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12月22日直播「南海一號古沉船整體打撈」

2020-12-11 央視網
專題:「南海一號」古沉船整體打撈

  CCTV.com消息:12月中旬,世人矚目的廣東陽江海域"南海一號"水下考古進入了最後階段,央視新聞頻道聯合廣東電視臺將在12月22日開始對本次古代沉船的首次整體打撈出水全過程進行分階段的現場直播和新聞報導。

  1987年,沉睡南海海底840多年的南宋沉船被意外發現。此後20年間,圍繞這艘沉船的發掘、打撈和保護,開創了中國水下考古從無到有的時代。2003年全國各大新聞媒體揭秘廣東陽江海域"南海一號"的水下考古情況後,這艘文物眾多、價值連城的宋代古沉船,開始備受世人關注。幾年來,"南海一號"打撈發掘的準備工作不斷取得進展。

  此次央視"南海一號"直播報導主要包括打撈沉船的工作船到達規定海域開始起吊工作、沉船出水拖至指定水域、沉船進入水晶宮開始周邊文物清理等幾個過程。屆時,新聞頻道將實行新聞、直播聯動,在統一的主題和包裝下,推出特別策劃。在連續多天的特別節目中,頻道將以首尾兩場直播和每天整點新聞中的新聞播報為主要報導形式。

  據策劃人員介紹,"南海一號"特別節目將以為觀眾解答"兩大懸念"作為節目脈絡,其中第一個懸念是"打撈進程",即怎樣才能讓一艘沉沒近千年的古船安全地回到地上來?第二個懸念是"諸多歷史疑問",即古沉船有著什麼樣的文化內涵、南海一號和海上絲綢之路有什麼樣的重要聯繫、沉船內隱藏著怎樣的稀世珍寶和歷史秘密等。兩條懸念主線將平行展開,在節目中穿插進行,圍繞探秘、尋寶、溯源的節目進程,貫穿沉船出水、文物打撈全過程。

  同時,在直播海上整體打撈"南海一號"出水並放置運輸船上的作業過程中,特別節目將圍繞沉船出水和文物考古兩大背景,通過演播室主持人和嘉賓訪談、記者現場報導以及專題片等形式充實節目內容,讓觀眾通過直播能夠親眼見證被沉井裝載的"南海一號"出水這一難得一見的過程,多角度、多層次對"南海一號"古沉船有一個全方位的揭密展示。在現場,央視記者還將進行水下親身體驗,向觀眾傳遞打撈和考古的實況;為了更好的展示考古工作全過程,節目還將在直播過程中採訪相關專家及工作人員,使觀眾文物保護和考古發掘工作有一個全面、系統的了解;此外,還邀請社會知名度高的公眾人物做客北京特別節目演播室,解析沉船打撈這類探秘活動的社會文化內涵。

  更多詳情請點擊進入"南海一號古沉船整體打撈"專題

 

更多新聞:

