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說:「正月裡剃頭死舅舅」啥意思?剃頭和舅舅有什麼關係?

2020-12-06 楠楠的青春

文/歷史楠楠說

大家應該從小都聽過老人常說:「正月裡剃頭死舅舅」這樣的說法吧,在小時候長輩們都會避免正月裡去剃頭,也會把這句略微帶點恐怖色彩的話警告給小輩,可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具體了解過這樣的習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那麼這句俗語到底啥意思?剃頭和舅舅有什麼關係?雖然長輩們會有這樣的說法,但是其實大多數人他們自己都不知道怎麼會有這樣的習俗。

但是其實這句話完全就是個誤會是諧音,並沒有所謂正月裡剃頭會死舅舅的說法更加沒有這樣的事例,其實不剃頭的意思是「思舊」,為什麼是思舊呢?這就要從清朝的「剃頭令」說起了,這裡的思舊其實是思念上一個朝代的意思,也就是在思念明朝。因為清朝入關後頒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剃頭令」最不為廣大百姓所接受,因為從小的教育和認知在漢人的心裡篤信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哪怕是頭髮都是不能傷害的。在這種傳統裡這樣的一個「剃頭令」可以說是一石激起千層浪了。其實原本對於普通百姓來說,誰做皇帝都無所謂他們只在乎自己的溫飽而已,但是這樣的一個政策仿佛觸及了普通百姓的底線和禁區,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彈。

因為在古代人們非常重視正月,認為這是一年的開端是第一個月,而正月思舊這樣的說法這也證明了當初漢人百姓為了保護自己頭髮的決心。而且事實上為了「剃頭令」確實發生過大大小小的戰爭,百姓們為了保護頭髮比他們為了皇帝打仗還要英勇,甚至最先「剃頭令」因為實行實在過於艱難還被廢除了一段時間,可是後來多爾袞又再一次頒布了「剃頭令」並且說出留髮不留頭這樣的恐嚇,最終仍舊是胳膊擰不過大腿為了項上人頭這個政策就漸漸地實施了下去。

政策雖然實施了,但是百姓的怨氣依舊無法平息,為了表示反對的決心,他們喊出正月剃頭死舅舅的說法,大概也是因為不敢正面說出思舊這樣大逆不道的話所以取其諧音,變成了死舅,逐漸竟然演變成一種習俗。

現在大家在正月期間都想博取一個好彩頭,不管這個習俗從哪裡來的,畢竟剃不剃頭也不是非在正月不可,晚一個月也不耽誤什麼,所以有意無意的大家都儘量避免了正月裡剃頭,慢慢的好像也成為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了。尤其是家裡的長輩,都不願意觸及這樣的一些老習俗,所以我們可以用理解包容的正面心態來面對這些傳統習俗。

