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研究院在線闢謠

2020-11-26 澎湃新聞

敦煌研究院在線闢謠

2020-11-11 1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紅星新聞 紅星新聞

升騰的飛天、昂首的九色鹿……說到這些元素,不少人都會想到敦煌莫高窟內精美的壁畫。

11月8日,敦煌研究院在微博發布聲明,稱天貓上的「敦煌博物館X李寧」等品牌聯名並非敦煌研究院官方授權開發,敦煌研究院和敦煌博物館是互不隸屬的獨立機構,兩者之間目前無授權業務委託或相關關係。

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敦煌研究院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發布這項聲明並非打假,而是讓大家清楚敦煌研究院和敦煌博物館不是一個單位。該工作人員表示,本著對文化遺產負責任的態度,研究院在文創開發上會嚴格挑選授權方,也在進一步研究怎麼做才能做出更符合社會公眾期待,更符合敦煌文化、真正具有文化創意的文創產品。

01

兩家旗艦店都在賣與莫高窟有關的文創產品

10日,紅星新聞記者在淘寶搜索發現,敦煌研究院和敦煌博物館在淘寶均開設有旗艦店。

據兩家店的客服介紹,旗艦店均是官方授權,售賣物品包括文具、服飾、化妝品等文創產品,店內的文創產品大多以莫高窟內的九色鹿、飛天等元素為主。此外,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敦煌博物館和李寧、百雀羚等品牌均有聯名,今年8月還和熱門綜藝《這就是街舞》聯名推出滑板;而敦煌研究院則較為低調,並沒有和其他品牌的聯名產品。

敦煌博物館旗艦店

敦煌博物館旗艦店推出的聯名

敦煌研究院旗艦店

敦煌研究院旗艦店推出的文創產品

敦煌研究院在8日發布的聲明中表示,天貓上出現的一些聯名如敦煌博物館X李寧、敦煌博物館X百雀羚等系列產品,並非敦煌研究院官方授權開發,其產品及服務均與敦煌研究院無任何關聯。聲明中特別強調,敦煌研究院和敦煌博物館是互不隸屬的獨立機構,兩者之間目前無授權業務委託或相關關係。

聲明中還介紹,敦煌研究院是國家設立的負責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石窟、永靖炳靈寺石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瓜州榆林窟、敦煌西千佛洞、慶陽北石窟寺管理的綜合性研究型事業單位,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1984年擴建為敦煌研究所。敦煌博物館即敦煌市博物館,隸屬於敦煌市管轄,成立於1979年,新館建成於2011年。

敦煌研究院的聲明發出後,不少網友才恍然大悟,原來敦煌研究院和敦煌博物館是兩家單位。

敦煌博物館文創品牌官方微博則在稍後留言表示,敦煌市博物館與敦煌研究院為獨立的官方機構,同為展示敦煌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敦煌博物館旗艦店及對外合作中,從未使用「敦煌研究院」及「莫高窟」關鍵詞,請注意甄別。

02

「發布聲明不是為了打假,而是讓大家認識到這是兩家單位」

「其實我們發布聲明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大家知道,敦煌研究院和敦煌博物館不是一個單位。」敦煌研究院相關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研究院此前接到了很多文博愛好者、消費者、相關單位的諮詢,詢問網上的一些聯名款是不是敦煌研究院授權、開發,為了給大家一個解答,才發布了這樣一個聲明。

該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聲明發布後,他們也接到了一些反饋,不少人才恍然大悟莫高窟的管理方原來是敦煌研究院。不過他也強調,發布聲明的目的並不是一些網友說的打假,而是讓大家辨別兩家單位的區別。

