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高發!但全國能做這個手術的眼科醫生也就3000多名!

2020-12-14 澎湃新聞

健康時報

權威健康資訊,因專業而信賴!


本文專家:喬春豔,北京同仁醫院眼科門診部副主任、副主任醫師

擅 長:白內障、青光眼的診斷和治療

「大家看,我要先從眼球的兩端各切一個兩毫米的小口,用這個小鑷子把眼睛的前囊撕開,一定要撕成圓形,這是很關鍵的一步,非常考驗醫生技術!」在愛爾康中國首家體驗中心,北京同仁醫院眼科門診部副主任喬春豔教授,正在顯微鏡下用最新的設備小心翼翼在動物眼球上,演示著白內障手術的全過程。

北京同仁醫院眼科門診部副主任喬春豔教授

「前囊撕開後,露出的混濁晶體就是白內障,我們叫它『硬核』,之後就是『劈核』,用超聲波震蕩把它打碎,越碎越好,一邊打碎還要一邊吸出來,全部處理乾淨後,再從開始的切口把人工晶體放入囊袋中完成植入…… 」講解中,喬春豔教授還不忘提醒大家,一定不要等白內障「熟透」了再手術,大家看到剛才的「劈核」了吧,時間越長混濁的晶體就會越硬,不僅打碎費勁兒,還可能在治療中造成損傷。

整個白內障手術只有短短的幾分鐘,雖然已技術嫻熟,但喬春豔教授說,就「撕囊」這個技術自己做了近300隻豬眼,如果撕成橢圓或是不規則形狀,就沒有辦法和植入的人工晶體完全貼合,患者手術後看東西很不舒服,就像把眼鏡「戴歪」一樣的效果,很可能需要再次手術進行修正。所以要不斷練習,一次次找手上的感覺,包括手、眼、腳、腦的配合,開始的時候非常難,就像蚯蚓一樣艱難前行,但是眼科手術都在毫米之間,必須反覆練習、實踐、學習,標準化的培訓對眼科醫生很重要。

5萬人才有1.6個眼科醫生

眼科醫生教育周期長、難度大,與之相對的卻是人口老齡化以及「指尖」生活的盛行,眼部疾病患者與日增加。「我一天在醫院做19臺手術,這還不是最忙的時候。」 喬春豔教授說。根據今年6月衛健委發布的《中國眼健康白皮書》,目前全國有4.48萬名眼科醫生,這是什麼概念呢?差不多每5萬人才有1.6位眼科醫生為大家服務。在一些偏遠地區,可能5萬人裡面連0.6位眼科醫生都沒有,尤其是「視光師」極度匱乏,全國也就6000多人。

「我們獲得的信息83%都來自視覺,大家可以把眼睛閉上後感知一下周邊,試試難度有多大。」喬春豔教授說,眼睛是要用一輩子的,從青少年的近視到老年人的老花眼、白內障,以及糖尿病、高血壓等各類疾病引起的眼部病變,一生不看眼科醫生是很難的。

所以,如何培養出專業化更高的眼科醫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方面我們要積極通過眼科碩博研究生教育、繼續教育、住院醫師和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等方式培養有生力量。另一方面,要給醫生提供不斷實際操作的機會,學習和練習新技能,包括培訓各種儀器和設備,顯微操作的各種操作等,我經常跟年輕醫生說百見不如一練,看了一百例、一萬例,不如拿在手上練一下」。喬春豔教授開玩笑地說:「等我老了要接受白內障手術時,希望是我培養的學生給我做。」

愛爾康中國區總裁王慧

談及醫生的教育和培訓,愛爾康中國區總裁王慧也身有感觸:我從事醫療器械行業很多年了,我一直認為自己推廣得不僅是創新原研產品,更是在推廣知識,尤其是醫療器械領域,只有上手實踐才能讓醫生感知到設備背後的科學原理,掌握足夠的知識才能更好地服務患者。

