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古柏:多與廟陵相伴,玄機何在

2020-12-14 鄉約河南

讀友您好!今天帶大家瀏覽《鄉約河南》,尋找鄉土文化那些不為人知秘密,那就聆聽河南鄉音,品讀河南故事,更多精彩請點擊「關注」哦!【河南古柏:多與廟陵相伴,玄機何在】

存世滄桑古柏,是見證歷史的「綠色文物」。

宋代詩人方惟深《古柏》曰:

四邊喬木盡兒孫,曾見吳宮幾度春。

若使當時成大夏,也應隨例作埃塵。

說起古柏,從古至今,百年以上古柏多與廟陵相伴,其中玄機何在?是廟宇袒佑了古柏,還是古柏眷顧了廟陵?在河南古柏頗多,未能一一親臨參觀拜謁,不敢隨意忖度杜撰。

對拜見過的四處廟陵古柏,以拙劣文筆分享大家,一覽其這些和「國之瑰寶」的滄桑歲月和神秘玄機。

在河南孟津光武帝陵,現存隋唐植柏1458株,且獨具「四絕奇觀」於天下。一絕歷代皇帝選陵擇塋,皆是背山面河,唯光武帝陵枕河蹬山;二為一園千柏,聚植一園,拔地通天,蓊然肅穆;三是柏體杏質,木色金黃,國內僅有,柏體杏香,故稱杏柏;這些古柏相互交織又呈現出:鳥鳴柏,苦戀柏,漢皇仰臥三大景觀,千百年來為觀者稱奇樂道。

無獨有偶,在孟津縣小浪底鎮有個歷史山村,相傳村子四方各有一座廟宇庇護村莊,故得名「廟護村」。村中謝姓祖先祖居山西,明初遷居孟津,在黃河南岸發展成一大村落,承名「鐵謝」,後一部分謝氏族人由鐵謝村遷於廟護。

在廟護村村北面的小山上,有一棵古柏,系一級古樹,已有1750多年的高齡,古柏歷經滄桑,依然蒼勁有力。古柏紋理縱橫交錯頗為神秘。

繼續西行,在黃河中遊南岸雄渾的黛眉山下,毗鄰古柏的河南省新安縣峪裡鄉東山地和澠池縣南村鄉西山地年長的村民所說。

長在西山底柏帝廟內這棵古柏名曰:「周柏」,距今有2500多年,樹高約26米,樹圍2.95米,6個成年人牽手才能合抱。

位於登封市東六公裡處,面對玉案山,背依黃蓋峰,東有牧子崗,西望朝嶺的中嶽廟,在180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廟宇被樹木覆蓋的茫茫林海。

