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開元寺周邊乞丐擾人 誰來管?

2020-12-17 人民網福建頻道

原標題:開元寺周邊乞丐擾人 誰來管?

核心提示

開元寺是我市著名旅遊景點,每天都吸引不少遊客前來觀光。然而,一些乞討人員經常徘徊在開元寺周邊向遊客伸手要錢,讓人不堪其擾。特別是每月農曆廿六的勤佛日,遊客、香客眾多,職業乞丐們更是聞風而動,從四面八方聚集到開元寺周邊,他們強乞、尾隨、糾纏信眾,打破著和諧的勤佛畫面。近日,記者就此進行了走訪。

現象一:

走訪

打起遊擊 夾雜在人群中乞討

4月22日是勤佛日,7時許,記者來到開元寺,西街、新華西路已被各種攤點佔據。西街路面正在改造,顯得更加擁堵。此時,不少乞討人員夾雜在擁擠的人群中。據介紹,開元寺從上個月開始,禁止乞討人員進入,因此這些乞討人員就在街邊打著遊擊。記者發現,乞討人員中,有四肢健全的男女,也有殘障人士。

開元寺西門外聚集著多名職業乞丐 (林勁峰 攝)

在開元寺紫雲屏處,一名雙手截肢的男子,懷抱著一名三四歲大的男童坐在路邊,搖晃著手中的塑料碗,嘴裡念念有詞。在開元寺南門右側,一名上下肢都有殘疾的乞討人員,趴在一塊可滑行的木板上,不時仰著頭渴望著過往香客給點錢。在新華北路開元寺西門,一名男子抱著一名女子躺在路邊乞討。

現象二:

討不到錢

竟對遊客罵罵咧咧

開元寺西門是旅遊團的主要出入口。幾名乞丐裝扮的男女端著小碗,背著布袋在門前轉悠。看到有人來到大門口,他們就會圍上去,在遊客周邊徘徊周旋,以引起注意。記者發現,大部分遊客都會轉頭迴避,或者直接視而不見,直至乞討人員無趣離開。

儘管開元寺大門外立著「禁止乞討」的標誌,但仍然禁止不了乞討人員。(林勁峰 攝)

門口一名保安告訴記者:「有些乞討人員常駐此地,如果遊客不給,他們就會知趣離開尋找下一個目標。有些只有勤佛日當天才來的乞討人員,經常會無理地死纏著遊客不放。」在人群中,記者發現一名拄拐的老年人,直接伸出一隻手找遊客要錢,若是不給就對遊客罵罵咧咧。

現象三:

偷溜進寺

既強乞又隨地小便

據了解,開元寺除了兩個大門外,還有多扇平時鮮少有安保人員管理的小門。當天11時許,一名乞討男子來到新華北路的側門,看到四下無人,便不緊不慢地進入寺廟。為了一探究竟,記者一路跟隨。男子沿途不停向遊客香客乞討,一名女遊客左右躲閃才得以逃脫,有名男童則被嚇哭,趕緊躲進母親懷裡。

乞討人員溜進寺院內乞討,香客受驚嚇躲避。(蘇凱芳 攝)

在戒堂前,男子穿過進香人群擠到貢品桌前,大手一伸將桌上的一些貢品裝進自己的編織袋裡。旁邊的志願者見狀上前勸阻,男子依舊拿個不停。隨後,男子又徑直朝著西塔的方向走去,其間突然停了下來,原來他竟然要在草叢中小便,其身後則是人來人往以及正在吃齋面的信眾。

很快,男子的行蹤被開元寺的勸導義工發現,義工立即將其勸離。

在吃齋面位置,一名身著破舊中山裝的白髮男子引起義工注意,該男子拿著一個塑料罐子來回打著齋面,聲稱自己不是乞丐,只是在幫朋友打齋面。他從袋子中再次拿出一個塑料罐子,打算再去裝面,但遭到義工制止。義工小黃說:「這名男子裝的面足夠十幾個人吃。齋面雖然免費,但並不是專為某個人提供的。」該男子離開寺廟後,記者在大門位置再次遇見他,此時,聲稱不是乞丐的他正拿著碗圍堵遊客要錢。

聲音

職業乞丐影響寺院秩序

開元寺首座釋法一說,每月勤佛日進出寺院的香客遊客有三四萬人次,年末與年初人數更多,大量乞討人員和無序攤點影響寺院的正常秩序。在開元寺門口維持秩序的一名保安告訴記者:「每個月的勤佛日,泉州的職業乞丐都會傾巢出動聚集此處,有五六十人之多。」 據了解,乞討人員對於開元寺十分了解,有多少出入口,哪天的香客最多,他們都瞭然於心。有的乞討人員在開元寺行乞有四五年之久。