「舉個例子,現在全國能做白內障超聲乳化的醫生大約只有3000多人,其中1000多人都是從愛爾康白內障超乳發展項目出來的,包括喬春豔教授也是在實驗室受過培訓的。」

事實上,2020年初至今,愛爾康已面向專業醫生及視光從業者進行超千場培訓,累計覆蓋超5萬多人次。同時,還上線了免費教育平臺愛爾康體驗學院。

患者教育很重要:不要讓患者走到「懸崖」邊緣

除了眼科醫生缺口大,亟待人才培養外,喬春豔教授認為患者的教育也非常重要。如果說醫生是解決「治病」的問題,患者眼部疾病素養的提高,則是提高「防範」。

她解釋說,我們的眼健康是生命全周期,從小開始到成年人、老年人都要普及正確的防治知識。「遇到病情比較晚的患者,我總和他們說你已經走到懸崖邊上了,我用藥物、用醫療器械、用手術拼命幫你往回拽,可能拽回來也可能拽不回來。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讓你走到懸崖邊上,要做患者教育,告訴你怎麼防病治病,怎麼在病情早期去看眼科醫生。」

據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調查數據顯示,60歲以上人群白內障發病率高達80%以上,是我國首位致盲性疾病。事實上,如果大家都能活到100歲,每個人幾乎都會發生白內障,這是年齡相關性致盲眼病,隨著年齡增長基本都會有病變,只是輕重程度不一樣。

為了進一步加強大眾對眼病的認知,愛爾康啟動了「共見睛彩·眼健康科普教育」項目,通過構建「網際網路+」模式眼健康教育平臺,發布眼健康科普圖文、視頻等,提高大眾對眼部疾病知識的關注度及認知,做到眼部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對於白內障的患者教育,喬春豔教授強調,一是要告訴老年人手術是唯一治療手段,目前沒有有效藥物;另一方面就是要早診早治,等白內障熟透這樣的觀念至少落後了20年;還有就是看不清楚要及時到醫院診斷,尤其是老年人可能有多種眼病同時在一個人眼裡,需要專業醫生診治;另外,如果老花眼突然轉好了不排除白內障的可能,應儘快就診。日常生活中注意用眼衛生,防止用眼疲勞,尤其是不能長時間使用電腦和手機等。

