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風景與偏執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20-12-08 澎湃新聞
提起葡萄牙,你會想起什麼?是撒滿肉桂粉和糖粉的蛋撻,熱羅尼莫斯修道院那華美繩結纏繞的曼努埃爾建築,還是辛特拉迷人的摩爾人城堡?

這個大航海時代的弄潮兒,《坤輿萬國全圖》裡記載的「拂朗機」,因為平易近人的物價,原始的風景,具有歷史感的滄桑外表,近來成為歐洲冷門目的地中的熱門。而C羅的故鄉馬德拉島,也已變成自然愛好者心目中的Ibiza。

大西洋,大西洋!

狂暴的大西洋,常常在懸崖邊掀起巨浪。東方IC 圖

大西洋波濤洶湧。沿著海岸公路自駕,感受衝浪文化和清涼的海風,是我認為最值得預留時間的一個項目。

首都裡斯本以西的羅卡角是歐洲大陸的最西端,站在這裡向西極目遠眺,沉浸在大陸終點的壯闊遼遠。

而距離羅卡角不遠,有個海水衝擊岸邊礁石產生的地獄之口(boca de inferno)。在這裡,藍色緞帶般的大西洋在怒吼,往鐵鏽色的崖壁上撞去,被自身力量震碎成白沫。

沿著海邊公路一直往南,就是葡萄牙的富人區卡斯凱什。它所在的埃斯託裡爾海岸線,風景壯闊,因為18-19世紀葡萄牙皇室經常來此度假而聞名。

沿著大西洋邊一直往南,到了阿爾加維省,訪客愈發稀少。這條沿著大海的自駕線路也被譽為是葡萄牙最美的自駕線路。被海水侵蝕的巖石和懸崖帶著史前感。據說,全阿爾加維少說也有150個美麗的沙灘,人稀,地廣,也沒有任何欄杆阻擋,海水如寶石般湛藍。

在葡萄牙旅行性價比高,這是有事實依據的。在阿爾加維,一大把四星級的酒店標價在每晚100歐元、甚至是100美元以內。

大西洋的懸崖邊,常可見到在怒波中可見垂釣的老者,讓人懷疑這到底是在捕魚,還是僅僅對於大海的迷戀。葡萄牙的敘事長詩,卡蒙斯的《盧濟塔尼亞人之歌》中,帶著複雜的感情,批判了葡人對海洋的痴迷:「你讓敵人在國門口成長壯大,卻遠涉重洋另找對手,不惜讓古老的王國削弱,人們流離失所,淪落他洲,為了獲取榮譽、讚美、奉承,甘願踏上吉兇未卜的危途,無非是想獲得一連串稱號,被尊為印度、波斯、阿拉伯及衣索比亞的主公。」「世上第一個揚帆蹈海的人,應該受到詛咒!」

馬德拉島 東方 IC 圖

卡蒙斯一生,最有名的作品就是這本以達•伽馬遠航到東方發現印度為故事藍本的《盧濟塔尼亞人之歌》。在他所在16世紀,大部分歐洲人還將斯裡蘭卡和蘇門答臘視作世界盡頭呢。

卡蒙斯本人的經歷也堪稱一部傳奇。他曾在摩洛哥徵戰摩爾人時失去一眼。他在自己的祖國坐過牢,去印度侍奉過國王,於果阿被關押,參加過馬拉巴海岸和紅海的遠徵隊,在澳門當過軍官,甚至有一個傳說中的中國愛人……卡蒙斯借作品無意中道出在大航海時代求知冒險精神的背後,還混雜著騎士的黷武精神、十字軍狂熱、以及對擴張殖民地的讚美。

葡萄牙的山區

杜羅河谷的山區 徐穎 圖

作家揚·馬特爾在《葡萄牙的高山》中對於葡萄牙北部高山區的描述,非常準確:

「他們穿過一座又一座村莊,村莊裡有石頭房子、鵝卵石路、打盹兒的狗、抬頭看他們的驢。一切都籠罩在靜謐中……」

以杜羅河谷為代表的葡萄牙北部山區,受到大西洋暖流的影響,氣候溫和,出產著名的波特酒。崎嶇的山路上,大部分時候車輛只能以30公裡的速度緩行。晨鐘暮鼓,雲氣繚繞的山谷裡,杜羅河晶瑩透亮地穿過。枇杷樹、葡萄藤和巨大的龍舌蘭屬植物不時出現在眼前。

