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書法名家系列 · 蘇軾 | 杜勝蘇 臨習

2020-10-23 中華文化雜誌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美食家、畫家。


祈福祖國


臨東坡字 寫世人心

學習東坡書法,因其性雅格高,去世俗之氣而超群拔俗,甚喜久矣,其書法置於案頭,隨手翻閱……

今臨習部分東坡手札,追其品格,然不得九牛一毛……

因紙張所限,打破其原有書寫形式。亦為長短句排列,惘然如是……

東坡千古詩書畫

道盡人間豁達心

……


杜勝蘇書法 臨習

《寶月帖》

蘇軾書於治平二年(1065)。紙本。23釐米×17.7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大人令致懇,為催了《禮書》,事冗,未及上問。昨日得寶月書,書背承批問也。令子監簿必安勝,未及修染。軾頓首。


杜勝蘇書法 臨習

《致運句太博帖》

蘇軾約書於熙寧四年(1071)。紙本,25.6釐米×24.5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軾啟,適辱教不果。即答悚悚。晚來尊體佳安。惠貺臨安香合極佳妙。領意之厚。敢不捧當。但深感也。謹奉啟。上謝不宣。軾再拜。運太博閣下。十六日。


杜勝蘇書法 臨習

《致至孝廷平郭君尺牘》

26.5釐米x30.5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 軾啟,辱教,具審孝履支持。承來日遂行,適請數客,未得走別。來晨如不甚早發 當詣見次,梅君書寫未及,非久差去也。李六丈近遣人賚書去,且為致懇,酒兩壺,以飲從者而已,(不宣。軾再拜。至孝廷平郭君 三日。)


杜勝蘇書法 臨習

《北遊帖》

又名《致坐主久上人尺牘》,蘇軾書於元豐元年(1078)。紙本,26.1釐米×29.5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軾啟,辱書,承法體安隱,甚慰想念。北遊五年,塵垢所蒙,已化為俗吏矣。不知林下高人猶復不忘耶!未會見,萬萬自重。不宣。軾頓首,坐主久上人。五月廿二日。


杜勝蘇書法 臨習

《京酒帖》

蘇軾書於1080年(元豐三年) 行書

釋文 :京酒一壺送上,孟堅近晚,必更佳 軾上道源兄。十四日。


《啜茶帖》

紙本,23.4釐米×18.1釐米,故宮博物院收藏。

釋文 :道源無事,只今可能枉顧啜茶否?有少事須至面白。孟堅必已好安也。軾上恕草草。


杜勝蘇書法 臨習

《覆盆子帖》

紙本,凡6行,計44字。27.7釐米×44.8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覆盆子甚煩採寄,感作之至。令子一相訪,值出未見,當令人呼見之也。季常先生一書,並信物一小角,請送達。軾白。


《覆盆子帖》局部


《覆盆子帖》局部


杜勝蘇書法 臨習

《令子帖》

蘇軾書於紹元年(1094)。紙本,30.3釐米×25.6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令子所示,專在意,來日相見即達之。但未必有益也。輒送十,省為一奠之用。難患流落中,深愧不能展毫末也。不罪、不罪。軾手啟。


《令子帖》局部


《令子帖》局部


杜勝蘇書法 臨習

《一夜帖》

又名《致季常尺牘》,30.3釐米×48.6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一夜尋黃居寀龍不獲。方悟半月前是曹光州借去摹搨。更須一兩月方取得。恐王君疑是翻悔。且告子細說與。才取得。即納去也。卻寄團茶一餅與之。旌其好事也。軾白。季常。廿三日。


《一夜帖》局部


《一夜帖》局部


杜勝蘇書法 臨習

《題王詵詩帖》

蘇軾書於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紙本,行書,29.9釐米×25.7釐米。

釋文 :晉卿為僕所累,僕既謫齊安,晉卿亦貶武當。饑寒窮困,本書生常分,僕處之不戚戚。固宜。獨怪晉卿以貴公子罹此憂患而不失其正,詩詞益工,超然有世外之樂。此孔子所謂可與久處約,長處樂者耶。元祐元年九月八日蘇軾書。


