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靠什麼發展經濟?馬來西亞經濟發展特點

2021-01-08 今天經濟與股市分析

馬來西亞經濟一直以農業為主,上世紀六十年代末開始經濟轉型,經過多年的穩定發展,現在已是新興工業化國家。在我國周邊超千萬人口的國家中,人均GDP僅次於日本、韓國和我國臺灣地區,高出同期經濟開始發展的泰國近一倍,為同處東南亞越南、寮國人均GDP的四倍。與我們大家熟悉的俄羅斯、土耳其、巴西、墨西哥以及我們國家人均GDP處於同一層次。馬來西亞和泰國一樣,從農業經濟為主國家轉型為新興工業國家所走過的經濟發展之路值得經濟不發達以農牧業經濟為主的國家或地區借鑑。這類國家或地區借鑑這兩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成功經驗可以少走好多彎路,加快經濟的發展。

馬來西亞經濟支柱產業,馬來西亞經濟發展情況

馬來西亞經濟支柱產業

馬來西亞經濟支柱產業為製造業、採礦業、農業和服務業。電子、石油、機械、化工與汽車行業是馬來西亞製造業的優勢行業。馬來西亞採礦業以開採石油、天然氣為主。製造業和採礦業生產總值佔馬來西亞GDP的31%。馬來西亞重視農業發展,農業佔馬來西亞GDP的8%。服務業是重點產業,服務業已佔馬來西亞GDP的55%。馬來西亞各產業相對其他國家發展比較均衡,各行業發展都較好,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採礦業相對來說比較突出。

馬來西亞靠什麼發展經濟

馬來西亞和其他國家有所不同,各行業發展較好,發展經濟主要還是靠有效的經濟發展方式,經過幾十年穩步發展起來的,期間也二次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但很快經濟就恢復到正常發展水平。有些國家靠旅遊,有些國家靠農業,有些國家靠石油,有些國家靠科技,有些國家靠製造業,而馬來西亞各行業發展得都不錯。很難說上靠什麼行業發展經濟。

馬來西亞GDP世界排名及地理位置

2020年馬來西亞全國總人口3204萬,與沙特、尼泊爾、委內瑞拉不相上下。2020年GDP4150.02億美元,排在世界第33位。人均GDP12447.7美元美元,排在63位。馬來西亞為亞洲國家,地處東南亞,由馬來半島南部的馬來亞和位於加裡曼丹島北部的沙撈越、沙巴組成,北與泰國相鄰,南邊隔柔佛海峽與新加坡隔海相鄰。全國面積共33萬平方公裡。首都吉隆坡。

馬來西亞農業

以農產品作物為主,有棕櫚油、天然橡膠、水稻、蔬菜、可可、椰子、胡椒、茶葉、菸葉、菠蘿、其他熱帶水果等,這些農產品不管產量還是出口量都在世界前列,農業在馬來西亞經濟中佔重要地位。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和出口量僅次於印度尼西亞,為世界第二大棕櫚油及相關製品生產國和出口國。全球第三大天然橡膠生產國和出口國。第一大橡膠手套、橡膠導管、乳膠線等橡膠產品出口國。

馬來西亞靠什麼發展經濟?馬來西亞經濟

馬來西亞採礦業

馬來西亞石油豐富儲量,探明5億噸世界排名第27位。已探明天然氣儲量1.2萬億立方米。馬來西亞礦產,鐵、金、鎢、煤、鋁土、錳等儲量豐富。馬來西亞採礦業主要為石油、天然氣和錫。原油出口目的地主要為澳大利亞、印度、泰國、日本,天然氣主要出口到日本、韓國和我國臺灣地區。馬來西亞採礦業佔GDP的8%。近年來馬來西亞考慮到資源的不可再生性和可持續發展,限制礦產的開採量。強制礦產開採公司加大對採後環境恢復投入。預計今後採礦業在馬來西亞GDP佔比會持續減少。

馬來西亞製造業和建築業

馬來西亞上世界60年代開始利用本國資源發展加工製造業,隨著電子、石油、機械、鋼鐵、化工及汽車製造等行業的穩步發展,製造業成為馬來西亞經濟發展的主要行業, 佔GDP的23.0%。 房地產、基礎設施建設、公共工程等項目的增多,馬來西亞建築業的發展成為了國民經濟的重點行業之一, 佔GDP的4.5%。

馬來西亞服務業

為促進經濟多元化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馬來西亞積極支持服務業發展,服務業逐漸成為其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佔GDP的55.5%。服務業是馬來西亞經濟的最大行業,從業人員佔全國人業人員總數的60%。旅遊業是服務業的主要行業。2019年馬來西亞吸引遊客2670萬人次,主要來自新加坡、印尼、中國、泰國。

