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馬斯·沃爾夫120周年誕辰:《天才捕手》背後的故事

2020-12-21 澎湃新聞

傅小平 文學報

究竟是無數知名作者,造就了神話一樣的編輯,還是慧眼的編輯一手發掘了這些文壇巨匠?這個問題就像雞與蛋的問題一樣,很難有一個確定的答案。可以肯定的是,若非遇到慧眼識珠的偉大編輯麥克斯韋爾·珀金斯,我們也許根本不會知道託馬斯·沃爾夫的名字,以及他流傳至今、儼然成為經典名篇的《天使望故鄉》《時間與河流》等作品。

2016年,講述這段編輯與作者之間傳奇故事的電影《天才捕手》上映。但正如讀者所評價,這部電影給人在喜悅和感動的同時,留下了深深的遺憾——大師的時代已經過去,再無第二位託馬斯·沃爾夫,也不再見珀金斯那樣的偉大編輯。

《天才捕手》劇照

今年,距離託馬斯·沃爾夫誕生已經過去了120年,作家的「出世」也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原有的途徑、樣貌。唯一不變的是,憑藉著對於文學的熱情,無論人生經歷多少曲折,總有人在孜孜不倦地寫;依靠對於才華的激賞,也總有人樂於身居「伯樂」一職,而這兩者的相遇,才是讀者的幸事。

託馬斯·沃爾夫

01

1926年秋,剛從哈佛大學畢業的託馬斯·沃爾夫孤身來到倫敦。那是他人生中最艱難的時刻,獨自蝸居在異國,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目標,他甚至根本不知道為何來到這裡。這種少年式的清愁和迷惘,在一個個寂靜失眠的夜晚積聚起來,誘使他懷念起遠在美國南方的故鄉。被心中那種巨大、空虛而無力的感情驅使著,他從床上爬起來,點上燈,打開本子,寫下心中的激情與懷想。這些文字最終凝結成中譯名為《天使望故鄉》的傳世之作。

《天使望故鄉》部分中譯本封面書影

這本書,沃爾夫整整寫了近兩年。其時他寂寂無名,在文學界、出版界兩眼一抹黑。最後,通過一個朋友,他把35萬字的手稿試著拿給了一個出版商。幾天後,出版商回覆說,書稿過於稚嫩,自傳的氣息太過於濃厚,且缺乏熟練的小說技巧,根本不可能出版。受到打擊的沃爾夫只得暫時擱置了夢想,回到紐約在一所大學教書授業。等手稿再次引起出版商的注意,已經到了1929年初。他終於籤署了出版合同,並且生平第一次領取了500美元的支票稿酬。然而,他沒有感到欣喜,而是備感不安。於是找到那位編輯——因發掘出海明威、菲茨傑拉德等作家而知名,且因與沃爾夫之間的恩怨糾葛於2016年被導演麥可·格蘭達吉搬上銀幕的「天才捕手」麥克斯韋爾·珀金斯,問他能不能預言自己的書出版後會是個怎樣的結局。柏金斯給他的回答是:這本書一定會找到自己的出路。

《天才捕手》電影海報

珀金斯安撫沃爾夫心情的一句話,不折不扣成了預言。作為一個年輕作家的處女作,《天使望故鄉》於1929年出版當年即贏得可觀的銷量,《紐約時報》書評讚嘆說:「以小城沉悶的生活題材,寫得如此生動有力,可以說是前無古人。」次年,美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辛克萊·劉易斯在受獎辭中盛讚《天使望故鄉》「堪與我們最佳的文學作品相媲美」。他甚至預言,如果沃爾夫保持他在這部作品中的水準,「有可能成為美國最偉大的作家」。自此,沃爾夫和他的這部《天使望故鄉》在世界文學界不脛而走,並且成為貫穿美國整個1930年代的現象級暢銷書。