《題王詵詩帖》局部


《題王詵詩帖》局部


《題王詵詩帖》局部


杜勝蘇書法 臨習

《李太白仙詩卷》局部

蘇軾寫於元祐8年(1093年)。34.4釐米×106釐米。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釋文:朝披夢澤雲,笠釣青茫茫。尋絲得雙鯉,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勢如飛翔。歸來問天老,奧義不可量。金刀割青素,靈文爛煌煌。咽服十二環,奄見仙人房。暮跨紫鱗去,海氣侵肌涼。龍子善變化,化作梅花妝。贈我累累珠,靡靡明月光。勸我穿絳縷,系作裙間襠。挹子以攜去,談笑聞遺香。



《李太白仙詩卷》局部


《李太白仙詩卷》局部


《李太白仙詩卷》局部


《李太白仙詩卷》局部


杜勝蘇書法 臨習

《李太白仙詩卷》局部

釋文 :人生燭上花,光滅巧妍盡。春風繞樹頭,日與化工進。只知雨露貪,不聞零落盡。我昔飛骨時,慘見當塗墳。青松靄朝霞,縹緲山丁村。既死明月魄,無復玻璃魂。念此一脫灑,長嘯祭崑崙。醉著鸞皇衣,星鬥俯可捫。



《李太白仙詩卷》局部


《李太白仙詩卷》局部


《李太白仙詩卷》局部


杜勝蘇書法 臨習

《江上帖》

蘇軾約書於建中靖國元年(1101),又稱《邂逅帖》,30.3釐米×30.5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軾啟,江上邂逅,俯仰八年,懷仰世契,感悵不已。辱書,且審起居佳勝。令弟愛子,各想康福。餘非面莫既,人回匆匆不宣。軾再拜知縣朝奉閣下。四月廿八日。


《邂逅帖》局部


《邂逅帖》局部


杜勝蘇書法 臨習

《歸安丘園帖》

此帖又名《致於厚宮使正議尺牘》。蘇軾書於元祐元年(1086)。25.6釐米×31.1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軾啟,前日少致區區,重煩誨答,且審臺侯康勝,感慰兼及。歸安丘園,早歲共有此意,公獨先獲其漸,豈勝企羨。但恐世緣已深,未知果脫否爾。無緣一見,少道宿昔為恨。人還,布謝不宣。軾頓首再拜子厚宮使正議兄執事。十二月廿九日。


《歸安丘園帖》局部


《歸安丘園帖》局部


《歸安丘園帖》局部


《歸安丘園帖》局部


杜勝蘇書法 臨習

《渡海帖》

元豐三年(1100),紙本,尺寸28.6釐米×40.2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軾將渡海。宿澄邁。承令子見訪。知從者未歸。又雲。恐已到桂府。若果爾。庶幾得於海康相遇。不爾。則未知後會之期也。區區無他禱。惟晚景宜倍萬自愛耳。忽忽留此帋令子處。更不重封。不罪不罪。軾頓首。夢得秘校閣下。六月十三日。


《渡海帖》局部


《渡海帖》局部


《渡海帖》局部


杜勝蘇書法 臨習

《獲見帖》

亦名《致長官董侯尺牘》,蘇軾書於北宋神宗元十五年(1082)六月二十八日。

27.7釐米×38.4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軾啟,近者經由。獲見為幸。過辱遣人賜書。得聞起居佳勝。感慰兼極。忝命出於餘芘。重承流喻。益深愧[慰]畏。再會未緣。萬萬以時自重。人還。冗中。不宣。軾冉拜。長官董侯閣下。六月廿八日。


《獲見帖》局部


《獲見帖》局部


杜勝蘇書法 臨習

《次韻秦太虛見戲耳聾詩帖》

蘇軾約書於北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30.7釐米×45.3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君不見詩人借車無可載,留得一錢何足賴。晚年更似杜陵翁,右臂雖存耳先。人將蟻動作牛鬥,我覺風雷真一噫。聞塵掃盡根性空,不須更枕清流派。大樸初散失渾沌,六鑿相攘更勝敗。眼花亂墜酒生風,口業不停詩有債。君知五蘊皆是賊,人生一病今先差。但恐此心終未了,不見不聞還是礙。今君疑我特佯聾,故作嘲詩窮險怪。須防額癢出三耳,莫放筆端風雨快。


