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容若睡不著仿一首,境界更高一層

2020-08-29 古風詞韻

古代詩詞可謂是我國文化歷史上的一塊瑰寶,在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出現了很多傑出的詞人、詩人,他們在文學方面的貢獻是非常大的。在這些人當中,有一個人非常的獨特,因為他是一位失了故土的帝王,說到這裡大家可能已經猜到是誰了,沒錯,此人就是李煜。

上帝在給你關上一扇門的時候,一定會給你再打開一扇窗。雖然李煜是一個鬱鬱寡歡的皇帝,在皇位上坐著的他是一個失敗的皇帝,但是作為一個詞人他可謂是獨領風騷。

其作品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寫出來的詞膾炙人口,像「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小樓昨夜又東風」都是難得的佳句,這些都是後人模仿的千古絕唱。

唯獨有一首詞,600年以來,從未被人模仿過,這首詞就是《長相思·一重山》,原詞如下:

《長相思》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這首詞跟李煜其他的詞風格差不多,都是通過景致來寫愁緒的,這首詞是李煜早期的作品,風格十分的清新,讓人一口氣讀到底別有一番滋味。雖然是寫愁意的,但是全篇沒有直接寫愁,而是通過各種所見之物來抒發心情。

那麼這首詞到底難仿的地方到底在哪呢,最難仿的地方可謂就是在於詞人對重疊意向的運用,「一重山,兩重山」簡短的幾個字,就把整詞的背景給描繪了出來,還恰到好處的抒發了詞人內心的愁緒。就算是有人有心想仿寫,對於這麼精妙的句子也難以下手。

這600多年有很多人有賊心沒賊膽,但是到了清朝有一位天才少年,他對這首詞非常的感興趣,他就是納蘭性德。納蘭性德雖然年紀比較小,但是已經名聲遠揚,是一個難得的才子,他的偶像就是納蘭性德。我們大家來看看他寫的這首詩,能不能擔得上他的年少成名。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納蘭性德跟他的偶像李煜一樣,也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這首詞的創作背景是納蘭性德27歲的時候隨著康熙帝出巡,晚上睡不著覺滿腹愁緒。他嘴裡念叨著李煜的詞,然後忽然有了靈感,寫出了這首詞。

納蘭性德的這首詞可謂是不輸他的偶像李煜,不僅在詞的形式上完全一樣,「山一程,水一程」「風一更,雪一更」短短的幾個字用得非常的精妙,完全不輸李煜。

眾所周知納蘭性德是仿寫的李煜的詞,在很多方面都是有所借鑑,一直有兩種聲音存在著。有人覺得納蘭性德是後起之秀不輸前人,還有人認為李煜的才是最經典之作,在這方面其實是非常主觀的,不知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觀點。