因為歐洲的產業轉移,葡萄牙北部山區近20年來失業率非常高,因此年輕人大多去了大城市,比如波爾圖和裡斯本,因此,這裡的山區就更加靜謐而孤獨。從波爾圖驅車來此,入住莊園酒店,品嘗英國老牌貴族的最愛波特酒,在正對著葡萄園的落地玻璃餐廳靜靜地吃上一盤安康魚、小羊腿,時光仿佛穿越到600年前。

順便說一句,在葡萄酒世界獨樹一幟的波特酒,是英國人發明的。15世紀,英國商人來到這裡,以馬介休(醃鱈魚)為籌碼,換取葡國農民的波特酒。相比之下,葡萄牙人對於醃鱈魚的執念,是多麼地樸實啊。

杜羅河谷以出產波特酒聞名於世 徐穎 圖

瘋狂而偏執的國王?那可是葡國人的心頭好

在外國人聽來有些瘋癲的國王佩特羅,卻是葡萄牙人的心頭好。他與自己侍女的瘋狂故事,不見得體面,卻被反覆傳頌。

伊內斯(Inês de Castro)是一位西班牙貴族女子,國王佩德羅一世妻子康斯坦絲的侍女。佩德羅愛上了她,二人作為情人約會期間,伊內斯就已經為其生了好幾個兒子。康斯坦絲死了之後,佩德羅要立伊內斯為皇后,可遭到太上皇阿方索四世以及朝中眾臣的強烈反對。

伊內斯倒是沒什麼政治野心,麻煩的是她的身份。彼時,葡萄牙與西班牙政治關係惡化,阿方索四世為了避免後患,命令三個心腹在伊內斯經常活動的某個泉水邊將她謀殺。佩德羅暴怒,與父親打起了仗,佩德羅兵敗。可血濃於水,二人和解了,佩德羅韜光養晦,直到阿方索四世過世。

佩德羅一世即位,舊仇怎能不報?三位謀殺者雖然早有準備想逃跑,但只有一個成功了,另外兩個被佩德羅擒住。他親手挖出仇人的心臟,一個從前胸,一個從後背。他把伊內斯的屍骨挖出,給她(的屍體)加冕封后,讓當初主張處死她的群臣排隊親吻她的手(骨)。他安排把伊內斯葬在皇家墓地,就在他自己墓穴的對面,二人腳對腳,為的是末日審判時,二人若復活站立,第一個看到的人是彼此……據說佩德羅至死未再婚。

而葡萄牙人,居然從這個cult故事中看到愛情的忠貞,對於二人的故事津津樂道。

想要了解葡國人是如何偏愛這種偏執,不妨前往科英布拉附近的「淚宮」(Quinta das Lágrimas)。這裡據說曾是葡萄牙皇室的皇家狩獵場,也是伊內斯遇害地方。傳說,泉水邊,伊內斯的陰魂不散。葡萄牙人卻毫無顧忌將這裡的建築改造成一家五星級酒店,酒店還加入了全球小型奢華酒店聯盟SLH,大廳裡,樹著一尊葡萄牙當代雕塑家創作的伊內斯雕像。然而,一身正氣的你,怎麼可能被這樣的故事嚇到?

逃離裡斯本,北上波爾圖

波爾圖老城 東方IC 圖

裡斯本縱然有佩索阿、電車、貝倫塔和阿爾法瑪區加持,但仍然抵不住主街上密集的人潮帶來的壓迫感。相比之下,北面的波爾圖更值得細細探索。

波爾圖擁有一顆中世紀的心,老街的滄桑夾雜著設計摩登的店面,杜羅河穿城而過。上世紀90年代,J·K·羅琳曾在來此教書,她經常造訪的那家Lello書店,如今成為城中網紅。為了避免太多進來只拍照的遊客,空間狹小的Lello書店開始收門票,2歐元每張,但仍然抵不住排隊的熱情。

書店一共兩層,精美的木雕屋頂、書架和華麗旋轉樓梯扶手,是不是很眼熟?沒錯,就是霍格沃茨圖書館,原來J·K·羅琳也是借鑑的高手!

