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告別買房?任正非、曹德旺也「直言不諱」,1位前首富忠心諫言

2021-01-20 網易

2019-09-02 21:14:31 來源: 樓市指聞

舉報

  2019年樓市「買不起賣不掉」,如何破局?任正非、曹德旺直接說了。

  剛需買房,基本上都需要採用按揭貸款的方式,貸款買房,也就意味著自己即將背負巨額房貸債務,每個月需要向銀行支付按揭貸款,要求收入穩定、工作穩定,如果工作和經濟來源出現了大的波動,就很有可能影響房貸還款問題,最終影響自己的房子是否仍然屬於自己的問題。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得到,在沒有買房、沒有背負房貸之前,年輕人們生活多姿多彩,一旦買了房子步入剛需房貸行列,不管是生活心態還是工作動力都發生了明顯變化。

  剛需按揭貸款買房子後,工作上不再敢於冒險和拼搏,因為需要相對穩定的收入來支撐月月還房貸,還需要穩定的收入來平衡家庭日常開支,日常生活圍繞著生活雜事、房子轉。反觀沒有買房的人,朋友圈天天都是他們的身影,幾乎天天刷屏,每天生活都有不一樣的新鮮感,活力十足。總之而言,買房能讓一個人產生很大的變化,不僅工作收入需求變了,就連生活方式都慢慢變了。

  

  2019年步入下半場,目前樓市平穩,不過房子買不起賣不掉,這就很尷尬了。房價降溫了,按理說買房更容易了,但是實際上買不起仍然是常態。一方面是收入跟不上房價,顯得房價仍然過高,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我國的房價收入比達到了9.3:1,北上廣深等城市的房價收入比甚至高到20-30,所以買房子仍然是壓力很大的。

  另一方面隨著房地產調控的深入推行,在2019年全國房價經過了金三銀四的小陽春之後,特別是熱點城市迎來了很多調控加碼政策,讓很多剛需依然買不到房。反觀房地產市場,想出售房子的在剛需觀望情緒下,也難以實現。

  那麼,2019年下半年,能買房嗎?相信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桿秤,不過面對當下捉摸不透的房價走向,仍然有很多剛需猶豫不決,該買房還是不該買房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幾位各個行業的佼佼者的買房忠言吧。勸告別買房?任正非、曹德旺也「直言不諱」,1位前首富忠心諫言。

  一、任正非曾經炮轟房價,認為房價已經很高,不合理,提出房價如果仍然上漲可能影響企業競爭力。

  任正非是華為的引領者,更是中國手機行業的引領者,面對輪番上漲的房價,任正非老先生也曾放出話來,他指出,當下的高地價、高房價,對企業的競爭力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高地價和高房價引起了企業的生產要素上升,從而降低企業競爭力,這並不是虛言。

  

  至今為止,仍然有人呼喊著房地產是我國經濟的支柱產業、房地產調控應該放開,讓房地產真正起到拉動中國經濟的作用。之所以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有房地產專家敢為房地產躍進發聲,主要願意在於房地產確實能對經濟發展,在過去的20年裡,房地產對各大城市的發展正面影響作用很大,地價高漲就是最大的表現。每當地方經濟下行的時候,把房地產拿出來,多賣幾塊地,什麼事情都迎刃而解。不過,最近國家有了新定調,不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一錘定音,專家也失算了。

  二、馬雲也曾多次表達自己建議,給出諫言,指出未來房價或許降低,年輕人不該關注買房,更應該努力奮鬥。

  2017年的時候,中國前首富馬雲提出8年後房價如蔥,未來真的房價很便宜嗎?筆者認為這種說法其實是讓不少為房價感到無奈的年輕人吃顆定心丸,在馬雲的深層意思裡,有勸勉年輕人要關注奮鬥、關注拼搏精神,而不要被買房子這件事阻擋住自己的奮發圖強事業心,年輕人要趁著年輕多追求事業有成,而不能讓房價成為絆腳石。

