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橋還是嬌?瘦西湖橋多,揚州嬌多

2020-12-13 揚州小兔子

「揚州好,高掛五亭橋。面面清波涵月影,頭頭空洞過雲橈,夜聽玉人簫」。今天遊客對於揚州的了解,最可能是瘦西湖、五亭橋吧。瘦西湖里,除了亭臺樓閣,看橋其實是不錯的風景。瘦西湖的橋,從進門前開始。石板拱橋大虹橋,如同彩虹臥波。站在大虹橋上, 「一水迴環楊柳外,畫船往來藕花天」。 瘦西湖的湖光山色,盡收眼底。

個人以為,瘦西湖中好看的橋至少有三座:五亭橋、二十四橋、小紅橋。

五亭橋,中國最美的橋

五亭橋,名氣太大了。著名學者陳從周先生認為,這是中國最美的橋。我嚴重贊同。五亭橋的美,在於端莊秀雅和奇特。橋,本是為了溝通河兩岸,給人以交通的便利。趙州橋,中國最古老的石拱橋。茅以升告訴我們,隋代的能工巧匠李春設計製造了趙州橋。五亭橋的設計者是誰?不知道。為了拍乾隆皇帝的馬屁,揚州鹽商有一夜堆白塔的壯舉。白塔,仿製了北海的喇嘛塔造型,是揚州寶塔中唯一一個喇嘛塔。五亭橋也是。它仿照了北京北海的五龍亭和十七孔橋,設計出這麼一座極具個性的橋,實在了不起。

五亭橋是如今揚州的城市名片,地標建築。橋如其名。橋面上建了五座亭子。橋下四個角有四個橋墩。橋墩中空,構建了十五個橋洞。簡單地說,就是在水面上先寫出大大的一個「工」字,四個角和正中各安放一個亭子。四個角的下面建了橋墩。橋墩也是空的,做成一個個圓圓的橋洞。整座橋黃色的琉璃瓦,紅色的立柱。遠遠看去,猶如一朵美麗盛開的蓮花。所以它又被稱為蓮花橋。白塔、五亭橋,都是為迎奉乾隆帝而建設。鹽商的富可敵國,馬屁拍得雖好,卻讓皇帝起了疑心,削減了鹽商們的計劃份額。

長24米,寬2.4米,兩邊24幅畫,上下各24級臺階的新二十四橋

二十四橋,比起五亭橋,名聲更大。橋,是不是更加古老?我們從唐人杜牧的詩中,已經認識了二十四橋。杜郎月下的二十四橋,何其美哉?「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月華如水,玉人吹簫。詩人在幹什麼?「漫贏得青樓、薄倖名存」。那是銷魂的夜。一輪明月在揚州的上空久久不願離去,惹得徐凝忍不住低吟淺唱:「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在揚州。」「無賴」二字,實在妙不可言。

宋朝辛稼軒後來仿徐凝,也在詞中用了「無賴」。「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一幅美好的農村生活和三兒的可愛圖畫,活生生出現在眼前。

大虹橋上看瘦西湖

扯遠了。二十四橋是指一座橋還是總共二十四座橋?難有定論。上次看到一個介紹,說乾隆下江南,帶了二十三個妃嬪,在一座橋上休息時可能開心了,玩了點名遊戲。數到最後一人,第二十三。該女子輕拍腹部說:「念四。」軟軟的腔調,顯而易見是江南佳麗。乾隆得知喜訊,興奮地封那座橋為二十四橋。看到這個故事,很好笑。胡說八道!乾隆年間,才有多久?於是又有了一個版本,男主角換成了隋煬帝,說圓了杜牧的二十四橋。三種說法共存,二十四橋的趣味愈發地強了。

與二十四橋聯繫在一起的,除了風花雪月的綺麗,還有冷冰冰的悲傷。姜夔一曲《揚州慢》,看哭了多少揚州人?「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開?」他「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為什麼?姜夔看到了金兵南侵,已是感而慨之。他沒有看到清兵南下的兇殘。「揚州十日」後,揚州城還剩幾人?「漸黃昏、清角吹寒,都是空城。」清人殺戮後的揚州城,還有人吹響號角嗎?