開元寺志願者小黃告訴記者,在門口行乞的大都是有組織的。「開元寺門一開,他們就會三三兩兩聚集過來,下班時間一到,他們就收拾好東西乘公交車離開。我有好幾次在公交車上遇到這些人,他們大部分來自安徽和河南。部分外省的行乞人員常會利用農閒時到泉州行乞。有些人看到老鄉在外有錢賺,也就跟著來到泉州。」

(責編:林東曉、張子劍)

推薦閱讀

《人民的名義》原著10大角色結局 高小琴鋃鐺入獄 高育良竟然也是一個大反派《人民的名義》牢牢抓住了觀眾的心,各方劇透鋪天蓋地而來。如此燒腦反腐反貪大劇,每個人物都暗藏故事……【詳細】

《花兒與少年》第三季幕後劇透:張若昀開口就是段子 娜扎竟是吃貨《花兒與少年》第三季曝光了最新片花,不同以往都是類似寫真的模式,這一次終於有了乾貨……【詳細】

《擇天記》電視劇1-52集至大結局分集劇情介紹:聖后的兒子死了沒有《擇天記》在一播出後就給觀眾留下了許多問題,聖后為了保護皇都用親生兒子獻祭,那聖后的兒子死了沒有?如果沒死的話,聖后的兒子是不是陳長生,否則陳長生的身世怎麼那麼複雜呢...【詳細】

郭富城方媛結婚 回顧兩人戀愛史方媛兩年不到收服天王有何秘訣?51歲郭富城上月被港媒爆料同29歲女友方媛(Moka)在香港註冊結婚,談戀愛不夠2年,Moka已經成功入「城」,Moka今天凌晨在Instagram曬紅色「新娘鞋」,還是好有孕味的平底鞋...【詳細】