該工作人員透露,目前研究院主要和騰訊、華為等企業在技術上合作較多,比如網上觀展、遊戲體驗等。但和消費性質的企業聯名合作比較少,首先在於本著對這份文化遺產負責任的態度,嚴格挑選授權方,哪怕不賺錢,也要讓他們保證文創產品的質量和服務。該工作人員也表示,研究院做文創很多年了,但作為一個研究、公益性的事業單位,真正要做文創,也有很多限制性因素,研究所也在考慮,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做出更符合社會公眾期待,或者說更符合敦煌文化、真正具有文化創意的文創產品。現在文創產業前景很大,喜愛莫高窟的文博愛好者也很多,研究院也會在文創上下一番功夫。

03

「文創熱」悄然形成,跨界合作是核心

從供不應求的故宮口紅到國家圖書館的《永樂大典》文房套裝,近年來,我國文博單位種類豐富的文創產品廣受歡迎,一股「文創熱」悄然形成。2019年8月,清華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和天貓聯合發布的《新文創消費趨勢報告》顯示,在淘寶天貓上,2019年博物館文創產品的規模相比2017年增長了3倍,而最亮眼的增長表現在跨界衍生品的增長上——其市場份額已經是博物館自營商品的3倍。

陝西歷史博物館文化產業部主任趙慧此前接受採訪時認為,要做大文創這塊蛋糕,一定要跨界合作,核心就是IP授權。

「博物館IP授權不等同於日常商業IP授權,需要把博物館的文化資源通過商業模式轉換成消費者都能夠接觸到的產品,所授權的不單是商品,更是文化。」鄭州博物館副館長郭春媛認為,博物館作為公益性事業單位,做IP授權的經驗與其他行業比遠遠不足,即便像陝歷博這樣的大館,做IP授權和其他行業競爭時也比較弱勢;其次,博物館的文創人員大多是搞考古出身,開發文創並不是他們的專長;最後,IP授權並不是把博物館的紋飾、圖案形狀簡單授權給別人設計,當中要保證博物館IP不被破壞,必須要對其監督管理。