小紅橋,萬綠叢中一點紅

小紅橋,瘦西湖中最簡單、我個人以為最漂亮的一座橋。它妙在了色。它正對小金山,四周皆為綠樹。偌大的瘦西湖,只有小紅橋欄杆是鮮豔的大紅色。為什麼?「萬綠叢中一點紅」啊。小金山不是山,是挖湖的泥堆積成的小丘,水中央的小島。揚州沒有山。謙虛的揚州人將此命名為小金山,因為對面即是鎮江的金山。鎮江好勝的和尚說:「青山也厭揚州俗,多少峰巒不過江。」熱愛家鄉的揚州和尚不同意。兩人下棋打賭,勝者為此島取名。揚州的棋高一著,於是揚州有了「小金山」。這個故事說明「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出家人,好勝心不比我們俗人少。

紅紅的小紅橋,點亮了四周的景。這一抹紅,鮮豔了綠樹黃花。冬天白雪皚皚,臘梅花吐露芬芳。黃色的臘梅上,還有沒有消融的雪。唯有小紅橋,在寒冷中如花一般綻放。臘梅、白雪、綠色的竹子與紅色的橋交相輝映。走在畫的美麗裡,設計者的高妙,瞬間便能體會。

這座橋沒有名字,一樣美不勝收

瘦  西湖里的橋有很多座。不管有名無名,借著玲瓏瘦秀的湖水,氳潤出如夢如幻氤氳。每一座便有了獨特的魅力。橋,在吳語軟腔裡,成了「嬌」。曾經水網縱橫的揚州城,嬌橋都是風景。之所以介紹這三座橋,純因為我個人的喜愛。閒閒獨步,悠悠尋找,尋找失去的過往和不可知的未來。為橋,為人……

小金山門前的一對明朝獅子,守護著裡面的化石綱,表情多好!

