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黃河文化 講好黃河故事

2020-09-25 金臺資訊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交響音樂會《黃河迴響》 河南歌舞演藝集團交響樂團供圖

音樂劇《花兒·少年》 西寧藝術劇院有限公司供圖

舞蹈史詩《黃河》 山西省歌舞劇院有限公司供圖

9月16日至30日,由文化和旅遊部聯合黃河流域9省區舉辦的黃河流域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展播活動在線上線下同步與觀眾見面。參與本次展演展播活動的劇目為黃河流域9省區優選劇目,凝練了具有流域特色、區域特色的多樣化文化元素。

去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

一年來,廣大文藝工作者貫徹落實講話精神,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積極開展黃河主題舞臺藝術作品創作。本次展演展播既有大型交響合唱音樂會《黃河入海》、交響音樂會《黃河迴響》、交響詩《黃河萬古流》等新創作品,也有結合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進行復排提升的舞蹈史詩《黃河》、民族音樂會《黃河從草原走過》、情景歌舞《黃河歌謠》、話劇《天下第一橋》、音樂劇《花兒·少年》、交響組曲《黃河金岸》,從不同側面詮釋和演繹著黃河故事,展示了黃河文化的豐富內涵。

弘揚愛國主義,歌頌奮鬥精神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說起黃河主題的文藝作品,《黃河大合唱》人人耳熟能詳。本次展演展播的多部作品,也用不同方式演繹、繼承或化用了《黃河大合唱》的經典旋律,讓人心潮澎湃。

「黃河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重要象徵,以黃河為主題的文藝作品在重大歷史時間節點發揮著凝聚人心、鼓舞士氣的重要作用——民族危亡之際,一曲《黃河大合唱》發出了全民抗戰的怒吼,燃起中國人民救亡圖存的鬥志;改革開放之初,一曲《我的中國心》唱出了中華兒女對祖國的深深依戀……」有評論表示,這些優秀文藝作品的最大特色便是唱響愛國主義,因而有了極強的生命力,為大江南北、神州內外廣為傳唱。

「愛國主義是文藝創作的永恆主題,黃河文化孕育的家國情懷為文藝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和靈感。不論是大型交響合唱音樂會《黃河入海》熱切讚美母親河、祖國母親,還是音樂劇《花兒·少年》展現新中國成立後,各族兒女來到三江之源青海,把青春熱血、辛勤汗水融入這片高原熱土……都是愛國主義情感的迸發,因此震撼人心,引起廣泛共鳴。」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九曲黃河,奔騰向前,黃河磅礴雄偉的氣勢、勇往直前的精神以及炎黃子孫與黃河水患搏鬥、共生的歷史,映照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奮鬥不止的品格。這次展演展示也為奮鬥精神唱響了讚歌。

「不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不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行船好比上火線,團結一心衝上前……」《黃河船夫曲》讓人心潮澎湃;

「金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濁流蜿蜒,結成九曲連環;從崑崙山下,奔向黃海之邊;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黃河頌》讚美了黃河的「偉大堅強」。

《黃河入海》大型交響合唱音樂會以氣勢如虹的朗誦、合唱,點燃了網友的激情,他們紛紛留言:「我們向著黃河,唱著我們的讚歌」「不懈奮鬥、不斷進取」「攻堅克難,不舍晝夜」「日行千裡,不達目標不罷休」……

傳承優秀傳統,進行時代創新

陝北民歌情景歌舞《黃河歌謠》讓不少觀眾「眼前一亮」——原汁原味的陝北民歌鄉土氣息,與清新、流暢、厚重的交響樂相互碰撞,再加上不失現代氣息的舞美藝術,配以純正的方言腔調,用最為原生態的民歌文化和現代舞臺藝術的結合,再現了黃河兒女的勞動、生活及情感。

「我們希望通過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讓更多人了解陝北文化的傳承以及這片土地上人們的樂觀和艱苦奮鬥精神,知曉這方土地上的人們是怎樣生活的。」《黃河歌謠》總導演王宏表示,「一段時間以來,陝北民歌在發展上遇到了瓶頸。民歌只有在保護的基礎上融入時代氣息,才能有更廣闊的舞臺和更持久的生命力。」