  除了馬雲提出的房價可能下降言論,馬雲在一次給內部員工的信《未來的年輕人,要學會租房子》中表達除了自己建議租房子住的觀點。馬雲認為在內需拉動經的過程中,年輕人應該租房子住,而不是買房子,在10年前馬雲是支持所有人買房子的、還要趕緊買,那個時候房價才4000元/平米,那個時候能買房的話,借錢都要買。那個時候鼓勵大家買房子,不過現在馬雲忠心建議不主張買房子了。

  

  三、實幹家、億萬富翁曹德旺對於買房問題,一直有別具一格的看法,也不建議買房。

  曹德旺真的是一位實幹家,在前20年裡,眾多企業因為看到房地產的高額利潤回報,在利潤的驅使下,紛紛轉身投入房地產開發事業。曹德旺雖然有能力、有機會轉身進入房地產,但是他並沒有這樣做,一直始終致力於汽車玻璃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對於買房問題,曹德旺直言不諱,他多次指出,現在的房價很高了,買房成本很高,所以導致居住成本很高,如果剛需把自己的前投入到買房子上了,那讓他們以後的生活如何保障。所以從這個觀點出發,曹德旺認為買房子導致成本開支上升,造成自己的生活支出減少,或許是不划算的事情,不建議買房。

  這位億萬富翁也直接說道,房子等一切你所看到的東西其實都是身外之物,你要能夠想得開,好不容易賺到了錢,你就把前投進了房地產,自己去當房奴了,這樣的生活猴年馬月才能結束。相反地,如果你不買房子,今天可以去城的東邊居住,明天可以搬到城市的西邊區居住,能夠嘗試到各種房產,其實挺好的。

  

  不過,指聞君認為,在當下的房地產市場發展趨勢下,剛需上車仍然是越早越好,如果真的不買房子,或許居住都成問題,在當下住房租房體系尚不完善的情況下,如果長期租房子,不僅會租房成本加大,而且有中途出現各種異常情況的風險。買房子是家庭大事,影響著落戶、上學、結婚的事情,不能因為簡簡單單的概念性名詞,耽誤了大事情。

