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視12月22日直播「南海一號古沉船整體打撈」
專題:「南海一號」古沉船整體打撈 CCTV.com消息:12月中旬,世人矚目的廣東陽江海域"南海一號"水下考古進入了最後階段,央視新聞頻道聯合廣東電視臺將在12月22日開始對本次古代沉船的首次整體打撈出水全過程進行分階段的現場直播和新聞報導。
-
南海一號:花3億打撈800年前古沉船,是中國對文物海盜最好的回擊
然而古老的東方文化也曾遭遇鐵達尼號般的命運,它隨著「南海一號」這艘船沉入了海洋深處,並惹來無數文物海盜的覬覦。八百年後的這一天,中國政府為打撈「南海一號」斥下巨資3億,讓塵封已久的東方文化重見天光。這堪稱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中國對強取豪奪者的最好回擊!
-
南海一號:花3億打撈800年前古沉船,發現價值千億的文物
,沒有找到東印度公司的沉船,卻意外發現了深埋在23 米之下的另一條古代沉船,並打撈出一批珍貴文物。 發現沉船的海域位於傳統的海上絲綢之路航線上,專家認為其歷史價值不可估量,當時將這艘偶然發現的沉船命名為「川山群島海域宋元沉船」中國水下考古事業創始人俞偉超先生於上世紀90年代初命名其為
-
南海一號:花3億打撈800年前古沉船,發現價值千億的文物
」的意外發現1987年8月,廣州救撈局與英國的海上探險和救撈公司在上下川島海域尋找東印度公司沉船萊茵堡號時,沒有找到東印度公司的沉船,卻意外發現了深埋在23 米之下的另一條古代沉船,並打撈出一批珍貴文物。
-
南宋古沉船南海一號超6萬件宋瓷器(圖)
原標題:南宋古沉船南海一號超6萬件宋代瓷器重見天光 在廣東陽江「南海一號」博物館,一位考古工作者向沉船船體木質結構部分覆蓋浸泡過特製藥水的白布加以保護。從考古學角度來看,對沉船船體的研究意義甚至大於船上的這些南宋瓷器。
-
「南海Ⅰ號」出水:世界首創古沉船整體打撈成功
隨著亞洲第一吊「華天龍」二十幾層樓高的巨臂微微上揚,一個巨大的棕色沉箱泛著昏黃的泥沙從湛藍的海水中徐徐升起——備受世人關注的南宋古沉船「南海Ⅰ號」在海底沉睡了800多年後,終於重見天日!「南海Ⅰ號」的安然出水,也宣告世界首創的古沉船整體打撈工程大獲成功。
-
「南海一號」古沉船完全登陸 整體打撈成功(組圖)
12月26日,「南海一號」成功登陸。 當日22點40分左右,「南海一號」通過氣囊緩緩登陸到「水晶宮」前的鋼板上,午夜零時許,「南海一號」完全登陸。 當日22點40分左右,「南海一號」通過氣囊緩緩登陸到「水晶宮」前的鋼板上,午夜零時許,「南海一號」完全登陸。 12月26日,工作人員在焊接卷揚機底座以確保登陸工作安全進行。
-
南海一號:花3億打撈800年前古沉船,是中國對文物海盜的最好回擊
無法打撈的南宋沉船,我們守候了整整二十年然而一次意外,我們發現了一艘南宋時期的沉船。英國一直想找到一艘東印度公司的沉船,於是在1987年聯合廣州的打撈隊,在南海進行勘探。結果英國的沉船沒有找到,倒是找到了一條鎏金腰帶,從而意外的發現了一艘八百年前沉落海底的南宋古船,專家們命名為"南海一號"。
-
「南海一號」南宋沉船發掘:耗資2億元打撈,迄今發現18萬件文物
【發掘現場,滿眼都是瓷器】為了儘可能保存沉船裡瓷器的完整,2007年這艘巨大的沉船被整體打撈出水上岸。據專家介紹,「南海一號」整體打撈方案是世界上首創,我們在打撈過程中運用了許多自主創新的新技術、新科技,沉箱成功出水,它標誌著整體打撈方案安全、可行的,為沉船打撈積累的經驗。
-
花了3億打撈一艘歷史「沉船」,史上最貴重的寶藏價值千億?