黃河文化,源遠流長;黃河沿線,文化燦爛。千百年來,奔騰不息的黃河同長江一起,哺育著中華民族,孕育了中華文明。本次展演展示的作品不少都延續了歷史文脈,傳承和弘揚了黃河沿線優秀傳統文化,又對其進行著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作品從而更顯豐滿、厚實。

音樂劇《花兒·少年》是一部以民歌花兒為底蘊的當代音樂劇。花兒產生於明代初年,是流傳在黃河沿線甘、青、寧三省(區)的民歌。《花兒·少年》中的多個曲令和小調,都在傳承傳統曲令的基礎上,對旋律和唱詞做了大膽的創新,比如對《四季歌》的演唱演奏,將主旋律和變奏曲在劇中貫穿始終;花兒唱詞順應時代,比如,「祖國華誕七十年,山山水水換新顏;年年六月花兒會,新時代日子比蜜甜。」

文藝創作要有當代生活的底蘊,更要有文化傳統的血脈。「要深入地講好黃河故事,必須研究、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中汲取營養;再不斷結合時代風貌、審美習慣,推陳出新,創造出既有文化底蘊又有流行範兒的優秀作品。」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深入挖掘精神,雲上講好故事

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千百年的黃河文化積澱、歷史故事以及近年來黃河沿線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都為文藝創作提供了豐富的創作源泉。

「文藝創作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紮根人民、紮根生活。只有深入生活、紮根人民,通過雙腳丈量、雙眼觀察、雙耳聆聽,才能激發藝術靈感和創作熱情,流淌出真實、生動、鮮活的黃河故事。」多部作品的演職人員一致表示。

包括《黃河入海》《黃河歌謠》《花兒·少年》等在內的多部劇,都來自火熱生活,緊隨時代脈搏,因此為觀眾所喜愛。「真實、親切、有溫度」「這不就是我們祖祖輩輩的生活嗎?主人公不就是我家的鄰居、咱們的兄弟姐妹嗎?反映的不就是歲月更迭的時代面貌嗎?唱出的不就是我們的希望和期待嗎?」觀眾如此稱讚。

為了更廣泛、便捷地服務觀眾,本次展演展示以「線下劇場演出 線上網絡展播」的方式同步開展。數據顯示,首場演出《黃河入海》大型交響合唱音樂會,在直播平臺的總觀眾人數超過2800萬,獲得674萬點讚。對於以劇院為陣地的舞臺藝術來講,如此巨大的人數無疑是「怎麼都不敢想像的」。

「要陝北民歌讓更多人聽到、黃河故事讓更多人看到,就必須緊跟時代步伐,積極融合新媒體。擴大覆蓋面後,就會吸引更多人尤其是年輕人認識到傳統文化的魅力,自覺加入到傳承的隊伍中來。」《黃河歌謠》藝術總監、陝北民歌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王向榮說,「這是我們第一次進行網絡直播,觀眾的數據和反饋讓人振奮,也鞭策我們繼續打磨提升作品。」

業內人士表示,「線上的文藝活動極大拓展了觀眾覆蓋面,也能接受更多觀眾的檢驗。對於擴大黃河主題文藝作品的影響力,收集更多觀眾的意見建議,督促作品打磨提升,作用顯著。」

「從反饋來看,本次展演的作品總體質量不錯,同時也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對作品進行細緻打磨,傳承黃河文化、弘揚黃河精神,繼續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出更加精彩的「黃河故事」。