如小說一般被口口相傳的,還有珀金斯和沃爾夫之間惺惺相惜的深厚情誼。珀金斯第一次讀到這部小說的初稿,就認定沃爾夫是他要找的人,儘管沃爾夫瘋狂又自以為是,但珀金斯用父親般的愛包容了他,在珀金斯的建議下,小說定稿時刪了9萬字,儘管在對作品的刪減與修改中,他們有很多次針鋒相對,但沃爾夫最後只有服氣,他一再地表達對珀金斯的感謝:「在我的記憶裡,第一次有人告訴我,我寫的東西是有價值的。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人相信我能幹出點名堂,這個人就是珀金斯。」 沃爾夫在寫出第二部長篇小說《時間與河流》後,再度和珀金斯密切合作。對這部出版後厚達900多頁的小說,兩人共同修改長達9個月,期間幾乎天天吃住在一起。他們的親近以致引起了沃爾夫女友的嫉妒。這就能理解沃爾夫為何要把這部小說獻給珀金斯,並在扉頁上寫下這樣的獻詞:「這本書謹獻給珀金斯,一位偉大的編輯和一位勇敢而誠實的人。當作者陷入極度的失望和懷疑中時,他不吝於給予堅定的支持,不讓作者在絕望中輕易放棄」。

珀金斯本人(左)及由演員科林·費爾斯扮演的柏金斯

包括《天使望故鄉》《時間與河流》在內的長篇作品為沃爾夫贏得眾多的讚譽,他在美國文壇的崇高地位也已然無可撼動。但好景不長,在一次旅行途中,因染上肺炎,沃爾夫於1938年9月15日去世,年僅38歲。他給珀金斯留下了唯一的遺言,對這個能讓他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的人表示感謝。沃爾夫的英年早逝也給人們留下了無盡的懸想。威廉·福克納不由感慨:「《天使望故鄉》寫得那麼狠,仿佛寫的時候作者就知道自己命已不長。」他把沃爾夫列入當代美國作家的前茅,沃爾夫短短一生取得的文學成就也讓凱魯亞克仰慕不已,凱魯亞克等一批後起作家都視他為共同的文學偶像。耐人尋味的是,最初被出版商很不看好的缺點,結構鬆散,句式複雜,情節拖沓,太多景物描寫,太過沉迷於自我等等,日後卻成了襯託他作為一個同時具備一切優點和缺點的天才作家的真實存在。

02

沒有人知道《天使望故鄉》出版前,沃爾夫的不安是否包含了對其中反映的真實生活可能引發爭論的預感。小說發表後沒多久就在他的家鄉引起了軒然大波。有個老太太寫了八頁冒火的信,揚言要把這個「無恥的作家」打一頓。另有一些人信誓旦旦,書中人物他們完全知情,因為現實中有原型。有一個情節是:石匠把珍藏多年的大理石天使雕像,賣給一位聲名狼藉的婦女。不少人跳出來證明:當時交易的場景,自己完全記得,並且還是見證人!有意思的是,一家報館居然派了記者和攝影師,跑到小鎮上,在墓地照了一張巨大的神色凜然的天使像,說:這就是書名的由來。

沃爾夫本人《左》及由演員裘德·洛扮演的沃爾夫

爭議源於小說飽含的強烈的自傳色彩。沃爾夫將許多自己大學畢業以前的生平資料和經歷都融入了小說中,不僅他的家庭成員都一一在小說中出現,不少情節還直接取材於家鄉的真人真事。與小說主人公尤金·甘特一樣,沃爾夫也是在北卡羅來納州的山區小城阿什維爾長大,都有一個貪杯的、做雕刻匠的父親和一個貪財的、做地產投機的母親,都有目睹關係親密的哥哥去世的痛苦的經歷,都做過報童,都在諾福克船廠裡打過工。而書中涉及到的幾乎所有的人物也都能在他的家鄉找到原型。

正是這樣一種始料未及的怪異的反響,讓沃爾夫不得不嚴肅地思考這樣的問題:一位藝術家用來創作的素材究竟來自何處?如何才能算是正當地使用了那些素材?在小說後出的版本中,沃爾夫專門作了個序言對此做出解釋。他認為,一切嚴肅的作品說到底必然都是自傳性質的,而且一個人如果想要創造出任何一件具有真實價值的東西,他便必須使用他自己生活中的素材和經歷。在他看來,這些產生於他所有的觀察和感知的生活經歷,「觸及這個世界中的疼痛、恐懼、悲傷、血和汗、喜悅和歡笑,觸及這些與人類感情生活有關的東西。」基於沃爾夫這樣的認知,加之他的高度敏感,一些貌似無關緊要的事件,亦如《時間與河流》譯者顏學軍所說在他筆下獲得了非同凡響的意義,成了人類生存的根本問題。