Lello書店,顯眼的位置放著春上村樹的書 徐穎 圖

不要錯過乘船遊覽杜羅河。雖然遊覽方式有點老套,但可以獲得獨一無二的視角。平底船緩緩漂行,城市的繁華和滄桑盡收眼底。爬滿藤蔓的廢棄石屋旁邊,是全新的改造後的奢華酒窖。海鳥和炒慄子的老婦人漸次進入眼帘,海風清冽。前方,就是鋼架結構的波爾圖大橋,這是一座獨特的雙層橋,上層下層都可行走。

為什麼看上去也有點眼熟呢?原來它的設計師和艾菲爾鐵塔是同一個,也就是古斯塔夫·艾菲爾。這座大橋,和艾菲爾鐵塔、自由女神像、布達佩斯西站一起,是古斯塔夫·艾菲爾作為建築師的履歷上最閃光的幾個點。

杜羅河水在這裡有20米深,古斯塔夫·艾菲爾設計了當時全世界最長的單拱,跨度達160米。即便在今天看來,這座橋梁也很先鋒。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葡萄牙政府,相中的古斯塔夫·艾菲爾的方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的報價比競爭者要低很多。建築師彼時仍籍籍無名,造完這座橋後,他很快就接了艾菲爾鐵塔的案子。葡萄牙政府本著實惠的原則,居然相中了一個之後的建築界紅人,眼光很不一般。

古斯塔夫·艾菲爾為波爾圖設計的雙層鐵橋 東方 IC 圖

不要怕做遊客愛做的事,一定要去現場看一次法朵

聽法朵要要去現場。不要去音樂廳,也不要去劇院,要去那種人聲鼎沸的小酒館。只要在搜尋引擎中打入Fado Restaurant,就會有各種5大和10大推薦,一般來講,選擇前幾位推薦都不會有錯。因為葡萄牙人告訴我,好的法朵樂隊和歌手,都是在各個最火爆的酒館中輪流演的,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歌手,也是命運。

裡斯本,一家餐廳裡的法朵演出 徐穎 圖

不過,有人說法朵(fado)意思是英文中的fate,即命運,其實是訛傳。英語中確實有一個詞對應fado,但卻是vate,指的是詩人,或者先知。法語中對應的fatiste,意思也是詩人。

