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媽媽討女兒大鬧救助站 乞討最多月入萬元

2020-12-13 騰訊大閩網

▲女乞丐 (資料圖片)

導報訊 (記者 呂寒偉)本以為,親生女兒能夠喚醒她的良知、母愛;本以為,她會好好接受培訓,不再上街乞討,不再讓女兒受苦。

可是,昨天她衝進救助站大吵大鬧,讓對她存有希望的人,都失望了。【鼓浪嶼「狠心乞討媽媽」 經歷坎坷帶孩子沒經驗】

昨天上午,此前在鼓浪嶼上攜女乞討8個月的白某,衝進市救助站——— 那個曾經收留過她、給過她幫助、答應讓她住上一段時間的「家」。

「把孩子還給我,要不然我就跳樓!」她爬上救助站,要從樓上跳下來。救助站的工作人員趕緊上前勸說。之前,雙方已經打過好幾次交道,工作人員可是她的恩人。

好不容易,白某被勸下樓,但她仍不罷休,衝進衛生間,像發了瘋似的,用力扯下熱水器的蓮蓬頭,拿起來就砸。「我要把這裡都砸壞!」她叫著,一塊窗玻璃應聲破碎。

在她要砸其它玻璃的時候,工作人員及時將其制止。很快,救助站報警,江頭派出所民警趕到並將白某帶走。

得悉這一幕鬧劇,曾經多次出手幫助白某的陳女士失望透頂。「我原來一直站在她那邊,維護她,幫她找工作,聽信她的話,現在看來,我要改變我的觀點。」陳女士痛心不已。

救助站介紹,此前,白某接受救助時,還咬傷工作人員的手。而在前幾天,白某還跑到兒童福利院大鬧。

被警察帶走之前,白某揚言,要通過法院起訴民政部門,讓救助站當「被告」,來要回孩子。

回顧 她罵保姆是「下三濫」

「孩子給她就是害了孩子。」市救助工作人員說。

從去年國慶至今年7月初,白某帶著10個月大的女兒在鼓浪嶼上乞討。其間,她把女兒放在塑料箱裡,任女兒被雨淋、日曬,任女兒光著下半身,被蚊子叮咬。

在政府多個部門、熱心人士的耐心幫助之下,一星期以前,她被送到巾幗園免費培訓當保姆,女兒白雲暫時交由民政部門幫忙照看,白某也答應,並做出承諾,要好好找工作。

但一連五天的培訓,白某隻去了兩次,曠課3天。據好心人陳女士介紹,白某曾在上課期間,鄙視保姆為「下三濫」的職業,她瞧不起。

經過陳女士觀察,白某經常謊話連篇。「有一天她沒來上課,我問她為什麼,她竟然說她走錯路,跑到了輪渡。」陳女士說,在廈門生活那麼多年的人,怎麼可能迷路?

謊言被識破,白某開始拒接陳女士的電話。

揭底 乞討一個月最多萬把塊

到底什麼工作白某才瞧得起呢?乞討。

經過思明警方的前期調查了解,白某自從利用親生女兒乞討以後,每個月收入頗豐,最高的時候,一個月乞討所得可以達到上萬元,少則七八千元。「她想要回孩子,目的就是利用孩子繼續乞討,只有她一個人,討不到什麼錢。」一位民警指出。

好心人陳女士回憶,白某似乎比她還有錢。「有的時候我們還要坐BRT,她連BRT、公交車都不愛坐,出門就是打的。」陳女士說。

無意中,白某向陳女士透露出對乞討的「嚮往」,「有的殘疾人乞丐,一個月可以有1萬多元」,「相信老公兩個月可以賺到1萬元」。

她所說的 「老公」,其實並未和她結婚,帶著一個燒傷的孩子也在廈門乞討。

據初步了解,白某利用女兒在鼓浪嶼乞討期間,曾出現兩名男子在一旁「保護」她,目前兩名男子的身份仍在調查。

焦點 或面臨監護權被剝奪

「我們也正想通過法院起訴她。」昨天,市救助站一位負責人介紹。

福建嘉禾嘉律師事務所律師黃舟雄介紹,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和改進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的意見》,根據白某的情況來看,可以向法院申請撤銷白某的監護人資格。

