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稱之為"名門痞女",她好似不被人接受,但背後是看透世事、不願與場面人為伍的自信與明白,那一份灑脫與不羈讓人欣賞。她的背景給她的人生帶來了底氣,但她為自己的人生贏得了硬氣。她的人生,從來都只能由她自己掌控。
洪晃:真名門後代
她從史家胡同51號走出來,一出生,她的身上就已經有了一大堆標籤。比如:章士釗外孫女、章含之女兒、喬冠華繼女,這輩子都將伴隨著這些。隨著她長大成人,"陳凱歌的前妻、博客紅人、專欄作家、知名出版人、時尚教母"這些標籤又壓在了洪晃的肩上。
她,就是洪晃。值得你認識。
"我害怕別人說我是章含之的女兒"洪晃這樣直白地說。出身帶給她的,在外人看來是求之不得榮耀。地位、財富這些世人孜孜不舍追求的終極目標,她一出生就不費力地擁有。但只有洪晃自己明白,要想活出自己有多麼困難。
對於母親,洪晃有愛有敬有佩服。但洪晃卻始終不願在母親的影子下過活,不願成為母親那樣的女人。
每個人的一生都在尋求認可,生長在這樣的家族裡,想要更加有所作為實在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被家族光環籠罩的背後,是一顆蠢蠢欲動想要做出一番成就,尋找自我意識與自我價值的心。
洪晃從來就不是一個按部就班、規規矩矩生活的人,她有自己的想法,有想成為的目標。
出位的觀念
在國外完成學業後,洪晃選擇了回國。
到了25歲,洪晃任職一家外資企業的代表。八十年代中期時,洪晃的年薪已高達七萬美元。當時這種薪水都可以買大樓了。一個二十五六歲的女孩子,在那個樸素年代,拿著這種工資會有一種很不真實的感覺。
也許是受美國風氣的薰陶,也許是洪晃本身的性格使然。她在1996年辭去了已經飛漲至十八萬美金的首貸職位,辭職的原因大抵是對眼前一眼能夠望到頭的生活的崩潰,日復一日反覆的生活讓自己的生命單調的只剩一種顏色。
其實這種生活是很多普通人正在經受的,日復一日在舒適圈中消磨自己的生命,重頭再來打破舒適圈的想法只是一絲念頭,背後更多的是擔心和顧忌。
但洪晃從來都不缺乏對生活重新來過的勇氣。利落辭職後,隨之洪晃結合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投資出版公司,創立自己的雜誌,打造屬於自己的文化帝國。
挑戰雖大,但從心底裡是開心的,她正在做讓自己從心底裡喜歡的事。
對於追求功成名就,洪晃看的也是坦然。她說,當我老了,我希望我能告訴我的孫輩我曾經做過點令我感到自豪的事。
至於其他的,都不重要。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已經很難得。
光鮮亮麗背後的虛偽成性
時尚圈表面風光的背後,是暗潮洶湧。
洪晃對於時尚圈的彎彎繞繞,從來都不避諱,而是選擇當面直擊。蘇芒同洪晃不和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說到二人恩怨的由頭,尚不明確。歸根結底,是這兩個人的根本理念不同。
洪晃所崇尚的時尚,是獨立人格所彰顯的自由、隨意、幽默、灑脫,更注重內心世界的獨立成長;而蘇芒,則處處要求自己能夠與國際時尚大牌看齊,能和國際流行前沿保持一致,這就是時尚。
個人風格喜好暫時不論對錯。這二人的衝突似乎一直都未曾停止。
洪晃明裡與蘇芒針鋒相對已經很久了,二人的不和昭然若揭是在2017年初,鄭文迪的晚宴上,蘇芒曬出的照片,截去了洪晃,而反之,洪晃直接在微博上曬出了完整的照片。
這一舉動,把蘇芒的小心機顯示得清清楚楚,大多人對蘇芒的做法評定為心腸小,不大方。二人的風評也是各站一頭。
對於時尚的看法,我倒是更加欣賞洪晃。時尚不是追出來的,而是需要創造出來的;時尚不單靠外表,同樣也需要內心的強大、自信與品位。蘇芒創造的時尚,把奢侈品抬到了一個極其高不可攀的位置上,但這種物慾橫流的生活方式其實和真正的時尚和美相差甚遠,不能以奢侈品的存在去評價時尚。真正的時尚根本不需要靠奢侈品去撐起。
拿上流社會開涮,活得很通透
洪晃出生在上流社會,在這個環境下一路成長的她直說:上流社會有很多虛偽的東西。
洪晃曾被冠上"名門痞女"的名號。一出生就拿到頂級女主出場劇本的她顯然不是一個人們心中應有的豪門名媛形象。洪晃是叛逆的,毒舌的,心直口快的,這個人物設定好像不太匹配。但就因為如此,才更顯示出洪晃的與眾不同。
洪晃一直浸泡在上流社會的圈子裡,她冷眼瞧盡所謂上流社會人們的偽裝與壓制,她是個太明白的人。是洪晃不知道怎麼做才會讓自己更容易被人所接納嗎?不是,反之是洪晃太聰明,眼見身旁虛偽汙濁,看盡一切機心,卻不屑與之為伍。
上流社會的出身背景給了洪晃接觸上流社會的機會,同樣的,也正是因為這層身份,洪晃更能夠硬氣地選擇自己所想要身處的位置,過自己想要的人生。至於外界看法與評價,與我無關。這是一種內心的底氣。
出身名門卻不規矩地走自己人生的路,她的灑脫自信,淡然的氣場讓人值得回味。她是一個有故事的女人,敢愛敢恨,敢說敢做,敢評敢論,這樣肆意灑脫,是心中有溝壑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