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人才成長的土壤

2020-12-06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7月23日訊(記者 張萍)在浙江,最近有4位農民廣為人知——深耕瓜菜育種近30年的薄永明,從事茶產業40餘年的馬亞平,培育出國家級長毛兔新品種的麻劍雄,選育出全國早春甘藍主栽品種的婁建英。何故?這4人憑藉出色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一舉成為浙江歷史上首次獲得農業正高職稱的農民。

  就像作物生長離不開農民精心培育,人才的崢嶸茂盛也離不開人才生態的培育。人才是建設「重要窗口」最鮮明、最突出的標識和最根本、最持久的動力。省委十四屆七次全會特別提出,要堅持人才強省、創新強省導向,打造人才生態最優省。

  健康的人才生態,創造了系統性的整體優勢。4位獲正高職稱的農民,在農業領域作出了重大創新,對他們的認可,既能鼓勵他們繼續創新,也將激勵更多「田秀才」潛心深耕農業,為鄉村振興發光發熱。而當人們看到農民也可以獲得正高職稱,其激勵是超出農業這一特定範疇的。這對其他各行各業的人才都是莫大鼓舞。其實,對這一幕我們並不陌生——浙江一貫重視製造業高技能人才的培育選拔。比如,噴漆人才楊金龍,20來歲已經享受教授級高工待遇。「楊金龍效應」激勵了大批一線藍領人才,他們在工廠車間裡主導著工藝創新,並將其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那麼,良好的人才生態如何培育?

  改變人才觀,營造一種人人能成才的氛圍。列寧說過:「有才能的人在人民中間是無窮無盡的。」隨著時代變遷,社會分工日趨精細化,專業主義追求對行業的引領突破作用愈發凸顯,打破行業、學歷的限制,讓佼佼者獲得人才光環,應該成為一種主流的人才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句俗語不僅寄託了一種指引個人奮鬥的理想主義,更指明了一條促進社會進步的發展路徑:整個社會人人可以成才,看得到人才身份、地位躍升之路,便有動力去創新改變、去改造現實。

  出新政、抓落實,持續優化人才「土壤」。最近,浙江在人才工作上持續發力,越來越多的「首次」映入眼帘:杭州首次將快遞小哥認定為D類高層次人才;餘杭區發布電商新政,首次提出籤約頂級頭部主播的MCN機構可獲得500萬元獎勵;浙江今年正式啟動實施頂尖人才「鯤鵬計劃」,首次提出不唯帽子、不唯資歷……有力的人才政策,將大大提高人才「土壤」的營養含量。高水平推進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政策鏈「四鏈融合」,建好人才「蓄水池」的同時,更要造好人才「育秧田」。

  打敗尼康的不是佳能,而是智慧型手機,什麼樣的人才會改變未來走向,沒有人知道。但可以確定的是,把握好人才這個關鍵,就把握了創新的第一要素。不拘一格選才、育才、用才,為人才成長環境「松鬆土」「施施肥」,培育最優的人才生態,不管「大苗」「小苗」,只要種在浙江這片土壤,都有機會長成好苗、結出碩果。