黃舟雄說,《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父母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政府部門要予以勸誡、制止,情節嚴重的要報告公安機關予以訓誡,責令其改正;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救助保護機構要對流浪未成年人的家庭監護情況進行調查評估:對確無監護能力的,由救助保護機構協助監護人及時委託其他人員代為監護。

而救助站負責人介紹,從種種情況來看,白某不僅沒有能力照顧自己的孩子,而且是在侵害孩子的權益。

相關焦點

  • 乞討月入過萬?職業乞丐在這幾地可能進監獄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乞討月入過萬?職業乞丐在這幾地可能進監獄鎮江的一位乞丐在金山寺景區乞討20年,不僅每天由兒子開車接送「上下班」,還靠乞討的收入成功買房,讓廣大996社畜流下了羨慕的眼淚。  「職業乞丐月入過萬」的新聞早已屢見不鮮,他們揮霍人們的善心、透支乞討者的信譽,反而讓真正困難的人得不到幫助,難道對「職業乞丐」就沒什麼懲治措施嗎?有。在一些地方,這類人可能要「進局子」,下面四象就和大家一起看看。
  • 乞丐人偶免開口 5年「討」到24萬元新臺幣(圖)
    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乞丐人模,不會開口,5年來卻「討」到24多萬元新臺幣,捐為公益。記者羅建旺/攝影 圖片來源:臺《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5月1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展覽區,展示一座老乞丐人偶,穿著破衣拿個破碗,可憐模樣觸動遊客同情心,經常施捨錢幣在碗內。館方統計,開館五年來,已「討」到24多萬元(新臺幣,下同),笑稱老乞丐不會開口乞討就有進帳,遊客真的很有愛心。
  • 10年來上海各救助站已救助30多萬人次
    東方網5月3日消息:近日,玉佛寺門前「職業乞丐」貼身緊逼、強討搶要,「出家人」不得不微博求助整治乞討現象。乞討與救助,再次引起公眾關注。  在收容遣送制度終結10年之後,上海各救助站已救助30多萬人次。而今,救助站就像一座「圍城」,一些需要救助的生活無著人員急著要出站,一些不該受助的職業騙助者、賴助者卻紛至沓來。
  • 月入萬元乞討老人 夏天光著膀子冬天穿一件舊外套
    網傳江蘇乞討老人月入萬元,郵局人員幫忙數錢還會獲贈百元小費。昨日,記者在北京西站找到這位老人,老人透露,他乞討的錢是給自己養老用的。  乞討收入自稱「不知道」 昨日10時,北京西站7號候車室,記者看到了這位網傳「月入萬元」的老人,老人光著膀子,下身穿一條深藍色短褲,腳穿一雙破舊拖鞋。  記者注意到,在乞討過程中,老人右手拿一個黑色大垃圾袋,雙手支撐著向前蹭,每蹭一段距離便會磕一個頭,非常用力。
  • 身強力壯小夥子竟然街邊乞討?職業乞丐月收入分分鐘比你高!
    但其中不乏有年輕力壯的小夥子,沒有喪失勞動能力也在街邊乞討,消耗著群眾的善心,這些看起來非常可憐的乞丐,月收入分分鐘比你高!下面有真實例子:越南夫妻街邊乞討月入3萬多,回農村蓋大房子據越南媒體12月15日報導,Nguyen Hoang家住越南農村,他與妻子「分頭行動」,把乞討當成了職業。
