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

2020-12-19 中國杭州

149走進杭州/col/col805740/index.html杭州年鑑/col/col1224749/index.html杭州年鑑2014版/col/col805848/index.html國家級開發區/col/col806190/index.html

- -

 
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


◆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

【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概況】 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餘杭開發區)成立於1993年,並於2012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餘杭開發區分為傳統產業提升區、高新產業區、新型裝備製造業區、公共服務中心區、城市更新區、商貿區、配套居住區等7個功能區塊。總體功能定位為「長三角」宜居、宜業的和諧發展示範區、杭州先進位造業中的核心成員、推動餘杭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引擎。產業定位為重點發展「4+1」主導產業,即健康產業、裝備製造業、綠色產業、通信電子和經改造提升的紡織服裝產業。引進法國賽諾菲集團、瑞士諾華製藥有限公司、美國禮來公司、日立集團等世界500強企業,引進培育浙江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老闆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春風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杭州東華鏈條集團有限公司、杭州大東南高科包裝有限公司等國內行業領軍企業。至年末,餘杭開發區有規模以上企業187個,實現工業產值393億元,比上年增長13%;實現合同利用外資3.6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56億美元,實際利用市外內資18億元。稅收收入18.7億元。新引進科技型中小微企業102個。產值超1億元企業55個。其中,產值超30億元企業3個,產值在10億元~30億元企業4個,產值在5億元~10億元企業7個。杭州老闆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浙江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華潤雪花啤酒(杭州)有限公司、浙江華鼎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浙江春風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均實現稅收超1億元。
  全年推進服務工業項目40個。其中,新開工項目13個,竣工項目16個。累計實現工業投入43.2億元,增長19%,佔餘杭開發區工業投入總量的1/3。
  園區提升改造項目進展順利。全年重點推動巴士利(杭州)實業有限公司、杭州兄弟實業有限公司、杭州恆諾印染有限公司等10個改造提升項目順利開工,累計總建築面積39.5萬平方米,總投資約5億元。
  全力實施「三改一拆」。全年實施改造項目17個,竣工項目8個,完成改造面積25.36萬平方米,完成全年計劃的163.4%;完成拆遷757戶,完成全年計劃的151%;推進83.8萬平方米高層安置公寓建設;拆除違章建築4.2萬平方米,完成全年計劃的124%,「一戶多宅」整治全面完成。
  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全年實施道路和河道建設項目23個。其中:續建竣工項目12個,道路總裡程5.04千米,河道長度2.09千米;新建開工項目11個,道路總裡程5.91千米,河道長度1.69千米。興國路、新洲路、綠洲路、黃家橋港、小林港等道路、河道及景觀工程順利完工。
  
【丁列明當選全國人大代表】 2月27日,在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1次會議上,浙江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列明當選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成為浙江省出席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96名代表之一。丁列明是餘杭區歷史上第3位全國人大代表。
  丁列明,1984年畢業於浙江醫科大學,1991年獲浙江醫科大學傳染病學碩士學位,1992年作為訪問學者進入美國西維吉尼亞大學醫學院學習,2000年獲美國阿肯色大學醫學院病理科醫學博士學位。2003年1月,在杭州創立浙江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長。兼任省青年協會會員、美國醫學會會員、美國臨床病理學家協會會員、美國臨床腫瘤協會會員。
  
【餘杭開發區列省級考評第5位】 5月,2012年度全省開發區綜合考評結果公布。餘杭開發區首次被列入國家級開發區考核,在經濟規模、發展質量、綜合效益、增量增速等4類指標的綜合評比中,以總分424.9分在全省19個國家級開發區中列第5位,在2012年新晉級的5個國家級開發區中列第2位。
  
【紅豐科創園建成】 8月,國家級孵化器三期工程紅豐科創園正式開工建設,並於11月建成投入使用。紅豐科創園位於餘杭開發區紅豐路509號,面積2.2萬平方米。至年末,科創園入駐企業9個,主要從事裝備製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產業。開發區孵化器面積也由此增加至4.6萬平方米,累計在孵企業81個。
  
【生物醫藥高新區規劃編制完成】11月,餘杭開發區啟動《浙江省餘杭生物醫藥高新區概念性規劃》編制,並於12月末形成送審稿。根據規劃,浙江省餘杭生物醫藥高新區總面積20.76平方千米,東至運河二通道,南至北沙路,西至東湖北路,北至京杭大運河。一期項目徵地拆遷10.33平方千米,年內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展開。
  
【新增2個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11月,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2013年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評選結果,餘杭開發區企業浙江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和杭州科汀光學技術有限公司被評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浙江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1月,是一個海歸團隊創辦,以自主智慧財產權創新藥物研究和開發為核心,集研發、生產、營銷於一體的國家級高新製藥企業。
  杭州科汀光學技術有限公司創建於1996年,公司以浙江大學為技術依託,重點生產投影顯示用光學多層膜及光學薄膜器件,產品出口日本、美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
  
