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31日~11月1日,每年一度的同仁眼科白內障論壇如期而至,數十位全國白內障領域的專家雲集線上,以專題講座、病例討論等形式與眼科同仁們交流探討白內障專業最新進展,把學識化為清流,用真情互道珍重。
開幕致辭
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長、北京眼科學會會長魏文斌教授,浙江大學附屬二院眼科中心主任、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全國白內障學組組長姚克教授為本屆論壇致辭,論壇大會主席、北京同仁醫院白內障中心主任宋旭東教授發表開幕致辭,歡迎並感謝全國各地的眼科專家在線參會授課。
專題講座
白內障學科的發展日新月異,尤其是精準屈光白內障臨床研究為患者提供全優的視覺質量管理創造無限可能。白內障大咖們在論壇上發表乾貨滿滿的專題講座,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當每一個觀點在線上被醫生們分享時,未來之光正在悄然到來。
在白內障相關眼病的治療和圍手術期管理的諸多問題探討中,姚克教授作《白內障手術相關的角膜問題》、鍾勇教授作《再談白內障圍手術期的管理》、王豔玲教授作《白內障術後視網膜脫離危險因素》、羅怡教授作《病毒無處不在》、王濤教授作《精準、微創、個體化—內窺鏡下青白聯合手術》、張紅言教授作《當「白內障」遇到「糖尿病」》等主題報告,使醫生們更加重視白內障圍手術期的管理體系。
針對屈光白內障手術的發展前景、相關的生物測量、不同類型患者人工晶狀體目標屈光度的優選、人工晶狀體術後視覺質量分析等問題,宋旭東教授作《白內障手術技術新進展》、吳明星教授作《閉角型青光眼相關白內障眼生物測量和IOL屈光力計算》、楊文利教授作《角膜屈光手術後IOL屈光力計算》、郭海科教授作《IOL目標屈光度的選擇及原則》、俞阿勇教授作《精準屈光性白內障手術的全流程成功因素》、宋慧教授作《基於角膜特性的IOL優選》、鄭廣瑛教授作《再議多焦點IOL術後視覺質量》、郝燕生教授作《視覺質量指導屈光手術設計》、李學民教授作《運動視覺與視覺認知的臨床應用》、董喆教授作《前房深度對術後屈光的影響》等主題報告,為開展精準屈光白內障的實際臨床應用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針對散光問題,陳松教授作《Toric人工晶狀體圍手術期影響因素》、張紅教授作《白內障老視矯正手術中散光管理的意義》、葉劍教授作《飛秒雷射切口矯正散光》、張素華教授作《白內障手術散光管理》、李朝輝教授作《導航指引下的精準散光矯正》等主題報告,為白內障手術中治療散光的方案設計提供了理論依據和臨床指導。
對於角膜屈光術後白內障IOL屈光力計算公式的選擇,範瑋教授作《RK術後的屈光性白內障手術:思考與踐行》、廖榮豐教授作《角膜屈光手術後白內障IOL度數準確性的探討》、王曉貞教授作《再論RK術後白內障IOL屈光力計算》等主題報告,分享了各自的臨床研究成果。
對於兒童白內障研究中的疑難問題,趙雲娥教授作《是膜還是障,如何來治療》、鮑永珍教授作《兒童二期IOL植入時機的個體化選擇》、盧奕教授作《先天性白內障治療進展》等主題報告,分享各自的臨床經驗。
在關於晶狀體和IOL脫位的講座中,金海鷹教授作《晶狀體與IOL脫位的處理》、蔣永祥教授作《晶狀體不全脫位手術與挑戰》、張晗教授作《你從哪裡來—一例晶狀體脫位的坎坷經歷》、申屠形超教授作《時機、平衡和穩定—晶狀體半脫位的處理與抉擇》等主題報告,為線上醫生展示了精湛的手術技巧。
針對白內障手術中疑難問題及其併發症防治的最新探究,陳偉蓉教授作《一個手術室救火隊員的日常》、周健教授作《外傷性白內障手術時機與設計》、黨光福教授作《術前存在後囊膜破裂的白內障手術》、畢宏生教授作《外傷性白內障手術處理》、吳崢崢教授作《合併高度近視的白內障手術思考》、鄭丹瑩教授作《高度近視並發白內障的診療思考》、嚴宏教授作《後發性白內障防治的新機制和新概念》、王軍教授作《精細評估—重點防控糖尿病白內障術後併發症》、田芳教授作《一例胰腎移植術後白內障引起的思考》、趙陽教授作《不畏浮雲遮望眼—合併角膜異常的白內障手術》、趙梅生教授作《主控液流系統在超聲乳化術中的優勢》和雲波教授作《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進階分享》等主題報告,專家們通過大量的臨床數據和手術視頻圖片,詳細講述治療複雜病例和併發症的方法,為臨床醫生們拓展了治療方案的新思路。
臨床病例分享
八位中青年醫生通過手術視頻和疑難病例分享提出了自己臨床實踐中對白內障診療的方法探究和功能性IOL應用的最新體悟,專家們的精闢點評更加激勵中青年醫生們臨床閱歷的自我提升。
結束語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從同仁白內障論壇因疫情影響在線上舉行,全部內容在線直播,但這並不影響眼科醫生們的求知熱度,本次論壇在線聽課人數達1.3萬人次。論壇圓滿結束仍餘音未了,醫生們紛紛要求專家講座內容回放,並就講座內容深度討論中。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明年眼科同道們將再次雲集同仁白內障論壇,共同為白內障學科發展再創新章,將完美的視覺質量惠及更多的白內障患者。
文字:眼科雲波
圖片:眼科張紅言
【來源:北京同仁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