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1-6月引進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100家

2020-12-18 中國杭州

149黨政動態/col/col811162/index.html區縣之窗/col/col812257/index.html城區/col/col812264/index.html

 
當前位置
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1-6月引進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100家


  記者昨日從我市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獲悉,今年以來,圍繞產業發展導向,開發區多措並舉推進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引進培育工作。1—6月,已引進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業100家,對照全年「引進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業200家」的任務,已順利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
  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是未來經濟發展的生力軍,是科技創新的主陣地。為更好地開展此類企業招引工作,開發區以「建設完善政府園區,引導服務民營園區,招引優質創新型企業」為抓手,以孵化器四期建設、民營園區培育、存量空間排摸為重點,大刀闊斧搭建平臺為企業提供發展空間。與此同時,充分借力,廣開招商渠道,招引一批高質量的科技型企業在開發區「生根發芽」。
  為了幫助企業提升質量、提高創業成功率,開發區出臺切實舉措,幫助企業排憂解難。針對「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開發區與建設銀行餘杭支行合作共建首期規模為1億元的「『助保貸』小微企業金融資金池」,專門用於扶持小微企業的發展。「助保貸」的貸款利率為基準利率,且只需提供申請額40%的擔保或抵押,為企業的融資提供了新的途徑;針對「人才居住難」問題,開發區將112套原企業職工宿舍進行裝修,並分配至33家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此舉能有效幫助企業留住人才。
  此外,開發區還通過開展各類政策宣講、培訓輔導等活動,幫助各企業更好地了解政策,爭取資金扶持。今年以來,已累計召開項目座談會6次,積極引導企業積極參與國家創新基金、省科技型企業、雛鷹計劃企業、區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認定。其中杭州東邦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樂恆動力有限公司和杭州佳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三家企業已列入擬上市企業板塊掛牌名單,杭州鴻越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已成功入選「2014年度國家創新基金項目」,可獲扶持資金110萬元,目前正在進行公示。(本站記者 李艦)

 

