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擅寫詞,不管是抒懷,還是描寫市民生活,他們都能寫的靈動有趣,讓人讀了難以忘記。宋代寫詞的人也多,但有這麼一個人,本是士族階層,卻沒有一點功名,整天在青樓跟著歌女混,不得主流社會的認同,卻得到一眾風塵中人的追捧,死時萬千妓女相送,他就是柳永,那個最懂女人的柳永。
他本有一個好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是縣丞,父親是監察御史,兩個哥哥均為進士,這對當時的家庭來說,是非常爭氣的一件事。柳永呢,在這樣的環境下,如同所有有才華的人一樣,天賦高,少年成名,家人也為他驕傲,覺得這個孩子將來一定可以光耀門楣,他自己也是這樣認為的。於是,滿懷著建功立業的心願,前往京城參加考試。
對士族來說,這是一條光明的道路,尤其是他還滿腹才華。十九歲的柳公子從老家出發,一路走一路玩,居然花了六年時間才到京城。就算古代的交通並不發達,這麼長的時間也夠他來回十多次了。他在各地遊山玩水,尤其是杭州,他被杭州的湖光山色和都市的繁華給迷住了。他沉浸在山水之間,被美貌而又有才華的歌女絆住了,在這裡一住多年,當然也寫了無數的詩詞。為了生計,想要投靠當地的一個大官去當幕僚,為此還特地寫了一首詞,在後來被很多人傳頌,但是大官嚴厲的拒絕了他。
一路走走停停,他終於到了京城,這個時候已經過去了六年了,但是他依然還是不著急於考試,又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京城熱鬧的市民生活當中。第二年,他終於想要參加考試了,以自己的才華,他有充分的信心是可以金榜題名的,幻想著能被皇帝賞識,然後做出一番大的作為,誰知道這次卻失敗了。過了三年,他再次參加考試,同樣沒考上。這時的柳永,心裡也比較失落,自己明明才華不輸別人,為什麼總是落榜呢。
事實上,他的落榜並不是被人家算計,而是他的詩文跟那個時代不合。他比較傾向於是描寫一些市民生活,當時的帝王是一個喜歡儒雅、嚴肅文章的人,皇帝覺得他庸俗、浮華,是不容於朝堂的,所以當時皇帝對他的印象很不好。再三年之後,他又去考試,這次他中了,但是皇帝看到他的名字,想起他那些俗豔的文章,加上柳永之前沒考上,寫了一首表達鬱悶的詞,最後,皇帝革去了柳永的功名,能讓他去市井填詞去。就這樣,柳永開始奉旨填詞的生涯,成了各地青樓妓館裡的常客。
在古代科舉考不上的文人,並不是只有他一個,通常都會隱居山林,然後謝謝詩詞,等過幾年之後自然就有了名聲。但是柳永他不一樣,他選擇去城市當中,去青樓妓館裡頭,去書寫底層小人物的小生活。這時的柳永,全身心地投入到詞的創作中去。這時的詞,大多是關於他的紅顏,幫一些歌女妓女寫詞。
古代所謂的青樓女子,和現在的一些從業者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簡單點來說就是那個時候的女子雖然也賣身,但是他們也是有一定的才藝傍身的。柳永在青樓裡面很受歡迎,他寫的詞,拿去給青樓女子演唱,基本上都能成為一時的流行音樂。按這個角度來看,柳永也是個相當不錯的作詞人。
其實在後期,柳永還是成功的考取科舉,並且也了官,在當地還是算有政績,但其實官做得並不大。對柳永來說,作為一個士族,他的功名之路並不順暢,也不算成功。但是作為一個詞人卻是非常成功的,他開創了慢詞這種新的表現形式,按現在說法,是宗師級的人物。他在原來的基礎上,將曲調變得更長,字句也增加了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變化,才慢慢演變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宋詞。你可以試著去以唱的方式,去讀柳永的詞,
是非常具有美感的。他的詞原本就是給歌女們去唱的,所以他改善詞的演唱度,讓它聽起來更加的動聽。還有,一些字句的增加,讓我們能更多的表達心裡的情感。他的這些革新,在後面影響了後面許許多多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送,柳永的詩文,太庸俗,不容於那個時代,但是他對於男女情感生活的描述,對於普通生活的描述,其實是很生活化的。
按照現在的眼光看,柳永就是一個生活有點慘的文藝男,有才華,偶爾寫寫東西,很受女人的喜歡,不過因為跟當時的社會不合,才會一直不得志。不過對他來說,只有有詩、有紅顏,還能流浪,誰說不是一件快活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