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治療在馬來西亞的發展

2020-12-21 留學國際教育

音樂可以陶冶性情,音樂也可以作為一種治療方法,幫助特殊兒童培養自我表達、溝通、社交等能力。

音樂治療跟一般唱遊班不一樣,因為音樂治療顧名思義是以治療為目的,因此必須由接受過專業訓練的人有計劃、有組織地使用音樂達到治療效果,不只為培養興趣和消磨時間那麼簡單。

從表面上看,兒童的音樂治療形式跟唱遊班很像,比如大家會圍成一個圈跟著音樂節奏數拍子,身體也會隨著音樂而擺動。不過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對於受過專業訓練的音樂治療師來說,音樂治療當然不是表面所看的那麼簡單,因為那過程其實蘊含一些經過設計的治療手段和評估方法。

在一些西方國家例如美國,音樂治療已發展出一門專業體系,要成為音樂治療師,除了必須在美國音樂治療協會認證的學校完成訓練,還必須考試和向專業團體註冊。在馬來西亞,真正受過訓練的音樂治療師為數不多,而且由於馬來西亞至今為止沒有大學開辦音樂治療系,因此本地的音樂治療師都是從海外畢業。

博特拉大學音樂系講師英德拉博士(Indra V. Selvarajah)早年留學美國佛羅裡達州立大學,專門研究音樂治療。她回國後積極推動音樂治療在本地的發展,是馬來西亞音樂治療協會的創會會長。

特殊兒童是她經常接觸的群體,她接觸的許多幼兒只有兩三歲,甚至小至6個月的嬰兒也有。她說,音樂可以幫助特殊兒童成長,重點是大人需要有早期療育(Early Intervention)的概念,及早讓孩子接受適當的治療。

形式多元沒指定樂器

音樂治療的形式很多元,而且沒有指定使用哪種樂器。她通常會先評估特殊兒童的情況,然後依照個案的情況來設計音樂活動,主要目的是幫助他們的感官發展,還有讓他們通過音樂自我表達。

社會大眾往往對特殊兒童有個錯誤觀念,以為特殊兒童無欲無求,所以常常會低估他們。可是從她的經驗來看,特殊兒童其實就跟普通小孩有著一樣的需求和欲望,所以她對待特殊兒童就像對待普通兒童那樣,將重點放在他們的發掘能力和潛力,而不是聚焦於他們的障礙。

另一方面,社會大眾往往因為特殊兒童有一些崩潰的行為而覺得他們舉止怪異,但她說普通小孩在不耐煩的時候其實也會崩潰,只不過特殊兒童的反應比較大,尤其如果他們不善於用言語表達,反應就會更激烈。這時候,「音樂治療可以創造一個有安全感的空間,幫助他們舒緩焦慮,不用害怕會因為做錯事而被處罰或責備。」

加強應付日常生活能力

她表示,音樂治療跟一般的音樂教育不一樣,音樂治療師受過專業訓練,知道怎樣應對特殊兒童的各種反應,以及根據需要來設計音樂活動,幫助他們加強認知、情緒、社交等方面的能力,希望他們把這些能力運用在日常生活上,例如比較容易交朋友和比較能夠適應嘈雜的環境。音樂治療的宗旨不是要訓練音樂才華,更不是為了幫助學生應付音樂考級,這是音樂治療跟音樂教育的不同之處。

英德拉是馬來西亞音樂治療的重要推手,特殊兒童是她非常關注的其中一個群體。(受訪者提供照片)

英德拉博士:音樂治療者需受專業訓練

由於音樂治療不同於音樂教育,因此不是只要是音樂老師,就肯定懂得什麼是音樂治療。

美國專家明年助博大開發課程

一直以來,有不少音樂老師向英德拉探聽本地哪裡有提供專業的音樂治療訓練,因為他們誠心希望能夠用音樂幫助特殊兒童。只可惜目前馬來西亞還沒有一個完整的音樂治療課程,不過英德拉透露一個好消息,美國音樂治療協會主席明年將以國際交流項目的學者身份前來馬來西亞,到時這位貴賓會協助博特拉大學開發音樂治療訓練課程。

到底馬來西亞目前有多少位受認證的音樂治療師?英德拉估計大約有二三十位,她認為這人數是不夠的,而且由於這些音樂治療師大多集中在巴生河流域,因此國內很多地區仍然嚴缺這方面專才。她相信本地確實有很多人才是真心想要幫助特殊兒童,但不是每個人能夠負擔到海外深造,「這是為什麼我們努力想在馬來西亞開辦訓練課程,希望能夠為本地人提供更多機會。」