相關焦點

  • 餘杭半年引進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100家
    杭州網訊 2013年3月份,餘杭區出臺了《關於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提出了用2013年至2015年三年時間,每年安排2億元專項資金,與工業園區提升改造相結合,採用政府出資、鎮街返租、企業建設等形式,在環杭州主城區域建設50個2萬平方米以上科技創新園區、新增物理空間200萬平方米以上、引進培育300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523
  • 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
    ◆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概況】 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餘杭開發區引進法國賽諾菲集團、瑞士諾華製藥有限公司、美國禮來公司、日立集團等世界500強企業,引進培育浙江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老闆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春風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杭州東華鏈條集團有限公司、杭州大東南高科包裝有限公司等國內行業領軍企業。
  • 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打造創新創業新高地
    本報訊(駐餘杭記者 徐曉莉 通訊員 陶玲燕 裘夢瑤)創新引領未來,創業成就夢想。昨天,「餘您攜手 杭向未來」——2018中國科技成果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頒獎典禮暨創新型園區集中開園儀式,在餘杭正式拉開帷幕。
  • 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我有「名企」 鼓瑟吹笙
    在新一年「深化『三服務』、助推開門紅」活動如火如荼之際,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餘杭開發區」)傳來一個好消息:該開發區組織的2019名品暢購節於2020年1月1日閉幕,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5天時間內,吸引了周邊百姓10萬人次前來購物,助力企業完成6219.58萬元銷售額。在這個冬季,企業和百姓的「笑臉」更燦爛。
  • 杭州餘杭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原標題:餘杭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7月1日起,杭州餘杭區《關於加快獨角獸、準獨角獸企業培育的若干政策意見》正式實施,最大化激發獨角獸的創新特性。 「這項政策超出了我們的『預期』,尤其鼓勵科研收入這條。」同盾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蔣韜說,「我們每年的研發投入約1億元,根據新政可獲得近2000萬元的研發補助。」
  • 邢臺經濟開發區128家工業企業稅收大增的奧秘
    邢臺經濟開發區急企業所急主動協調安排,幫助公司克服了物流、人員等一系列瓶頸,第一車間設備升級改造項目於3月如期啟動,5月項目順利完成後,產能、效益大幅提升。前三季度完成稅收6885萬元,比去年全年總額還多出1000萬元。邢臺經濟開發區以技改升級為抓手,推動畝均效益提升,實施分級包聯制度,設立專項基金補貼支持企業技術改造。
  • 陽泉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才引進交流服務工作綜述
    而這次招聘會我們收到的簡歷中,有好幾個技術人才很符合我們的預期。」8月18日,在陽泉經濟技術開發區2018年秋季大型人才招聘會暨企業文化宣傳日活動中,陽泉師友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高屾表示,開發區舉辦的人才招聘會為駐區企業解決了高端人才招聘難題。  自開發區公共就業服務中心成建制移交郊區管理以來,為加強開發區引進各類人才的力度,於今年3月成立人才引進交流服務中心。
  • 「創」出一片新天地—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綜述
    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始終把加快培育創新型企業擺在突出位置,全區高新技術企業突破百家,1—11月份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444億元、佔GDP比重超過62%,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49%,均居全市領先地位。「我們按照『中小企業向科技型企業轉型、科技型企業向高新技術企業躍升、高新技術企業向創新型企業跨越』的思路,不斷加大科技企業培育力度。」東營市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資源配置科科長薄其捷介紹。
  •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杭州開發區著力推進「東部人才港」和「東部科技港」建設,提升區域創新能力,增添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平臺建設加快推進,堅持政府投資和社會投入相結合,加大平臺建設力度,新開工創新平臺22.5萬平方米,續建33.2萬平方米,各類創新平臺引進科技型企業166個,新增市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3個,其中中國計量學院大學科技園被認定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 國家級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揭牌
    日,國家級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揭牌暨2011太倉金秋經貿月開幕式在太倉隆重舉行。國務院批覆文件明確,太倉港經濟開發區升級後定名為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實行現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政策。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創新利用外資方式,優化利用外資結構,致力於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高附加值服務業,著力提高開放水平,完善體制機制,提高創新能力,充分發揮輻射、示範和帶頭作用。太倉港經濟開發區由太倉港港口開發區與太倉經濟開發區合併組建而成。
  • 浙江縉雲經濟開發區:為縉雲「大花園」建設添磚加瓦
    2018年1-10月,開發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8.7%,實現上繳稅收2.37億元,同比增長20.1%;在中美貿易摩擦頻繁、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的嚴峻形勢下,開發區企業逆勢揚帆海外市場,累計實現出口總額18.8億元,同比增長24.2%。其中,今年7月9號才開園的跨境電商園,目前累計成交額已超過億元,僅「雙十一」當天的訂單量就達20萬件,總成交額3000多萬元。
  • 潮平兩岸闊 數智融合驅動餘杭經濟「破風之旅」
    1-11月,餘杭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449.23億元,同比增長7.6%,增速分別高於省、市2.8、4.1個百分點;完成工業投資103.61億元,增幅12.5%,投資總量列全市首位。前三季度,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總量達1090.5億元,主營業務收入達3174.1億元,均列全市首位。時間鐫刻出攀登的高度。2020年,餘杭的成績來之不易,經驗彌足珍貴。
  • 邯鄲經濟技術開發區「雙創」工作躋身全省前列
    進入移動版,省流量,體驗好 日前,河北省首批22個「雙創」示範基地公布,邯鄲經濟技術開發區榜上有名,成為邯鄲市唯一入選的區域示範基地,標誌著該區「雙創」工作躋身全省前列。據悉,該區以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為依託,在全省率先構建了「眾創空間(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全鏈條孵化模式,累計孵化了華厚天成、唯沃環境、沃倫多生物等380餘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規模以上企業32家,省級「科技小巨人」企業25家;成功孵化國家863計劃3項,國家火炬計劃5項。
  • 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浙江省上虞經濟開發區):打造高水平現代...
    浙江在線紹興6月5日訊(記者 孫良 邵春英)響應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打造高能級大平臺,上虞,無疑是實踐者,更是高歌者。  去年初,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浙江省上虞經濟開發區)掛牌成立,「兩區」(即原國家級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省級上虞經濟開發區)融合邁出跨越式一步,其「國家級經開區+省級經開區=更大的國家級經開區」的融合模式,開創了浙江省先河,也在時代的連廊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合併後的杭州灣上虞經開區肩負起建設經濟強區、打造產業平臺新高地的重任,平臺能級大幅躍升,平臺動能強勢升級。
  • 培育「獨角獸」 奔騰在棲霞
    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紅楓科技園C2幢,南京諾唯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擁有這裡6層樓共2.5萬平方米的空間,1樓是生產車間,2至6樓用於研發、辦公等。記者在1樓看到,連走廊裡都擺滿了整裝待發的血清檢測試劑產品,樓上的會議室也被「臨時徵用」,同樣是滿滿當當。    「我們是科技研髮型企業,從沒想到會和勞動密集型企業一樣,要24小時連軸轉生產。」
  • 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晉級全省第二家國家級開發區
    6日,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晉級國家級開發區揭牌儀式。  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於1992年。今年3月21日,經國務院批准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我省第二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 128家工業企業稅收大增的奧秘
    邢臺經濟開發區急企業所急主動協調安排,幫助公司克服了物流、人員等一系列瓶頸,第一車間設備升級改造項目於3月如期啟動,5月項目順利完成後,產能、效益大幅提升。前三季度完成稅收6885萬元,比去年全年總額還多出1000萬元。邢臺經濟開發區以技改升級為抓手,推動畝均效益提升,實施分級包聯制度,設立專項基金補貼支持企業技術改造。
  • 回顧餘杭科協的2020,用一份日曆揭開全新的2021吧~
    推動科協組織向產業平臺及園區延伸,全年新建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良渚新城、錢江經濟開發區等產業平臺科協,夢棲小鎮、良渚國際生命科技小鎮等園區科協,進一步夯實基層基礎。完善《餘杭區科協領導班子成員聯繫科技工作者制度》,走訪慰問院士專家和科技工作者代表形成常態。
  • 我市加快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發展
    記者從嘉興市科技局獲悉,2018年第二批省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名單公布。我市浙江凱樂士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秀禾建築設計有限公司、浙江凱蒂滑動軸承有限公司等441家企業被認定為嘉興市2018年第二批省科技型中小企業。至此,我市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已達3607家。    科技型中小企業是最具創新活力的創業群體,是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的重要基礎。
  • 南京未來科技城18家企業入選省高企培育庫
    未來科技城18家企業入選省高企培育庫南報網訊 (記者 周愛明 通訊員 袁闐 王文文) 近日,在江蘇省科技廳公布的2018年度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入庫企業名單上,南京未來科技城園區內南京威布三維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微傳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智匯電力技術有限公司等18家企業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