法朵的伴奏樂器是葡萄牙吉他,形狀和常見吉他不太一樣,是梨形的。一個,或者多個吉他伴奏,配以一位歌手,就是一個法朵樂隊的基本組合了。

法朵聽上去大多帶著濃濃的傷感,那麼到底在唱些什麼呢?又一個葡語詞彙可以很好地總結法朵唱些什麼:saudade,對應英文詞「longing」,渴求,對於失去的感受。男人女人都會唱法朵。歌手每次都很投入,有些餐廳服務生最後也會加入一起唱,這是種和熱帶島國草裙舞完全是不同的熱烈。聽著聽著,盤中那塊小羊腿,雖然無比味美,最後你還是會默默掉淚。因此,一些在裡斯本生活過的外國人,回國後異國生活經歷忘得差不多了,但仍記得法朵。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地理,與美學相連,正如劉勰所說:若乃山林皐壤,實文思之奧府。如果說《山海圖》是《山海經》的附屬部分,那麼無獨有偶,在西方的中世紀,很多地圖作為早期基督教書籍的附屬物而存在。在這些傳達基督教世界觀的地圖中,地理知識宗教文本信息的從屬。通過地圖所傳達的對基督教的解釋,要比地圖的地理準確性更為重要。
  • 小亞細亞的人間快樂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小亞細亞的人間快樂 姜白 2015-08-07 17:51 來源:澎湃新聞
  • 橘子郡長夏永駐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橘子郡長夏永駐 Jing 2016-06-27 17:16 來源:澎湃新聞
  • 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私家地理》為你盤點擁有絕佳地理位置和豐富遊獵活動的非洲十大奢華營地,給非洲遊獵之旅做好萬全準備。www.sanctuaryretreats.com 非洲Safari營地預訂www.quafrica.com(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 不丹:幸福的地理意義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什麼樣的生活才是幸福……英國雜誌書《Cereal(穀物)》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一本「有點高冷」的旅行生活讀物,不同於主流的旅行指南或手冊,它遵循的理念是「不追逐流行,只忠於內心的選擇」,用冷靜克制的文字、清新自然的畫面向讀者娓娓道來「什麼是好風景,好生活」。
  • 歷史課:蘇伊士運河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歷史課:蘇伊士運河 崔朋 2015-09-08 18:23 來源:澎湃新聞
  • 循著李白的足跡遊宣城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作為「江南四大名樓」之一,謝朓樓也是傳統詩詞文學重要的地理標誌。來到宣城後,第一站便去了謝朓樓參觀。謝朓樓位於宣城市中心,府山廣場的一處山坡上,旁邊是不大的宣城博物館,廣場上還立有詩人謝朓的塑像。來到這裡,發現此地儼然已是本地人的休閒場所,周圍許多老年人在此喝茶打牌,環境已不能算幽靜。
  • 走,去香港,逛郊野公園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嚮導介紹,原來香港郊野公園的確有不少野豬,翻看近10年的新聞,野豬出沒市區的消息都不在少數。比如2015年,人民網就報導三頭野豬「大鬧」新界,笑談香港警方對野豬的喊話:「裡面的野豬聽著,你已被包圍」,之後,它們倒在漁護署的麻醉針之下,被放歸郊野。不少市民見到野豬很淡定,還很自豪郊野公園的生態壞境如此之好。見到野豬不必驚慌,郊野公園的野豬不會無故攻擊人,當然它們也不怕人。
  • 「昆小薇」,轉角是風景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昆小薇」,轉角是風景 2020-09-05 14:5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讀圖| 郵票裡的達·文西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讀圖 | 郵票裡的達·文西 Melissa 綜合整理 2019-02-26 21:15 來源:澎湃新聞
  • 一盞閩南的烏龍茶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歐洲除葡萄牙和俄國外,其他各國也都模擬廈門方言翻譯「茶」,比如英國tea、德國tee、荷蘭thee 等。1610 年,廈門商人將武夷茶運至爪哇賣給荷蘭人,然後轉入歐洲市場銷售。到1644 年,英國人在廈門設立貿易機構,開始由廈門運武夷茶和烏龍茶到歐美各國銷售,廈門成為中國最早由海路出口茶葉的重要港口,這個傳統的烏龍茶加工貿易口岸也被稱為茶葉「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 這裡,庭院深深……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這裡,庭院深深…… 2020-07-04 23: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臨洮的亭,有故事,有風景~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臨洮的亭,有故事,有風景~ 2020-11-19 10: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春天,標準倫敦範騎車出遊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春天,標準倫敦範騎車出遊 Alicja McCarthy 2015-03-27 17:38 來源:澎湃新聞
  • 衣索比亞今日印象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恩陀陀山的桉樹林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形式的採伐,但約有超過 15000 名婦女在此非法採薪背柴,成為當地風景。從古至今,衣索比亞處於統治地位的主體民族是阿姆哈拉人(Amhara),他們長期過著遊牧生活,並沒有固定地方作為首都,不同時代不同王朝都會不斷更換首都地點。
  • 中華恐龍地圖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中國地質博物館;北京市西四羊肉胡同15號;010-66557858(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 感謝每一天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感謝每一天 2020-11-30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從歧阜到長野的火山溫泉秘境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更多前沿旅行內容和互動,請關注本欄目微信公眾號Travelplus_China,或者搜索「私家地理」。(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 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根據澎湃新聞向已經幾十次帶隊穿越鰲太的網友「夜色」證實,2018年端午節前後,就他知道的管理局罰單已經有好幾張。有關鰲太的消息不絕於耳。2017年五一前後,來自全國各地多支戶外團隊來到寶雞太白山進行鰲太穿越,因5月2日遭遇暴風雪,20多名驢友失聯,2名驢友遇難。
  • 納西發源地,麗江石頭城 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它的地理位置獨特罕見,荒僻偏遠。弱小的納西族選擇了它,既是明智之舉也是無奈之舉。由於至今交通不便,納西族悠久的民族文化發展史,這裡仍有跡可尋。從金沙江邊仰望寶山鄉石頭城挺進石城早春二月,麗江壩子已是豔陽高照,氣候宜人。我在客棧裡點開手機,再次選擇並確認去石頭城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