相關焦點

  • 講好黃河故事弘揚黃河文化
    去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要推進黃河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
  • 弘揚黃河文化 講好「黃河故事」
    □ 韓城市政協 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時強調,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要推進黃河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守好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
  • 弘揚黃河文化 講好渭南故事——《黃河故事會》重磅開啟
    弘揚黃河文化,講好渭南故事。9月22日晚,渭南市百千萬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工程——《黃河故事會》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在渭南市文化藝術中心舉行。黃河故事會啟動儀式現場渭南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劉忠生致歡迎詞;張佐群、薛宏權、劉俠、賈佳、惠衛東五位渭南市「黃河文化傳承人」代表分別進行了秦腔、皮影等精彩的非遺展演並分享感人至深的渭南故事;少先隊員代表為十位「黃河文化傳承人」系戴紅領巾,大手拉小手,讓黃河文化代代相傳;副市長高潔為 「黃河文化傳承人」授牌並做精彩的分享講話
  • 講好黃河故事 傳承黃河文化
    本報訊(記者 欒月琳 通訊員 李靜 文/圖)「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惠濟區深入挖掘黃河文化,大力傳承和弘揚黃河文化,將黃河精神、黃河文化融入社區教育和學校教育,引導全區青少年更好地了解黃河文化、傳承黃河文化,傳播黃河聲音。
  • 弘揚黃河文化 講好渭南故事——《黃河故事會》主題宣傳活動啟動
    9月22日晚,弘揚黃河文化,講好渭南故事——《黃河故事會》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在渭南市文化藝術中心舉行。圖為與會領導共同開啟鎏金沙啟動臺,《黃河故事會》正式啟動。記者 陳冰娟 攝陝西網訊(記者 陳冰娟)弘揚黃河文化,講好渭南故事。9月22日晚,渭南市百千萬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工程——《黃河故事會》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在渭南市文化藝術中心舉行。
  • 弘揚黃河文化 講好渭南故事-《黃河故事會》主題宣傳活動啟動
    9月22日晚,弘揚黃河文化,講好渭南故事——《黃河故事會》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在渭南市文化藝術中心舉行。圖為與會領導共同開啟鎏金沙啟動臺,《黃河故事會》正式啟動。記者 陳冰娟 攝陝西網訊(記者 陳冰娟)弘揚黃河文化,講好渭南故事。9月22日晚,渭南市百千萬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工程——《黃河故事會》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在渭南市文化藝術中心舉行。
  • 晉陝豫僑聯齊聚山西 共話弘揚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
    「弘揚黃河文化 講好黃河故事」座談會在山西運城舉辦。郝強 攝中新網運城9月23日電 (楊傑英)23日,為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增強僑胞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晉陝豫僑聯負責人齊聚山西省運城市共話黃河文化,並籤署相關工作合作備忘錄。
  • 晉陝豫僑聯齊聚山西共話弘揚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
    郝強 攝中新網運城9月23日電 (楊傑英)23日,為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增強僑胞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晉陝豫僑聯負責人齊聚山西省運城市共話黃河文化,並籤署相關工作合作備忘錄。當日召開的「弘揚黃河文化 講好黃河故事」座談會,旨在推動晉陝豫金三角地區僑聯開展黃河文化對外交流,更好地用黃河文化來凝聚僑心、匯集僑力,服務對外開放和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積極探索開展僑聯繫統的區域合作。
  • 弘揚黃河文化 講好渭南故事——《黃河故事會》主題宣傳活動正式啟動
    弘揚黃河文化,講好渭南故事。9月22日晚,渭南市百千萬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工程——《黃河故事會》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在渭南市文化藝術中心舉行。渭南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玉娥,渭南市委常委、軍分區政委孔令鍔及渭南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市工商聯、渭南師範學院等相關領導出席活動。
  • 黃河文化研討會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
    本報開封8月5日電(記者王勝昔、崔志堅、丁豔)8月5日,由光明日報社、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主辦,河南大學承辦的「扛穩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歷史責任 推動黃河文化在新時代發揚光大理論研討會」在坐落於黃河之畔的河南省開封市舉行。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華文明的搖籃。
