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外地遊客剛下車,多名乞丐立即圍攏上去。
核心提示
外地遊客慕名來到千年古剎泉州開元寺,剛到大門,一群乞丐迎面而來,遊客想繞開他們,可還是被拉拉扯扯。參觀完走出大門,又一次遭遇乞丐拉扯,不給錢就被罵,一下都沒了好心情……近日,來自上海的遊客王先生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
昨日,記者暗訪發現,不少職業乞丐聚集開元寺門口,纏繞遊客。
□本報記者 張曉明 文/圖
現象一 纏住遊客貼身乞討
昨日9時30分,在泉州開元寺位於新華路一側的西門,這裡是旅遊團參觀時的主要出入口。幾名乞丐裝扮的男女手端小碗,在門前轉悠。只要有人來到大門口,他們就一擁而上。據觀察,這裡共有五女一男六名乞討者,他們彼此間用方言交流。
「你們一下子那麼多人,我怎麼給。」在現場,一位女士被纏住後顯得很生氣,但乞丐並沒有因此走開,仍然不依不饒地拿著小碗要錢。無奈之下,該女士給了錢才抽身離開。記者觀察發現,這些乞丐用的就是「蒼蠅式」的方式,纏住遊客不放,直到對方給錢才罷休。
三名女乞丐守候在大門外,等待乞討。
現象二 乞討不成罵起粗話
10時許,一個約35人的旅遊團在西門下了車,守候的乞丐們衝了過去,熟練地彎身、伸手,向遊客挨個乞討。一些遊客遞過零鈔,但大部分遊客並沒有給錢。期間,有幾名外地遊客在門口等車,乞丐們圍著他們要錢,遊客稱給過了,沒想到一名女乞丐說:「你們那麼多人,沒有每個都給。」無奈下,男遊客想離開,豈料女乞丐罵起粗話。
現象三 戰術講究收入可觀
暗訪中,記者發現,乞丐們使用的乞討「戰術」很奏效,每個人都能要到不少錢。一輛廈門車牌的小車停到門口,幾位年輕人攙扶一位老人下車,乞丐們先是拉扯著年輕人,沒要到錢後,他們圍住老人。這時,老人掏出幾張20元的紙鈔,挨個分發。拿到錢後,乞丐們偷偷樂了起來。
據觀察,這些乞丐有好多次都要到5元、10元,閒下來時,他們還會聊聊收入。
走訪中,在現場乞討的人員顯得十分臉熟,經過仔細辨別,記者確認,其中有3名乞丐早在兩年前就在開元寺大門乞討。
兩年前,這三名女乞丐就在開元寺乞討(資料圖片)。
背後
大多是河南老鄉 農閒時外出乞討
一位女乞丐要到錢後,記者藉機搭訕起來。「我今年70歲了,前幾天才從河南周口過來。」她說,其他幾名乞丐也都是河南的,有一位是河南安陽,另外的還不知道是哪裡的,不過說的都是河南話。她說,自己來泉州好多年,每年都是年末的時候過來,以前曾在北京乞討過,但是那邊太冷,泉州天氣比較暖和。她坦言,很多「同行」都會到南方乞討,因為農閒在家沒事做。
交談中,她翻出早上討到的錢,約有20多元。她說,今天來得晚,其他的乞丐有的已經要到100元。話還沒說完,看到有遊客過來,她跑了過去。
聲音 損壞城市形象 部門應該管管
走訪中,附近不少居民告訴記者,泉州開元寺門口乞丐扎堆已不是一兩天的事了,特別是年終歲首,乞丐更多。他們大多是外地人,專挑外地旅遊團乞討。「作為泉州重要的景區,這麼多乞丐圍在門口,乞討不成還經常罵人,有損泉州形象。」市民陳先生說。
「這些乞丐成天在這裡,真是太影響市容了。」市民張大伯說,據他觀察,乞討的每年都是這幾個人,他們每天一大清早就扎堆在這裡。
開元寺一名工作人員則表示,這些都是職業乞丐,有的年紀輕輕就來乞討,他們多次勸說無效,趕也趕不走。市民們希望,有關部門能好好管一管,還景區一個文明、良好的窗口形象。
昨日上午,不少遊客試圖避開乞討者,但他們卻快步追上。
記者手記
莫讓職業乞丐 損壞古城形象
被譽為泉州寺廟叢林之冠的開元寺,是海絲起點城市泉州多元宗教文化融合的歷史見證,作為省內規模最大佛教寺院和國家4A級景區,這裡吸引了眾多中外遊客。然而,到這裡參觀的遊客,卻需要繞過煩人的乞丐,這不僅掃了遊客的興,更破壞了泉州這座文明古城的形象。
曾有外地遊客在遊記中寫到,第一次慕名來到泉州開元寺,一幫乞丐的「圍堵」給他留下最深的印象。翻看過往的報導,開元寺門口乞討的問題已存在10多年,有關部門曾採取勸離、遣送救助站等行動,但如今看來效果不佳,亂象依舊。
泉州開元寺的這群職業乞討者,糾纏遊客不放的行為令人反感,更讓泉州人感到羞愧。泉州作為國家文明城市,重點景區外卻存在職業乞丐,不僅有損城市的景觀和文明,也給城市的「面子」帶來負面影響。相關職能部門應該主動作為,採取切實有效的舉措還景區一片清淨,為海內外遊客創造良好的遊覽環境。
(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