相關焦點

  • 李煜這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多年難分高下
    李煜這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多年難分高下作為君王李煜無疑是失敗的,但作為詞人,李煜顯然是成功的。與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不管是從詞風還是對待感情上來說,都是多情之人。李煜的詩詞語言明快、生動,真誠,深受子孫後代的喜愛。
  • 李煜這詞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又一篇佳作誕生
    雖然作為國主的李煜是失敗的,但是他精通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的造詣,尤其是對詞的成就是最高的,並且在晚唐時期中的五代詞中別樹一幟,雖然後世的人多次模仿李煜的詞,但是唯獨一首《長相思·一重山》,這首詞,在600多年裡無人敢仿。作為一位詞人,李煜無疑非常成功。夾雜在「唐宋詩詞文壇」之間,李煜仍是那麼的出眾。
  • 李煜這首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睡不著仿一首,多年難分高下
    不過很奇怪的是有一首詩詞,卻在長達600多年的時間裡從來沒有人模仿過,這部作品就是《長相思·一重山》。  《長相思》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這首詩詞表達了閨中思婦對離人的無限思念,以及思而不得帶來的無限哀愁。
  • 李煜這首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模仿之作,多年難分高下
    更誇張的是他的那句「小樓昨夜又東風」,僅其中一個「又」字,就讓宋元明清的文人效仿不絕。但不知為何,李煜的這首《長相思》,卻600多年來無人敢仿:《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 南唐後主這首詞700年無人仿,納蘭容若睡不著仿一首,流傳至今!
    李煜的詞被世人模仿了太多次了,但不知為何,這首《長相思·一重山》,卻700多年無人敢仿,我們先來看看這首詞:《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這是一首思婦懷人詞。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明明句句都在寫憂愁,卻沒用一個愁字。李煜前期的詞作,風格綺麗柔靡,不脫"花間"習氣。這首詞雖寫相思懷人,但境界十分高遠闊大,格調高於一般的描寫閨中生活的作品。
  • 李煜這首詞700年來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即興仿一首,開篇就驚豔
    更誇張的是他的那句「小樓昨夜又東風」,僅其中一個「又」字,就讓宋元明清的文人效仿不絕。但不知為何,李煜的這首《長相思·一重山》,卻600多年來無人敢仿,我們來讀一讀:《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 李煜這首詞700年來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即興仿了一首,不料成絕唱
    唐宋文壇,群星璀璨,就像兩條星河熠熠生輝,而李煜就是站在唐宋文壇之間的那個人,他這顆星的閃耀程度,不輸絕大多數唐宋名家。李煜的詞被模仿了太多次了。自從他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寫愁後,以江水喻愁似乎就成了一種時尚。自從他寫出了「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後,西樓月就成了兩宋文人爭相吟誦的意象。更誇張的是他的那句「小樓昨夜又東風」,僅其中一個「又」字,就讓宋元明清的文人效仿不絕。
  • 李煜早年1首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失眠仿寫,入選教科書
    李煜早年1首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失眠仿寫,入選教科書作為帝王,李煜的政治生活是一出荒謬的悲喜劇。風流才子無心政治,卻陰差陽錯,做了一代君主。但不知為何,李煜的這首《長相思·一重山》,卻600多年來無人敢仿,我們來讀一讀:《長相思·一重山》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 李煜的這首詞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我來試試,又一篇佳作誕生
    600年來李煜這詞無人敢仿,納蘭性德:讓我試試,又一佳作誕生不過很奇怪的是有一首詩詞,卻在長達600多年的時間裡從來沒有人模仿過,這部作品就是《長相思·一重山》。《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 李煜一首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隨手一仿,開篇便驚豔眾人
    雖然李煜的詩詞是後世文人模仿的熱門,不過很奇怪的是有一首詩詞,卻在長達600多年的時間裡從來沒有人模仿過,這部作品就是這是李煜早期的一首詞,其核心是在寫愁緒,但是縱覽全文卻沒有一個&34;字出現。之所以這首詞沒有像其他詩詞那樣被後世文人普遍模仿,是因為它確實是不好寫。首先來說就是&34;,就是上面說的,全文是在寫愁緒,可是卻沒有一個愁字出現,這就很不好把握。當然寫這種詩詞的文人也不是沒有,像李清照就是個中的高手。
  • 好物分享|李煜的一首詞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我來試試,開篇驚豔世人
