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流浪詩人柳永:生活就是美女、美酒和詩歌

2020-12-14 百家號

宋朝擅寫詞,不管是抒懷,還是描寫市民生活,他們都能寫的靈動有趣,讓人讀了難以忘記。宋代寫詞的人也多,但有這麼一個人,本是士族階層,卻沒有一點功名,整天在青樓跟著歌女混,不得主流社會的認同,卻得到一眾風塵中人的追捧,死時萬千妓女相送,他就是柳永,那個最懂女人的柳永。

他本有一個好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是縣丞,父親是監察御史,兩個哥哥均為進士,這對當時的家庭來說,是非常爭氣的一件事。柳永呢,在這樣的環境下,如同所有有才華的人一樣,天賦高,少年成名,家人也為他驕傲,覺得這個孩子將來一定可以光耀門楣,他自己也是這樣認為的。於是,滿懷著建功立業的心願,前往京城參加考試。

對士族來說,這是一條光明的道路,尤其是他還滿腹才華。十九歲的柳公子從老家出發,一路走一路玩,居然花了六年時間才到京城。就算古代的交通並不發達,這麼長的時間也夠他來回十多次了。他在各地遊山玩水,尤其是杭州,他被杭州的湖光山色和都市的繁華給迷住了。他沉浸在山水之間,被美貌而又有才華的歌女絆住了,在這裡一住多年,當然也寫了無數的詩詞。為了生計,想要投靠當地的一個大官去當幕僚,為此還特地寫了一首詞,在後來被很多人傳頌,但是大官嚴厲的拒絕了他。

一路走走停停,他終於到了京城,這個時候已經過去了六年了,但是他依然還是不著急於考試,又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京城熱鬧的市民生活當中。第二年,他終於想要參加考試了,以自己的才華,他有充分的信心是可以金榜題名的,幻想著能被皇帝賞識,然後做出一番大的作為,誰知道這次卻失敗了。過了三年,他再次參加考試,同樣沒考上。這時的柳永,心裡也比較失落,自己明明才華不輸別人,為什麼總是落榜呢。

事實上,他的落榜並不是被人家算計,而是他的詩文跟那個時代不合。他比較傾向於是描寫一些市民生活,當時的帝王是一個喜歡儒雅、嚴肅文章的人,皇帝覺得他庸俗、浮華,是不容於朝堂的,所以當時皇帝對他的印象很不好。再三年之後,他又去考試,這次他中了,但是皇帝看到他的名字,想起他那些俗豔的文章,加上柳永之前沒考上,寫了一首表達鬱悶的詞,最後,皇帝革去了柳永的功名,能讓他去市井填詞去。就這樣,柳永開始奉旨填詞的生涯,成了各地青樓妓館裡的常客。

在古代科舉考不上的文人,並不是只有他一個,通常都會隱居山林,然後謝謝詩詞,等過幾年之後自然就有了名聲。但是柳永他不一樣,他選擇去城市當中,去青樓妓館裡頭,去書寫底層小人物的小生活。這時的柳永,全身心地投入到詞的創作中去。這時的詞,大多是關於他的紅顏,幫一些歌女妓女寫詞。

古代所謂的青樓女子,和現在的一些從業者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簡單點來說就是那個時候的女子雖然也賣身,但是他們也是有一定的才藝傍身的。柳永在青樓裡面很受歡迎,他寫的詞,拿去給青樓女子演唱,基本上都能成為一時的流行音樂。按這個角度來看,柳永也是個相當不錯的作詞人。

其實在後期,柳永還是成功的考取科舉,並且也了官,在當地還是算有政績,但其實官做得並不大。對柳永來說,作為一個士族,他的功名之路並不順暢,也不算成功。但是作為一個詞人卻是非常成功的,他開創了慢詞這種新的表現形式,按現在說法,是宗師級的人物。他在原來的基礎上,將曲調變得更長,字句也增加了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變化,才慢慢演變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宋詞。你可以試著去以唱的方式,去讀柳永的詞,