老人、病人和精神受創者都適合

當然,音樂治療的應用範圍不只是特殊兒童,音樂治療還可以用在其他群體,例如老年人、病人和精神受創的一般人。一旦越來越多人了解音樂治療的好處,相信馬來西亞未來就會需要更多音樂治療師。

公開電郵歡迎家長諮詢

以英德拉接觸特殊兒童的經驗,她覺得很多特殊兒童無法得到早期療愈,問題出在家長身上,因為家長無法接受孩子是特殊兒童,或者沒有意識到孩子的狀況特殊,以致沒有及早讓孩子接受診斷和治療。

她雖然只是音樂治療師,但是因為接觸特殊兒童多了,所以她了解社會上有哪些幫助特殊兒童的資源和管道,譬如家長可以帶孩子到哪裡接受診斷。熱心的她還主動公開自己的聯絡方式,歡迎需要詳情的家長聯絡她。

非洲有句諺語說,「教育孩子需要傾盡整個村莊的力量」,意思是養育孩子是一件不簡單的事。如果孩子是特殊兒童,英德拉說,那更是需要社會的關懷與支持,透過早期療育來及早介入。

曾燕儀目前在馬來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研究音樂律動對自閉兒的成效,希望找出能夠幫助特殊兒童的方法。

曾燕儀:特殊學生只是不懂表達

音樂對特殊兒童的意義不僅僅是治療,一些特殊兒童如果對音樂有興趣且獲得適當栽培,他們一樣可以發揮音樂才能和上臺演出。

位於吉隆坡的小樂田音樂學院,近幾年舉辦的演奏會都會安排特殊兒童和普通兒童一起表演。院長曾燕儀說:「我要讓大家知道,他們(特殊兒童)不是什麼東西都做不到,表演簡單一點無所謂,重要的是給他們在Concert上表現自己。Concert結束後他們往往都會進步,因為他們也是需要別人的肯定。」

小樂田原本只是招收普通兒童,多年前有個女生每次來上課時,她的自閉症弟弟也會跟著來,每次來都會放聲哭鬧,但只要聽到音樂就會變得安靜。曾燕儀當時心想不如試一試教這個小男生音樂,從此開啟了特殊兒童的音樂教學。

這間音樂學院有四五十個特殊學生,有的人學鋼琴;有的人學聲樂;有的人學打擊樂。曾燕儀是鋼琴老師,她給特殊學生使用的樂譜和樂理練習本跟普通學生使用的一模一樣,主要根據學生的程度去挑選教材。

根據她的觀察,每個特殊學生都有獨一無二的特點,至今還沒見過有一模一樣狀況的小孩。這是為什麼她說她不能用一套固定方法去教所有特殊學生,只能依據學生個別的具體情況去調整教學。

家長一起上課體驗

曾燕儀早年留學美國,具有音樂教育和心理學碩士學位,目前在馬來亞大學攻讀博士,研究音樂律動對自閉症兒童的成效。

採訪當天,她為自閉症學生上一堂音樂律動課,這堂課算是她實驗研究的一部分,她還邀請學生家長一起參與,一方面是給孩子鼓勵,另一方面是想讓家長體驗為什麼一些指令和動作對孩子而言很困難。

要帶動這樣的團課很不容易,因為學生有可能老是在狀況外或是鬧脾氣。但她說別以為特殊學生什麼東西都不懂,「不是的,他們很懂的,只是他們不懂得表達。」

她發現如今有越來越多兒童出現閱讀障礙或是過動的狀況,她推測這可能跟現在的兒童少運動有關係。為了找出原因,所以她去讀博士,希望找出能夠幫助這些兒童的方式,譬如是不是能夠通過音樂節奏把他們串聯起來。