【樂恆動力數碼變頻發電機獲省工業設計大賽銀獎】 11月19日,開發區孵化器企業浙江樂恆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2千瓦可攜式數碼變頻發電機在浙江省工業設計大賽上獲銀獎。
  該發電機外觀精美,內部設計合理,操控便利,獨創雙風道雙消聲器雙風扇雙隔音罩結構,輕巧、耐用、可靠、便攜、靜音、節油。該產品取得多項國內和國際專利,並在2013「市長杯」創意杭州工業設計大賽上獲產品組金獎。
  
【新增2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2月6日,在北京召開的企業技術創新發展峰會上,國家發改委公布,餘杭開發區杭州老闆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和杭州東華鏈條集團有限公司成為第20批享受優惠政策的國家級企業(集團)技術中心。繼2010年杭州諾貝爾集團有限公司獲認定以來,開發區已有3個「國字號」企業技術中心。
  
【純電動新能源汽車項目籤約】 12月10日,香港五龍電動車(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投資51億元的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純電動新能源汽車項目正式落戶餘杭開發區。該項目是餘杭區最大的工業投資項目。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位於星河路以東,寧橋大道以南,宏達路以北,規劃中的勝意路以西。一期投資25億元,主要生產純電動中巴車和輕、中型商務車。
  
【「高效智能道路照明系統」被列入國家科技惠民計劃項目】 12月27日,由浙江大邦科技有限公司牽頭實施的「高效智能道路照明系統科技惠民示範」項目,被科技部認定為「2013年度科技惠民計劃項目」,並獲中央和省級財政共2160萬元的資金支持。該項目通過對餘杭區5萬盞路燈的節能改造,實現技術節電率55%、綜合節電率60%,並建立完整的餘杭區路燈智能控制系統。
  
【老闆電器新多媒體呼叫中心啟用】3月12日,杭州老闆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啟用全新多媒體呼叫中心。該中心是國內廚房電器行業現代化水平最高的多媒體呼叫中心,採用世界領先的呼叫中心解決方案,規劃物理座席300個,遠程物理座席400個,形成總部與全國6個分中心的集群式現代化呼叫中心。通過客戶關係管理(CRM)平臺,自動識別客戶信息,結合客戶的所在區域、服務需求,提供多元化的個性服務方案。呼叫中心擁有快速服務功能,根據客戶預約時間,提前將上門服務信息以簡訊方式告知客戶,並在第一時間回訪服務質量及客戶滿意度。
  
【特殊成形無紡布水刺生產線投產】 4月7日,杭州諾邦無紡股份有限公司利用特殊成形水刺纏結新工藝,投產第7條無紡布水刺生產線。該生產線生產的無紡布是全國首個真正入廁水衝散的「散立衝」水刺無紡產品,以特殊植物纖維素纖維為原料,比普通纖維素纖維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幹態強力、溼態強力、柔軟性、親膚性和生物降解性能,可廣泛應用於日常清潔衛生領域,是溼巾最先進的替代材料。
  
【公用型保稅倉庫啟用】 6月28日,餘杭區首個公用型保稅倉庫啟用。該倉庫位於320國道北側餘杭開發區新紡路家紡園區內,總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公用型保稅倉庫是由主營倉儲業務的境內獨立企業法人經營,專門向社會提供保稅倉儲服務的倉庫,是口岸功能的延伸,除了傳統的倉儲功能外,同時還具有轉口貿易、簡單加工和增值服務、物流配送、商品展示等功能。 (章高淵)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

