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的餡料多種多樣,人們根據自己的喜好添加不同的餡料做出不一樣風味的餃子。平日裡,早餐店、小吃店或是路邊攤都可以見到餃子的身影。外國同樣有餃子,不過做法和餡料絕對超乎你想像。一起來盤點國外的奇葩,看看餃子究竟長啥樣。
西班牙餃子
西班牙最為人熟知的加利西亞empanada是各大區中麵皮含量最多的一種,最常見的是金槍魚餡的,但是也會用豬肉、沙丁魚、鰻鱺苗、扇貝、青口或雞肉。
埃爾比埃爾所的empanada也被稱作「大戰餃子」(empanada de batallón),其主要特色是用剁碎的土豆和甜菜作為餡料內的配料。傳統的餡料為名為botillo的肉腸,但也會使用魷魚、章魚、鱈魚和沙丁魚等。
馬略卡島的特色餃子cocarrois
餡料是菾菜、花菜、菠菜、杏仁、葡萄乾、松仁或洋蔥。還有小版的empanadilla,可甜可鹹,可炸可烤。
加納利群島的餃子使用酥油麵皮,餡料也是可甜可鹹(南瓜、紅薯、杏仁、牛奶米飯布丁、蛋黃和葡萄乾)。
Ravioli & Tortellini [義大利餃子]
義大利人包餃子得有專用的工具,步驟是,1、先用雞蛋和面;2、把面用機器壓出薄薄兩條整片,然後把餡料一勺勺挖好,等距離放在同一條面片上;3、面的邊緣抹點水,再蓋上另一條面片,捏緊邊緣,最後用輪刀切割開。
也是義大利餃子之一:意式餛飩,用手捏出來的,和中國北方地區吃的「貓耳朵」差不多。
正宗的義大利人會將洋蔥倒入高湯,然後煮熟餃子,或者清水煮好後回鍋炒一下,然後用地中海菜餚標配的番茄醬或白醬淋上。
Manti [土耳其餃子]
據說是元朝時期,從東亞傳到中亞和西亞的;這是一個混搭風格的餃子:以東亞餃子類似的造型外交蒙古羊肉和阿拉伯香料混合製成的。
做法是:羊肉碎末+洋蔥碎末+阿拉伯香料做成填餡,然後裹上外皮;煮熟後澆上辣椒粉、奶油然後站著香蒜酸奶醬一起吃。
Pelmeni [俄羅斯餃子]
13世紀從蒙古帝國傳過去的(影響力可見一斑);造型和義大利餛飩類似,吃法卻像中國餃子;整體個頭比較小。填餡分葷素,素的看喜好;葷的基本上是牛肉或豬肉的。
俄羅斯人吃餃子比較像中國南方,是燙餃,餃子是用牛骨湯來煮的,熟了之後,先喝湯,然後把餃子蘸著酸奶油或沙拉醬一起吃——吃法類似西班牙馬德裡吃Cocido,先湯後菜。
Pierogi [波蘭餃子]
Pierogi在波蘭地位顯赫,和中國北方餃子一樣,都是重大節日必備之食。波蘭的克拉科夫每年還都有餃子節,可見其地位;由于波蘭也是移民輸出國,現在在北美和加拿大地區都能見到這種餃子。
波蘭餃子和中國餃子的最大區別是:除了葷素外,還有水果填餡——當然,這個作為飯後甜點。此外,波蘭人也從義大利人那裡學會了如何用奶酪填餡。烹製方法多種多樣。
看著這種紅白綠三色合理搭配的營養膳食,這難以抵擋的韓式風味就撲鼻而來。這種餃子名叫「Mandu」,裡面包有大量的肉,配搭著泡菜和醬類一起吃。在世界範圍內想吃到泡菜味的餃子,想必只有在韓國才可以領略什麼叫做原味正宗。
朝鮮餃子
朝鮮餃子以牛肉為餡,並特別喜歡在牛肉餡裡加上大量辣椒,包的餃子是半月形站著。
越南餃子
越南餃子以魚肉為餡,在餡裡加大量橙皮、豬肉、雞蛋,餃子一個個仰面朝天躺著。
紅酒餃子
紅酒餃子,這個可能是某個喜愛紅酒的外國人做的一次嘗試,裡面的餡是什麼我不得而知,但是這上面撒的紅酒實在是讓這個餃子變得妖豔而詭異,不知道他們吃了之後會是什麼表情。
玫瑰餃子
玫瑰餡的餃子,聽著就很神奇,聽說過鮮花餅,但也沒聽說過玫瑰餃子,不過看著這個顏色還是不錯的。經過玫瑰花瓣的沁染,麵皮的顏色看著很自然,像極了豆沙,不過對於喜歡吃甜食的外國人而言,玫瑰餡的餃子可能很對胃口。
奧利奧餃子
奧利奧餡的餃子,可真是讓人感到驚訝。不過外面的餃子皮是油炸的,或許應該是把奧利奧的餡打碎加入冰淇淋之類的東西,然後放在冰箱裡凍 。之後用麵皮包裹好放在油裡煎炸,但是這個味道會怎麼樣,可就不知道了。
巧克力草莓餃子
巧克力草莓餡的餃子,把草莓切成塊,然後放入巧克力,放在鍋裡煮,不得不感嘆外國人的腦洞實在是太大了。
盤點完國外的奇葩餃子,確認過胃口,還是感覺國內的餃子更香,更適合我啊,還可以更精緻,華仔最愛水晶蝦餃了。華輝拉腸鮮蝦餃,色澤潔白晶瑩,餡料在餃子皮裡若隱若現,入口表皮柔韌,吃時口感層次分明,蝦肉滑潤彈牙,鮮美無比。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