馬來西亞靠什麼發展經濟?馬來西亞經濟發展特點

馬來西亞是一個經濟充滿活力的國家,我國與馬來西亞有大量的進出口貿易往來。中國為馬來西亞的第二大出口國,第一大商品進口國。馬來西亞的生活水平在東南亞國家中處於中上水平(百家號作者懶人懶理原創,百家號首發,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馬來西亞總理:中國和馬來西亞經濟發展有相似經驗
    新華社吉隆坡6月22日電(記者 熊平)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22日說,實行對外開放政策並取得經濟巨大發展,是中國和馬來西亞發展經濟的相似經驗。  納吉布當天在馬來西亞聯邦政府行政中心普特拉賈亞舉行的馬來西亞駐外使節大會上說,通過改革開放,中國取得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使數億人擺脫貧困。
  • 馬來西亞經濟概況
    原標題:馬來西亞經濟概況   馬來西亞自然資源豐富,橡膠、棕油和胡椒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馬來西亞曾是世界產錫大國,近年來產量逐年減少,石油儲量豐富,此外還有鐵、金、鎢、煤、鋁土、錳等礦產。政府鼓勵以本國原料為主的加工工業,重點發展電子、汽車、鋼鐵、石油化工和紡織品等。
  • 詳解馬來西亞經濟轉型優勢政策!
    馬來西亞是橫跨全球最繁忙的航道點,基於優越的國家地理位置、世界上最強大的伊斯蘭金融資本、豐富的石油儲備及友好的商業政策,馬來西亞正不斷放寬經濟投資環境,吸引外來投資進入,推動國家的經濟轉型升級。馬來西亞擁有較穩定的政治局勢和較為高效的政府效率,從而能為外商投資活動提供堅實的基礎保障。02經濟增速較快,金融市場發展相對完善馬來西亞是東協較為發達的經濟體,人均GDP超過10,000美元(2011年數據)。同時,馬來西亞也是東協經濟增長較快的經濟體。
  • 先鋒派作家王新應邀參加 「中國-馬來西亞經濟發展合作展望高峰...
    4月24日,先鋒派作家王新應邀在北京五洲大酒店參加「中國-馬來西亞經濟發展合作展望論壇」。先鋒派作家王新在會場留影 本次論論壇由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馬來西亞吉打洲政府、馬來西亞-中國商務理事會、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共同主辦,香港工業總會聯合承辦。
  • 馬來西亞旅遊業發展的經驗
    世界旅遊組織秘書長塔勒布·瑞法稱其為旅遊業市場運作和發展的「冠軍」,認為「馬來西亞有很多值得其他旅遊大國學習和借鑑的經驗」。瑞法指出,馬來西亞藉助其文化和種族的多樣性,開發出了一系列獨特而有趣的旅遊產品。  旅遊業是馬來西亞的支柱產業,近年來發展尤為迅速。
  • 張淼:馬來西亞經濟形勢及對我國在馬投資的影響
    希盟政府上臺後,藉由國家經濟負債過重等課題,啟動了針對中資企業參與的一系列重大工程項目(如「東海岸鐵路」、「馬六甲多產品輸送管線」以及「泛沙巴州天然氣輸送管線」)重新談判和嚴格審查,這給中國在馬來西亞的投資安全帶來一系列不確定性。希盟政府的中國政策將會展示什麼樣的新特點,與國陣相比究竟將會出現什麼樣的調整和變化?中國在馬投資在大選過後會面對怎樣的風險和挑戰?
  • 馬來西亞逐步開放9個經濟領域:社會暫停與經濟啟動交織
    如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總會長戴良業認為,在將抗擊疫情作為首要任務的同時,逐步開放經濟活動、可明顯減緩對經濟活動的衝擊,全社會需要在遏制疫情和經濟發展中取得平衡,並儘可能地維持城市就業水平。主流媒體普遍認為重啟部分經濟領域,對馬來西亞中小企業而言堪稱一道曙光。這種重啟,類似中國城市中的復市、對居民生活和社會運轉是不可替代的。
  • 張應華廳長會見馬來西亞駐華大使館經濟公使施志光
    張應華廳長會見馬來西亞駐華大使館經濟公使施志光 2020-12-04 11: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市場開發|馬來西亞經濟及市場情況綜合分析
    新山市有「馬來西亞的南方門戶」之稱,為馬來西亞的第二大城市。檳城是馬來西亞最具文藝範的地方,有「印度洋綠寶石」、「東方矽谷」等稱號。工業分布馬來西亞的主要產業為農業、採礦業、製造業、建築業以及服務業。馬來西亞的重點產業為服務業。馬來西亞的重工業主要集中在以吉隆坡為中心的馬生河谷地一帶,吉隆坡和鄰近區域是馬來西亞境內工業化和經濟規模最快速發展的區域。
  • 奉行「馬來人」至上的馬來西亞,華人掌握經濟領域,農業發達
    馬來西亞人對中國的感情是複雜的,要知道,新中國成立的時候,中國一窮二白,是一個生產力落後的發展中國家,而馬來西亞呢,曾經馬來西亞也輝煌過,被譽為「亞洲四小虎之一,」亞洲四小虎是指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四國。這四個國家的經濟在20世紀90年代都像80年代的亞洲四小龍一樣突飛猛進,因而得名。