  對於買房大事,你怎麼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想買買不起想賣賣不掉,任正非炮轟高房價,而他「諫言」被奉經典
    從賣家的角度來看,可以發現在穩定的房價環境下,購房者越來越不願意買房,並且變得越來越挑剔。房地產市場已陷入「買不起賣不掉」的境地。如何打破這種局面?任正非和曹德旺一語中的。首先,在目前的房地產市場上,銷售面積呈下降趨勢,但房價變化不大今年上半年已經過去,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想買房子的人仍然買不起房子,想賣房子的人仍然賣不掉房子,為什麼?
  • 明年要不要買房?馬雲給出建議,任正非、曹德旺「良心」勸諫
    對此,就有網友發私信給我,他跟我說他明年有打算買房,但是聽親戚說,明年房價可能會跌,是否真的這樣?其實對於這位網友的想法我能理解,目前樓市撲朔迷離,一個不小心就很容易高位接盤。假設房價真的下跌的話,最後只能「棄房斷供」,得不償失。但是不買的話,又擔心房價未來繼續漲,陷入一個兩難的境界。
  • 任正非曹德旺董明珠,三巨頭都對房地產說不,三線城市樓市該醒了
    任正非是賣手機的,做到了中國第一;曹德旺是賣玻璃的,做到了中國第一;董明珠是賣空調的,做到了中國第一。三個中國第一,都不是搞房地產的,他(她)來自各行各業,但是都對房地產說「不」,只有開發商在扯著喉嚨喊,「房地產不能倒!」
  • 現在買房,5年後會變成什麼樣?曹德旺提出3點,今已逐步成真!
    因此,近幾年來,如果買房、投資的人五年內不把剩餘的房子處理掉,他們就會面臨上述種種問題,甚至還將成為"接盤俠"。然而,對於樓市的各種"場景","玻璃大王"曹德旺已經有了自己的看法,並且他的3個預言現在也逐漸實現了。
  • 任正非、曹德旺「觀點相悖」!這次你站誰?
    這兩個問題,我國有兩位著名的企業家卻有著不一樣的觀點,他們就是曹德旺和任正非。曹德旺和任正非都是國內家喻戶曉的人,一個是5G全球首創的核心人數,一個是全球汽車玻璃製造的頂級商。不管是從財富,還是從管理等方面來看,這兩個人都是數一數二的企業家。
  • 什麼是六波羅蜜,為何前首富曹德旺將它奉為企業管理的準則
    曾經的中國首富曹德旺就將六波羅蜜當作自己管理企業的法寶。曹德旺通過這六種企業法則,企業蒸蒸日上,生活一帆風順,最終成為中國首富。曹德旺堅持持戒,在房地產火爆的時候,堅持不進軍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並且犯法的不做,企業得到良性發展,穩步向前。
  • 魏徵直言不諱得李世民賞識,此人諫言卻招來殺身之禍!
    李世民劇照一、充耳不聞無論是《新唐書》還是《舊唐書》書內都有記載關於文德皇后長孫氏,有怎樣吹枕邊風哄騙盛怒之下的李世民,因為魏徵直言不諱,處處制肘,李世民一度感覺到不舒服,在下朝後甚至一邊惱怒一邊動了殺機,
  • 曹德旺直言不諱
    該樓盤從每平方米1.8萬,降到1.4萬,每平降了約4000元,降幅超過22%。也就是說,100平方的房子,現在買比之前買省下了將近40萬。前期的業主看到這種情況不願意了。他們說,幾個月的時間,買套房無形中虧了幾十萬,相當於虧了一個首付,覺得這個房子買得太鬧心,覺得利益受到損害。於是,惱羞成怒,打砸了該樓盤的售樓部。
  • 任正非良心諫言:窮人做好這「三項」投資,將來一定可以「翻身」
    任正非良心諫言:窮人做好這「三項」投資,將來一定可以「翻身」!最近談到自己的成功,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就指出,自己的成功並非偶然,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談到窮人如何翻身時,任正非就良心諫言,指出窮人一定要做三項投資,只要堅持下來,將來一定能夠翻身。
  • 今明兩年要不要買房?馬雲奉勸年輕人,曹德旺忠告即將實現
    今明兩年要不要買房呢?如今房地產市場讓很多人看不透。多數人認為,房價快速上漲時代將過去。事實上,我國現有的房子已滿足國人居住了,多家媒體透露我國現有房子已滿足34億人居住。儘管不知道這個數據的真實性,有一個數據還是有說服力的,那就是在我國城鎮家庭中,戶均已擁有1.5套房,這個數據來自官方媒體。
  • 曹德旺:曾國藩這12個字,掛在我辦公室50年,讓我一生順利
    提起曹德旺,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被稱為「玻璃大王」、「中國首善」。 曹德旺很小的時候就輟學,出來跟著父親做生意。1987年小有成就的曹德旺為自己的小學母校捐了2000塊錢,將所有的課桌椅全部換成新的,這是他的第一筆捐款,此後,曹德旺更是瘋狂捐款,據累計,大概超過120多個億。 在整個中國,像曹德旺一樣將慈善當成事業一樣來經營的非常少。有一次接受採訪,記者問曹德旺:「您是如何將自己的企業做得這麼好的?」