相關焦點

  • 為何會說「正月剃頭死舅舅」,這和舅舅有啥關係呢?
    為何會說「正月剃頭死舅舅」,這和舅舅有啥關係呢?文/歷史通心在我們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中,有許許多多令人受益匪淺的瑰寶。就比如說,獨具魅力的詩詞歌賦、或者是茶文化、對聯文化等等。下面就來為大家介紹這樣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語「正月剃頭死舅舅」,為何會這樣說,這又和舅舅有啥關係呢?咱們就接著往下看吧據了解,這其中有一種說法是源於清軍入關,滿清貴族為了更好地鞏固封建統治,便對各族人民下達了剃髮令。甚至還有這樣一句口號「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畢竟,在那個年代人們的思想都十分傳統,而且還一直有著這樣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 正月裡剃頭死舅舅到底是什麼意思?難道正月剃頭真的會死舅舅?
    正月裡剃頭死舅舅到底是什麼意思?難道正月剃頭真的會死舅舅?中國的古代主要是以封建社會為主的。所以就會有很多的說法或者是言論甚至是行為習慣在現在看來有些神秘。其中,一年之中最熱鬧,也是最隆重的節日就要數新年了。
  • 俗語「正月剃頭死舅舅」是什麼意思?正月剃頭,為何舅舅要倒黴?
    比如"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食不言、寢不語"、"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男怕三點頭、女怕闊步走"等等。我們就先以"男怕三點頭、女怕闊步走"舉個例子。其實"男怕三點頭,女怕闊步走"是用來教導男人和女人的為人處世的。首先"三點頭"不是說點三次頭,這個三隻是一個數量詞,是被用來形容點頭的次數比較多,什麼不會做,只會點頭而已,這是對於男人來說。
  • 農村俗語:「正月裡剃頭死舅舅」是怎麼回事?
    農村俗語:「正月裡剃頭死舅舅」是怎麼回事?其實,「正月裡剃頭死舅舅」這個俗語是沒有什麼科學依據的。但是很多當舅舅的卻都相信了這句話,為了保命,紛紛討好自己的小外甥,小外甥女。在新年這個熱鬧喜慶的日子,很多作為小外甥和小外甥女的孩子們,都會在這個時候向自己的舅舅們要一筆大大的壓歲錢。那麼「正月裡剃頭死舅舅」這個說法,是怎麼來的呢?為什麼只和舅舅有關係呢?相傳這種說法是從清朝初期開始的,當時的統治者是滿族人。在那個時候,滿清人有屬於自己的髮型,叫做金錢鼠尾辮。
  • 正月剃頭死舅舅的由來是什麼?真的會死舅舅麼?
    中國是一個很有內涵的國家,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文化,古人敬天地鬼神,所以在民間有很多流傳的禁忌,其中最熱鬧的新年,也有很多禁忌,比如什麼初一不能罵孩子,過年忌打掃倒垃圾,還有一句特別出名的歌謠就是「正月裡不剃頭,剃頭死舅舅」,至今為止很多老人對此深信不疑
  • 正月裡不剃頭,剃頭死舅舅是什麼意思
    在廣袤的北方大地,有一個俗語流傳盛廣 ,那就是「正月裡剃頭死舅舅」這句,意思是說在正月裡不能剃頭,如果剃頭都話就死舅舅。如果按字面意思來說,那肯定是封建迷信啊?絕對不能信 ,但萬物都有來源,這句話也是有淵源的。
  • 正月剃頭死舅舅?
    所以正月一個月不剃頭,意味著一年沒有剃頭,以此來緬懷祖宗,思念明朝舊制。也就有了「正月不剃頭——思舊」。這種習俗在流傳的過程中,為了避免因「思舊」遭到政府的清算,就演變成了「正月不剃頭——思舅」,用「思念舅舅」來為正月不剃頭做註解。
  • 你還在為正月剃頭死舅舅糾結嗎?正月剃頭死舅舅的真相在這裡
    然而接下來,漫長的正月頭髮長了到底要不要剃?「正月剃頭死舅舅」出於忌諱和對長輩的尊敬,好多人要糾結好久。那么正月剃頭死舅舅到底是怎麼回事?下面我就和大家說說「正月剃頭死舅舅」的真相。清朝以前,人們是不剃頭的。《孝經》裡已經說得很清楚了,「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 為什麼說正月裡剃頭死舅舅?正月裡真的不能剃頭嗎?
    在我國五千多年的文化裡,我們的老祖宗留下了許許多多的東西,就比如說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聽到的諺語,每一個都蘊含了無窮的智慧和故事!今天小編要講的故事,就跟一句俗語有關!「正月裡剃頭——死舅舅」?這一句歇後語,讓無數的小孩子,還有迷信的老人們,真的不敢在正月裡剃頭!就怕真的死了人!
  • 正月裡剃頭死舅舅,到底是什麼意思?正月剃頭,真的會死舅舅嗎?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總會聽到「正月剃頭死舅舅」的說法,正月裡剃頭,真的會死舅舅嗎?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正月剃頭死舅舅」的來歷。「正月裡剃頭——死舅舅」實際上是一句歇後語,其中的「死舅」諧音「思舊」,「思舊」指的是思念明朝。
  • 「正月剃頭死舅舅」的由來,舅舅招誰惹誰了?