《次韻秦太虛見戲耳聾詩帖》局部


《次韻秦太虛見戲耳聾詩帖》局部


《次韻秦太虛見戲耳聾詩帖》局部


《次韻秦太虛見戲耳聾詩帖》局部


《次韻秦太虛見戲耳聾詩帖》局部


杜勝蘇書法 臨習

《人來得書帖》

紙本,29.5釐米×45.1釐米。

釋文 :軾啟,人來得書。不意伯誠遽至於此,愛愕不已。宏才令德,百未一報,而止於是耶。季常篤於兄弟,而於伯誠尤相知照。想聞之無復生意,若不上念門戶付囑之重,下思三子皆不成立,任情所至,不自知返,則朋友之憂蓋未可量。伏惟深照死生聚散之常理,悟憂哀之無益,釋然自勉,以就遠業。軾蒙交照之厚,故吐不諱之言,必深察也。本欲便往面慰,又恐悲哀中反更撓亂,進退不惶,惟萬萬寬懷,毋忽鄙言也。不一一。軾再拜。


《人來得書帖》局部


《人來得書帖》局部



《人來得書帖》局部



《人來得書帖》局部



《人來得書帖》局部


杜勝蘇書法 臨習

《跋王晉卿藏挑耳圖帖》

蘇軾作於1091年,行書,絹本,藏於南京大學歷史系文物室。

釋文 :晉卿嘗暴得耳聾,意不能堪,求方於僕。僕答之云:「君是將種,斷頭穴骨當無所惜,兩耳堪作底用,割捨不得?限三日疾去,不去割取我耳!」晉卿洒然而悟,三日病良已。以頌示僕云:「老婆心急頻相動,性難只得三日限。我耳已較君不割,且喜兩家總平善。」今見定國所藏《挑耳圖》,雲得之晉卿,聊識此事。元祐六年六月二日,軾書。


《跋王晉卿藏挑耳圖帖》局部


《跋王晉卿藏挑耳圖帖》局部


《跋王晉卿藏挑耳圖帖》局部


《跋王晉卿藏挑耳圖帖》局部


杜勝蘇書法 臨習

《新歲展慶帖》

蘇軾書於1081年(元豐四年)紙本,30.2釐米×48.8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軾啟,新歲未獲展慶,祝頌無窮,稍晴起居何如?數日起造必有涯,何日果可入城。昨日得公擇書,過上元乃行,計月末間到此,公亦以此時來,如何?竊計上元起造,尚未畢工。軾亦自不出,無緣奉陪夜遊也。沙枋畫籠,旦夕附陳隆船去次,今先附扶劣膏去。此中有一鑄銅匠,欲借所收建州木(此字旁註)茶臼子並椎,試令依樣造看兼適有閩中人便。或令看過,因往彼買一副也。乞蹔付去人,專愛護便納上。餘寒更乞保重,冗中恕不謹,軾再拜。季常先生文閣下。正月二日。另紙行書:子由亦曾言(此字旁註),方子明者,他亦不甚怪也。得非柳中舍已到家言之乎,未及奉慰疏,且告伸意,伸意。柳丈昨得書,人還即奉謝次。知壁畫已壞了,不須怏悵。但頓著潤筆新屋下,不愁無好畫也。