相關焦點

  • 推動人才「集聚裂變」,厚植人才成長「沃土」
    (11月8日,浙江日報)  各地各級黨組織要深刻認識到,人才是一個地區創新活力之源,也是科技發展希望之所在,要著力推動各類高端人才「集聚裂變」,把人才放在最能發揮其特長的崗位上,用好人才、用活人才,讓人才充分展示才華,使人才能夠才盡其用。全方位構建黨建引才、本土聚才、項目育才機制,厚植適合各類人才成長成才的「沃土」。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
  • 厚植普惠沃土 培育企業成長
    厚植普惠沃土 培育企業成長 2020-12-10 0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城投教育者的思考:厚植心靈土壤 定格生命樣態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我的朋友圈有五千多微信好友,讀這個故事的家長們,你們也許回憶起的是我或者其他老師跟孩子的故事,這樣的故事就像一棵棵小樹苗,在教育的土壤中不斷生長出來。而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給予肯定的方式以及在教育理念上的共識就營造了孩子成長的良好氛圍,具有這樣氛圍的教育環境就是優質的土壤,要想這些故事不斷生長出來,那就需要家校一道培護好這樣的土壤。
  • 培育厚植廉土壤
    今年以來,洛龍區紀委監委大力加強廉潔文化建設,將正面激勵與反面教育相結合,堅持以鄉風文明為根本,採取家風家訓涵養鄉村文明、鄉村驛站演繹清廉鄉風、以案促改示範點展示反腐成果、「微課堂」傳遞廉潔聲音等形式,把家風家訓、清廉文化、愛國主義教育、警示教育等元素融入各村(社區)文化生活中,以點帶麵塑清風,培育厚植廉土壤,讓清風正氣浸潤基層民風社風。
  • 通州灣示範區厚植高質量發展土壤
    培大扶強,夯實區域產業基礎 通州灣示範區厚植高質量發展土壤 來源:南通日報 發布時間:2020-12-11 字體
  • 厚植隱形冠軍成長土壤 為世界提供更多「中國製造」
    但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在培育隱形冠軍的同時,更要注重培育隱形冠軍精神,厚植隱形冠軍成長的土壤,包括企業家精神、創新精神、工匠精神,並在全社會進行廣泛傳播和引領。711.3億美元!第二屆進博會的意向成交額;2684億元!2019年「雙11」天貓成交額。不斷躍升的成交數據,持續不減的消費韌性,體現著中國市場的強大吸引力和中國經濟蘊藏的澎湃動能。
  • 厚植人才助成長 桃李芬芳滿天下——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學特色辦...
    原標題:厚植人才助成長 桃李芬芳滿天下——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學特色辦學紀實風雨兼程,追求卓越;自主創新,自強不息,伴隨著歷史的風雨和時代的步伐,一代代株洲市第十八中學學子用智慧和汗水為教育事業譜寫了輝煌的篇章。
  • 視點|厚植高質量發展強大人才支撐
    人才是興國之本、富國之基、發展之源,技能人才是促進產業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基礎設施。習近平總書記在致全國職業技能大賽賀信中的重要指示,為我們做好新時期技能人才工作,建設人才強國、製造強國、創造強國指明了方向。著眼「成長壯大」,為廣大技能勞動者成長成才創造良好條件。
  • 閩西大地細耕創業土壤 厚植文化基因
    過去,龍巖對文化企業的了解僅限於規模以上企業,對中小微企業的發展狀況一知半解,對它們的發展需求缺乏政策扶持,導致一些中小微企業無法快速成長、淘汰率高。據統計,目前全市中小微文化企業數量佔我市文化企業總數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因此,在保持規模以上企業健康持續發展的同時,重點扶持具有潛力的中小微文化企業,也成為了發展我市文化產業的新增長點。
  • 京彩好評:厚植高質量發展強大人才支撐
    要更加重視技能人才培養,緊扣需求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完善技術工人職業發展機制和政策,使更多社會需要的技能人才、大國工匠不斷湧現,依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新動能成長壯大。12月10日,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在廣州開幕。
  • 鳳陽:「三輪驅動」厚植人才發展「沃土」
    中安在線滁州訊  鳳陽縣強化目標導向、專題培訓、掛職鍛鍊「三輪驅動」,厚植人才發展「沃土」,以人才驅動帶動創新驅動,為鳳陽縣千億矽谷、智匯鳳陽提供強大人才支撐。  目標導向育才。
  • 打造技術改進「試驗田」 厚植創新的「肥沃土壤」
    原標題:打造技術改進「試驗田」 厚植創新的「肥沃土壤」 在生產實踐中,每一次功能的完善就是一次微小的改進。從細微處著眼,從點滴的改進入手,通過小規模持續性的「微創新」,從而實現積累性的漸進式飛躍。
  • 厚植勞動光榮土壤 營造勞動光榮風尚