    李煜的一首詞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我來試試,開篇驚豔世人說起南唐後主李煜,他算得上歷史上的一位傳奇人物!這是李煜早期的一首詞,其核心是在寫愁緒,但是縱覽全文卻沒有一個「愁」字出現。之所以這首詞沒有像其他詩詞那樣被後世文人普遍模仿,是因為它確實是不好寫。
  • 李煜的《長相思》妙啊,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容若27歲仿出一篇
    但是有李煜有一首詞,精妙絕倫,誕生600年來無人能模仿,這首詞就是《長相思·一重山》。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李煜早年間所做的一首詞,風格還是他最擅長的花間派,涉及的景物乍一看也沒有跳脫出花鳥山月,但是這篇詞從誕生後,被諸多人傳送讚嘆,卻無人模仿。主要是因為太難了。
  • 李煜的一首詞無人敢仿,納蘭性德不信邪,隨手一寫被後世奉為經典
    李煜的一首詞無人敢仿,納蘭性德不信邪,隨手一寫被後世奉為經典李煜作為南唐後主,在歷史上是一位非常「不靠譜」的皇帝,但是在古代文壇,李煜的大名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李煜的作品就像天空中那些璀璨的星星,每一顆都與眾不同,詩詞愛好者們總會陶醉於他的作品之中,給人以感悟。
  • 李煜有首詞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試著寫了首,開篇驚豔世人
    他被稱為「千古詞帝」,詩詞被後人爭相模仿,但李煜的有一首詞,卻在長達600多年的時間裡從來沒有人模仿過,這部作品就是《長相思·一重山》。這是詞的核心是在寫愁緒,但是縱覽全文卻沒有一個「愁」字出現。之所以這首詞沒有像其他詩詞那樣被後世文人普遍模仿,是因為它確實是不好寫。
  • 李煜的一首詞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我來試試,開篇驚豔世人
    雖然李煜的詩詞是後世文人模仿的熱門,不過很奇怪的是有一首詩詞,卻在長達600多年的時間裡從來沒有人模仿過,這部作品就是《長相思·一重山》。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 李煜《長相思》,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仿寫,開篇3字驚豔世人
    然而,李煜「千古詞帝」的稱號可不是浪得虛名,他有一首詞《長相思》,600年無人敢仿寫,先來看看這首詞妙在何處。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正是因為這樣的寫作手法,在之後的600年中,沒有一人敢仿,因為如此高超的寫作能力,想要模仿,真的是非常的難。直到清朝,另一位傳奇的詞人出現了,那便是「滿清第一詞人」納蘭性德,當這首詞傳到他這裡的時候,納蘭性德便試了試,仿寫了另一首非常經典的《長相思》,開篇3字就驚豔了世人。下面讓我們在欣賞一下。
  • 歐陽修「庭院深深深幾許」,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仿成經典
    何況李清照晚年的詞作多數也是創作於南宋時期,這也是納蘭性德比不了的。王國維這話雖然說得誇張,但把納蘭性德當成「清朝第一詞手」,甚至說他是元、明、清三朝的「第一詞手」,小美認為是沒多大問題的。自南宋女詞人朱淑真的《蝶戀花·送春》後,到現在2020年,近800年來個人覺得拿得出手的《蝶戀花》不多,納蘭性德這首算一個,很有水平。除了納蘭性德這首外,王國維也寫了數首《蝶戀花》,但與納蘭性德的詞作比王國維還是有一定差距的。納蘭性德這詞寫於1682年,當時28歲(虛歲)的他奉命出塞。與一般的邊塞詞不同,這首詞作充滿了哲思。
  • 李煜這首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我來試試,開篇驚豔世人
    而在這樣的情緒下,雖然簾外風月正好,但是思婦已然無心觀賞,也無人可分享。李煜這首詞句句寫思婦「愁怨」,但是卻不言明,而是將之蘊藏在字裡行間,通過思婦所見之景,折現胸中之情,筆觸細膩空靈,遣詞用句已然是登峰造極之境。所以這首詞寫出來以後,雖然喜歡模仿前人高水平之作的詞人不在少數,但600多年間卻沒人敢模仿這首詞,畢竟「珠玉在前」,胡亂模仿反倒可能落個下乘。
  • 李煜一首長相思,600多年無人超越,納蘭容若仿寫一首卻平分秋色
    李煜特殊的君主身份,讓他的詞作和尋常人比起來更多了一種家國情懷,尤其是在滅國之後他的作品中更是透露出一種無人可體會的哀愁,這讓後世不少文人騷客都為之拜服,更是爭先模仿。像李煜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以江水喻愁就引領了文人騷客間一種時尚,當他寫出「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後,西樓月又成為文人之間爭相詠誦的對象,足以見得李煜在詞壇中的地位相當之高,他對後世詞作有著很深遠的影響,但有一首詞,自李煜寫過後600多年來竟無人效仿,這首詞就是《長相思》。
  • 李煜的這首詞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我來試試,又一篇佳作誕生
    不過,在李煜的眼中,這「春水」卻充滿了愁情。感傷之下,李煜吟出了「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絕美詞句,自此之後,以「春水」表達愁情便成為了大多數詩人的潮流。亡國之君總是充滿了憂愁,李煜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國,在悲愁之下,李煜寫下詞句「小樓昨夜又東風」。僅是一個「又」字引發出了無限感慨,將傷感之情推向了更濃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