  • 沙巴州武裝事件或影響馬來西亞經濟
    近日,馬來西亞沙巴州部分地區安全形勢嚴峻,馬來西亞軍警與源自菲律賓的「蘇祿軍」武裝人員近日來持續發生武裝衝突,已造成雙方人員傷亡。該地區的武裝衝突事件將影響到馬來西亞經濟的各個領域,該國的交通、銀行、通訊、電力、建築、旅遊、製造業等各領域都可能受到了影… 據《星洲日報》報導,近日,馬來西亞沙巴州部分地區安全形勢嚴峻,馬來西亞軍警與源自菲律賓的「蘇祿軍」武裝人員近日來持續發生武裝衝突,已造成雙方人員傷亡。
  • 馬來西亞3100多萬人,經濟超越雲南省,一月工資多少錢?
    馬來西亞的人均經濟水平,甚至比中國還要略微高一點。經濟總量則超越了我國的雲南省和重慶市,那麼,馬來西亞普通人,一月工資多少錢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馬來西亞擁有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和地理優勢,西方各國在馬來西亞建立了一系列的工廠,直接刺激了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
  • 馬來西亞廣東人的傳承與發展
    華社的華文教育系統自始至今仍然在維持著,依靠華人社會的經濟與精神資助,還不時需要與來自官方的不合理管制周旋。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自建立兩百年以來從未中斷,是海外傳承得最為完整與優秀的華文教育,無數前僕後繼的華教人士以無私的奉獻與犧牲取得了華文教育的發展與傳承。廣東人南遷後的職業是開採錫礦與墾荒從事農業耕種。
  • 馬華公會總會長:馬來西亞今年經濟表現將更好
    馬來西亞最大的華基政黨—馬華公會總會長廖中萊5日在吉隆坡預測,由於今年棕油及橡膠等原產品價格上漲,加上全球經濟成長預測提高,預計馬來西亞今年經濟表現將更好。  馬華公會當天舉行大會,慶祝該黨成立68周年。
  • 「一帶一路」 中國——馬來西亞人文交流與經濟合作論壇29日在...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譚利婭 翟亞菲 朱富樂 劉舸歡 李婷婷】7月29日,由中國公共外交協會、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及馬來西亞貿工部主辦,環球網承辦,馬來西亞—中國商務理事會、李錦記健康產品集團、馬來西亞全國總商會、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馬來亞大學孔子學院為支持單位的「一帶一路」中國——馬來西亞人文交流與經濟合作論壇在吉隆坡成功舉辦。
  • 音樂治療在馬來西亞的發展
    在一些西方國家例如美國,音樂治療已發展出一門專業體系,要成為音樂治療師,除了必須在美國音樂治療協會認證的學校完成訓練,還必須考試和向專業團體註冊。在馬來西亞,真正受過訓練的音樂治療師為數不多,而且由於馬來西亞至今為止沒有大學開辦音樂治療系,因此本地的音樂治療師都是從海外畢業。
  • 馬來西亞蘇商總會拜訪多個商會:以商會商 共謀發展
    為加強中國和馬來西亞商協會之間的交流互動,進一步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馬來西亞蘇商總會近日拜訪當地多個商會和政府機構,促進交流,增進合作。馬來西亞蘇商總會拜訪馬種植及原產業部該會會長孫建煒表示,馬來西亞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人文環境,越來越多的江蘇企業積極"走出去",希望到該國開拓業務。
  • 經濟學家:疫情過後馬來西亞經濟可快速復甦
    越通社8月11日消息,據各經濟學家,馬來西亞技術中心——檳城州正為推動該國新冠肺炎疫情過後的經濟快速復甦做出貢獻。 今年第一季度, 檳城州各新項目已吸引外商直接投資資金約2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2.9億元),佔馬來西亞所引進外資總額的三分之二。
  • 馬媒:馬來西亞學者謝愛萍談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刊載文章,介紹了馬來亞大學中文系教授謝愛萍的故事。1951年出生的謝愛萍從小酷愛文學,關注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曾受邀到中國參與學術研討會。謝愛萍性格堅強,儘管一生遇到許多工作與生活上的困難,但她從未低頭。
  • 600萬華僑生活在馬來西亞,為經濟做出巨大貢獻,如今卻被刁難?
    在大家的印象中人們是比較喜歡移民歐美等國家的,但實際上歐美等國的華人還沒有馬來西亞多。馬來西亞雖然不是世界上華人最多的國家,但這裡的華人數量是不少的,據了解,馬來西亞生活著600萬華僑。馬來西亞作為一個多元化的國家,這裡民風較為開放包容,來自世界各地的民族在這裡生活,所以這裡華人多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