《時間與河流》

沃爾夫的家鄉人顯然不能理解,也難以認同他的這種寫作理念,對他在這種理念驅使下寫出的作品更是不能容忍。此後的幾年中,沃爾夫不斷收到一些詆毀和辱罵的匿名信,致使他有七年不敢回老家。悖謬的是,沃爾夫在他的家鄉被罵的原因,事實上也正是他成功的原因,因為作家感知到人物的真實,甚至融入其中,以至於模糊現實和虛構的界限,這恰恰是小說成功的秘密所在。

某種意義上也因為此,沃爾夫此後並沒有改變創作路向。1935年,《時間與河流》出版,故事承續《天使望故鄉》的結尾,尤金接受母親供給他一年的學費,來到哈佛大學學習戲劇創作,結識了一個名叫斯達威治的朋友。兩年後,他來到紐約大學任英語教員,去歐洲旅遊期間遇上斯達威治和他的女友安恩。尤金愛上了安恩,安恩卻鍾情於斯達威治,但斯達威治不愛安恩。在與斯達威治爭吵後,尤金回國在船上遇上了艾絲特·傑克並一見傾心。他滿懷喜悅地回到美國。小說的故事情節與沃爾夫自身的經歷可謂如出一轍。

03

恰如有評論所言,沃爾夫在寫作時,他的題材只是他自己。放眼當時的美國,除惠特曼之外,再也找不到一個作家像沃爾夫這樣宣揚自我,這樣強烈地感覺到自我的重要性。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福克納如是感慨:我敬佩沃爾夫,因為他竭盡全力把自己要說的話都說了,甚至情願把文體、連貫性以及所有精確的原則拋開,希望把人類心靈的一切感受,真切地集中到一個針尖上。

沃爾夫的兩部遺作

沃爾夫去世後,他的另一個編輯阿斯韋爾從其遺稿中整理出兩部長篇,一部是《網與石》(1939),另一部是《你不能再回家》(1940)。這兩部小說同樣也是自傳性的,主人公則改名為喬治·威柏。前者開頭寫威柏的童年、家庭、大學生活和置身大城市的孤獨感。後來主要寫他與艾絲特·傑克的戀愛。如同現實中沃爾夫相戀的是艾琳娜·伯恩斯坦夫人——一個大他十七歲的道具服裝設計師,艾絲特的年齡比韋柏也要大得多,且是有夫之婦。瘋狂地相愛之後,即勞燕分飛。韋柏遠赴歐洲散心。他在一家德國人開的啤酒店被痛打一頓,躺在病床上想回家,但是感到「再也不可能回家」。這恰恰是後者要表達的主題。韋柏從歐洲回到紐約,他回到家鄉,發現家鄉已經不是他童年時代平靜的城鎮,而是爭奪買賣的場所,他感到一切已經不復存在,此時二戰的陰影開始籠罩……

《一位美國小說家的自傳》

從這時開始,沃爾夫認識到自己有必要從自我中跳出來,去理解這政治的、社會的和經濟的世界,和它交融,然後設法把它寫進自己的作品中去。這種思想生動體現在他去世前所做題為《一部小說的故事》和《寫作和生活》的兩篇演說稿中。演說稿最終被結集命名為《一個美國小說家的自傳》出版,成了這位擔心過早寫自傳,然所寫無非自己親身經歷和實際見聞的作家生命的絕響。

