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地區六市僑聯共同籤署《弘揚黃河文化合作備忘錄》
近日,由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指導,運城市委、市政府和山西省僑聯主辦,運城市僑聯承辦的「弘揚黃河文化 講好黃河故事」座談會圓滿結束。山西、陝西、河南三個省級僑聯和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地區的七市僑聯齊聚運城,共商弘揚黃河文化路徑,匯聚講好黃河故事合力,助力運城開放發展,助推全國僑聯掀起講好黃河故事的熱潮。
□王瑞良 趙玉涵
探尋新時代講好黃河故事新路子
九曲黃河縱橫九省區,哺育了黃河流域的億萬華夏兒女,見證著中華民族的繁衍變遷,締造了黃河文化的燦爛輝煌。在五千年的中華文明進程中,歷代王朝很多都選擇在黃河流域定都安邦。運城被史學家認定為「最早叫中國」的地方,堯、舜、禹的故事如今在運城還能找尋到印記。舜都蒲坂(今永濟市),禹都安邑,沿黃河的西安、洛陽、開封、鄭州、安陽等曾位列中國「八大古都」,孔子、孟子、老子、杜甫等先賢文豪,《易經》《詩經》《論語》《孟子》等文化典籍,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等「四大發明」以及唐詩、宋詞、繪畫、石刻等文學藝術,都誕生於黃河流域。黃河流域一直是中華文明的重心所在,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地區是黃河文化的主要承載區之一。
運城市僑聯回顧總結近年來弘揚中華文化工作方面的經驗做法,思考以弘揚黃河文化為新機遇,深入挖掘黃河文化所蘊含的時代價值,進一步深化對外文化交流,增強中華文化軟實力,更好地用黃河文化來凝聚僑心、匯聚僑力,為做好黃河文化保護傳承發揚這篇大文章作出運城應有貢獻。
為此,運城市僑聯牽頭起草了晉陝豫三省七市僑聯弘揚黃河文化方案,並向山西省僑聯和中國僑聯匯報。最終確定由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作為指導單位,由運城市委、市政府和山西省僑聯主辦,運城市僑聯承辦,推動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地區僑聯立足地方文化資源,弘揚傳承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增強海外僑胞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研討新時代講好黃河故事的路徑
座談會上,運城市僑聯負責人介紹了運城市弘揚黃河文化的探索及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地區僑聯《弘揚黃河文化合作備忘錄》徵求意見稿;山西省僑聯、陝西省僑聯、河南省僑聯負責人就如何協調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地區僑聯弘揚黃河文化發言;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地區六市僑聯分別就挖掘各市資源、弘揚黃河文化及籤署合作備忘錄內容發言。運城市僑聯、臨汾市僑聯、渭南市僑聯、鹹陽市僑聯、三門峽市僑聯、洛陽市僑聯等六市僑聯共同籤署《弘揚黃河文化合作備忘錄》,在積極申報一批具有黃河文化特色的「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聯合舉辦海外僑領黃河文化研學行、支持辦好區域重大文化節等方面工作達成合作共識。
中國僑聯副主席齊全勝表示,弘揚黃河文化的目的是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凝聚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這既是為促進金三角區域高質量發展,更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僑心僑力的全新嘗試。為此,他建議:注重研究思考,貫通古今,使故事講述有歷史縱深感、時代生命力;用豐富多彩、貼近僑胞的形式進行講述和傳播;整合資源、攜手發力,打造品牌活動,加強建設隊伍和網絡傳播,推動黃河文化「走出去」。他期待黃河金三角三省六市未來可以攜手同心,紮實推進「弘揚黃河文化 講好黃河故事」工作,做出亮點,做出實效。
努力在新時代僑聯繫統講好黃河故事上起好步
這次座談會,圍繞「弘揚黃河文化」這一課題,推動全國僑聯繫統自上而下開展弘揚黃河文化宣傳活動。
一是中國僑聯率先在官網、公眾號上推出「親情中華·黃河故事」欄目,面向海外、面向全國宣講黃河故事。
二是實現了晉陝豫三個省省級僑聯之間的僑務工作大協作。
三是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地區六市更加緊密攜手合作。
四是運城市僑聯勇做弘揚黃河文化的先鋒,目前累計發布「親情中華·黃河故事」系列故事30多條。其中,《新絳稷益廟壁畫中的農耕文化》《從萬榮荊村遺址出土的標本試探高粱之起源》《到運城博物館,看「河東漢風」和「石上千秋」》《穿越歷史時空的「更上一層樓」》《關於牛耕起源的探討》等文章閱讀量超「5萬+」。
講好新時代的「黃河故事」,是全國僑聯繫統弘揚黃河文化凝聚僑界力量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運城市僑聯進一步深化傳承發展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的認識,不斷創新載體豐富平臺,把黃河文化中所蘊含的偉大創造精神、奮鬥精神、團結精神、夢想精神傳承好、弘揚好,使之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不竭力量源泉,助推建設黃河流域(運城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