《新歲展慶帖》 局部


《新歲展慶帖》 局部


《新歲展慶帖》 局部


《新歲展慶帖》 局部


《新歲展慶帖》 局部


《新歲展慶帖》 局部


《新歲展慶帖》 局部


《新歲展慶帖》 局部


《新歲展慶帖》 局部


國泰民安



杜勝蘇 | 簡介

保定望都人,致公黨員

北京市政府引進人才

南京藝術學院畢業

日本 · 東京學藝大學研究生

日本 · 橫濱國立大學碩士

北京師範大學博士

門頭溝書協會員、理事

北京書法家協會會員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相關焦點

  • 中國歷代書法名家系列 · 米芾 | 杜勝蘇 臨習
    中國歷代書法名家系列· 米芾 | 杜勝蘇 臨習杜勝蘇書法 臨習杜勝蘇書法 臨習杜勝蘇書法 臨習杜勝蘇書法 臨習
  • 青年書法家杜勝蘇臨習中國歷代書法名帖之蘇軾手札
    蘇軾蘇軾丨《東武帖》丨行書 | 原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杜勝蘇書法 / 臨東坡手札《東武帖》【釋文】東武小邦,不煩牛刀,責無可以上助萬一者 非不盡也,雖隔數政,猶望掩惡耳,真州房緡,已令子由面白,悚息悚息,軾又上蘇軾丨《次辯才韻詩帖》丨行書 | 原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杜勝蘇書法 / 臨東坡手札《次辯才韻詩帖》【釋文】辯才老師退居龍井,不復出入。
  • 青年書法家杜勝蘇臨習中國歷代書法名帖 / 米芾書法
    米芾米芾(1051-1107),初名黻,後改芾,字元章,湖北襄陽人,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米芾書畫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畫獨具風格特點。在書法也頗有造詣,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主要作品有《多景樓詩》《虹縣詩》《研山銘》》《拜中嶽命帖》等。米芾《章聖天臨殿記》和《章聖天臨殿銘》,行書刻本,哲宗元佑八年(1093年),米芾時年四十三歲。其書風瀟散奔放,嚴於法度,如風檣陣馬,沉著痛快。與《天衣懷禪師碑》合刊於《中國書法全集 / 米芾》。
  • 走近經典 | 杜勝蘇書法 · 臨帖系列(二)
    臨習古帖杜勝蘇書法杜勝蘇書法南京藝術學院畢業日本 · 東京學藝大學研究生日本 · 橫濱國立大學碩士北京師範大學博士北京交通大學中國書畫研究院研究員門頭溝書協會員、理事北京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 蘇軾詩詞欣賞 | 杜勝蘇書法
    蘇軾杜勝蘇書法杜勝蘇書法杜勝蘇書法杜勝蘇書法
  • 青年書法家杜勝蘇臨習中國歷代書法名帖 / 懷素《千字文》
    自幼出家為僧,經禪之暇,愛好書法,與張旭齊名,合稱"顛張狂素",形成唐代書法雙峰並峙的局面,也是中國草書史上兩座高峰。懷素草書,筆法瘦勁,飛動自然,如驟雨旋風,隨手萬變。書法率意顛逸,千變萬化,法度具備。傳世書法作品有《自敘帖》《苦筍帖》《聖母帖》《論書帖》《小草千文》諸帖。
  • 青年書法家杜勝蘇臨習中國歷代書法名帖:王羲之《十七帖》
    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採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十七帖》是王羲之草書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跡早佚,現傳世《十七帖》是刻本。
  • 中國福壽文化 / 杜勝蘇書法
    福壽文化是中國土生土長的一種民俗文化。她涵蓋面非常廣,伴隨中國幾千年歷史文明的變遷與發展,如今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折射出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生活觀念及價值觀。把福的形式和內容具體化,福在中國文化中的含義不是物質滿足,而是精神層面上的滿足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福」將成為人類歷史上一個永恆的主題!
  • 中國24節氣 • 詩詞欣賞(上) / 杜勝蘇書法
    長期以來,寄於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偏執,決定創作《中國24節氣詩詞 - 書法作品系列》。隨即便搜羅大量的關於節氣的古人詩詞文稿,置於案頭,以便及時查閱。從去年的深秋,霜降時節起,至今年寒露時日止,此《中國24節氣詩詞 - 書法作品系列》已順利完成。
  • 中國24節氣|寒露 · 杜勝蘇書法