紅星新聞記者 邱峻峰

原標題:《敦煌研究院在線闢謠》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敦煌研究院闢謠:莫高窟實體洞窟永遠對公眾開放
    敦煌研究院闢謠:莫高窟實體洞窟永遠對公眾開放 2014-07-30 18:35:2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7月30日,遊客參觀敦煌莫高窟。
  • 敦煌研究院推出網上展覽
    5 日記者獲悉,為豐富公眾在疫情防控期間的精神文化生活,敦煌研究院積極響應國家文物局的部署,利用已有數字資源推出線上展覽 " 敦煌藝術走出莫高窟——數字敦煌展 ",為公眾提供安全便捷在線服務。1月23日,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按照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的統一部署,為避免人員聚集引發交叉感染,敦煌研究院發布《敦煌研究院關於對所管轄石窟暫停開放的公告》,決定自 2020 年 1 月 24 日起對所管轄的莫高窟、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北石窟寺、榆林窟、西千佛洞和蘭州分院敦煌藝術館暫停開放。
  • 國家文物局推介「雲遊敦煌」小程序 由敦煌研究院與騰訊聯合打造
    中國網訊 6月13日,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開幕式上,國家文物局發布「中華文物全媒體傳播精品(新媒體)」名單,「雲遊敦煌」小程序成功入選,並獲得國家文物局年度推介。由敦煌研究院、人民日報新媒體、騰訊聯合推出的「雲遊敦煌」小程序,是文博行業首個集知識探索、線上遊覽、公益保護等功能於一體的產品。截至6月16日,「雲遊敦煌」小程序總遊覽人次已接近1500萬。
  • 敦煌研究院:做「敦煌守護神」講好敦煌故事
    目前,敦煌研究院已經跟部分「一帶一路」國家建立了合作關係,派專家學者前往印度、伊朗、吉爾吉斯斯坦、阿富汗等國家進行考察訪問,同時跟這些國家籤訂合作交流協議並建立學術交流機制。在國內文化傳播方面,敦煌研究院還與中央電視臺合作拍攝紀錄片《敦煌》。
  • 敦煌設計形態學研究院成立
    新華社蘭州7月15日電(記者白麗萍)記者15日從蘭州理工大學獲悉,敦煌設計形態學研究院近日在甘肅蘭州揭牌成立。該研究院將以深厚的敦煌文化為依託,以敦煌設計形態學的研究與實踐為主體,重新構建多學科多領域跨文化的創新體系。
  • 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考察團隊訪問敦煌研究院!
    文研院考察團隊10月22日傍晚,考察團隊抵達本次河西走廊之行的最後一站——敦煌。當晚八點半,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先生親切會見了考察團。樊錦詩堅守大漠、紮根敦煌半個多世紀,獻身敦煌石窟的保護與研究,她的卓越貢獻得到了國家、社會與學界的高度肯定。
  • ...書寫精彩的「敦煌答卷」——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利用群體群像素描
    1月17日,中宣部將向全社會發布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利用群體為「時代楷模」;當晚21時,央視綜合頻道將播出「時代楷模」——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利用群體發布節目。通過螢屏,我們將會看到,「敦煌的女兒」樊錦詩和第五任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分別從中宣部副部長梁言順手中接過「時代楷模」的證書和獎牌。
  • 敦煌研究院宣布全球發布「數字敦煌」資源庫英文版
    9月20日,正值第二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隆重召開之際,敦煌研究院在敦煌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數字敦煌」資源庫英文版上線啟動儀式,宣布首次向全球正式發布「數字敦煌」資源庫英文版。這是敦煌研究院繼2016年發布「數字敦煌資源庫平臺」之後,進一步開創性地推進數字資源全球共享模式。
  • 敦煌研究院編著的《敦煌藝術大辭典》出版
    近日,由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擔任主編、院長趙聲良擔任副主編,國內敦煌學特別是敦煌藝術領域的專家學者參與編寫的《敦煌藝術大辭典》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發生。此後不僅敦煌研究院的學者們不斷發表論著,還推動了國內外學者對敦煌石窟藝術與考古研究的發展。經過幾十年學者們的努力,敦煌壁畫中主要的內容,如佛經故事畫、經變畫、佛教史跡畫、傳統神話傳說等內容基本上都考證清楚了,對各時期供養人像以及題記也進行了系統的調查研究,敦煌大部分洞窟的時代也基本上確定了。敦煌石窟各時代的藝術風格特徵也有了基本的認識。
  • 【甘肅省高層次人才引進】敦煌研究院
    ,一個充滿神奇和魅力的地方  敦煌研究院伸開雙臂誠聘英才敦煌研究院外景  敦煌研究院是國家設立的負責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石窟、永靖炳靈寺石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瓜州榆林窟、敦煌西千佛洞和慶陽北石窟寺的保護、研究、弘揚和管理的地廳級綜合性研究型事業單位。
  • 浙大與敦煌研究院籤署合作協議
