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正月裡剃頭死舅舅」是怎麼回事?

2020-12-06 三個老農民

農村俗語:「正月裡剃頭死舅舅」是怎麼回事?

其實,「正月裡剃頭死舅舅」這個俗語是沒有什麼科學依據的。但是很多當舅舅的卻都相信了這句話,為了保命,紛紛討好自己的小外甥,小外甥女。在新年這個熱鬧喜慶的日子,很多作為小外甥和小外甥女的孩子們,都會在這個時候向自己的舅舅們要一筆大大的壓歲錢。

那麼「正月裡剃頭死舅舅」這個說法,是怎麼來的呢?為什麼只和舅舅有關係呢?

相傳這種說法是從清朝初期開始的,當時的統治者是滿族人。在那個時候,滿清人有屬於自己的髮型,叫做金錢鼠尾辮。因為那個時候清朝剛剛成立起屬於自己的統治王朝,所以想要更好地控制所有人,因此就產生了這個留頭髮的習俗。

因為對於滿族人來說,他們當時的髮型是屬於自己民族的一個特色。封建社會的他們簡單地認為,想控制所有人,首先就要把髮型剃成和他們統一的,通過這種做法,才能控制所有人的思想。因此,在那一年正月,皇帝下達了一條詔令,命令所有人,把頭剃成和滿族一樣的髮型。

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一件事,就是那時候的全國人,對於自己的頭髮都非常的珍惜,從來都不剪頭髮。因為在以前的各個朝代,都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一直以來人們認為頭髮是非常珍貴的,所以大家都不願意剃頭髮,甚至有很多地方,還集體反抗過剃頭髮。

但是慢慢地發現,人們還是推翻不了滿清人的王朝,因此關係也慢慢處於緩和趨勢。有不少人開始慢慢接受了剃髮這個規定,但是同時也提出一個要求:就是正月不剃髮。因為正月對於大家來說是一個祭祖的時期,他們不想忘了老祖宗,所以不想在這個時候剃髮。

這時候的皇帝,也就答應了人們提出的正月不剃髮的這個習俗,而很多人也將正月不剃髮這一習慣稱之為思舊。後來,慢慢的,清朝的人們也就習慣了剃髮,都剃成了當時流行的「陰陽頭」,也就是咱們現在經常看的清宮劇裡那些王爺的髮型。

這一習慣慢慢被大多數人遺忘,後來的正月不剃頭——思舊,也就演變成了「正月剃頭死舅舅」這個說法。後來,隨著朝代更替,「正月裡剃頭死舅舅」這一說法,也就從一代代老人的口中流傳至今,令很多舅舅聞風喪膽。

總而言之,我們經常從自家老人口中聽到的「正月裡剃頭死舅舅」,其實是假的,根本就沒有這回事,只是人們口口相傳的一個誤會罷了。相信各位舅舅看到了,都會開心地捂住自己的錢包了吧?但是,話說回來,各位做外甥和外甥女的小夥伴們也不用灰心,還是可以向自己的舅舅們討要新年紅包的。