相關焦點

  • 揚州瘦西湖古香古色亭臺樓閣,壯觀二十四橋
    如果你來揚州旅遊,有一個景點是非常值得一去的,它就是瘦西湖。瘦西湖是AAAAA級風景區。為什麼推薦去瘦西湖逛一逛呢?因為它不只有美麗的自然風光,更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瘦西湖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初年,那個時候揚州有很多的大鹽商,當時湖的中心位置被泥沙阻塞,這些鹽商就自掏腰包疏浚河道。並且在湖邊逐漸了很多的亭臺樓閣,這些亭臺樓閣經歷了兩百多年的歷史。當然也經歷了很多磨難的洗禮,幾經修葺最終成為了現在的樣子。瘦西湖里面有很多著名的小景點。
  • 揚州二十四橋,就是那一座
    揚州瘦西湖,美不勝收,各色小橋遍布。最為出名的當是二十四橋了。關於二十四橋的來由,說法眾多。其中一則說是隋煬帝不知橋名,問之太監,太監不知,妃子說:我為橋取個名吧,船上二十三嬌(妃),就叫二十三橋吧。沒一會,太監說:「叫二十四橋,一位妃子肚子有喜了」。
  • 探訪揚州景區,瘦西湖二十四橋未見排隊景象
    現代快報訊(記者 曹鋒)五一小長假正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時期,揚州景區人流量情況怎麼樣?5 月 1 日,現代快報記者走訪揚州瘦西湖景區發現,雖然遊人不少,但秩序井然。遊人自覺保持距離,以前每逢節假日都會出現的排長隊過二十四橋的景象,這天並沒有出現。
  • 揚州瘦西湖有一座橋,名字令人爭議,雕欄今猶在,只是朱顏改
    到瘦西湖遊玩,純粹是一時興起。唐朝詩人李白說,「煙花三月下揚州」。現在非3月,下揚州,會不會多了一些遺憾呢。「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詩因橋出名,橋因詩出名。杜牧的一首詩直接把我們帶到了二十四橋。
  • 玉牌雕出微縮版瘦西湖 二十四橋、五亭橋等入畫
    昨日,記者了解到,這一傳達了揚州文化底蘊的美景「走上」了揚州玉雕,在一塊巴掌大的玉牌上包括了瘦西湖的二十四橋、五亭橋、熙春臺、釣魚臺和白塔等名勝,展現出了瘦西湖風韻獨具的自然風光和含蘊豐厚的人文景觀。  玉牌雕出微縮版瘦西湖  二十四橋、五亭橋等入畫  乾隆年間,錢塘(杭州)詩人汪沆慕名來到揚州,在飽覽了這裡的美景後,與家鄉的西湖作比較,賦詩道:「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在清代康乾時期瘦西湖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園林之盛,甲於天下」之譽。蜿蜒曲折的湖道,串以兩岸豐富的景點,如同一幅天然秀美的國畫。
  • 陽春三月下揚州,瘦西湖上鶯歌燕舞桃花盛開,五一假期好去處
    今天推薦給大家一個適合自由行的城市:揚州。這個充滿歷史韻味的城市,仿佛比其他地方的生活節奏都要慢了一點,如果你想有一段悠閒愜意的旅行,來揚州一定是不會錯的選擇。如果到了揚州,該怎麼玩呢?收藏這篇攻略,以後到了揚州一定用得到。
  • 愛上揚州,從瘦西湖開始
    早就聽聞,煙花三月的揚州是人間天堂,此番前來,卻在八月,未曾想到,八月的瘦西湖也令人一見傾心。 比之水光瀲灩的杭州西湖,揚州瘦西湖並無如此廣闊的湖面。縱觀整個瘦西湖,仿佛一條小河在山巒起伏間遊走,而後亭臺樓閣拱橋長堤依次生長出來,如此便形成了一座優雅恬靜的園林。
  • 遊覽瘦西湖的美麗風光,賞五亭橋和二十四橋風景的詩情畫意
    瘦西湖位於揚州市北郊,瘦西湖園林群景色怡人,融南秀北雄為一體,在清代康熙乾隆時期即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園林之盛,甲於天下」之譽。所謂「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其名園勝跡,散布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兩岸,儼然一幅次第展開的國畫長卷。揚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麗的風姿獨異諸湖。
  • 二十四橋明月夜,是說揚州有二十四座橋,還是有座「二十四橋」?
    揚州&34;橋,朦朧在千年明月夜裡,卻讓人疑問,名動古今的橋到底是一座,還是二十四座。唐代詩人杜牧曾在揚州做官,他離開時因不舍同僚韓綽,於是便作《寄揚州韓綽判官》一詩。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揚州畫舫錄》說:&34;所以在這個說法裡二十四橋並不是二十四座橋而是那一座立於熙春臺後的吳家磚橋。而它又名紅藥橋則出自姜夔的《揚州慢》一詞中:&34;如果說杜牧眼裡的揚州還是繁華之中秋季的蔥蘢,那麼姜夔眼中的&34;早已成為了金兵刀下的蒼涼。