新媒體編輯:傅小平

文學照亮生活

公號:iwenxuebao

網站:wxb.whb.cn

郵發:3-22

長按左邊二維碼進微店

原標題:《託馬斯·沃爾夫120周年誕辰:電影《天才捕手》帶來的感動,只是這位作家人生的一小段縮影》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天才捕手》一點也不「天才」
    由科林·費爾斯、裘德·洛、妮可·基德曼領銜主演的傳記電影《天才捕手》,上周五登陸內地銀幕。該片講述的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文學史上的著名編輯麥克斯·珀金斯發掘著名作家託馬斯·沃爾夫的故事。有可能是題材和類型所限,這部非常文藝向的電影明顯在內地遇冷,目前票房尚未突破1000萬元。
  • 英倫戲骨演繹《天才捕手》
    沒錯,今天為您推薦的影片就是這三位主演的傳記電影《天才捕手》。》的故事發生在1929到1938年的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的短暫和平時期,經濟的蕭條往往會促進文化的發展。《天才捕手》用平實的鏡頭向我們詮釋了「伯樂與千裡馬的生活」。麥克斯韋爾·珀金斯是美國出版史上最富有傳奇色彩的編輯之一,並且自喻是:將軍肩上的軍師。司各特·菲茨傑拉德、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託馬斯·沃爾夫這些如雷貫耳的作家們,都離不開珀金斯在背後的幫助。
  • 天才捕手——伯樂與千裡馬
    ——託馬斯·沃爾夫《天使望故鄉》「There could be nothing so important as a book can be.」——美國出版史上的傳奇編輯:麥克斯威爾·柏金斯。麥克斯威爾·柏金斯(科林·費爾斯)堪稱20世紀上半葉美國文學出版界的大神,傳說中他從不脫下自己的帽子,司各特·伯格的傳記 《天才的編輯》 把珀金斯從神還原成人,重點展開他和菲茨傑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作者)、海明威以及託馬斯·沃爾夫這三個超重量級作者的關係,也不迴避他錯過的作者 (比如福克納) 和不成功的案例。
  • 《天才捕手》科林費爾斯裘德洛伏案改稿男友力爆表
    近日,定檔3月10日上映的電影《天才捕手該片由英國導演麥可·格蘭達吉執導,科林·費爾斯、裘德·洛、妮可·基德曼領銜主演,蘿拉·琳妮、蓋·皮爾斯等實力派明星助陣,講述傳奇編輯麥克斯·珀金斯發掘天才作家託馬斯·沃爾夫,以及他們之間令人動容的不凡友情的故事。海報上「天生不羈 捕夢傳奇」八個字,不僅突出了一代文豪沃爾夫異於常人的鮮明個性,更精準傳達出珀金斯先生慧眼識珠的遠見卓識。
  • 《天才捕手》|影向標
    影向標周末版-第八十二期《天才捕手》 《天才捕手》得分
  • 《天才捕手》與天才閃耀的城市:重返迷惘一代的文學現場
    《天才捕手》是個復調故事,講述文學天才託馬斯·沃爾夫的夢想與野心,沃爾夫與Scribner's出版社編輯麥克斯·珀金斯如父如子、亦師亦友的關係,同時也吉光片羽地交代了同一時代的偉大寫作者菲茨傑拉德、海明威的生活與思想,由此揭開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文學黃金時代的神秘面紗。
  • 科學網—《天才捕手》背後的動人故事
    ■朱香 如果不是一位文字工作者或者文學愛好者,可能並不會考慮去看這部小眾的傳記電影——《天才捕手》。從作品的角度,它只能算得上中規中矩,甚至有些平庸。然而,就憑這部片子超強的卡司陣容(科林·費爾斯、裘德·洛和妮可·基德曼主演),筆者也該推薦一把,況且,在它背後有一個真實又動人的故事。 《天才捕手》講的是一位偉大的編輯和天才作家之間的故事。麥克斯威爾·柏金斯是美國出版史上的一位傳奇人物,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他曾經為海明威、菲茲傑拉德、託馬斯·伍爾夫等諸多當代美國文壇巨匠編過書。
  • 天才捕手真實故事 | 沒有他就沒有海明威和菲茨傑拉德
    明天,由麥可·格蘭達吉執導,科林·費爾斯、裘德·洛、妮可·基德曼主演的電影《天才捕手》將於全國上映,這部眾星雲集的電影講述的正是麥克斯·珀金斯的故事。改編自A.司各特·伯格所著的《天才的編輯:麥克斯·珀金斯與一個文學時代》。
  • 《天才捕手》:那時的他們,談論文學如同生命
    連連綿綿下了一周的雨,想來正是寫這部電影的好時節。
  • 如何做好編輯,當一個「天才捕手」?全國近20家文學名刊主編相聚...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電影《天才捕手》描寫了美國大作家託馬斯·沃爾夫與他的圖書編輯麥克斯·珀金斯之間的友誼。上世紀20年代末,默默無聞的託馬斯·沃爾夫懷揣文學夢來到紐約,而他冗長的自傳體小說被曾一手發掘過菲茲傑拉德、海明威等作家的文學編輯麥克斯·珀金斯看中。