  • 視頻丨弘揚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這些寫生作品太贊了
    12月23日,由菏澤市委宣傳部主辦、曹州書畫院承辦的「弘揚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據了解,為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曹州書畫院組織畫家多次深入秦嶺、黃河故道、黃河灘區等地採風,創作了一批題材有溫度、主題有深度、藝術有高度的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水墨作品。畫家們立足於傳統水墨這一藝術形式,充分發揮水墨的灑脫韻味和巨大張力,將當代審美經驗和創作圖式融入其中。
  • 侯紅調研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工作時強調 講好「開封故事」 講好...
    侯紅調研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工作時強調 講好「開封故事」 講好「黃河故事」 高質量推進鄭汴洛沿黃… 2020-12-14 1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講好黃河故事,弘揚黃河文化 「主流融媒體沿黃看河南」啟動
    「講好黃河故事,弘揚黃河文化」黃河風光無限好,且看新安多明媚。新安,秦時置縣,取名「新治安寧」之意,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縣史,自然風光秀麗,人文底蘊深厚。王智希望,媒體朋友們把眼光和筆觸聚焦新安,全方位領略新安秀美風光,多角度感知新安歷史文化底蘊,深層次了解新安發展新時代篇章,以文為媒,以旅會友,以佳作展才華,講好黃河故事,弘揚黃河文化,為新安發展尤其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加油鼓勁!
  • 匯聚講好黃河故事的合力
    山西、陝西、河南三個省級僑聯和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地區的七市僑聯齊聚運城,共商弘揚黃河文化路徑,匯聚講好黃河故事合力,助力運城開放發展,助推全國僑聯掀起講好黃河故事的熱潮。為此,運城市僑聯牽頭起草了晉陝豫三省七市僑聯弘揚黃河文化方案,並向山西省僑聯和中國僑聯匯報。最終確定由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作為指導單位,由運城市委、市政府和山西省僑聯主辦,運城市僑聯承辦,推動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地區僑聯立足地方文化資源,弘揚傳承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增強海外僑胞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 潼關縣舉辦講好渭南故事、弘揚黃河文化「致敬母親河」誦讀活動
    7月19日,渭南市朗誦協會、潼關縣文化館與潼關縣黃河古渡口風景區聯合主辦講好渭南故事、弘揚黃河文化「致敬母親河」黃河採風誦讀活動。在滔滔黃河之畔,渭南市朗誦協會會員代表50餘人走進潼關黃河古渡口,他們用慷慨激昂的詩歌表達對母親河的滿腔深情,《黃河頌》《黃河啊,母親河》《祖先的河流》《潼關八景》《短歌行》《將進酒》等一首首經典名篇響徹在黃河上空。氣勢磅礴的《黃河大合唱》更是將誦讀活動推向了高潮。
  • 鄭州惠濟區啟動「弘揚黃河文化·講好廉潔故事」巡迴宣講活動
    通過開展此次「弘揚黃河文化·講好廉潔故事」系列巡迴宣講活動,旨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調研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省、市紀委全會工作部署,將黃河文化與廉潔文化融會貫通,通過弘揚黃河文化、講好廉潔故事,加強全區黨員幹部思想道德和黨紀國法教育,不斷增強規矩法紀意識、底線意識和擔當意識,在轄區營造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濃厚氛圍,助推黃河國家戰略在惠濟順利實施。
  • 深入挖掘黃河文化用詩詞講好黃河故事
    本報訊(記者 成燕 通訊員 廖周培)昨日,記者從鄭州市詩詞學會、鄭州老年詩詞研究會召開的理事會了解到,該學會及研究會將組織精幹創作力量,深入鄭州沿黃縣(市)區觀摩黃河水利治理情況,力爭創作出一批優秀作品,書寫和記錄人民治理黃河的精彩實踐。
  • 傳承創新黃河文化講好洛陽故事
    「真正的文化傳承創新不僅需要把現代文化產業做好,更要把文化普及到老百姓當中,讓文化活起來。」陝西師範大學西北研究院教授、中國古都學會副會長李令福說:「洛陽和西安,在中國歷史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齊名的都城,同樣厚重的歷史文化和城市底蘊,使得兩地在文化傳承上不相上下。」
  • 挖掘黃河文化內涵,講好黃河文化故事
    暑期社會實踐【挖掘黃河文化內涵,講好黃河文化故事】近日,@長安大學 暑期實踐隊來到陝西省渭南市韓城市和大荔縣,開展了以「挖掘黃河文化內涵,講好黃河文化故事」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團隊通過走訪調研與問捲髮放,實地考察了黃河沿岸城市文化故事和風土人情,搜集了黃河文化背後的故事,梳理了黃河文化的形成、發展與傳承脈絡,積累了豐富的素材。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 傳承黃河文化 講好黃河故事——河南洛陽著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
    昨日,《光明日報》頭條刊發《傳承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河南洛陽著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一文。  編者按  昨日,《光明日報》頭條刊發《傳承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河南洛陽著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