是非常具有美感的。他的詞原本就是給歌女們去唱的,所以他改善詞的演唱度,讓它聽起來更加的動聽。還有,一些字句的增加,讓我們能更多的表達心裡的情感。他的這些革新,在後面影響了後面許許多多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送,柳永的詩文,太庸俗,不容於那個時代,但是他對於男女情感生活的描述,對於普通生活的描述,其實是很生活化的。

按照現在的眼光看,柳永就是一個生活有點慘的文藝男,有才華,偶爾寫寫東西,很受女人的喜歡,不過因為跟當時的社會不合,才會一直不得志。不過對他來說,只有有詩、有紅顏,還能流浪,誰說不是一件快活的事呢。

相關焦點

  • 原創詩歌《流浪的詩人》
    我的詩人,一個流浪的瘋子,總是不露聲色的吃掉喪父之痛,編織成心底諾大的網,並帶著刺,不斷傷著自己,我的詩人愛上了痛,不斷在生命的海洋裡舉起憂傷和執著。我的心被你詩歌的火焰灼傷,默默地燃燒,和世間形成廝殺的對峙,我的詩人,我的朋友,不要因為恐懼而撲滅你內心的狂熱,站起來讓我們感覺到你的存在,一切墜落的人,生性多疑
  • 周長君:遷徙的鳥兒和流浪的詩人
    遷徙的鳥兒和流浪的詩人文/周長君自由有多珍貴?請看看遷徙的鳥兒和流浪的詩人就知道了心靈需要一雙翱翔的翅膀從黑夜飛向黎明從童年飛向蒼老從血腥的蠻荒飛向文明的外表從大峽谷飛向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哪裡有雪山融化讓河流奔騰的地方哪裡就有詩人的靈魂裸露如同古老的頁巖接受陽光的暴曬如同遠徵的十字軍卸卻鎧甲自由了嗎孤獨的露水蒸發了嗎
  • 五個流浪詩人,五首詩詞,灑脫至極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不喜歡當下的禮節,不喜歡受約束,喜歡放縱自己,喜歡隨處漂泊,隨處流浪,就像我們現在想要逃離北上廣一樣,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浩如煙海的詩詞歷史上,總有那麼幾個喜歡流浪的詩人。那些一生放縱的流浪詩人,你認識幾個?那麼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五個流浪詩人,五首詩詞,灑脫至極。1.
  • 帶著詩歌去流浪
    帶著詩歌去流浪作者:邢海峰 選自詩集《靈狐》 驚蟄那是個什麼天黝黑的土地裡爺爺用子曰吟詩作對用那把破舊的鋤頭在田地裡挖響隱隱的春雷 種下一顆詩歌的種子貧瘠的土地裡冒出了三月的春芽像桐油燈的心蕊閃耀著熠熠的光輝 爺爺牽著我的小手在山上奔跑我們唱著民俗歌謠學著布穀鳥兒的鳴叫 後來爺爺走了他囑咐我要把生活過得像詩歌一樣 我想
  • 孤獨是詩歌的靈魂和本質
    孤獨是詩歌的靈魂和本質。在《熟悉黑夜》一詩中,詩人弗羅斯特以他獨特的詩歌形式寫出了寂寞之韻味,孤獨之芳香,從而道出詩人的內心世界:在現實的社會中,學會寂寞,享受孤獨,才能真正地品嘗人生之百味。黑夜的孤寂,無以言語。《熟悉黑夜》之中,詩人更是明顯已對黑夜早已熟悉,不再有任何驚訝。
  • 一首詩寫盡了詩人的孤獨豪放,李白《月下獨酌》深度翻譯和賞析
    尤其是當美景良辰,月下花間,更希望有親近的伴侶和自己一起分享風景的優美和酒味的醇香。李白寫這首詩的時候恰恰就是這種心情,但是他有酒無親,一肚子話無處可說,只好與明月和自己的身影為伴。當然,這正是詩人對世俗厭倦、對現實失望的反映,是一個具有遠大抱負的人不能施展才能,終生不得志的痛苦心情的流露。詩人運用豐富的想像,表現出自己由孤獨到不孤獨,由不孤獨到孤獨,再由孤獨到不孤獨的一種複雜情感。全詩表現了詩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邀月對影,千古絕句,表面看來,詩人似乎真能自得其樂,可是背面卻有無限的悽涼。
