部隊正展開追捕。
  • 刊登穆斯林裸體漫畫 《查理周刊》再遭死亡威脅
    ,意在調侃嘎納市關於穆斯林罩袍的禁令  英國獨立報消息,因一幅諷刺穆斯林的漫畫,法國諷刺漫畫雜誌《查理周刊》又一次收到死亡威脅。   法國坎城市長上周發布了一條禁令,稱為確保安全,禁止布基尼(穆斯林式全包泳衣)出現在坎城海灘。《查理周刊》周三發布的漫畫正是調侃此項政策,這則最新的漫畫描繪了一男一女在海灘上裸奔,男人留著穆斯林標誌性的鬍子,女人則帶著穆斯林頭巾。說明文字為「伊斯蘭的改革:穆斯林被解放。」   該漫畫於上周三發布,發布後該雜誌的Facebook主頁收到恐嚇,稱新的襲擊「即將來臨」。
  • 法國為何屢遭恐襲?強大的世俗主義傳統遭遇新挑戰
    10月29日,本來法國當天的大新聞應該是次日零點開始生效的全國封城令。法國總理讓·卡斯泰(Jean Castex)於當天上午9點15分左右準時開始他在法國國民議會中的講話,主要是在總統馬克龍周三晚間宣布全國封城之後,向國民議會議員解釋詳細的政策。當時鐘走到9點43分,結束講話的卡斯泰在全場大部分議員的掌聲中,緩緩走下講臺的臺階。
  • 《查理周刊》筆下的體育諷刺漫畫會是什麼樣子?
    1月7日,武裝恐怖分子襲擊了法國諷刺性雜誌《查理周刊》總部,12人在此次襲擊中喪生。        在這起慘絕人寰的事件發生後,法國體育界也紛紛對死者進行哀悼,譴責恐怖主義。法國最大的體育報《隊報》1月8日封面就是「自由0:12野蠻」的漫畫,並在2、3版刊載了《查理周刊》歷年經典體育漫畫。《隊報》的封面是「自由0:12野蠻」的漫畫,並在2、3版刊載了《查理周刊》歷年經典體育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