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才能真正傳承下去」——《易中天中華經典故事》在京首發

2020-12-06 圖片中國


學者易中天一直認為:「最好的圖書叫經典。我們民族有許多。可是讀起來有點難。這就要想辦法。」

 

什麼辦法?

 

他與著名畫家胡永凱先生攜手,潛心創作,推出了新版彩圖本《易中天中華經典故事》,包含《論語(上)》《論語(下)》《莊子》《孟子》《禪宗》《周易》六冊。2019年5月16日正式上市,在北京77文創園劇場舉辦新書發布會。

 

易中天


《易中天中華經典故事》,易中天 著,胡永凱 繪,上海文藝出版社2019年5月版


易中天認為:「啟迪智慧的辦法是做智力遊戲,而最好的智力遊戲是閱讀經典。」他表示,真正的經典總是直指人心。遊戲的時候最放鬆,也最容易接受啟迪。

 

因此,這套書更像是一個用120個精心選擇的經典故事、180幅匠心打磨的古典插畫精心打造出來的遊戲室,幫助讀者在輕鬆的語境下重讀聖賢,讀懂經典。

 

該書編輯透露,這套全新升級的《易中天中華經典故事》在上市前半個月,就已被提前預訂了4000套;發布會現場準備的圖書,也被搶購一空。

 

胡永凱


從來大道是至簡,輕鬆愉快讀經典


發布會伊始,易中天用一個小故事開始了他的演講:「有次,佛印和蘇軾同遊靈隱寺,來到觀音像前,觀音菩薩的手上拿著念珠。蘇軾問:善男信女拿著念珠是為了念誦觀音,觀音拿著念珠又念誦誰?佛印答:念誦觀音。蘇軾問:觀音為什麼要念誦觀音?佛印答:因為菩薩比誰都清楚,求人不如求己。」

 

從這個小故事引申開去,易中天闡述了他認為閱讀中華經典的四個理由:經典原本就有趣、經典富有大智慧、經典可以現代闡釋、經典能夠塑造人格。

 

易中天認為:「我們的傳統文化只有經過現代闡釋以後,才能夠真正的傳承下去。」從文字到插畫,這套《易中天中華經典故事》是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了更現代的闡釋。

 

演講結束後,易中天認真地回答了臺下觀眾提出的關於教育和新書的問題,不少與會者對這套書表示了濃厚的興趣。中華經典是代代相傳的民族文化精髓,學習中華經典正逐漸形成全民風潮。

 

易中天這樣介紹這套他傾情打造的作品:「實際上,它是一個遊戲室,也是一個藏寶洞,裡面有著中華文明的無盡寶藏,目不暇給俯拾皆是,輕輕鬆鬆就可以拿到手,就像春遊時在河邊撿一塊鵝卵石,在山上採一朵小紅花。不管是中小學生還是成年人,都不會空著手回去。」

 

易中天與胡永凱 


胡永凱:「真善美」的經典,最接近全人類的共鳴


此次邀請著名畫家胡永凱先生合作,是易中天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的選擇,旨在為讀者完美呈現中華文化的現代魅力。胡永凱的作品曾多次入選多屆全國美展、百年中國畫大展,大英博物館中國當代繪畫展香港藝術雙年展等。劉海粟先生曾評價他的畫,是「融匯東西,貫通古今」。這正與這套書的氣質不謀而合。

 

發布會現場,胡永凱與讀者分享了他創作這180幅插畫的心路歷程:「一開始其實我是不敢接的,插畫量又大,時間也緊。但是一跟易老師見面我的顧慮就打消了,因為易老師是用現代人能接受的語言來重新詮釋經典,深入淺出。他把稿子給我看,我一晚上就讀了兩本,放不下。這時候我就產生了非畫不可的衝動。」

 

這次的合作堪稱完美,也是基於兩人都持有同一種觀點:無論哪一種文明,背後都有價值觀。最偉大的文明,背後的價值觀最接近全人類的共鳴。這套《易中天中華經典故事》,就是從浩如煙海的中華經典中,挑選出最符合人類公共價值的部分。

胡永凱總結,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真、善、美」。

 

 

易中天:「這套書的讀者,老到九十九,小到剛會走」


讀者問答環節,一位一年級學生的家長提出她的問題:「這套書適合的年齡段是從幾歲到幾歲?插畫非常可愛,孩子會喜歡,那家長可不可以看?是不是應該陪著孩子一起看?」

 

對此,易老師的回答是:「其實在剛剛演講的最後,我已經講了這套書的宗旨:無障礙閱讀,無差別傳播。什麼意思呢?這套書的讀者,老到九十九,小到剛會走。」

 