[視頻]「南海一號」穿梁工程完成

[視頻]「南海一號」:沉睡海底800年

[視頻]「南海一號」工作船進入現場等待起吊

宋代'南海一號'3月整體打撈 價值堪比兵馬俑

揭密「南海一號」打撈:動用巨型「鋼籃」

責編:劉亞姝

相關焦點

  • 「南海Ⅰ號」出水:世界首創古沉船整體打撈成功
    直至2003年,文物部門確定對這個裝滿秘密的古沉船實行整體打撈的方案,「南海Ⅰ號」成為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海洋考古項目,如此大規模地整體打撈,在世界考古史上也成為首創。    12月21日,被沉箱罩住的「南海一號」古沉船被打撈出水。當日,古沉船「南海一號」在廣東陽江海域被打撈出水。
  • 花巨資打撈古沉船的意義不可估量,南海一號整體打包上岸
    一艘南宋沉船(被命名為「南海一號」)2007年12月21日從廣東陽江附近的海底被打撈出水。  說起打撈沉船,你可知道為什麼要花巨額經費打撈「南海一號」沉船?  這艘古船沉沒在水深23米的海底,上面覆蓋著一兩米厚的淤泥,這次採用的是整體打撈的方法:連船帶泥裝在鋼製的沉箱裡整體撈上來,總重量超過4000噸。一周以後,「南海一號」被搬進了陽江海陵島上專門為它建造的「水晶宮」裡,一邊開放陳列,一邊繼續發掘。這樣的打撈發掘,費用昂貴:光打撈就要花費1億元以上,建「水晶宮」又要1億多元。為了一條沉船花那麼多錢,值得嗎?
  • 「南海一號」古沉船完全登陸 整體打撈成功(組圖)
    12月26日,「南海一號」成功登陸。 當日22點40分左右,「南海一號」通過氣囊緩緩登陸到「水晶宮」前的鋼板上,午夜零時許,「南海一號」完全登陸。 當日22點40分左右,「南海一號」通過氣囊緩緩登陸到「水晶宮」前的鋼板上,午夜零時許,「南海一號」完全登陸。      12月26日,工作人員在焊接卷揚機底座以確保登陸工作安全進行。
  • 南海一號:花3億打撈800年前古沉船,是中國對文物海盜最好的回擊
    他打撈了許多瓷器上來,試探性地賣給收藏家,結果從中獲利了數百萬美元。自此,尋找中國南海的古沉船便成了他畢生追求的目標。1986年,邁克哈徹在中國南海發現了墜沉的「哥德馬爾森」號,其上有瓷器23萬多件,漆器600多件,絲綢5000多匹,木材與茶葉更是難以計數。
  • 「南海一號」南宋沉船發掘:耗資2億元打撈,迄今發現18萬件文物
    【發掘現場,滿眼都是瓷器】為了儘可能保存沉船裡瓷器的完整,2007年這艘巨大的沉船被整體打撈出水上岸。據專家介紹,「南海一號」整體打撈方案是世界上首創,我們在打撈過程中運用了許多自主創新的新技術、新科技,沉箱成功出水,它標誌著整體打撈方案安全、可行的,為沉船打撈積累的經驗。
  • 「南海一號」的發現和打撈,蘊藏著非同尋常的學術價值
    10月21日,從「南海一號」沉船中出水的200餘件珍貴文物,在南宋官窯博物館臨時展廳正式展出。這艘備受中外考古界關注,沉寂海底800多年的南宋古沉船,從1987年被發現,到2007年12月22日重見天日,28日入住「水晶宮」,沉箱的打開,揭開了這艘裝載著無數秘密的古沉船的神秘面紗。那麼,這艘古沉船上的瓷器究竟來自哪些地方,是怎麼發現的,裝載有多少文物,從何地起航又駛向何方,為什麼會沉沒?
  • 南海一號:花3億打撈800年前古沉船,發現價值千億的文物
    宋金項飾 「南海一號」 的意外發現 1987年8月,廣州救撈局與英國的海上探險和救撈公司在上下川島海域尋找東印度公司沉船萊茵堡號時
  • 南海一號:花3億打撈800年前古沉船,發現價值千億的文物
    」的意外發現1987年8月,廣州救撈局與英國的海上探險和救撈公司在上下川島海域尋找東印度公司沉船萊茵堡號時,沒有找到東印度公司的沉船,卻意外發現了深埋在23 米之下的另一條古代沉船,並打撈出一批珍貴文物。
  • 南海一號:花3億打撈800年前古沉船,是中國對文物海盜的最好回擊
    無法打撈的南宋沉船,我們守候了整整二十年然而一次意外,我們發現了一艘南宋時期的沉船。英國一直想找到一艘東印度公司的沉船,於是在1987年聯合廣州的打撈隊,在南海進行勘探。結果英國的沉船沒有找到,倒是找到了一條鎏金腰帶,從而意外的發現了一艘八百年前沉落海底的南宋古船,專家們命名為"南海一號"。
  • 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海上沉船:中國「南海一號」
    2003年11月,廣東省副省長雷於藍主持召開會議,規劃、立項「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建設項目。2004年,「南海一號」整體打撈方案確定。2004年3月,廣東省發改委同意籌措資金,在陽江市海陵島十裡銀灘建設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2005年12月28日,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開工興建。