  • 泉州開元寺西門外職業乞丐糾纏遊客 乞討不成罵粗話
    走訪中,在現場乞討的人員顯得十分臉熟,經過仔細辨別,記者確認,其中有3名乞丐早在兩年前就在開元寺大門乞討。她說,其他幾名乞丐也都是河南的,有一位是河南安陽,另外的還不知道是哪裡的,不過說的都是河南話。她說,自己來泉州好多年,每年都是年末的時候過來,以前曾在北京乞討過,但是那邊太冷,泉州天氣比較暖和。她坦言,很多「同行」都會到南方乞討,因為農閒在家沒事做。交談中,她翻出早上討到的錢,約有20多元。她說,今天來得晚,其他的乞丐有的已經要到100元。
  • 評論:不必揶揄乞丐的十多萬元巨款
    65歲的雲南女子繆某身有殘疾,終日沿路乞討,日前在晉江農貿市場行乞時,將放有萬餘元現金以及10多萬元銀行卡的包裹遺失,急得當場痛哭。(2月3日《泉州晚報》)  這新聞一出來,有網友譁然,「這麼多錢還好意思向別人討」、「我打工這麼多年都沒有這些錢」。
  • 臺一博物館內乞丐人偶5年「討」24萬(組圖)
    人民網5月19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宜蘭蘭陽博物館展覽區,展示一座老乞丐人偶,穿著破衣拿個破碗,可憐模樣觸動遊客同情心,經常施捨錢幣在碗內。館方統計,開館五年來,已「討」到24多萬元(新臺幣,下同),笑稱老乞丐不會開口乞討就有進帳,遊客真的很有愛心。
  • 丐幫幫主坐飛機乞討 最潮乞丐身穿考究西裝
    丐幫幫主坐飛機乞討 最潮乞丐身穿考究西裝 字號:小大 2013-04-03 15:17被 丐幫幫主坐飛機乞討 最潮乞丐身穿考究西裝近日最潮乞丐引網友關注,身穿名牌西裝坐飛機行乞的「最潮乞丐」被網友稱很新奇。
  • 龍巖「乞丐媽媽」黃富珍搬了新家 和女兒開始新生活
    閩南網8月14日訊 龍巖「乞丐媽媽」黃富珍,總算熬出頭了。昨天,她大半輩子沒實現的願望終於成真了——她搬進了屬於自己的新家。這是中華正能量公益聯合會龍巖地區的志願者,從去年底開始忙活的成果。  68歲的黃媽媽,是個命苦的女人,無依無靠,卻先後收養了12名棄嬰。
  • 愛心匯聚 連城「乞丐媽媽」喜遷新居
    黃富珍和兩個女兒在新房門前合影東南網8月13日龍巖訊(本網記者 李凌生)「今天我們住上了新房子,這些好心人又送來了很多家具和生活用品8月13日,連城「乞丐媽媽」黃富珍一家正式搬進當地公益組織援建的新房子,當天喬遷儀式上,黃富珍的女兒陳大妹激動地說。多方助力 「乞丐媽媽」終圓新房夢黃富珍是連城縣隔川鄉新營村人,今年69歲。她一生未嫁,二十多年來,累計收養了十二個「棄嬰」,最終倖存四個女兒。
  • 《乞丐媽媽收養12棄嬰》追蹤 終於有了新房
    「乞丐媽媽」黃富珍的新房昨日開挖地基導報訊 (記者 吳林增 文/圖)從2013到2014,對於「乞丐媽媽」黃富珍而言,真的是幸福「1314」。去年,女兒大妹出嫁,今年,又要跟住了幾十年的危房說再見了。昨日,在連城縣隔川鄉隔川村,黃富珍的新房已經開始動建。建房費用由好心人籌集。68歲的黃富珍,靠著乞討,40年撿了12個棄嬰,獨力養大4個。這個五口之家,沒有一點血緣關係,卻像親人一樣互敬互愛。(導報2011年9月23日曾報導)黃富珍用自己的愛心,給不少棄嬰建立一個「安全島」。她的事跡,感動了不少人。
  • 乞丐媽媽40年收養12棄嬰 年齡最大女兒已出嫁
    21日上午,一襲紅裝、滿身喜慶的大妹,把媽媽請上座,行拜別禮時,再也抑制不住心中難言的情緒,淚如泉湧。  龍巖連城縣隔川鄉新營村,22歲的陳大妹、黃富珍最大的女兒,出嫁啦!這是這個特殊的家庭,幾十年來迎接的最大的喜事。  22年前,正是黃富珍在山上的垃圾堆裡,把籮筐裡全身赤裸、已被凍得通紅的大妹抱回了家。  這名年近七旬的乞丐媽媽,40年間撿了12名棄嬰。
