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的標籤太多了,某某的前妻,某某的女兒,某某的外孫女。這些標籤詮釋了一個完整的她,並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
自古,我們國家的女人都受傳統文化的影響,以「羞美」「溫柔」為標杆。給別人一種低調,謙虛的形象,在稱讚某家女子時。多用「大家閨秀」「小家碧玉」來形容。
但是隨著時代的改變,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出現像「包租婆」一樣的潑辣人物。他們不論是在對待事物上,還是在處理感情上,直截了當,從不拖泥帶水。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主人公洪晃就是這樣一個人,她性格直來直往,在感情中「我行我素」。這些可能和她從小的經歷有關。
洪晃是個妥妥的六零後,1961年出生於北京,家世顯赫,父親洪君彥是北大教授,經濟學者。其外祖父也是著名的文人,生長在這麼一個家庭裡,洪晃對待事情所表現出來的那種「不屑一顧」也是情理之中的了。
幼年的洪晃受到過良好的教育,是絕對的「名門之秀」。1974年,在她12歲的時候,作為第一批留學生被送往美國學習英語。當時的她異常的興奮,內心滿滿的使命感。
但小小的年齡,一個人在國外,異常的孤單,好在洪晃從小就是一個內心強的孩子,她適應了異國他鄉的生活,學會照顧自己。
每天,她最盼望的事情就是能回到北京,回到那個生她養她的史家胡同,喝一碗豆汁,點兩個焦圈。
有人說,洪晃自身就帶著「痞氣」,筆者認為,這可能和她的家庭有關,生在大人物的家庭,什麼事情都見過,對人際關係有更深層面的認知。
到了1983年,繼父喬冠華突然離世,母親讓她回國悼念,可又擔心回國之後回不去可怎麼辦?洪晃卻找了一個捷徑,和一個追求她的男孩子扯了證,這樣,就後顧無憂了。
此時的洪晃在美國已經是公司的總裁,有著不菲的酬勞。
回國之後的她偶然看到了陳凱歌導演的《黃土地》,內心浮現崇拜之情,這時候的洪晃賺了許多錢,對於藝術的嚮往是比較強烈的。
年輕的陳凱歌個頭很高,英俊瀟灑。很招女孩子歡迎。就這樣兩人逐漸交往起來。過了半年就和前任的美國籍丈夫離了婚,和陳凱歌扯了證。
結婚後的兩人漸漸出現了矛盾,陳凱歌是一個大男子主義的人,崇尚「相夫教子」的生活,而洪晃則是「我憑什麼伺候你,我有我自己的工作」。
逐漸的,陳凱歌的名氣變大,身邊的花花草草增多,洪晃實在忍受不了,便離婚了。
離婚後陳凱歌更是迫不期待的和主持人倪萍同居,後來陳紅又挺著肚子「殺」到節目組,最終和陳紅結婚。而洪晃的感情之路似乎也沒閒著,不久之後便嫁給了一位法國老公。她曾經在節目上坦言:自己的自信都是這位法國老公給的,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兩人還是分手了。
世事不易,笑罵由人
之後的洪晃也經歷過幾次感情,但都沒有結果。但是在事業上,她一直走到主流的前端。做過雜誌,做過網際網路,現在擁有屬於自己的事業。
但這些始終抵不過媒體給自己的標籤,她說:「我這半輩子都活在撕標籤上。
養女將她的「痞」完美的繼承下。
最終,洪晃開始了自己的第四段感情,男友是一名室內設計師。他們沒有結婚,還收養了一個孩子,叫平平 。她經歷了多次婚姻,沒能有自己的孩子,可能是歲數大了吧,為了不留遺憾,收養了這個小女孩。
現在這個小女孩也長大了。染著一頭綠色的頭髮,蜷坐在沙發上,像極了年輕時候的洪晃。
出身顯赫的洪晃一直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活著,她獨特的個人魅力是整個娛樂圈所不能及的。通過她可以展現出一個道理:往往越有資本的人,最低調。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