相關焦點

  • 音樂治療史
    核心提示:音樂治療學是一門新興的,集音樂、醫學和心理學為一體的邊緣交叉學科,是音樂的作用在傳統的藝術欣賞和審美領域之外的應用和發展。音樂在醫學和心理治療領域的廣泛應用和令人振奮的臨床治療效果證明了人類的一個古老的信念:音樂是具有驅病健身的作用,對於人類的生存本身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已經看到,在人類的早期活動和現在尚存的原始部落中,音樂活動在他們的生活裡都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馬來西亞藝術留學有哪些音樂學院?馬來西亞音樂博士招生信息匯總
    想要走藝術留學-音樂道路的同學們,是不是想知道馬來西亞音樂博士有幾家?說起音樂專業,大部分應該是想到歐美名校。其實,馬來西亞也有幾所不錯的學校,開設有音樂專業博士學位。相比之下,馬來西亞的院校性價比高,費用低。且教學質量也有所保證,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 音樂專業的同學了解一下馬來西亞留學
    說起音樂專業,大部分應該是想到歐美名校,很多有著「音樂夢」的同學都有出國進修的夢想,但卻被一年學費幾十萬嚇的望而卻步。其實,馬來西亞也有幾所不錯的學校,開設有音樂專業。相比之下,馬來西亞的院校性價比高,費用低,且教學質量也有所保證,回國也可認證,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 中國傳統音樂被「娶」入馬來西亞
    中國傳統音樂傳到馬來西亞最主要的貢獻者是移民,馬來西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途徑地之一和早期中國人南下移民的第一站,它成為了中國與馬來西亞進行海上貿易和移民次數最多和時間最早的國家之一,中國傳統音樂也隨著各種往來和移民被傳播到馬來西亞並且繼承下來。
  • 上音音樂治療專業學生的抗「疫」生活
    說起上海音樂學院音樂治療專業,很多人可能都是第一次聽說。相比西洋樂器和民樂演奏類專業,隸屬於音樂教育系的音樂治療專業可謂是相當小眾。這個專業每年只招收五六個學生,來自馬來西亞的大二留學生吳佩芯就是其中一員。
  • 走出音樂治療的三個誤區:聽音樂就是音樂治療
    高天是我國第一個赴海外學習音樂治療並取得碩士學位的留學生,回國後,與張鴻懿教授一起在中央音樂學院創立了音樂治療研究中心,並開始培養碩士研究生。劉明明就是我國自己培養的第一屆音樂治療專業碩士研究生之一。而陳洛婷和林思思是劉明明早期教的本科生,畢業後赴美學習,學成歸來,加入到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治療中心的教學工作中。高天現已退休,劉明明接任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治療中心主任。
  • 音樂治療是什麼?
    1、美國著名的音樂治療師布魯夏:音樂治療是一個系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各種形式的音樂治療師使用體驗,以及在治療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作為治療之間的動態關係的處理有助於幫助人們達到健康的目的。2、音樂療法Duowen日本田中醫生定義為音樂使用的醫療方法的媒體,主角是一名音樂治療師,根據醫生的處方,音樂家、護士、臨床心理學家作為整體合作的成員。雖然音樂療法沒有統一的定義,但每個家庭都有共同的部分:他們都承認音樂療法不同於一般治療,音樂治療是以音樂為媒介,音樂療法旨在促進健康。
  • 馬來西亞靠什麼發展經濟?馬來西亞經濟發展特點
    馬來西亞和泰國一樣,從農業經濟為主國家轉型為新興工業國家所走過的經濟發展之路值得經濟不發達以農牧業經濟為主的國家或地區借鑑。這類國家或地區借鑑這兩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成功經驗可以少走好多彎路,加快經濟的發展。
  • 獨家丨馬來西亞羽毛球王李宗偉密赴臺灣治療鼻癌內幕
    此帳號為大風號風鈴計劃加盟成員,文章為鳳凰網獨家版權所有撰文/方旭馬來西亞羽毛球球王「拿督」(編者註:馬來西亞一些有功人士的榮譽頭銜)李宗偉被證實罹患鼻咽癌,對於許多球迷都相當震撼。可以說,先前不久還看他馳騁沙場、大殺四方,怎麼突然跟癌症連上線?還要暫停球場生涯?
  • 馬來西亞旅遊業發展的經驗
    世界旅遊組織秘書長塔勒布·瑞法稱其為旅遊業市場運作和發展的「冠軍」,認為「馬來西亞有很多值得其他旅遊大國學習和借鑑的經驗」。瑞法指出,馬來西亞藉助其文化和種族的多樣性,開發出了一系列獨特而有趣的旅遊產品。  旅遊業是馬來西亞的支柱產業,近年來發展尤為迅速。