  • 2020年是存錢還是買房?不要再糾結了,馬雲、曹德旺早已給出答案
    三四十年前,一個萬元戶可能就是十分富有的了。而現在,各種各樣的新產業,新風口的出現,讓不少人借著風口獲得了巨額的財富。有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家庭資產超過一億的就有10多萬戶,而超過千萬的家庭也都達到了157萬戶,更不要說那些百萬資產的家庭了。
  • 中國首富自言「首負」!
    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受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讓我們對琵琶女的遭遇深感同情外,也讓我們對商人多抱有「薄情寡義」的消極看法。《琵琶行》將「商人」這個有錢的社會群體推向風口浪尖。
  • 為何前首富曹德旺將它奉為企業管理的準則
    佛家講究修行,講究度人和自度,於是就不得不參透六波羅蜜,也就是六種修行方式: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曾經的中國首富曹德旺就將六波羅蜜當作自己管理企業的法寶。01布施對於布施,很多人都覺得自己理解了,但是實際上是片面的,只理解了錢財的布施。
  • 曹德旺:曾國藩的這12字箴言,在我的辦公室掛了50年,我逢戰必勝
    曹德旺被譽為「一代玻璃大王」,他是中國慈善領域的典範,他的奉獻,使他在國內享有極高的盛譽,據數據統計,自1983年曹德旺的第一筆捐款至今,曹德旺的個人捐款超過了110億元,有別於國外的「偽慈善」,國內的慈善是真慈善。
  • 曹德旺:曾國藩這12字對聯,掛我辦公室50年,讓我事業順風順水
    玻璃大王曹德旺很多人都不陌生,他捐的財產已經高達百億,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首善」。 但其實了解過曹德旺的人都很清楚,他的人生非常傳奇。此後曹德旺的生意越做越大,而捐款的數量更是瘋狂上漲,到去年為止,曹德旺已經累計捐款120多個億。很多人都問過曹德旺:為什麼你的生意可以做得這麼大?他說:「其實自己也曾經迷茫過,但後來真正幫助我走出來的是曾國藩的一副對聯,這幅對聯我掛在辦公室50多年,讓我的事業順風順水。」
  • 曹德旺:曾國藩這12字對聯,掛在我辦公室50年,讓我一生順風順水
    提起曹德旺,相信很多人應該並不陌生,他被稱為「玻璃大王」、「中國首善」。曹德旺小的時候就輟學,跟自己的父親學做生意。1987年小有成就的曹德旺就為自己的小學母捐了2000塊錢,將學校所有的課桌椅都換成新的。
  • 曹德旺:曾國藩的這12字箴言,讓我徹底悟透了商業和人生
    曹德旺創業幾年,成立福耀的時候,少年得志的時候,上海錦江飯店的一個老總到他公司來,那個老總很崇拜他,和曹德旺相處幾天以後,知道曹德旺雖然只有小學文化,但卻非常愛讀書。於是那位老總回去便寄一套書給曹德旺,便是影響他一生的《曾國藩》。
  • 馬光遠「反駁」曹德旺:房子不是水泥磚頭,你是在「坑」老百姓
    對樓市的未來如何,馬雲曾表示,今後房價會如同大蔥,年輕人可能有5套房,大家不需要擔心買房。 任正非認為,年輕人不應該注重買房,應該將更多精力放在事業上。 「中國首善」曹德旺對樓市也有自己獨到的看法,他多次批判樓市野蠻上漲,並表示:「如今企業用工成本高,經濟不是太樂觀,終歸到底是出在地產上面。如果今後還野蠻蓋房,那銀行的資金以及勞工資源都會進入地產領域。我建議,應該削減地產規模,注重實體經濟,這樣才能做好大國的擔當。」
  • 曹德旺怒批房地產,馬光遠卻譴責「磚頭說」,稱其在害老百姓!
    過去幾年間,曹德旺一直在抨擊房地產,抨擊的言論一直為大眾所熱烈討論。他曾經勸年輕人不要太早買房,說未來的房子賣不掉也租不出。去年,他又說,經濟艱難的根源還是在於房地產,應該削減那些不應該、虛假的投資。這一觀點簡直說出了許多普通人的心聲,但是另一些人卻認為,曹德旺對房地產的預測是跨界的,在對房地產不了解的情況下就做出了判斷。馬光遠是我國著名的經濟學家,他強烈譴責了曹德旺的「磚頭說」。他認為,如果簡單的把房子理解成是磚頭和水泥,不是蠢就是壞!如果房子就是磚頭和水泥,那麼,全國的房子都應該一個價了。這種煽動性的言論,乍一看是在替百姓發聲,其實是在害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