此外,對於近視眼、乾眼症等患者教育同樣強調最好每半年或至少一年到正規眼科醫院接受一次眼科檢查,特別是眼底的詳細檢查,並且要聽醫囑用藥。同時,青少年要減少近距離用眼,學習一段時間後要遠眺,避免視力疲勞,還要注意多做戶外運動、做眼保健操等。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白內障高發!但全國能做這個手術的眼科醫生也就3000多名!》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上海眼科醫院做白內障手術全過程是怎麼樣的?
    隨著我國老齡化人口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隨著年紀的增加出現了老年性白內障。白內障是眼內晶體退化變性導致的結果,大部分人老年之後都會患上的一種眼疾。白內障是致盲性的眼科疾病,如果不治療,後期則會面臨失明的風險。
  • 做白內障手術人工晶體越貴越好?眼科醫生提醒:別只看價格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陳曉麗 通訊員 于娜6月3日,在第25個全國「愛眼日」到來之際,「光明扶貧•白內障復明」救助項目濟南啟動儀式暨篩查義診活動在濟南市第二人民醫院啟動。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在現場了解到,白內障是老年人常見的疾病,屬於生理性退化的表現,常常導致視力下降,模糊,甚至重影等,我們身邊就有不少老年人患有白內障。但是,專家提醒,儘管白內障如今已是老年人群中常見的眼科疾病,但對於如何防治、是否選擇手術、什麼時間應該手術,不少人還存在認識誤區。誤區一:白內障可以通過藥物或者其他非手術療法得到根治而避免手術。
  • 賽博時代的眼科醫生
    1 稀缺的眼科醫生 喬春豔大夫的碩士和博士都在北京同仁醫院完成,光眼科這個學科,在同仁醫院就有13個細分領域,喬大夫主攻青光眼和白內障,她也是目前我國4.48萬個眼科醫生中的一員。
  • 浙二眼科中心姚克團隊行免費白內障手術 讓十位老人「看見」愛
    本周四,她在浙二眼科中心接受了免費白內障手術。  昨天一早,摘下紗布時,不善表達的陳奶奶,先是用力鼓掌,然後緊緊抓住了醫生的手,不肯鬆開。  孫女小羅替奶奶說出了心裡話,「奶奶白內障十多年了,因為年紀很大,之前到其他醫院看,都表示(手術)困難。這次真心感謝姚克教授、徐雯教授,奶奶手術很成功!」。
  • 德州市中醫院眼科開啟日間手術模式——白內障手術「當天做當天走」
    大眾網·海報新聞 通訊員 左天普 王琰 德州報導  「真沒想到白內障手術能做得這麼快,手術當天就可以回家。」近日,60歲的市民張女士在德州市中醫院眼科複查時感慨道,她從入院檢查到順利完成手術出院僅用了1天時間。  兩年前,張女士雙眼被診斷為白內障,醫生建議手術治療。當時因為右眼還不是很嚴重就只做了左眼,後來想做右眼,張女士一想到還要住院就一再拖延手術。前不久,張女士聽說德州市中醫院白內障日間手術不用住院,便立刻來到德州市中醫院眼科進行諮詢。
  • 尖峰眼科:一生一次的白內障手術晶體如何選擇?
    其實白內障手術很簡單,將渾濁的晶體取出換一個人工晶體,手術十分鐘左右就能完成。南陽尖峰眼科醫院白內障眼科專家程正福院長目前已完成6000餘例手術,素以「穩、準」手術手法,5分鐘左右就能完成。特別是新興的三焦點、新無級變焦人工晶體,不僅能治療白內障,而且能滿足中老年朋友遠視力開車視物、近距離讀書看報和中距離使用電腦的需求。
  • 北京眼科醫院:白內障手術需植入人工晶體
    「醫生醫生,我隔壁老頭做白內障手術都沒植入晶體,我是不是也可以不要人工晶體,還能省一筆錢呢!」  聽到患者這樣問,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 浙醫二院眼科中心愛眼日為50位白內障患者免費手術·都市快報
    掃二維碼加入「浙醫在線·愛眼圈」 眼科專家在線為你服務 昨天是全國第21個愛眼日,浙醫二院眼科中心聯合省老齡委,第三次提供200個免費眼科體檢機會,並在濱江院區舉行大型眼科義診。全國著名眼科專家、浙二眼科中心主任姚克教授帶領白內障治療團隊,為50位白內障患者做了手術。
  • 愛爾眼科悄悄創新高!醫療糾紛中的「白內障手術」有多少明與暗?
    (21世紀經濟報導)近日,國內眼科連鎖醫療行業龍頭愛爾眼科(300015,SZ),深陷一場白內障手術引發的醫療糾紛之中,因當事一方是知名抗疫醫生武漢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而受到市場廣泛關注。雖然雙方已就爭議問題隔空多次論戰,但至今尚無定論。其中,艾芬曾公開質疑,愛爾眼科是否為了推銷高端人工晶體的白內障手術逐利,而忽視了對患者採用合理治療方案,從而導致後續其視網膜脫落。
  • 30000居民僅分得1名眼科醫生,誰來為眼科醫生減壓!
    作為每天與眼疾眼傷作戰的一線工作者,眼科醫生更懂得光明的寶貴。 眼睛被稱為心靈的窗口,而中國目前能夠修繕「心靈之窗」的「能工巧匠」卻有很大缺口。尤其對比歐美發達國家,我國眼科醫生資源特別匱乏,且分布不均衡。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數據顯示,全國眼科醫生數量僅4萬餘名,能開展內眼手術的不超過萬名。在北上廣深,平均每位眼科醫生要服務數萬名居民。