也有讀者向胡老師提問這這套插畫的繪製過程是否對他的藝術創作產生一些影響。胡老師的回答也十分精彩:

 

「任何時候都要學習,畫這個插畫的過程就是向易老師學習、向古人學習、向經典學習。活到老,學到老,千萬不要僵化了,不動腦子了。靠一招鮮吃遍天下,那是最沒有出息的藝術家。」


 

 

 

聲明:中國網圖片庫(www.cnmediae.com)供本網專稿,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中國網圖片庫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諮詢電話010-88820273。

相關焦點

  • 易中天:只有經過現代闡釋,傳統文化才能真正傳承下去
    《易中天中華經典故事》,果麥文化出品  新華網北京5月17日電(記者 王志豔)「最好的圖書叫經典,我們民族有許多,可是讀起來有點難,這就要想辦法。」近年來,潛心於中華經典文化傳播的學者易中天,攜手畫家胡永凱,推出了新版彩圖本《易中天中華經典故事》,包含《論語(上)》《論語(下)》《莊子》《孟子》《禪宗》《周易》六冊。  《易中天中華經典故事》沿續了他獨特幽默的語言風格和深入淺出的敘述方式。
  • 易中天:閱讀經典是最好的智力遊戲
    12月初,記者在清華大學心理學系與國內研學教育專業機構世紀明德舉辦的全國基礎教育學習論壇上,就閱讀中華經典、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問題,專訪出席論壇的著名學者易中天。  記者:我們先哲留下了豐富的經典著作,怎樣理解這筆寶貴財富、如何閱讀這些經典?  易中天:中華民族從先秦時期就留下了很多智慧之作,我稱之為中華經典。
  • 講好中國故事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講好中國故事我認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須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故事,首先要給自己講好故事,其次才能給世界講好故事。通過學習,我對講好中國故事有三點認識和六點思考。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中國之所以為中國人,主要是中國文化一代代傳承的結果。古人云,亡國不可怕,就怕亡文化。因此,文化傳承是教育的重要使命,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傳承民族文化必須追根溯源,找到源頭,清理源頭,疏浚渠道,才能源遠流長。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 傳承國粹藝術綻放文化魅力,「中華傳統文化酒類創意展」在京拉開序幕
    2019年5月10日,廣受業內關注的「中華傳統文化酒類創意展」在京拉開帷幕。活動現場古樸典雅、意境高遠,氤氳著濃厚的文化氣息,吸引了眾多國際友人的目光,來自數十個國家的駐華大使、陶瓷界、書畫界的眾多嘉賓以及白酒業內資深人士出席首發活動。
  • 讓優秀傳統文化真正實現活起來傳下去——《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
    這都迫切需要加強黨對文化工作的領導,加強頂層設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走上積極健康、規範有序的軌道。      以中央文件形式專題闡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還是第一次。  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有抓手、發展有路徑,取得實際成效  問:為什麼意見確定以實施工程的方式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
  • 易中天:閱讀經典最好的方法是用遊戲的心態去閱讀
    賈亞男 澎湃新聞資料12月初,記者在清華大學心理學系與國內研學教育專業機構世紀明德舉辦的全國基礎教育學習論壇上,就閱讀中華經典、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問題,專訪出席論壇的著名學者易中天。記者:我們先哲留下了豐富的經典著作,怎樣理解這筆寶貴財富、如何閱讀這些經典?
  • 「中華善本百部經典再造」叢書首發
    「讓古籍活下去,讓古籍流傳下去。」 12月1日,著名學者、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樓宇烈在「第三屆中華藏書文化論壇暨『中華善本百部經典再造』叢書首發儀式」上,重複強調著這兩句話。而由華寶齋和浙江人民出版社聯合出版的「中華善本百部經典再造」叢書,正是落實保護、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成功範例。全國古籍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主任、「中華善本百部經典再造」叢書編委會主任李致忠介紹,「中華善本百部經典再造」叢書在甄選典籍層面,既注重經典又兼顧全面,舉凡政治、經濟、哲學、歷史、文學、藝術、宗教、科技等,各領域皆有顧及而擇其精要。
  • 《易中天中華史》首發 出版商豪言:能賣上億冊
    該書出品人之一、果麥文化傳媒董事長路金波在發布會上放言:「我們希望每卷書能賣300萬冊,36卷本就是1億冊,這將是中國出版史和中國文化史上的跨時代時刻。」  成功「包裝」了韓寒的著名出版商路金波,此次又「豪賭」易中天——當「百家講壇」、於丹們都已風光不再的時候,他能讓66歲的易中天再火一把嗎?
  • 天津市非遺項目傳統磁石療法專著《中華經筋磁療法》在京首發
    天津市非遺項目傳統磁石療法專著《中華經筋磁療法》在京首發 2018-11-25 15:47:00來源:央廣網
  • 堅定文化自信 弘揚中華文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座談...
    編者按  3月17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與《光明日報》的基本定位高度相關,與《光明日報》的特色追求高度契合。作為思想文化大報,不僅要在議程設置上高度重視,而且要格外注重從形式到內容的改進創新,只有這樣,才能滿足網際網路時代廣大讀者「飽讀」「深讀」「悅讀」的需求。