    祈福祖國杜勝蘇書法我愛幽蘭異眾芳,不將顏色媚春陽。西風寒露深林下,任是無人也自香。—— 唐代 · 劉滄《秋日望西陽》杜勝蘇書法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喧喧人語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間。—— 宋代 · 王安石《八月十九日試院夢衝卿》杜勝蘇書法新亭俯朱檻,嘉木開芙蓉。清香晨風遠,溽彩寒露濃。
  • 中國24節氣 | 寒露 · 杜勝蘇書法
    杜勝蘇書法—— 明代 · 薛綱《題徐明德墨蘭》杜勝蘇書法—— 唐代 · 劉滄《秋日望西陽》杜勝蘇書法—— 宋代 · 王安石《八月十九日試院夢衝卿》杜勝蘇書法杜勝蘇書法
  • 隸書五種 | 青年書法家杜勝蘇 · 臨習
    《禮器碑》節臨《曹全碑》全稱《漢郃陽令曹全碑》,是中國東漢時期重要的碑刻杜勝蘇南京藝術學院畢業日本 · 東京學藝大學研究生日本 · 橫濱國立大學碩士北京師範大學博士北京交通大學中國書畫研究院研究員門頭溝書協會員、理事北京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 學書法必看!《1000套歷代名家書法字帖》名碑名帖拓本高清圖庫
    《1000套中國歷代名家書法墨跡》名碑名帖拓本高清掃描圖庫
  • 青年書法家杜勝蘇書法欣賞:《心經》三則
    杜勝蘇書法杜勝蘇書法杜勝蘇書法杜勝蘇書法日本 · 東京學藝大學研究生日本 · 橫濱國立大學碩士北京師範大學博士北京門頭溝區書法家協會會員、理事北京門頭溝永定河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北京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 青年書法家杜勝蘇作品欣賞:師說
    | 《師說》唐 · 韓愈杜勝蘇書法惑而不從師,其為杜勝蘇書法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杜勝蘇書法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日本 · 東京學藝大學研究生日本 · 橫濱國立大學碩士北京師範大學博士北京門頭溝區書法家協會會員、理事北京門頭溝永定河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北京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 青年書法家杜勝蘇書法欣賞 | 2020的初秋
    杜勝蘇書法x45釐米 寫的時間:2020年8月 杜勝蘇書法180釐米x45釐米 寫的時間:2020年8月 杜勝蘇書法杜勝蘇書法河北保定人,致公黨員北京市政府引進人才南京藝術學院畢業日本 · 東京學藝大學研究生日本 · 橫濱國立大學碩士北京師範大學博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 青年書法家杜勝蘇書法欣賞:《蘭亭序》二則
    杜勝蘇書法杜勝蘇書法杜勝蘇書法杜勝蘇書法日本 · 東京學藝大學研究生日本 · 橫濱國立大學碩士北京師範大學博士北京門頭溝區書法家協會會員、理事北京門頭溝永定河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北京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 中國24節氣 詩詞欣賞 / 青年書法家杜勝蘇作品欣賞
    於我,依舊平凡的活著,於書法,依舊認真努力的寫著,樸實的充填著自己的不足與缺陷。長期以來,寄於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偏執,決定創作《中國24節氣詩詞 - 書法作品系列》。隨即便搜羅大量的關於節氣的古人詩詞文稿,置於案頭,以便及時查閱。
  • 唐宋八大家 · 韓愈《進學解》| 杜勝蘇書法
    後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杜勝蘇書法杜勝蘇日本 · 東京學藝大學研究生日本 · 橫濱國立大學碩士北京師範大學博士門頭溝書協會員、理事北京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 青年書法家杜勝蘇書法作品欣賞:秋分
    ~~ 抄錄一組描寫秋分的詩詞 ~~杜勝蘇書法—— 清代· 屈大均《雲門山中作》杜勝蘇書法—— 清代· 乾隆《八月朔日秋分夕月》杜勝蘇書法—— 唐代· 賈島《夜喜賀蘭三見訪》杜勝蘇書法日本 · 東京學藝大學研究生日本 · 橫濱國立大學碩士北京師範大學博士北京門頭溝區書法家協會會員、理事北京門頭溝永定河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北京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