    不說大家也都知道,都是因為一句 「正月剃頭死舅舅」鬧的。尤其在咱們國家北方地區,這個講究相當普遍,不少人為了表達對長輩的敬意,恪守正月不剃頭的規矩。如果您是舅舅或者您有舅舅的話,您肯定會格外在意。可是這個說法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有沒有道理呢?咱們今兒就掰扯掰扯。
  • 農村習俗正月不剃頭,為什么正月不能理髮?跟舅舅又有什麼關係?
    想必大家都聽過,"臘月不搬家,正月不剃頭"這句農村俗語,為什么正月不能剪頭髮呢?還有正月剃頭死舅舅的說法,這種說法又是從什麼時候流傳下來的呢?跟舅舅又有什麼關係呢?正月是一年的開始,之所以一開始有正月不理髮這個說法,原義是新的一年一開始不要忘了去年的辛苦和經驗,是思舊的意思。其實古時候的人比較封建迷信,禁忌也比較多,在中庸思想的影響下,不太願意打破常規,而且又對開端比較看重,所以就有正月不剪頭的說法。類似的還有初一不扔垃圾的習俗,都反映的是同一層意思。
  • 春節習俗|為什么正月不能剃頭?怎麼和「死舅舅」扯上了關係?
    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文/話癆教主許多人都知道一個和春節有關的習俗,那就是春節過後,正月間不能剃頭理髮,不然就要「死舅舅」。這個習俗流傳甚廣,在民間的影響力也很大,很多人尤其是舅舅健在的,就真的不敢在正月裡理髮。其實,這個習俗的誕生,和「舅舅」一點關係都沒有!「正月不剃頭」這一習俗起源於公元1644年前後,這是什麼時期呢?是滿清入關後,頒布「剃髮令」,規定官民一律剃髮,違者「殺無赦」的時期。
  • 為什麼孩子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起源如此悲壯
    家中的老人和孩子也在為春節忙著打掃衛生,準備年貨。對了,差點忘記了,這時候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在年前幾天把頭髮修理一下,因為接下來的一個正月都是不能理髮的。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從小我就聽說過,而且多次受到舅舅的威脅,說我要是正月剃頭,來年肯定不給我壓歲錢了。等我長大了,我也開始要挾舅舅,要是紅包給的小,正月我就去理髮。
  • 正月裡剃頭,從什麼時候開始得要死舅舅的?
    下面就來說下,新年裡那個為眾人所熟知的禁忌:「正月裡不剃頭,剃頭死舅舅」。正月裡,外甥為了一頭亂糟糟的頭髮困擾,舅舅怕外甥剪頭髮憂心忡忡。舅舅與外甥,被剪頭髮裹挾在了一起,「親上加親」。剃頭說到正月裡剃頭死舅舅的說法,追本溯源,得要說到明末清初,當時明朝滅亡沒多久,清政府以徵服者自居,但是,就當時民間百姓而言,清廷只是一個外來者,漢人還是很排斥滿人的。於是清廷下令剃髮梳辮,是企圖消除明朝痕跡,強迫漢人改變傳統的生活習俗,而從衣冠裝束直接到精神觀念,都像滿族人一樣。
  • 舅舅們必看:為什么正月裡不能剃頭?有什麼破解的方法嗎?
    相傳古代有個窮剃頭匠,他每年正月都會給自己心愛的舅舅剃頭。因為剃頭匠的工藝技能高超讓舅舅的髮型常常受到街坊鄰裡的誇獎,舅舅因此很高興。後來舅舅去世了,於是每年到正月的時候,剃頭匠就會睹物思人而傷心流淚,所以就有了"正月裡剃頭死舅舅"的俗話。可惜隨著人們口口相傳,竟然讓這個俗語出現了口誤,變成了"正月裡剃頭死舅舅",讓原本具備美好意義的俗語變成了可怕的禁忌。
  • 過去理髮的禁忌:為什麼說「正月剃頭死舅舅」?
    在過去,我國民間有很多禁忌,涉及衣、食、住、行乃至人生諸事的方方面面。比如關於理髮,一些地方就流行有喪事時禁忌理髮、剃鬚的習俗。之所以有這種習俗,一種說法認為是因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不能在先輩亡故時損傷鬚髮,以示孝敬之心,以表哀痛和思念之情;另一種說法認為是因為家裡有人亡故,悲傷不已,所以無心整理容顏,以表哀悼和孝敬之心。這兩種說法都與傳統禮教有關,是受儒家思想的流傳和影響。還有一種說法,則認為喪事期間不理髮、不剃鬚,是為了改變自己的形貌,使亡靈不能辨認,以免有兇事殃及自身。
  • 為啥說正月剃頭要「死舅舅」不是別人?
    中國過年有一個民間傳統,說正月不能剃頭,正月剃頭死舅舅。
  • 俗語:正月剃頭死舅舅,是什麼意思?剃頭與死舅怎麼會聯繫在一起
    因為臘月裡,有整理自己行頭,清理房間,迎接過年的習慣。更是因為過年的那段日子裡需要走親戚,需要有一個比較好的面貌,然而,在民間卻是有「正月剃頭死舅舅」的俗語,導致許多地方的人,並不會選擇正月的時候,理髮,甚至許多理髮店在正月那段期間,也會關門。那麼「正月剃頭死舅舅」,這段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為什麼會有「正月剃頭死舅舅」的說法?原來真相是這樣
    在中國的地方有很多的習俗,比如臘八吃臘八粥.但是還有一種習俗,也是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正月為什麼不能剃頭,關於這種說法有很多爭論,但是最恐怖的答案就是正月剃頭會死舅舅,那這毫不相干的事為什麼會加在一起呢?並且讓人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