農村俗語:「正月裡剃頭死舅舅」,到底是怎麼回事?其實就是同音不同字,久而久之就把本來的意思搞得啼笑皆非,再加上我們都忌諱很多諧音字,因此出現了這樣的說法。

相關焦點

  • 俗語:正月剃頭死舅舅,是什麼意思?剃頭與死舅怎麼會聯繫在一起
    因為臘月裡,有整理自己行頭,清理房間,迎接過年的習慣。更是因為過年的那段日子裡需要走親戚,需要有一個比較好的面貌,然而,在民間卻是有「正月剃頭死舅舅」的俗語,導致許多地方的人,並不會選擇正月的時候,理髮,甚至許多理髮店在正月那段期間,也會關門。那麼「正月剃頭死舅舅」,這段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正月裡不剃頭,剃頭死舅舅是什麼意思
    在廣袤的北方大地,有一個俗語流傳盛廣 ,那就是「正月裡剃頭死舅舅」這句,意思是說在正月裡不能剃頭,如果剃頭都話就死舅舅。如果按字面意思來說,那肯定是封建迷信啊?絕對不能信 ,但萬物都有來源,這句話也是有淵源的。
  • 為什麼說正月裡剃頭死舅舅?正月裡真的不能剃頭嗎?
    在我國五千多年的文化裡,我們的老祖宗留下了許許多多的東西,就比如說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聽到的諺語,每一個都蘊含了無窮的智慧和故事!今天小編要講的故事,就跟一句俗語有關!「正月裡剃頭——死舅舅」?這一句歇後語,讓無數的小孩子,還有迷信的老人們,真的不敢在正月裡剃頭!就怕真的死了人!
  • 俗語「正月剃頭死舅舅」是什麼意思?正月剃頭,為何舅舅要倒黴?
    在中國古代社會中流傳著許多許多的俗語,他們都是老祖宗根據一些事實依據或者是社會習俗發展而來,直到現在我們仍在口頭相教著,有著一定的積極或消極影響。比如"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食不言、寢不語"、"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男怕三點頭、女怕闊步走"等等。
  • 你還在為正月剃頭死舅舅糾結嗎?正月剃頭死舅舅的真相在這裡
    然而接下來,漫長的正月頭髮長了到底要不要剃?「正月剃頭死舅舅」出於忌諱和對長輩的尊敬,好多人要糾結好久。那么正月剃頭死舅舅到底是怎麼回事?下面我就和大家說說「正月剃頭死舅舅」的真相。清朝以前,人們是不剃頭的。《孝經》裡已經說得很清楚了,「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 正月裡剃頭死舅舅到底是什麼意思?難道正月剃頭真的會死舅舅?
    正月裡剃頭死舅舅到底是什麼意思?難道正月剃頭真的會死舅舅?中國的古代主要是以封建社會為主的。所以就會有很多的說法或者是言論甚至是行為習慣在現在看來有些神秘。其中,一年之中最熱鬧,也是最隆重的節日就要數新年了。
  • 正月裡剃頭死舅舅,到底是什麼意思?正月剃頭,真的會死舅舅嗎?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總會聽到「正月剃頭死舅舅」的說法,正月裡剃頭,真的會死舅舅嗎?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正月剃頭死舅舅」的來歷。「正月裡剃頭——死舅舅」實際上是一句歇後語,其中的「死舅」諧音「思舊」,「思舊」指的是思念明朝。
  • 正月裡剃頭死舅舅?不可信!「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什麼意思?
    今天已經是臘月十九了,在民間掃塵是從昨天開始一直到臘月二十六,要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農村人總是希望能討個好的彩頭,有些關於春節的俗語,就一直流傳至今,這些簡單的俗語背後蘊含著怎樣的含義?在農村,到了年底就經常額能聽到老人家提到「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句話,原來還有這麼深的意思,臘月指的就是農曆的十二月,正月指的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個月。到了臘月裡,在農村年味就非常的濃了,人們就要開始為過年準備了,這句話其實說的是,臘月到正月這一段時間需要忌諱的民俗和講究,農村的老人家也一直謹記著這些。
  • 正月剃頭死舅舅?
    有人為懷念明朝,就在正月裡不剪髮以表示「思舊」。舊時,人們很重視正月,認為正月是一年的開始,正月裡很多事情是一年的兆頭。所以正月一個月不剃頭,意味著一年沒有剃頭,以此來緬懷祖宗,思念明朝舊制。也就有了「正月不剃頭——思舊」。
  • 老人常說:「正月裡剃頭死舅舅」啥意思?剃頭和舅舅有什麼關係?
    文/歷史楠楠說大家應該從小都聽過老人常說:「正月裡剃頭死舅舅」這樣的說法吧,在小時候長輩們都會避免正月裡去剃頭,也會把這句略微帶點恐怖色彩的話警告給小輩,可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具體了解過這樣的習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那麼這句俗語到底啥意思?
  • 「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為何農曆二月二才是「剃頭日」?
    「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二月二龍抬頭,才是「剃頭日」! 農村有個舊俗,就是正月裡不能剃頭,也就是俗語所說的「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