  • 吉林詩人 | 金克義現代詩歌:一個人的遊蕩
    是一條老街,人是陌生的面孔空氣裡沒有核酸的味道我漫無目的,不知是為他人遊蕩還是為自己遊蕩一家彩票站開著門我多麼喜歡獎金,像喜歡美女但討厭大堆大堆的煙味我走出那家超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像極了一個流浪的詩人非常時期,陽性不允許陰性自由活動一個人的遊蕩有些奢侈月光明媚時,會有一條影子不離不棄夜風唱著空洞的曲子看不見一對情侶的約會此刻有人在麻將桌上有人在
  • 吉林詩人|金克義現代詩歌:一個人的遊蕩
    >這幾天晚上,我一個人遊蕩在街上街是一條老街,人是陌生的面孔空氣裡沒有核酸的味道我漫無目的,不知是為他人遊蕩還是為自己遊蕩一家彩票站開著門我多麼喜歡獎金,像喜歡美女但討厭大堆大堆的煙味我走出那家超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像極了一個流浪的詩人非常時期,陽性不允許陰性自由活動一個人的遊蕩有些奢侈
  • 柳永《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充滿了古今中外的倔強流浪
    作者柳永流浪在異國他鄉,他為伊而憔悴,從不後悔。從孤獨到孤獨。漂泊而落在懷中的纏綿,更是春愁,相思,憔悴!沒有先進的技術,沒有發達的交通,沒有快捷的信息。只有想像,缺失,意義。站在危樓上,風和日麗,看著春意盎然的極度憂傷,靜靜地生活在天空中。草色煙淡,無言,憑誰附錄的意思。這會讓人們瘋狂地唱起葡萄酒,讓音樂變得毫無味道。我不後悔我的衣服越來越寬,這讓人們為伊而憔悴。隨著裙帶的逐漸加寬,我不後悔,人們對伊感到憔悴。這個句子,這種情況,是王國維《人間詞話》的第二個環境。
  • 評讀詩人海子詩歌《西藏》
    原文:海子《西藏》西藏,一塊孤獨的石頭坐滿整個天空沒有任何夜晚能使我沉睡沒有任何黎明能使我醒來一塊孤獨的石頭坐滿整個天空>他說:在這一千年裡我只熱愛我自己一塊孤獨的石頭坐滿整個天空沒有任何淚水使我變成花朵沒有任何國王使我變成王座賞析海子是是個怎樣的人,我不能做太多評價,但是他的詩歌卻給了我不少的啟示和衝擊。
  • 詩畫| 過客詩歌2首:孤獨的詩人
    躺在鐵軌上的詩人故鄉的麥地裡全是金子每晚當作枕頭睡踩下去是果實吃下去卻是新的生命故鄉的麥地裡有了金子卻沒有了詩人他們停留在了時代的終結點有一位詩人被無知在死後所「正名」在山海關外的鐵軌上屹立著一位詩人沒有光環的偉岸取名「
  • 柳永:一個「流浪歌手」的人生
    所謂「遊詞」,就是無病呻吟、矯揉造作的作品。柳永恰恰寫出了真實的人和真實的情感,甚至真實的欲望,因此獲得廣泛認可。柳永多寫男女間的離愁別恨,顯得有些「英雄氣短,兒女情長」,但如果從詞的起源和最初的功用來分析,就不會得出這樣的結論。詞從問世以來,主要是當作「流行歌曲」在酒宴中供歌女演唱的,這樣的場合和用途使詞的題材常局限於男女相思離別。
  • 李白《月下獨酌》:酒、月意象下詩人的浪漫與孤獨
    酒和月,是李白於精神世界中永遠的知己,也是李白詩歌中頻繁光顧的常客,是他一生須臾不曾離開的最忠實的伴侶,無論他走到哪裡,也不管他身處何方,總會留下一些有關美酒與明月的興會淋漓之作。如「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如「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 中國詩歌的前景和詩人的地位