直到打撈技術成熟,在2007年12月28日才被打撈上岸。 為了保存南海一號的完整性,儘量的不損壞其船內的文物,工作人員對其進行整體打撈,將沉船以及周圍的泥狀固體整體包裹,然後運用起重機一次性的吊起。
-
價值連城的古沉船「南海一號」藏萬件國寶,為保存它還建了博物館
揭秘最古老的沉船「南海一號」被發現,海外盜寶者破壞了好多文物20世紀80年代是一個海上尋寶的瘋狂年代,眾多海外盜寶者利用各種手段對我國南海海域海底文物進行盜撈,公然將我國海域內的文物寶藏運送回國拍賣,使我們損失嚴重…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尋寶者們花高價僱用來各種人才其中包括考古專業的高材生
-
打撈保存南海一號古船的背後價值
「南海一號」採用整體打撈方式出水,在世界考古史上還是第一例。同樣,花費3億元打撈並保存,也創造了天價紀錄。 昨日,在廣東陽江海域,「南海一號」古沉船初出水面。 「南海一號」水下考古隊透露,為打撈「南海Ⅰ號」修建臨時碼頭花了1400多萬元,兩艘打撈船每天的租金80多萬元,還有施工中投入的鋼材、水下設施、船舶、人工等,算下來,打撈工程預算接近1.5億元。打撈上來的「南海Ⅰ號」將陳列在「水晶宮」博物館,該館造價預算1.5億元。 花費3億元,讓「南海一號」昂貴「出水」,史上最貴的打撈引發爭議。
-
入選十大考古發現的「南海一號」,那些宋代古沉船不得不說的秘密
沉睡海底八百年、自1987年被發現、2007年被整體打撈上岸的南宋古沉船「南海I號」自此有了有處安放的靈魂。2020年5月5號,五一長假的最後一天,國家文物局揭曉了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廣東「南海I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赫然在列。那麼問題來了,1987年就被發現,為什麼20年後才打撈呢?
-
中國打撈南海沉船 「海底兵馬俑」即將出水(圖)
考古界人士表示,與這些瓷器年代、工藝相當的一個瓷碗,此前在美國就賣出了數十萬美元的天價,而這裡卻是整船、成批地出現,其價值不可估量! 專家表示,中國自古就有將好的東西留給別人的傳統和美德,而「南海一號」沉船上的文物都是宋代的出口產品,因此這些瓷器都是當時的上乘之作,代表著當時最高工藝水平,價值更加非同凡響。
-
廣東陽江海陵島:「南海一號」宋代古沉船就是在這裡被打撈出來的
海陵島與陽江陸地通過海堤連接,汽車從海堤可以直接開上海陵島,上島後先遊 「大角灣」度假區,然後參觀「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又稱南海一號,「南海一號」宋代沉船1987年被廣州救撈局與英國海洋探測公司在距陽江市海陵島30多海裡的海區意外發現,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商貿船。
-
耗資3億打撈「南海Ⅰ號」,看到船上的寶物,眾人:這錢花的值
1978年8月,對考古界而言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一次偶然的機會,一艘深埋在海底的古代沉船遺址被發現了,初步估計裡面的文物不計其數,舉世罕見,對研究古代中國的海上貿易往來有著空前絕後的價值意義,這艘沉船就是震驚中外的「南海一號」。
-
探尋南海一號古沉船出水文物(組圖)
記者今日赴陽江市博物館,探尋南海一號古沉船出水文物。 新出土文物需用清水浸泡處理 博物館一樓進門就是一米多高的幾個大鐵箱,裡面是用水浸泡的南海一號沉積物,凝結著的瓷碗碎片清晰可見。講解員稱,這些水箱裡盛滿清水,將今年5月份打撈上來的南海一號沉積物進行專業脫鹽、脫水等處理,才可以將文物與沉積物進行分離。
-
「南海一號」的發現和打撈,蘊藏著非同尋常的學術價值
沉船簡介「南海一號」沉沒於珠江口以西、距廣東省陽江市東平港以南約20海裡處,於1987年廣州救撈局和英國某潛水打撈公司在廣東上下川島外發現的,1989年經國務院批准,被命名為「南海一號」。此沉船為800年前南宋時期商船,長30.1米,寬9.8米,船艙內保存文物總數為6萬至8萬件。
-
南海一號天價打撈引爭議 專家稱價值不如兵馬俑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南海一號」22日出水。21日,負責此次打撈的作業船———亞洲第一吊「華天龍」完成了對16個吊點的「落吊」工作。採用整體打撈方式出水,在世界考古史上,「南海一號」還是第一例。同樣,1.5億元人民幣的打撈成本也創下了世界沉船打撈史上的天價紀錄。
-
為何說古沉船「南海一號」的價值堪比秦始皇陵?
經過十多年的籌備,廣州打撈局終於做好了打撈「南海一號」的前期準備工作,即將揭開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的前世今生。那麼南海一號究竟是一艘怎樣沉船呢?它經歷了怎樣的故事,誰擁有這些珍寶又,打算運到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