  • 正月剃頭死舅舅的由來是什麼?真的會死舅舅麼?
    中國是一個很有內涵的國家,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文化,古人敬天地鬼神,所以在民間有很多流傳的禁忌,其中最熱鬧的新年,也有很多禁忌,比如什麼初一不能罵孩子,過年忌打掃倒垃圾,還有一句特別出名的歌謠就是「正月裡不剃頭,剃頭死舅舅」,至今為止很多老人對此深信不疑
  • 正月裡剃頭,從什麼時候開始得要死舅舅的?
    下面就來說下,新年裡那個為眾人所熟知的禁忌:「正月裡不剃頭,剃頭死舅舅」。正月裡,外甥為了一頭亂糟糟的頭髮困擾,舅舅怕外甥剪頭髮憂心忡忡。舅舅與外甥,被剪頭髮裹挾在了一起,「親上加親」。剃頭說到正月裡剃頭死舅舅的說法,追本溯源,得要說到明末清初,當時明朝滅亡沒多久,清政府以徵服者自居,但是,就當時民間百姓而言,清廷只是一個外來者,漢人還是很排斥滿人的。於是清廷下令剃髮梳辮,是企圖消除明朝痕跡,強迫漢人改變傳統的生活習俗,而從衣冠裝束直接到精神觀念,都像滿族人一樣。
  • 為何會說「正月剃頭死舅舅」,這和舅舅有啥關係呢?
    為何會說「正月剃頭死舅舅」,這和舅舅有啥關係呢?文/歷史通心在我們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中,有許許多多令人受益匪淺的瑰寶。就比如說,獨具魅力的詩詞歌賦、或者是茶文化、對聯文化等等。下面就來為大家介紹這樣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語「正月剃頭死舅舅」,為何會這樣說,這又和舅舅有啥關係呢?咱們就接著往下看吧據了解,這其中有一種說法是源於清軍入關,滿清貴族為了更好地鞏固封建統治,便對各族人民下達了剃髮令。甚至還有這樣一句口號「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畢竟,在那個年代人們的思想都十分傳統,而且還一直有著這樣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 農村習俗正月不剃頭,為什么正月不能理髮?跟舅舅又有什麼關係?
    想必大家都聽過,"臘月不搬家,正月不剃頭"這句農村俗語,為什么正月不能剪頭髮呢?還有正月剃頭死舅舅的說法,這種說法又是從什麼時候流傳下來的呢?跟舅舅又有什麼關係呢?正月是一年的開始,之所以一開始有正月不理髮這個說法,原義是新的一年一開始不要忘了去年的辛苦和經驗,是思舊的意思。其實古時候的人比較封建迷信,禁忌也比較多,在中庸思想的影響下,不太願意打破常規,而且又對開端比較看重,所以就有正月不剪頭的說法。類似的還有初一不扔垃圾的習俗,都反映的是同一層意思。
  • 「正月剃頭死舅舅」?專家告訴你真相
    「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正月剃頭死舅舅」的說法在北方流傳很廣,不少人為了表達對長輩的敬意,嚴格做到正月不理髮,但問起這個說法的由來卻鮮有人知。為此,人民網科普中國採訪了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院教授、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蕭放和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連山。 兩位受訪專家均表示,「正月不剃頭」只是一種新近產生的民俗觀念,是一種民俗信仰。
  • 正月剃頭死舅舅,向舅舅借錢不成,他回家剃了光頭,卻被打臉
    在農村,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正月裡不能遞頭,因為有一句古話說:正月剃頭死舅舅。今天,我的故事就是從這裡開始的。李明亮的媽媽在春節後就病倒了,住進了醫院,要花一大筆錢。因為一年才剛剛開始,農村人很忌諱在正月裡借錢給別人的。
  • 舅舅們必看:為什么正月裡不能剃頭?有什麼破解的方法嗎?
    民間有很多習俗聽起來都覺得無釐頭,例如"大年初一不洗頭""正月裡剃頭死舅舅""站門檻不吉祥""指月亮會刮耳朵""掉齒要扔到屋頂"等等。這些看似奇葩甚至有的無法追尋根源的習俗卻神奇地被人們代代相傳至今。尤其在農村,這些習俗被人們深信並且常常照做不誤。
  • 被誤解的五句民間俗語,「正月剃頭死舅舅」原來是這麼來的
    的確,民間俗語是老一輩生活經驗的總結,通常寥寥幾句話就能淺顯易懂的說明一個道理,是群眾智慧的結晶。但有一些俗語,在剛開始因為一些誤會,導致口口相傳卻越傳越偏離了其本來的意思,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說人們經常用,但被誤解了的五句民間俗語。
  • 為什麼孩子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起源如此悲壯
    對了,差點忘記了,這時候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在年前幾天把頭髮修理一下,因為接下來的一個正月都是不能理髮的。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從小我就聽說過,而且多次受到舅舅的威脅,說我要是正月剃頭,來年肯定不給我壓歲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