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15日訊 被世界廣為關注的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日前落下帷幕,而產生的世界效應正逐步擴大。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主旨演講時發出倡議:共建開放合作、開放創新、開放共享的世界經濟。
舉目博覽會各大展館、方方面面,無不體現著「開放、合作、創新、共享」。人們注意到,博覽會上有一群特殊的參展企業,展示的都是「高精尖」產品。它們的突出特徵是:個頭不大,能量很大,專注一件事,不為人熟知,被譽為「隱形冠軍」。
「隱形冠軍」概念由德國中小企業管理學家赫爾曼·西蒙在1986年首次提出,目前已成為衡量一國製造業基礎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誌。西蒙長期跟蹤和研究隱形冠軍企業,被公認為「隱形冠軍之父」。
11月7日,作為第二屆進博會的重要配套活動之一,在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隱形冠軍發展高峰論壇上,遠道而來的赫爾曼·西蒙親臨現場並以《隱形冠軍:全球化—創新—成功》為題發表主旨演講。
西蒙以「隱形冠軍為什麼成功,我們從他們身上能夠學到什麼?」切入,闡述隱形冠軍員工與領導者的關係,論述客戶價值與企業文化,講述隱形冠軍在數字領域的意義以及他個人的隱形冠軍故事。
西蒙講到,迄今為止,他們一共發現了92家「中國籍」隱形冠軍,而在德國則多達1400餘家。他直言:「全球化商業成功並不主要依賴於大的公司,而依賴於像隱形冠軍一樣的中型企業,中國應該培育更多的隱形冠軍!」
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底,中國中小企業數量超過3000萬家,個體工商戶數量超過7000萬戶,貢獻了全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和80%以上的勞動力就業。2018年,製造業增加值佔全世界份額達到28%以上,成為驅動全球工業增長的重要引擎。在世界50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中,中國有220多種產量位居全球第一。
不同的體制機制,不同的背景文化,不同的培育途徑和評判規則,對於隱形冠軍的定義和內涵可能有所差異。但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在培育隱形冠軍的同時,更要注重培育隱形冠軍精神,厚植隱形冠軍成長的土壤,包括企業家精神、創新精神、工匠精神,並在全社會進行廣泛傳播和引領。
711.3億美元!第二屆進博會的意向成交額;2684億元!2019年「雙11」天貓成交額。不斷躍升的成交數據,持續不減的消費韌性,體現著中國市場的強大吸引力和中國經濟蘊藏的澎湃動能。「買全球」在為國人帶來進口好貨的同時,也激勵著、倒逼著中國製造的提質升級;「賣全球」在為世界送去好貨的同時,也提升著中國製造、中國品牌的全球競爭力,推動著中國經濟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行穩致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繼續擴大市場開放、繼續完善開放格局、繼續優化營商環境、繼續深化多雙邊合作、繼續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國堅定支持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在歡迎更多的國外企業「走進來」的同時,也鼓勵更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國門,為世界貢獻更多的優質產品、優質服務。
在本次論壇上,市場監管總局發展研究中心與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正式啟動「尋找隱形冠軍」計劃。雙方將合力通過系統調研、尋找企業、對標共性、探索特質、深入發掘、制定標準,為隱形冠軍的發展、壯大提供支持。
人們期待,中國隱形冠軍成長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優化;人們堅信,中國會誕生越來越多、越來越優秀的隱形冠軍。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展研究中心 賈玉奎 王繼榮)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