    1月19日上午,浙江大學與敦煌研究院在浙大紫金港校區圖書信息中心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共建敦煌石窟壁畫數字資源庫和文化遺產數字保護技術聯合實驗室等方面開展合作。浙江大學黨委書記張曦與敦煌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紀新民代表雙方籤約,並共同為聯合實驗室揭牌。
  • 敦煌研究院第63期「敦煌讀書班」
    敦煌研究院第63期「敦煌讀書班」地點:敦煌研究院蘭州院部敦煌文獻研究所閱覽室時間
  • 敦煌研究院:用匠心呵護遺產 以文化滋養社會
    「敦煌文化綿延千年,如何在保護的基礎上更好地走進大眾,讓更多人了解並愛上敦煌文化,敦煌研究院一直在努力。」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表示。 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小康的題中之義。多年來,敦煌研究院一直秉持著用匠心呵護遺產,以文化滋養社會的理念,為全面小康築牢文化根基。
  • 【跟著總書記看甘肅】敦煌研究院:做「敦煌守護神」講好敦煌故事
    目前,敦煌研究院已經跟部分「一帶一路」國家建立了合作關係,派專家學者前往印度、伊朗、吉爾吉斯斯坦、阿富汗等國家進行考察訪問,同時跟這些國家籤訂合作交流協議並建立學術交流機制。在國內文化傳播方面,敦煌研究院還與中央電視臺合作拍攝紀錄片《敦煌》。
  • 敦煌研究院發限量「新年禮」 追溯千年籲眾「守護敦煌」
    中新網蘭州12月12日電 (記者 馮志軍)特種紙再現敦煌巖彩,集美容與情懷於一身的敦煌定製春聯,印金敦煌飛天伴「福」左右……敦煌研究院12日推出2000份限量「守護敦煌」年禮。包括鏤空樹葉、守護卡、書籤、春聯、福字、月曆、年畫等精美禮品,將為公眾獻上獨具敦煌氣質的新年美好祝福。
  • 習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談時的講話
    在敦煌研究院座談時的講話(2019年8月19日)習近平很高興來到敦煌研究院。這次來,我實地察看了莫高窟,察看了珍藏文物和學術成果展示,聽取了研究院在石窟文物保護研究、弘揚優秀歷史文化等方面的情況介紹。敦煌文化集建築藝術、彩塑藝術、壁畫藝術、佛教文化於一身,歷史底蘊雄渾厚重,文化內涵博大精深,藝術形象美輪美奐,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第一,敦煌文化保護研究工作很有意義、很有成效。
  • 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講述「敦煌藝術的傳承創新」
    本期邀請了敦煌藝術研究院院長趙聲良博士帶來題為「敦煌藝術的傳承創新」的講座,本次講座在嗶哩嗶哩網絡平臺同步直播,吸引了不少敦煌藝術的粉絲圍觀。推動敦煌藝術的傳承創新1944年,在常書鴻領導下成立了敦煌藝術研究所,1950年改名為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擴建為敦煌研究院,也是保護敦煌石窟(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和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慶陽北石窟寺等其它文物機構的綜合性文博機構。
  • 騰訊與敦煌研究院推出新年獻禮——敦煌詩巾
    2018年12月29日,距離騰訊與敦煌研究院達成戰略合作,共同發起敦煌「數字供養人」計劃,時間已經過去一周年。回望過去一年,騰訊和敦煌研究院通過遊戲、音樂、動漫、文創等多元數字創意方式,號召用戶參與到敦煌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中去,為敦煌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做了很多全新的探索和嘗試。
  • 習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談時的講話
    在敦煌研究院座談時的講話(2019年8月19日)習近平很高興來到敦煌研究院。這次來,我實地察看了莫高窟,察看了珍藏文物和學術成果展示,聽取了研究院在石窟文物保護研究、弘揚優秀歷史文化等方面的情況介紹。這是19日下午,習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察看珍藏文物和學術成果展示,了解文物保護和研究、弘揚優秀歷史文化情況。新華社記者 鞠鵬/攝回顧歷史,只有中華民族這樣的具有開放包容胸懷的民族,才會容納世界不同文明在此交融交匯。今天,我們要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懷,更加廣泛地開展同各國的文化交流,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借鑑世界一切優秀文明成果。
  • 敦煌研究院「一院六地」全景直播 中國石窟藝術「雲端」展魅力
    敦煌研究院「一院六地」全景直播中國石窟藝術「雲端」展魅力每日甘肅網5月19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館日」。當天上午9時,敦煌研究院聯合新華網,歷時150分鐘全景呈現甘肅莫高窟、麥積山石窟、榆林窟、炳靈寺石窟、西千佛洞、北石窟寺六大石窟輝煌燦爛的藝術榮光。這場雲上盛典讓「雲友」們無需跋涉更無需來到現場,就能全面、全景看到六大石窟的全貌,整場直播吸引了600多萬「雲友」同時在線觀看,評論達到3000多條,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雲遊」體驗讓「雲友」們由衷點讚——「致敬敦煌藝術的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