  • 揚州二十四橋
    文化  都市圈    在揚州瘦西湖,二十四橋是遊客必到的打卡地。「二十四橋」的芳名,之所以流傳千載,得益於杜牧的一首名詩《寄揚州韓綽判官》: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說到揚州二十四橋,就無法迴避一個千古之謎:它究竟是一座橋,還是二十四座橋?
  • 瘦西湖,揚州的縮影(圖)
    瘦西湖無論是從人文歷史還是風景名勝上,都可以看作是揚州的標誌性景點,甚至可以看作是揚州的縮影。它位於今天的揚州城西北,經歷代園藝家擘劃經營,特別是康熙、乾隆二帝先後下江南巡遊,揚州官員與鹽商為助皇帝遊興不惜重金沿湖築園,形成了獨特的風景。清代錢塘詩人汪沆有詩云:「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
  • 「二十四橋」是一座橋?還是二十四座橋
    自唐代的詩人杜牧寫出「二十四橋明月夜」的詩句後,揚州的「二十四橋」,就天下人皆知。 人們常常提出一一個問題:二十四橋是一座橋還是 二十四座橋? 有-種傳說,隋煬帝時有二十四個美人,吹簫於一座橋上,此橋便叫做二十四橋。 這是文人筆記中記錄的傳說, 不足為據。
  • 醉美揚州之詩畫瘦西湖
    瘦西湖,多麼撩人心弦的地方,我第三次走進那片美麗的清湖翠林,駕舟緩行在瘦西湖的水面上,放眼望去,正所謂「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處處名園勝跡,散布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兩岸,猶如一幅次第展開的國畫長卷。
  • 揚州,明月夜,瘦西湖……
    揚州,淮左名都,竹西佳處。它地處江淮平原,位於長江與大運河交匯處,水域眾多,包括瘦西湖、明月湖等湖泊。有人說,湖泊是大地的眼睛,通過眼睛,我們看見了揚州大地的透亮清新,飛揚靈動。(一)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唐代詩人徐凝在一個明月之夜,離恨千端,追憶別情。他思念蕭娘,只覺惆悵,卻沒有人可以訴說。於是,他抬頭望月,月亮還是當初那輪照人離別的月亮,但心上人已不在身邊,更添愁緒,又轉念一想,還是來賞月吧。
  • 旅遊:楊柳垂枝,一汪碧水,一座煙雨中素靜的橋,就是瘦西湖!
    楊柳垂枝,一汪碧水,一座煙雨中素靜的橋,就是瘦西湖,就是揚州的千載流光,中國最古老的橋是趙州橋,最壯美的橋是盧溝橋,最秀美的、最富藝術代表性的橋,就是揚州的五亭橋了。揚州的風流,就在瘦西湖柔軟的柳岸間生根發芽。五亭橋,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橋洞正側凡十有五。初生的煙雨朦朧。
  • 「桃花盡日隨流水」揚州瘦西湖
    楊柳垂枝,一汪碧水,一座煙雨中素靜的橋,就是瘦西湖,就是揚州的千載流光。中國最古老的橋是趙州橋,最壯美的橋是盧溝橋,最秀美的、最富藝術代表性的橋,就是揚州的五亭橋了。 ——茅以升
  • 煙花三月下揚州之揚州瘦西湖
    朋友們,今天由我為大家介紹一下我眼中的風景秀麗的瘦西湖景象。我們可以趁著早上遊人不多的時候,來到瘦西湖賞景。進入瘦西湖的園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以二十四橋一帶為中心的瘦西湖西部景觀。二十四橋是古代橋梁建築的傑作。古代就有「二十四橋明月夜」的佳句。
  • 瘦西湖水上夜遊線明日起航,遊客可感受二十四橋明月夜
    交匯點訊「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詩畫瘦西湖的夜景如今可以零距離觸摸了,20日起,揚州瘦西湖全新打造的「夢幻之夜」夜遊活動將正式上線。屆時,遊客和市民可泛舟湖上,納涼、觀光、賞月,感受瘦西湖夏夜的獨特魅力。
  • 品味瘦西湖,說道揚州
    揚州風景當首選瘦西湖。我信馬由韁地從北門而入,漫步湖堤,穿行於石階小路間,似有種「曲徑通幽處"的感覺。視野裡,一片雲水杳渺,湖汊縱橫交錯。穿過路徑,在一側亭院邊停下,不禁讓我產生了懷疑,這裡有湖嗎? 恰好遇見一位知深遊客告訴我:「這就是瘦西湖"!還告訴我,這裡有個圖書資料館,可以翻看,但不售賣。
  • 煙花三月下揚州,遊揚州必到"瘦西湖"
    揚州瘦西湖,原來又稱保障河,位於揚州西北部。本是古運河的的一條支流,曾幾何時更多擔負著護衛楊州古城的作用。民間久有傳聞,當年隋煬帝南下揚州,浩蕩的龍舟隊伍就是在古城以西的城河靠的岸,也就是現在的瘦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