相關焦點

  • 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打造創新創業新高地
    本報訊(駐餘杭記者 徐曉莉 通訊員 陶玲燕 裘夢瑤)創新引領未來,創業成就夢想。昨天,「餘您攜手 杭向未來」——2018中國科技成果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頒獎典禮暨創新型園區集中開園儀式,在餘杭正式拉開帷幕。
  • 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我有「名企」 鼓瑟吹笙
    在新一年「深化『三服務』、助推開門紅」活動如火如荼之際,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餘杭開發區」)傳來一個好消息:該開發區組織的2019名品暢購節於2020年1月1日閉幕,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5天時間內,吸引了周邊百姓10萬人次前來購物,助力企業完成6219.58萬元銷售額。在這個冬季,企業和百姓的「笑臉」更燦爛。
  • 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1-6月引進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100家
    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1-6月引進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100家   記者昨日從我市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獲悉,今年以來,圍繞產業發展導向
  • 復工記·餘杭開發區丨不一樣的復工 酒店員工去工廠當「臨時工」
    2月22日一大早,一批「新員工」來到位於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餘杭開發區」)的杭州微策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策生物」)報到,準備「復工」。餘杭開發區親清服務員了解到這一情況後,隨即牽線搭橋、洽談商議,促成塘栖花中人大酒店待工員工為微策生物提供臨時性的勞動服務,既幫助微策解決了用工難的問題,又幫助塘栖花中人大酒店解決了員工待崗的問題。就在前兩天,餘杭開發區通過「三服務」活動,還幫助微策生物解決了員工的吃飯問題。
  • 杭州餘杭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原標題:餘杭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7月1日起,杭州餘杭區《關於加快獨角獸、準獨角獸企業培育的若干政策意見》正式實施,最大化激發獨角獸的創新特性。 「這項政策超出了我們的『預期』,尤其鼓勵科研收入這條。」同盾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蔣韜說,「我們每年的研發投入約1億元,根據新政可獲得近2000萬元的研發補助。」
  •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概況】 2014年,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杭州開發區)深入推進「三大戰略」「四大工程」,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產業發展水平提升,平臺建設步伐加快,發展環境全面優化,自身建設持續加強,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平穩健康發展。
  • 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晉級全省第二家國家級開發區
    6日,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晉級國家級開發區揭牌儀式。  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於1992年。今年3月21日,經國務院批准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我省第二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 國家級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揭牌
    國務院批覆文件明確,太倉港經濟開發區升級後定名為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實行現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政策。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創新利用外資方式,優化利用外資結構,致力於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高附加值服務業,著力提高開放水平,完善體制機制,提高創新能力,充分發揮輻射、示範和帶頭作用。太倉港經濟開發區由太倉港港口開發區與太倉經濟開發區合併組建而成。
  • 國家級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基本情況介紹  一、開發區概況  國家級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於2003年5月份,地處河北省滄州市東部,處於京津1小時經濟圈範圍內,位居環渤海中心地帶,緊鄰黃驊綜合大港,隸屬於滄州渤海新區,是渤海新區的核心產業聚集區。
  • 經濟日報社與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經濟日報社與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8日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謀劃攜手探索文化建設新路徑,合力打造文化產業新樣板,助力北京市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經濟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鄭慶東、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書記王少峰出席籤約儀式並講話。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文化建設高度重視,作出戰略部署,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
  • 餘杭這裡迎來新進展!
    項目建成後,餘杭臨平副城「田字型」快速路網進一步完善。快速路網沿途串聯起塘栖、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臨平新城、喬司等商業產業「要地」,並實現與主城區的「20分鐘交通圈」,有效釋放地面交通壓力,增強公路運輸能力。
  • 開發區與吉林四平紅嘴經濟技術開發區籤訂合作發展框架協議
    委領導朱劍成作為代表與四平紅嘴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王巍籤約。籤約後,王巍副主任一行到開發區城市規劃館、浙江中廣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嘉利(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參觀考察,實地了解我區城市規劃、智能裝備製造產業培育、產城融合等方面情況。
  • 靖江經濟技術開發區進入全省前20強
    近日,江蘇省商務廳公布最新全省經濟開發區科學發展評價情況通報,靖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參評的109家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中,位列第20位,這是自2012年晉升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來,首次進入全省開發區前20強。
  • 貴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土資源分局創新路
    新華網貴州頻道訊:貴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土資源分局勇於探索、開拓創新、銳意進取,通過國土資源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對社會公眾的服務水平,大幅度降低了行政成本。通過集約利用土地,開源節流,加大土地有償使用力度,為開發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用地保障。
  • 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辦企業家座談會暨新春聯誼會
    21日,經濟技術開發區企業家座談會暨新春聯誼會在慶中君瑞酒店舉辦。市委常委、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馬金華出席活動。會上,企業家代表們交流了下一步工作打算,並就政府部門個性化服務、政策完善等方面提出建議。
  • 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領導班子成員走進「12345」
    5月14日上午,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徐子佳按照《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各縣區政府和市各部門領導班子成員走進「12345」接聽群眾訴求工作的通知》要求,帶領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領導班子走進「12345」政府熱線接聽群眾電話,並於當天對接聽的百姓訴求進行了交辦,積極回應群眾訴求,務實高效解決問題
  • 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穩健邁向濱海新時代
    這就是國家級開發區——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經過二十年的不斷發展,這座經濟新區已成為溫州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最具發展潛力的投資區域。  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從零起步、從小到大,發展空間不斷拓展,現轄國家級狀蒲園區(委託高新區管理)、濱海園區、金海(丁山)園區和天成墾區,委託管理4個街道,現轄面積95平方公裡,隨著甌飛工程的開拓,區域規劃總面積將近120平方公裡。
  • 經濟技術開發區
    地理環境     江陰工業區位於經濟發展迅速的福清市江陰半島,規劃用地1880公頃(28200畝),其中:啟動期400公頃(6000畝)、近期達1050公頃(15750畝)。    解決區內企業主要技術人員的市區常住戶口指標。    享受國家和福建省政府賦予福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高新技術園區的相關優惠政策。
  • 歐洲科學院院士項目落地麗水經濟技術開發區
    歐洲科學院院士項目落地麗水經濟技術開發區 2020-11-18 14: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邯鄲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國家級智慧能源示範區
    1月9日,邯鄲經濟技術開發區與中國節能協會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整合力量,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提高節能與環保領域的新技術、新產品的應用效率,推動邯鄲經濟技術開發區節能環保產業與標準化建設領域的項目引進、政策申報與學術交流發展,協助開發區建立國家級智慧能源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