    中國是世界上的詩歌大國,也歷來是世界詩歌強國。結繩計數和畫圖作文開始,中國就誕生了詩歌。而最早的詩歌結集《詩經》,更是世界上最早、藝術成就最高的一部詩集。中國也產生了燦若繁星的詩人,像李白杜甫,白居易,張若虛,李賀,杜牧,李煜,蘇軾,李清照,陸遊,柳永,馬致遠,胡適,毛澤東,徐志摩,艾青……可以說,光詩人的名錄就可以編輯厚厚一大本書。詩歌應該是戰鼓,是號角,是戟,是劍,是根治人靈魂的手術刀,君不見屈子《離騷》裡「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嶽飛《滿江紅》「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
  • 裡爾克詩歌與生活的關係
    我們中沒有人認識這位一百多年前出生的詩人,但依靠道聽途說,我們這些因為各種原因對他產生興趣的人,各自編織了對他的印象。這些印象各不相同,如果說有什麼共同點的話,那就是裡爾克是一位詩人——即便他在生活中是一個失敗者,在社會中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浪子,終生四海為家……我們也只應該將他作為詩人對待。因為,對裡爾克而言,現實的成功和做一位詩人並不兼容,「在生活與偉大作品之間,總有某種古老的敵意。」
  • 盛世美酒兩詩人:李白與艾布·努瓦斯
    公元762年,李白逝世的那一年,阿拉伯阿拔斯朝(公元 750—1258年)的一位盛世詩人誕生了。他就是著名的酒詩人艾布·努瓦斯(公元762—813年)。詩人李白的一生幾乎是和盛唐時代相始終的,而艾布·努瓦斯所經歷的哈裡發哈倫·拉希德時代也是阿拉伯歷史上最輝煌、最強盛的時 代。他們二人雖一生未見,但所愛之事,鍾情之物,都是一樣的。
  • 一首詩寫盡了詩人的孤獨豪放,李白《月下獨酌》
    尤其是當美景良辰,月下花間,更希望有親近的伴侶和自己一起分享風景的優美和酒味的醇香。李白寫這首詩的時候恰恰就是這種心情,但是他有酒無親,一肚子話無處可說,只好與明月和自己的身影為伴。詩人化無生命的自然物為有生命、有情的人,和它們一同飲酒、唱歌、起舞,並且還要和月亮結成親密無間的好友,充分反映了詩人孤傲、清高、狂放不羈的情懷。當然,這正是詩人對世俗厭倦、對現實失望的反映,是一個具有遠大抱負的人不能施展才能,終生不得志的痛苦心情的流露。詩人運用豐富的想像,表現出自己由孤獨到不孤獨,由不孤獨到孤獨,再由孤獨到不孤獨的一種複雜情感。全詩表現了詩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
  • 唐朝「酒吧」裡的西域美女,激發詩人創作靈感的源泉
    還是民間的歌舞令人迷戀,如果品著美酒,欣賞著西域美女跳起的胡旋舞,或者疏勒舞、于闐舞,是不是能激起文人的萬丈豪情呢?今天就讓我們穿越時光走進唐朝長安城,踏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感受大唐盛世景象,然後端坐於西市的酒吧,品著夜光杯裡的西域美酒,欣賞著活動在酒肆裡翩翩起舞的胡姬跳起優美的舞蹈,一切都瀰漫在酒香和樂舞裡了。
  • 孤獨的麥地詩人海子:春暖花開了,你卻抱著純潔的聖經臥軌了
    我有三次受難:流浪、愛情、生存,我有三種幸福:詩歌、王位、太陽。【海子】海子這個孤獨的麥地詩人,一生都在流浪和貧困中度過,詩歌是他的王國。他發現詩歌可以讓自己流浪的心得到短暫的停泊,他開始痴迷上寫詩,也漸漸在校園有了名氣,和北大五四文學社的駱一禾和西川一起被稱為北大三詩人。海子的生命短暫,寫詩的時間也只有幾年。
  • 孤獨深處的沉思——吳投文詩歌《孤獨者》細讀
    但不可否認,對玄學派詩歌進行新批評閱讀和鑑賞無疑是一種極好的方式。近觀中國當代詩壇,學院派詩人因為過於注重其思想的湧動和思維的樂趣,從而在某種程度上與玄學派詩歌有相似之處。因而,用新批評理論來細讀學院派詩人吳投文的《孤獨者》一詩,便也具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理論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