中嶽廟內三百多株古柏,這些古柏樹齡高,樹形傳神,似猴、似羊、似鹿、似凰,千姿百態,形象逼真,可稱為古柏博物館。

今天話題就分享到這裡,你有什麼想要說的話,歡迎在下方留言交流,也請把你家鄉的古柏文圖分享給大家,傳承和弘揚中原大地更多的「綠色文物」和「國之瑰寶」。

撰文丨李健 (圖片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尋訪三晉國保:運城舜帝陵廟前陵後廟規制罕見,古柏奇特建築奇偉
    運城舜帝陵與廟是建在一起的,當地人以前叫舜帝廟或者廟上,後來開發建設之後,又叫舜帝陵。可是,在2006年5月25日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上,叫做舜帝陵廟。與臨汾堯廟、堯陵不同的是,運城舜帝陵與廟是在一起的,而且是陵前廟後的格局,這在全國也不多見。舜是上古時期的部落聯盟首領。有虞氏,姓姚,傳說目有雙瞳而名「重華」。
  • 探尋中華始祖聖地——山西運城舜帝陵廟
    7月18日下午,淮陽區中華始祖聖地聯盟考察交流協調組一行來到山西運城市區西北約10公裡鳴條崗上的舜帝陵廟進行參觀聯誼。舜帝陵廟於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首批旅遊文化示範地等。目前該景區免費向公眾開放。
  • 4000年歷史的運城舜帝陵廟,建築古拙古柏奇特,陵廟建制十分罕見
    運城舜帝陵與廟是建在一起的,當地人以前叫舜帝廟或者廟上,後來開發建設之後,又叫舜帝陵。可是,在2006年5月25日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上,叫做舜帝陵廟。與臨汾堯廟、堯陵不同的是,運城舜帝陵與廟是建在一起的,而且是陵前廟後的格局,這在全國也不多見。舜是上古時期的部落聯盟首領。
  • 4000年歷史的運城舜帝陵廟,建築古拙古柏奇特,陵廟建制十分罕見
    運城舜帝陵與廟是建在一起的可是,在2006年5月25日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上,叫做舜帝陵廟。與臨汾堯廟、堯陵不同的是,運城舜帝陵與廟是建在一起的,而且是陵前廟後的格局,這在全國也不多見。新修建的舜帝陵景區分為舜帝大道、舜帝廣場、舜帝公園和舜帝陵廟四個部分。從舜帝大道到舜帝廣場,進入舜帝公園,通過一座高大的三門四柱石牌坊之後,便可看到舜帝塑像。塑像身後就是古柏廣場。
  • 專家認定:洪洞侯村女媧陵是御祭女媧的唯一正廟
    侯村女媧陵又稱媧皇陵,位於洪洞縣城東北15公裡,居霍山之麓、汾水之濱,相傳始建於周朝,具有陵廟合一的特點。據《平陽府志》載:唐天寶六年(747年)重修,唐以後歷代屢有修葺。女媧陵原規模宏大,建築風格極具皇家氣派,有正、副二陵,二者相距49步。正陵與副陵高四五米、周長達四五十米。俯瞰二陵,陰陽分明,形似太極圖。陵前古柏108棵,樹粗八九人合圍。
  • 閟宮古柏:千載冰霜留勁節
    陝西黃陵縣的黃帝陵,有80000多株古柏,是世界上最大的古柏林。在黃帝陵院內,有一株據稱是軒轅黃帝親手栽植的古柏,高20米以上,胸圍7.8米,樹冠覆蓋面積近200平方米。  這株被稱為「世界柏樹之父」的古柏,歷經5000多年風霜,至今仍幹壯體美、枝葉繁茂。  六朝古都北京,在很多皇家壇廟、皇家園林、帝王陵寢以及古寺名剎等地,也有蒼老遒勁、巍峨挺拔的古柏。
  • 【女媧的唯一正廟——洪洞縣趙城鎮侯村女媧陵】
    【女媧的唯一正廟——洪洞縣趙城鎮侯村女媧陵】女媧,又稱媧皇、女媧娘娘,史記女媧氏,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中華民族的母親。在洪洞縣趙城鎮侯村,有一座聲名遠播的女媧陵,史書記載,這裡就是女媧陵所在地。清道光七年《趙城縣誌》記載,宋乾德四年,詔給守陵「五戶長」吏,春秋奉祀,其後代有祭告。開寶六年奉宋太祖趙匡胤之命,在原廟基礎上新修的一座祭祀媧皇的正廟,祭祀規格高,陵廟規模大,文 化影響廣。
  • 蘇州鄧尉山司徒廟內的四棵古柏是誰命名的?
    蘇州鄧尉山司徒廟位於蘇州城西南三十公裡處,吳中區光福鎮西南部,因東漢太尉鄧禹曾隱居於此而得名。廟內有四棵古柏,相傳是東漢的遺物。因多次遭雷擊電劈,枯乾虯枝,光怪陸離,形狀奇特,分別被稱為「清、奇、古、怪」,是誰命名的呢?有個十分有趣的故事。
  • 河南這所小學 藏中國唯一楚王行宮遺址 千年古柏屢冒青煙實屬罕見
    河南南陽市南召縣雲陽鎮,是中原人類的發祥地,早在五六十萬年前,「南召猿人」便在這裡繁衍生息。作為河南著名的歷史古鎮、人口大鎮、交通要鎮和經濟重鎮,雲陽境內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是著名的宛北名鎮和中州重鎮。來到雲陽,最值得一看的古蹟,是有著2700多年歷史的楚王行宮遺址。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南篇):淮陽太昊陵廟
