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有一座千年古寺,因為荔枝而聞名天下。這裡就是福州五大禪林之一的西禪寺。西禪寺對福州人來說是非常熟悉的,特別是每年到了荔枝的季節,寺院裡的幾百棵荔枝樹全部結滿果實,非常壯觀。
在西禪古剎大門坊柱上就刻有一副楹聯:「荔樹四朝傳宋代,鐘聲千古響唐音」
就連西禪寺的鎮寺之寶都是一顆荔枝樹。
當然這顆荔枝樹可是大有來頭的,這一株千年的荔枝樹,因為從宋代遺留下來,所以被稱為「宋荔」。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這顆宋荔現在只剩下一層薄薄的樹皮,但是年年還是開花結果,長滿了荔枝。不少人為了千年的荔枝來到西禪寺。
來到西禪寺的人們都會前來瞻望這棵古樹,歷經千年,樹的主幹都已經枯竭,變成空心,僅僅靠著外側不到10釐米厚的皮層支撐著,生命力非常頑強,讓人為之震撼。
現在西禪寺裡的幾百顆荔枝樹有一大半都是通過宋荔嫁接繁殖的,古寺裡的荔枝果實肉厚、核小、清甜適口。每到荔枝採摘的季節,都會吸引大批善男信女前來品嘗。
很早以前鬱達夫來福州遊玩時候也來到西禪寺裡品嘗荔枝。當時西禪寺的荔枝就聞名於天下,而且按照寺廟的老規矩「每逢舊曆四月荔紅蕉綠的時候每個人收取銀角6枚就可以隨意吃荔枝」這個相當於是自助餐一樣,當時鬱達夫就一邊吃荔枝一邊吟詩,寺廟裡的和尚知道鬱達夫前來,便讓小和尚拿出文房四寶請他來提詩,後來鬱達夫就在宣紙上寫了四句:「鵷雛腐鼠漫相猜?世事困人百念灰。陳紫方紅供大嚼,此行真為荔枝來。」
在明代西禪寺還舉行過荔枝會,邊啖荔邊作詩,當時約定十顆荔枝一首詩。後來寺院繼續延續著這個荔枝會,每當小暑過後,荔枝普遍成熟的時候,便舉行「開園」大會,發函邀請當地知名人士前來參加。寺裡拿出保存的古今字畫請人賞析,來賓邊品嘗荔枝,邊吟詩作畫,再後來「怡山啖荔」一直延續到現代,成為福州一大傳統民俗文化盛事。
西禪寺有白龜吐泉的遺址、唐代開山祖師懶安禪師塔內真心銘碑、五代慧稜法師塔、唐代七星井,還有弘一法師放生池碑……都是福州歷史文化名城的見證。西禪寺裡還有一個珍貴的文物是藏在藏經閣內的康熙御筆的《藥師經》。
西禪寺的香火非常旺,在當地非常受歡迎。而且海外新加坡雙林寺,馬來西亞檳城雙慶寺,越南南普陀寺等寺院,都屬西禪下院,至今仍由西禪寺派僧常住管理。
實用信息:
開放時間:7:00-18:00
門票: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