  • ...怎樣才能使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日常,實現創造性轉化和教育傳承?
    浙江嘉興學院朱德海問:怎樣才能使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日常,實現創造性轉化和教育傳承?首都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沈永福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只有與人民的生產生活深度融合,轉化為我們的世俗日用,才能真正實現活起來、傳下去。優秀傳統文化要與時代相契合,讓它有用起來。
  • 易中天:在傳統文化中找到為現代化服務的東西
    那我們在學習和了解傳統文化的時候,總得先進去,先了解,然後才能決定我取什麼,不取什麼,所以這是個問題:我們如何學習和怎樣學習?   易中天:我的觀點是「抽象繼承,現代闡釋」。它只能是這樣,你不能具體繼承。實際上孔子、孟子都對「義」的問題說得很透徹,比方說「言必信,行必果」,孔子怎麼評論的?「言必信,行必果」是小人的道德。孟子說,「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是從」。
  • 「致敬經典 傳承國粹」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網易娛樂6月28日報導 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精神的延續,而優秀的傳統文化更是一個國家和滿足文化與精神層面的集中表達。在我國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形成了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國珍貴的文化寶藏。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實施一周年:激發文化新活力
    2017年春節前夕,中辦、國辦出臺《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專題闡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這個文件既是頂層設計,又是傳承發展的任務書。在《意見》制定和實施的幾年過程中,各部門已著手推進了一些重點項目,產生了很好反響。
  • 吳劍:讓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永流傳
    然而,在陳彼得先生面前,我好像只是一個熱愛學習的小學生,對於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只是喜愛,僅此而已。節目中,陳彼得先生袒露心聲,這三十年來,他慢慢感受到,那些祖祖輩輩留下來的詩詞經典,一直在遙遠的地方等待我們去發覺它、尋找它。他說,他似乎聽到遠古的呼喚,那些古詩詞,希望我們為它們作曲、編曲,子子孫孫這麼傳下去。
  • 《經典中國故事繪本》:創新形式傳承傳統文化
    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編輯胡建勇介紹了這套書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的探索和出版價值。任率英先生的三子任夢熊與王叔暉先生的侄子王維澄分享了大師創作經典背後的故事,湯素蘭暢談了畫作中這些經過千百年時間淘洗流傳下來傳統故事新時代的文化內涵和對少年兒童的教育意義。他們致敬這批「喜聞樂見」的經典,回望那個「群星璀璨」的時代,探討如何用「最中國」的繪畫和文字,講好「最中國」的經典故事。
  •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弘揚良好家訓家風!
    為了教育和引導廣大未成年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起大家對傳統中華文化的熱情,增強文化自信,同時引導未成年人傳承良好家風家訓,進一步提高對中華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認知,由西安市委文明辦主辦,高新區文明辦、樊登書店聯合承辦的2020年西安市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宣講活動圓滿舉行。
  • 大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原標題:大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新時代必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增強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
  • 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列」圖書在滬發布
    「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系列」(英文版)。上海譯文出版社供圖「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系列」(英文版)。上海譯文出版社供圖中新網上海8月12日電 (周卓傲 葉穎)8月12日,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中國首套用英文系統介紹中國傳統文化故事的讀本「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系列」(英文版)在2020上海書展上舉辦新書發布會。
  • 傳播優秀傳統文化,易中天兒童國學經典受熱捧,豆瓣9.5
    傳播優秀傳統文化,易中天兒童國學經典受熱捧,豆瓣9.5易中天評價自己:我是一個一等爸爸、二等丈夫、三等教授。為什麼要給外孫女寫這樣一本《中華經典故事》呢?很簡單,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啟迪孩子智慧。易中天說:「啟迪智慧的辦法是做智力遊戲,而最好的智力遊戲是閱讀經典。」全世界,最不缺經典的,就是我們中華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