    太昊陵廟位於河南省淮陽縣城北,是太昊伏羲氏的陵廟,據載,春秋時已在此建有陵墓,宋太祖詔立陵廟,現存建築為明正統十三年(1448年)所奠定的格局,清代有重修。1996年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陵廟整體建築坐北朝南,佔地875畝,午朝門內成外城,先天門內稱內城,太極門及城垣圍成紫禁城。中軸線上有渡善橋、午朝門、先天門、太極門、鐘鼓樓、統天殿、顯仁殿、寢殿、太始門、八卦壇、墓冢、蓍草園等建築。統天殿,俗稱「大殿」,明代建築,是陵廟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重點建築。
  • 白水倉頡廟 古柏虯龍枝
    直至曉寒晞光初露,車燈人聲漸有,黑已去樹漸明,壁出獬豸照畫屈鐵,於是理行裝取畫夾,坐廟前車場寫倉頡廟全景,廟已蒼桑,除咋晚所歇息那棟二層樓外,其餘皆是土築板牆,且已是殘牆半豁了,只是廟內古柏森森,顯示出數千年風採。於是扣門購票以進,古氣森森古殿鱗鱗,高牆斑斑玄相離離。
  • 人文始祖墓,巍峨太昊陵
    伏羲,生卒年不詳,又稱伏戲、宓羲、庖犧、包犧、犧皇、皇羲、太昊等,相傳伏羲本姓風,生於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定都於陳宛丘(今河南淮陽)。華夏人文始祖,人稱「三皇」之首。後崩於陳地,後世在陳地修陵建廟祭拜。
  • 人文始祖墓,巍峨太昊陵
    伏羲,生卒年不詳,又稱伏戲、宓羲、庖犧、包犧、犧皇、皇羲、太昊等,相傳伏羲本姓風,生於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定都於陳宛丘(今河南淮陽)。華夏人文始祖,人稱「三皇」之首。後崩於陳地,後世在陳地修陵建廟祭拜。伏羲太昊陵在今周口市淮陽縣城關回族鎮蔡河北街路北,距周口市區約35公裡,國道106可達,地理坐標為北緯33°,東經114°。現存建築建於明代,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太昊陵廟坐落於蔡河北岸,是因太昊陵而建的祭祀建築。坐北朝南,南北長約750米,東西寬約700米。
  • 九嶷山舜帝陵為五帝最早陵廟
    本報7月21日訊(通訊員 劉飛峰實習生蘇媛菊)我省考古專家在寧遠縣古舜帝陵遺址發掘考證認為,九嶷山舜帝陵廟是我國目前發現惟一的、始建年代最早的五帝陵廟。  2002年5月,省考古研究所在寧遠縣九嶷山玉綰巖發現了秦漢時期的古舜帝陵遺址,並進行了試掘。
  • 來過運城舜帝陵,再也不能小覷山西
    我們今天所介紹的舜帝廟陵位於山西省運城市的鳴條崗西。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國家AAAA級景區。舜帝陵景區佔地1778畝,分為景區和陵區。景區由舜帝廣場、神道、百花園、植物園、歷山、條谷蒼野、雷澤湖、媯汭河以及遊樂場、猴山等組成。
  • 四川發現|陸遊對成都武侯祠古柏情有獨鍾,不僅在詩中寫,還收藏有...
    段文昌到成都上任後,抽空去遊覽武侯祠,見到兩株古柏,激動得不得了,趁著興致,撰寫一篇《諸葛武侯廟古柏文》,並刻石立碑,以示紀念。這篇文章文辭華麗,感情真摯,被譽為繼杜甫之後詠贊武侯祠古柏的又一佳作。田況在皇祐元年(1049)出任成都府知府時,曾見到過這塊石碑:「唐相段文昌有詩刻存焉。」
  • 河南淮陽太昊陵廟會上香客排隊打「秦檜」
    &nbsp&nbsp&nbsp&nbsp發布時間:2016年03月10日 21:33來源:中國新聞網&nbsp&nbsp&nbsp&nbsp分享到:&nbsp&nbsp&nbsp&nbsp河南淮陽太昊陵香客排隊打
  • 覽盡天下武侯祠(廟),誰當屬第一?
    說到武侯祠(廟),多數人首先會想到名氣很大的成都武侯祠。其實它是劉備的陵墓和祭祀的地方——「漢昭烈廟」,始建於223年。昭烈是劉備的諡號,劉備葬於此,他的陵叫惠陵。根據漢代制度,陵旁建祠廟用於祭祀,這就是惠陵旁的漢昭烈廟。蜀主劉禪就算視諸葛亮為父,也不可能把諸葛亮和劉備放在一起祭祀,這畢竟會亂了君臣關係。大約到了公元5世紀,百姓覺得劉備與諸葛亮是君明臣良的典範,所以希望他們死後依然能夠魂魄相依。
  • 邯鄲東部平原上有座三陵廟,廟雖小,據說天津還有人知道
    據年長者說,這個三陵廟相當出名,原因是日本侵佔華北後,修了一條南京到天津的官道,而一千多公裡的路程,緊鄰這條官道的也只有三陵村和三陵廟,小日本還在三陵廟旁邊修有炮樓。據說,當年三陵村因為這條官道,就常有趕路人在三陵村落腳,因此三陵村就有了車馬店,小餐館。傳說天津衛跑江湖的老人,都知道這裡有個三陵廟。
  • 倉頡廟古柏傳說(圖)
    相傳很久以前,有兩個小偷想進廟偷東西,當他們剛爬上門樓時,這棵古柏就發出了刺耳的怪異聲音,同時還發出耀眼的紅光,嚇得兩個小偷從山門上掉了下來,一個當場摔死在地,一個摔傷後爬了回去,摔傷的小偷回去逢人就說:「莫去聖廟做盜賊,古柏保護有靈神,偷吃倉聖一粒米,祖祖輩輩還不起」。此事慢慢地在民間傳了出去,人們便稱此柏為「驚賊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