  • 「南海一號博物館」12月28日動工(圖)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昨日,陽江市文化局馮局長向本報記者獨家透露:舉世矚目、被稱為海上絲綢博物館的「南海一號博物館」將於12月28日在海陵島十裡銀灘動工。  同時記者還獲悉,與建築工程同步,廣州救撈局將對南海一號古沉船進行整體打撈。
  • 南海一號沉船博物館今開館 水底走廊觀沉船(圖)
    [提要]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開館,「南海一號」宋代古沉船終於向遊客揭開面紗,負責人介紹,此次打撈出文物6000多件,考古人員正在爭取把發掘過程常態化,讓公眾看到整理展示的文物,更可欣賞文物挖掘全過程,「南海一號」再次開掘估計需要一年時間…[去看看]
  • 廣東陽江海陵島:「南海一號」宋代古沉船就是在這裡被打撈出來的
    海陵島與陽江陸地通過海堤連接,汽車從海堤可以直接開上海陵島,上島後先遊 「大角灣」度假區,然後參觀「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又稱南海一號,「南海一號」宋代沉船1987年被廣州救撈局與英國海洋探測公司在距陽江市海陵島30多海裡的海區意外發現,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商貿船。
  • 打撈保存南海一號古船的背後價值
    「南海一號」採用整體打撈方式出水,在世界考古史上還是第一例。同樣,花費3億元打撈並保存,也創造了天價紀錄。    昨日,在廣東陽江海域,「南海一號」古沉船初出水面。    20日,廣州市中國古瓷研究會會長趙自強告訴記者,「南海Ⅰ號」的考古價值是第一位的,但考古價值不能簡單用金錢來衡量。「『南海Ⅰ號』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對研究我國古代造船工藝、航海技術等都提供了典型標本。其搭載的文物有可能解開『海上絲綢之路』的諸多秘密,其文物考古價值遠遠高於經濟價值。」  「即便算經濟帳,這樣的打撈也是值得的。」
  • 《真實謊言》熱拍 疑改編自南海一號打撈故事
    本報訊 2007年12月22日宋代古沉船「南海一號」被順利打撈出水,引起了海內外媒體的關注。日前,一部名為《真實謊言》的電視劇正在海南熱拍。該劇根據小說《沉船》改編,而小說《沉船》的作者劉邦潮、楊月軍就是見證了打撈全過程的海南省公安廳負責宣傳的人員,因此,業內有傳該劇披露的就是南海一號沉船打撈的幕後故事。   《真實謊言》由王挺、于震和隋俊波主演,故事講述的是,中國南海某海域發現一艘滿載著古代瓷器的沉船,南海打撈局的一艘海底勘測船接到任務前往該海域進行最後的定位和水文監測。
  • 中國耗資3億,在南海區域打撈800年前古沉船南海一號
    而南海這一個海洋區域,熟悉它的人應該都知道,這是一個擁有極深的海底水體區域,而在這樣的一個區域當中自然也有著許多大家所未知的事物在不斷的努力當中,我國在南海區域打撈到的文物中,有著一個價值最高的,它的名字叫做南海一號,對於這個重要文物的打撈其實還來源於一個契機,這實際上是在我國與英國聯合打撈其他沉船時額外發現的。
  • 南海一號沉船博物館今開館 水底走廊觀沉船[圖]
    2008年5月16日,由國家博物館主辦的《南海驚夢--「南海一號」宋代沉船遺址前期科考成果展》在有著六百多年歷史端門大殿內正式開展,36件從該船打撈出水的宋代珍貴瓷器首度與公眾見面  東方網12月24日消息: 千呼萬喚始出來。據香港文匯報報導,經過兩年精心準備,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今日開館,歷經20年發掘的「南海一號」宋代古沉船終於向中外遊客揭開神秘面紗。據悉,「南海一號」打撈出文物6000多件,其中數百件極具代表性的珍貴文物可供遊客飽覽。
  • 中國耗資3億,在南海區域打撈800年前古沉船南海一號
    在不斷的努力當中,我國在南海區域打撈到的文物中,有著一個價值最高的,它的名字叫做南海一號,對於這個重要文物的打撈其實還來源於一個契機,這實際上是在我國與英國聯合打撈其他沉船時額外發現的。
  • 南宋古沉船南海一號超6萬件宋瓷器(圖)
    原標題:南宋古沉船南海一號超6萬件宋代瓷器重見天光   經過7年的保護挖掘,南宋古沉船「南海一號」艙內超過6萬件南宋瓷器重見天日。這艘在海底沉睡了800多年的沉船,是迄今為止中國境內發現的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是保存在「海上絲綢之路」主航道上的珍貴文化遺存。
  • 為何說古沉船「南海一號」的價值堪比秦始皇陵?
    1987年8月,中英聯合打撈隊在廣東陽江海域意外發現了宋代沉船「南海一號」。當水下考古隊員從沉船上鑿開一個窗口進入商船以後,他們被眼前的發現驚呆了。在一個面積僅幾平方米的小艙內,他們就撈起來了4000多件文物。這些文物以瓷器為主,都是從福建、江西等地著名窯口出產的高質量精品骨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