    新中國成立以來,全省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在黨的領導下,與祖國同成長、與時代齊奮進,奏響了「咱們工人有力量」的主旋律,在各條戰線英模輩出、群星璀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省上下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在全社會厚植勞動光榮的社會土壤,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培養宏大的高素質勞動者大軍,匯聚起四川開啟新徵程、邁向新目標、續寫新篇章,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的磅礴力量,讓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在川蜀大地蔚然成風。(李瓊會)
  • 春風化雨 枝葉扶疏——鄭州局集團公司為青年成長成才厚植沃土
    春風化雨 枝葉扶疏──鄭州局集團公司為青年成長成才厚植沃土青年工作,抓住的是當下,傳承的是根脈,面向的是未來。為引領好、組織好、服務好這支青年人才隊伍,鄭州局集團公司團委聚焦主責主業,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工作主線,關注青年成長進步、培育青年職業素養、激發青年創新熱情、搭建青年成才機制、服務青年生活需求、發揮青年典型作用,創建了一系列成效顯著、影響深遠的「青」字號品牌工程,為廣大鄭鐵青年成長進步、實現夢想搭建了廣闊舞臺。
  • 霑益區:厚植人才培育沃土 擦亮「人才強區」名片
    近年來,霑益區圍繞「人才強區」這一目標,始終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厚植人才培育沃土,賦能人才培養實現人才素質全面提升,讓人才的雄心得到安頓,智慧得以閃光,才華得以施展,讓人才力量成為推進霑益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因材施策育人才。
  • 肩負使命 厚植強基 切實為國家重大戰略領域儲備輸送拔尖領軍人才
    肩負使命 厚植強基切實為國家重大戰略領域儲備輸送拔尖領軍人才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 餘瀟瀟在外部不確定因素增多、科技和人才競爭日趨激烈的新形勢下,清華大學圍繞「為國選材、厚植強基、拔尖領軍、創新未來」的強基人才選拔培養定位制定強基計劃招生簡章,致力於打通評價、選拔、培養和後續發展等多個關鍵環節,面向未來、加強銜接、形成合力,為國家基礎學科的長期發展以及高端晶片與軟體、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位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的重點突破培養輸送拔尖創新人才。
  • 優化載體平臺 厚植雙創土壤 常熟高新區打造科技創新核心區
    形成了「科技、人才、資本高度融合,研發、孵化、育成高效對接」的創新機制和氛圍,為高新區快速集聚優勢科技資源和高端技術人才提供了堅實保障。  1智能液晶所  是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第一個按照「項目經理」模式籌建的研究所,由常熟市人民政府與薛九枝團隊、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共建,致力於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衍生孵化科技型企業,引入市場化機制,把常熟打造成全國智能液晶產業高端人才和高成長型企業的集聚區。  2北大分子工程蘇南研究院  以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和先進位造為重點。
  • 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要「深耕厚植」
    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要「深耕厚植」 發表時間:2015-04-17   來源:(4月17日新華網)    在採訪中,中央宣傳部負責同志說,要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本著客觀科學禮敬的態度,深入挖掘中華文化的精神和價值,結合當今時代要求,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深耕厚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筆者非常同意這個「深耕厚植」的觀點,當前,我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該樹立這種「深耕厚植」的意識。
  • 思想縱橫: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廣大青年要牢記囑託,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源泉。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 長春新區:厚植成長土壤讓創新主體「千帆競發」
    激發企業活力,壯大創新主體,長春新區多方發力,致力於科創平臺建設、創新主體引培、科技人才引育、重大項目招引、營商環境優化……聚焦國家區域創新中心建設,營造崇尚創新、敢於創新、善於創新的濃厚氛圍,形成鼓勵支持企業創新發展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