  • 假乞丐偽裝殘疾人沿街乞討 一天收入上千元
    這是10月23日晚在開封市蘭考縣裕祿大道縣電業局附近的一幕。  「真可憐!」不少過路市民看到之後紛紛駐足觀看,嘆息不已,「天冷了,躺在冰涼的鐵板上,叫人難受!」一些心軟的市民看到這名「殘疾男子」用雙腳擦地,緩慢地往前走,紛紛向盆裡扔零錢。  此時,蘭考縣城管綜合執法局的隊員正在巡邏,發現了這名不時向路人乞討的「殘疾男子」。
  • 「丐幫幫主」周飛:坐飛機乞討 呼籲立法保護乞丐
    坐飛機、穿西服、戴墨鏡、留搞怪髮型,網上稱他為「最潮乞丐」,讚美與譏諷各半。他一貧如洗,卻自稱要從乞丐的角度出發,才能明白這個人群被歧視的程度。他的最高目標是促進立法,以保護這群人的尊嚴同樣不被踐踏。他自嘲是坐飛機巡迴乞討的「丐幫幫主」。有人卻說,只不過是一個流浪漢,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 帶腦癱兒乞討遭質疑 「乞丐媽媽」叢曉萍:我不是騙子
    6月18日齊魯晚報發表《女子帶腦癱兒乞討》報導,40歲的媽媽叢曉萍和13歲的腦癱兒大宇被丈夫遺棄後,無奈走上行乞之路,一些熱心讀者伸出援手幫助這對母子,也招來許多人的猜忌。面對著越來越多關注的目光,「乞丐媽媽」叢曉萍說,她不會拿孩子欺騙他人善心,並希望尋找其他的謀生方式。
  • 女兒被拐,兩年後女子來到廣場,一小乞丐追著她喊媽媽,女子懵了
    6歲女兒被拐, 兩年後女子來到廣場, 一小乞丐追著她喊媽媽, 女子懵了,本文純屬虛構,弘揚社會正能量孩子,對於父母來說,是上天賜予自己最好的禮物。作為父母的,為了孩子變得更好,於是就會在耳邊時常嘮叨著孩子。
  • 「乞丐」行討生財有「道」,為何會鋃鐺入獄?
    導讀衣衫不整,蓬頭垢面,一男子用這樣的裝扮,冒充乞丐四處行討,趁人不備伺機盜竊,短短1個月內先後作案12起。近日,大慶高新區人民法院對此案進行了公開宣判。從2014年5月至2019年7月,其曾因犯盜竊罪7次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七次鋃鐺入獄,並於2020年4月20日刑滿釋放。出獄後,被告人周某不思悔改,仍然好吃懶做。由於一無文化二無特長,其找工作也就處處碰壁,最終也未找到合適的工作。為了生存,其只能靠打零工掙點辛苦錢,維持生活。
  • 《大染坊》陳六子少年做乞丐,一生是「乞丐」
    其實,人生只要實現到第四個階段,就已經算得上成功人士,可以笑傲多數人了,至於為什麼說,陳壽亭一直都是乞丐做派,後面我們再細看!乞丐的本事是什麼呢?有很多,不全是好本事,基本的有:討、扮可憐、賴、慣看眼色,稍微下作的伎倆:騙人和坑人,再下作的沒底線:搶,這近乎於強盜行為了。且看陳六子如何用好上面幾招的。
  • ...兩次自殺未果[圖]-乞丐 女子 女兒 女人 恭喜發財 街邊 寺廟 香...
    我們每次回家,都會先在門外叫一聲『喵』,在家的人,就回一聲『喵』,她不叫我媽媽,我也不叫她名字……」  因為治病花光了她所有的積蓄,她不得不乞討:「就像白天不在街邊乞討一樣,我晚上不在街邊睡覺,也不在黑暗處睡覺。這是我能夠堅守的最後的尊嚴底線。」  她曾經是一個溫飽有餘的女人,因為一場病,她花光了所有的積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