  • 音樂治療的心理學解釋
    音樂的旋律也就會在不同場景中去喚醒了來訪者被隱藏的記憶,這也正是音樂治療起作用的關鍵。(二)(1)旋律有助於定位及調整來訪者情緒旋律是音樂的基礎,是塑造音樂形象的核心,所以音樂的靈魂,是表現情感最重要的因素。音樂中具有一定特徵的,佔有顯著地位的旋律稱為主題。這些主題的發展變化,則塑造出不同音樂形式,表達不同的情感,反映不同的現實。
  • 【​馬來西亞】音樂類專業也能去馬來讀?是的!還有學費是真的低!
    說起音樂專業,大部分應該是想到歐美名校,很多有著「音樂夢」的同學都有出國進修的夢想,但卻被一年學費幾十萬嚇的望而卻步。 其實,馬來西亞也有幾所不錯的學校,開設有音樂專業。相比之下,馬來西亞的院校性價比高,費用低,且教學質量也有所保證,回國也可認證,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 義大利音樂治療專業你了解多少?
    音樂治療專業你了解多少? 音樂治療是一門年輕的應用學科,涉及學科廣泛,應用領域龐雜,流派思想複雜,是對身心受到損害和情緒失調的人的技能進行幹預的有效途徑,目前,在歐美發達國家,音樂治療已初步形成了一個社會職業。
  • 馬來西亞總理:中國和馬來西亞經濟發展有相似經驗
    新華社吉隆坡6月22日電(記者 熊平)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22日說,實行對外開放政策並取得經濟巨大發展,是中國和馬來西亞發展經濟的相似經驗。  納吉布當天在馬來西亞聯邦政府行政中心普特拉賈亞舉行的馬來西亞駐外使節大會上說,通過改革開放,中國取得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使數億人擺脫貧困。
  • 淺談抑鬱症的音樂治療
    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 郭豔平抑鬱症心理治療方法中最受患者歡迎的一種,莫過於音樂療法。大腦邊緣系統和腦幹網狀結構,對人體內臟及軀體功能起主要調節作用,而音樂對這些神經結構能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輕音樂可以營造溫馨浪漫的情調,帶有休閒性質,因此又得名「情調音樂」。對於治療抑鬱症有良好的作用效果。音樂治療抑鬱症可以開發注意力、記憶力、集中力。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注意力集中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傾聽音樂能有效地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同時還能增強記憶力。把注意力轉移到音樂上,低落的情緒自然就會得到緩解。
  • 了緣法師:佛教梵唄音樂與心理治療
    作者 : 了緣法師音樂治療,是一種運用音樂來改善人類的各種生理、心理症狀及不當行為的治療方法。在佛教界和國外已行之有年,在國內則剛剛起步。人類在生活中不斷地求進步,發明語言、使用語言,甚至模仿自然界的種種聲音,也就開始有了「音樂」。
  • 馬來西亞華人:與時俱進 傳承發展中華文化
    馬來西亞華人:與時俱進 傳承發展中華文化 2017年10月08日 13:54   來源:廣東廣播電視臺   參與互動
  • 馬來西亞線上閱讀穩步發展
    馬來西亞線上閱讀穩步發展 2020-07-24 05:57:40 參與互動   馬來西亞線上閱讀穩步發展
  • 馬來西亞廣東人的傳承與發展
    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自建立兩百年以來從未中斷,是海外傳承得最為完整與優秀的華文教育,無數前僕後繼的華教人士以無私的奉獻與犧牲取得了華文教育的發展與傳承。廣東人南遷後的職業是開採錫礦與墾荒從事農業耕種。首先是在勞動與經濟活動方面能夠自由的發展,在尋求配偶方面也能夠自主,門當戶對的條件變得沒有意義,而父母做主的束縛也不復存在。身為女兒的有機會上學,也有財產繼承權。傳統社會的種種約束都不存在於南洋社會,南遷華人在各方面都獲得了很大的發展空間。在華人文化的發展方面,馬來西亞華人都很努力。在19世紀的時候,華人已經自費建立華文小學,接著開辦師訓班栽培師資,然後是開辦初中與高中以及大學。
  • 愛、療愈與希望——談談音樂治療
    早在很多年前,國外就已經有了系統完備的音樂治療體系。世界著名音樂治療專家、美國紐約大學臨床音樂治療系主任NIR教授對音樂治療做過這樣的定義:這是一種通過音樂的藝術手段,對人的心理、生理以及社會活動加以調試的康復療法,同時也是一種保健和教育相結合的高級康復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