  • 白內障手術後「失明」?濰坊光明眼科醫院:與手術無關
    近日,家住濰坊的毛女士反映稱,她的母親在濰坊光明眼科醫院接受白內障手術治療後,原本只是有些模糊眼睛,現在已經近乎「失明」,眼睛一睜開就會感到頭暈,只能閉目臥床休息。11月2日,濰坊光明眼科醫院副院長裴女士表示,該院不認為毛女士母親目前的情況為白內障手術所致,如果有異議建議通過法律途徑解決。2019年10月,毛女士的母親因眼部不適到濰坊光明眼科醫院進行檢查,被診斷為「雙年齡相關性白內障」,工作人員表示需要進行白內障手術,「我們之前也到其他醫院進行過檢查,大夫告訴我們老人患有青光眼,並沒有說老人有白內障。
  • 和志清:雲南眼科專委會將共同致力於提高白內障診療水平
    白內障作為全球首位致盲性眼病,是眼科醫生一直致力於攻克的眼病之一。獲得更先進的白內障診療和手術的新經驗、新技術也是眼科醫生的共同追求。「能夠和眼科行業內的知名專家一起探討白內障的手術經驗和分享病例,掌握最新的白內障診療前沿,我感到受益匪淺。」
  • 全國眼科大會吸引萬名專家 國內7位眼科權威現場論道
    浙江在線9月1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張冰清)高清視頻中的微創青光眼手術,其效果令美國眼科專家連連稱讚;飛秒雷射白內障手術已步入世界領先水平……9月12日到16日,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三次全國眼科學術大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召開,超過萬名中外眼科醫生齊聚杭州,帶來了國際、國內眼科最前沿的信息和最新的學術成果。
  • 濱州滬濱愛爾眼科醫院專家孫娟:一次白內障手術可同時治療散光和...
    濱州滬濱愛爾眼科醫院青白二科醫生孫娟為白內障患者檢查眼睛。近日,濱州滬濱愛爾眼科醫院接診到一位白內障患者董阿姨。她今年70歲,近期發現自己越來越看不清東西,到醫院檢查後發現是得了白內障。董阿姨希望自己在治療白內障的同時把老花眼治好,徹底摘掉眼鏡。
  • 2020年同仁眼科白內障論壇成功舉辦
    2020年10月31日~11月1日,每年一度的同仁眼科白內障論壇如期而至,數十位全國白內障領域的專家雲集線上,以專題講座、病例討論等形式與眼科同仁們交流探討白內障專業最新進展,把學識化為清流,用真情互道珍重。
  • 學術交流 50餘名眼科專家與200名眼科從業者匯聚三水
    本次大會採取線上網絡直播和線下會場同步進行,手術直播讓全國各地的眼科從業人員都能得到同步分享。據介紹,如此多的國內知名眼科專家及眼科從業者匯聚三水進行學術交流還是頭一次。專家中,既有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廣東省人民醫院、廣州醫科大學二附院、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等省內專家大咖,也有天津、山東、甘肅等外省醫院的專家大咖。
  • 佛山眼科醫生蘇鵬援疆歸來一載餘再次踏上支援路
    圖片裡,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眼一科副主任醫師蘇鵬與一位剛接受白內障手術的患者摟肩合影,笑容燦爛。肩負幫助雙鴨山市人民醫院建設眼科中心的使命,蘇鵬和他的同事日前從佛山縱跨近4000公裡,去到祖國北端的雙鴨山。首個工作日,他們就幫助當地醫院完成第一臺白內障手術,為此次醫療合作開了一個好頭。
  • 一臺高難白內障手術,牽起她與愛迪眼科16年光明之緣
    16年後,呂明又罹患雙眼重度白內障,在宜賓愛迪眼科醫院接受了由陳啟教授主刀的高難度白內障手術,為她恢復了清晰視力。16年間,胡玉章教授已從體制內華麗轉身,轉型成為愛迪眼科成都總院院長,這令呂大姐十分感慨:「緣分啊!我兩次患上眼病,竟兩度與愛迪眼科結緣!真的非常感謝這樣的緣分!」
  • 愛爾眼科醫生提醒:白內障患者嚴防出現「晶狀體溶解性青光眼」
    後來85歲的李奶奶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泰安光明愛爾眼科醫院檢查眼睛,醫生發現其右眼眼壓高,視力僅剩「光感」,幾近失明。據泰安光明愛爾眼科醫院副院長、白內障科主任李愛華介紹,「經過詳細檢查,李奶奶被診斷為『右眼晶狀體溶解性青光眼』,必須儘快實施白內障手術,挽救李奶奶的視力。」
  • 10 歲小朋友也會白內障?艾格眼科醫院帶你了解先天性白內障
    沒想到在艾格眼科醫院一檢查,接診的斜視與小兒眼科醫生彭毅告訴晶晶的爸爸媽媽,孩子不僅有近視,還有弱視,而且導致孩子弱視以及視力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晶晶患有先天性白內障,這一診斷馬上得到白內障科彭院長的確定。在詢問中,醫生得知,女童的奶奶和爸爸都有先天性白內障,因此,女童一出生,他們就在醫院給孩子做了全面檢查,顯示眼睛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