  • 馬連良誕辰120周年紀念展在京舉行
    12月22日,表演藝術家濮存昕在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上。當日,「龍馬精神海鶴姿——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館開幕。2021年是中國著名京劇藝術家、「馬派」藝術創始人馬連良誕辰120周年,展覽以馬連良的生平經歷和舞臺藝術為主線,通過一百餘組件文獻、文物及圖片、影像資料等展現了馬連良的舞臺生涯和「馬派」藝術精華。展覽舉辦時間為2020年12月22日至2021年5月23日。新華社記者 陳鍾昊 攝12月22日,觀眾在參觀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
  • 《天才捕手》:父之河
  • 2020年天才捕手計劃賺了多少錢
    所以我決定,給她一次將功抵過的機會,和大家好好聊聊天才捕手2020年的盈利情況。 可能有人會好奇,為什麼你們要坦誠到連帳單都公布? 因為作為一個口述真實故事平臺,有太多人擔心,我們光靠好故事,沒辦法好好活下去。 所以我的願望,就是每年都對外傳遞信息:天才捕手越活越好。
  • 紀念賽珍珠誕辰120周年大會在鎮江舉行
    紀晨 陳拱良 攝  金山網訊  8日上午,紀念賽珍珠誕辰120周年大會在鎮江市隆重舉行。來自美國、德國、韓國的嘉賓和全國各地的賽珍珠研究專家學者150餘人齊聚鎮江,共同紀念這位世界著名的女作家。全國政協常委、外事委員會主任趙啟正出席大會並講話,市委書記張敬華致歡迎辭。  大會由鎮江市政府主辦,市對外友好協會和市賽珍珠研究會承辦。副市長李衛平主持會議。
  • 紀念王力先生誕辰120周年座談會系列活動舉行
    ▌追憶大師精神 傳承國學文脈 紀念王力先生誕辰120周年座談會系列活動舉行追憶大師精神,傳承國學文脈。今天,由自治區政協辦公廳、玉林市政協主辦,中共博白縣委、博白縣人民政府承辦的紀念王力先生誕辰120周年座談會系列活動隆重舉行。
  • 豐子愷誕辰120周年 再度「回杭」講述「人間情味」
    杭州網訊  為紀念豐子愷誕辰120周年,由浙江美術館、桐鄉市人民政府、西泠印社、上海黃浦區豐子愷研究會主辦的《此境風月好——豐子愷誕辰120周年回顧展》在浙江美術館正式開幕。杭州作為豐子愷曾長期學習和生活的地方,本次回顧展將展出豐子愷作品125件,師友作品72件,珍貴文獻120件,全面展現豐子愷先生的文藝人生,展覽至10月27日結束。
  • 梅蘭芳誕辰120周年 《麻姑獻壽》開始全球巡演
    原標題:梅蘭芳誕辰120周年 《麻姑獻壽》開始全球巡演  新華網南京8月10日電(記者 朱旭東)9日晚,江蘇泰州舉辦第五屆梅蘭芳藝術節,以此紀念梅蘭芳先生誕辰120周年,並拉開了京劇《麻姑獻壽》全球巡演的序幕。  梅蘭芳名瀾,字畹華,藝名蘭芳,祖籍江蘇泰州,生於北京的一個梨園世家。
  • 陳毅元帥誕辰120周年紀念活動籌備懇談會在濃園舉行
    2021年8月26日,是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黨和國家卓越的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者之一——陳毅元帥誕辰120周年。為了深切緬懷陳毅元帥光輝戰鬥的一生,學習陳毅元帥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質,傳承陳毅元帥一身正氣、剛直不阿的高潔品格,陳毅元帥誕辰120周年紀念活動籌備組於2020年11月28日下午,在四川省成都市天藝濃園藝術博覽園B區藝術村論道堂舉行陳毅元帥誕辰120周年紀念活動籌備懇談會。
  • 冰心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活動在京舉辦
    由中國散文學會主辦,中國現代文學館、青少年冰心散文活動組委會、北京市農家女學校合辦的紀念冰心先生誕辰120周年活動,於2020年9月28日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辦。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邱華棟到會講話並宣讀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的致辭。
  • 茅盾誕辰120周年暨抵滬100周年紀念展開幕
    茅盾誕辰120周年暨抵滬100周年紀念展開幕2016-8-6 04:06:02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諸葛漪 周楠 選稿:吳春偉   東方網8月6日消息:紀念茅盾誕辰120周年暨抵滬100周年系列活動昨天在中共四大紀念館啟動,《彌滿著生命力的人——茅盾誕辰120周年暨抵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