相關焦點

  • 泉州開元寺西門外職業乞丐糾纏遊客 乞討不成罵粗話
    期間,有幾名外地遊客在門口等車,乞丐們圍著他們要錢,遊客稱給過了,沒想到一名女乞丐說:「你們那麼多人,沒有每個都給。」無奈下,男遊客想離開,豈料女乞丐罵起粗話。現象三 戰術講究收入可觀暗訪中,記者發現,乞丐們使用的乞討「戰術」很奏效,每個人都能要到不少錢。
  • 泉州開元寺的由來竟是因為一個夢?
    20世紀50年代,泉州學者吳文良在《泉州宗教石刻》中推斷,這原是泉州婆羅門教寺之物,該寺於元末被毀。明洪武年間重修開元寺時,這些婆羅門教寺石刻移到開元寺來了,成為開元寺建築的一部分。早年的印度教石柱。開元寺千年古桑。從小在西街長大的莊勁松回憶說,以前在霜降前後十日,開元寺周邊的老人來古桑下拾取掉落的桑葉,回家煮水,有祛溼清熱的效果。
  • 視圖|泉州開元寺的由來竟是因為一個夢?
    20世紀50年代,泉州學者吳文良在《泉州宗教石刻》中推斷,這原是泉州婆羅門教寺之物,該寺於元末被毀。明洪武年間重修開元寺時,這些婆羅門教寺石刻移到開元寺來了,成為開元寺建築的一部分。早年的印度教石柱。開元寺千年古桑。從小在西街長大的莊勁松回憶說,以前在霜降前後十日,開元寺周邊的老人來古桑下拾取掉落的桑葉,回家煮水,有祛溼清熱的效果。
  • 「西街故事」泉州開元寺的由來竟是因為一個夢?
    20世紀50年代,泉州學者吳文良在《泉州宗教石刻》中推斷,這原是泉州婆羅門教寺之物,該寺於元末被毀。明洪武年間重修開元寺時,這些婆羅門教寺石刻移到開元寺來了,成為開元寺建築的一部分。早年的印度教石柱。開元寺千年古桑。
  • 泉州開元寺國慶舉行升旗儀式,《泉州開元寺》畫冊首發向國慶獻禮
    升旗儀式現場,還舉行了《泉州開元寺》畫冊首發儀式。《泉州開元寺》畫冊由泉州開元寺主編,道元法師親任編輯委員會主編,泉州晚報社編纂出版,以70年來泉州開元寺的建築變遷為主線,濃縮古貌今顏,留下供後人品讀的記憶畫卷,在一幀幀畫面中更直觀地感受幾十年來祖國的發展成就,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泉南佛國,桑蓮為冠;古城泉州,開元最勝。
  • 泉州開元寺僧人「掃街」化緣? 負責人:假的!
    開元寺僧人「掃街」化緣?假的! 泉州開元寺相關負責人:不會讓僧人外出化緣   蔡女士收到的所謂「開元寺貴賓卡」 這幾天,要是您在街上遇到穿僧服的男子自稱是泉州開元寺的僧人化緣,那請多留個心,因為泉州開元寺向記者證實,不會讓僧人離開宗教場所去化緣
  • 泉州開元寺
    泉州開元寺是宋元時期泉州規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於唐垂拱二年(686年)創寺,經歷代興擴,主體格局定形於宋元時期。寺院坐北朝南,由中路主體建築群、東西兩路附屬組群及東西石塔等組成,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1982年,泉州開元寺被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泉州開元寺:(九)異國情調
    護匾的兩尊飛天及周邊花飾極精美,堪為雕刻上品。圖案帶印度韻味,但「御賜佛像」四字並非改刻,故不排除原屬大殿的可能。殿前月臺須彌座壼門上,相間飾以雄獅和人面獅,後者又分側身和正面兩種,正面的人面獅手持蓮花、頭頂螺髻,一望而可知為印度式斯芬克斯。
  • 泉州開元寺受雨水侵蝕 戒壇迴廊頂部坍塌(圖)
    泉州文保部門和開元寺制定方案進行搶修加固  受雨水侵蝕,泉州開元寺甘露戒壇旁迴廊的頂部,日前出現了坍塌。目前,泉州文保部門和泉州開元寺已經啟動搶險加固方案,以確保遊客安全。  記者在現場看到,發生坍塌的迴廊位於甘露戒壇往弘一法師紀念館方向通道的門邊,周圍已經作了隔離措施,通道的門已關閉,禁止通行。
  • 泉州開元寺廟會:延續的傳統
    它是「泉南佛國」的一個縮影,其廟會從抗戰時期開始延續至今,在泉州地區具有較大的影響力。西街廟會場景據德升法師回憶,如今的廟會始於抗戰時期,初衷在於慈善。開元寺將重修寺廟的一部分用於施粥。「當時開元寺受到日本飛機轟炸,一些建築損毀。而泉州也處於饑寒交迫的時期,有許多難民湧來。
  • 泉州開元寺公布消息……
    正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泉州開元寺將出版《泉州開元寺》畫冊,展現泉州開元寺在新時代的發展風採,濃縮泉州開元寺的古貌今顏,留下可供後人品讀的記憶畫卷,也在一幀幀畫面中,折射祖國的發展成就。李龍拋拍攝的泉州東西塔△解放前的開元寺的山門△自《泉州開元寺》畫冊對外徵集作品以來主辦方已收到了1000多件不同時期有關泉州開元寺的歷史照片
  • 「連載」泉州開元寺:(九)異國情調
    圖9-2 開元寺「御賜佛像」橫匾(方擁 攝影)(亦為輝綠巖鑿成,嵌於大殿南面中間門楣之上。護匾的兩尊飛天及周邊花飾極精美,堪為雕刻上品。圖案帶印度韻味,但「御賜佛像」四字並非改刻,故不排除原屬大殿的可能。)殿前月臺須彌座壼門上,相間飾以雄獅和人面獅,後者又分側身和正面兩種,正面的人面獅手持蓮花、頭頂螺髻,一望而可知為印度式斯芬克斯。
  • 開元寺:泉州佛教信仰與泉州古城的標誌
    隋唐時期,泉州信佛崇佛之人不斷增多,佛教更是迅猛發展。唐垂拱二年(686),泉州興建著名的開元寺。相傳建寺之初,此處原本是泉州人黃守恭的桑園。一日,有僧名匡護禪師,向黃守恭求地建寺,黃守恭心中雖極不情願,但又無法直接推辭,便推諉說道:「假如你能夠讓園中的桑樹在三天之內開出白蓮花,則可!」
  • 泉州旅遊必去的景點——開元寺
    開元寺 跟五店市是泉州旅遊,非常知名的景點,不管是外地來的遊客或是當地的泉州人,也會到此一訪再訪,除了佛教信仰會到開元寺 上香拜拜,開元寺 寬敞的休閒空間,不少長輩跟父母會帶小孩來這裡走走,說開元寺的傳奇故事,讓小孩對於開元寺 的一切,更加好奇一分,也能無形間的教導,佛教的習俗等等
  • 在泉州開元寺旅遊,看什麼
    26日,泉州開元寺都會舉行「勤佛日」,而尤以臘月26日為最。這座福建最大的寺院,儼然已經成了古城泉州的象徵和遊客必去的打卡點。那麼來開元寺看什麼呢?看點一:桑蓮傳說這片地在唐垂拱二年(668年,武則天時代)原屬巨富黃守恭所有,遍植桑樹。
  • 【閩臺宗祠】泉州開元寺檀樾祠
    閩臺宗祠宗祠|留住鄉愁的地方閩臺宗祠檀樾祠「泉州開元寺是泉州佛教三大叢林之首,初名"蓮花道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開元寺最初由黃守恭慷慨獻宅而建,目前所見最早記載此事的是唐乾寧四年,而檀樾祠正是為紀念檀樾主黃守恭而建。
  • 開元寺「勤佛」 泉州西街廟會人潮洶湧
    開元寺「勤佛」 泉州西街廟會人潮洶湧(圖片來源:東南網) 2月4日,是羊年最後一個農曆廿六,按照老泉州的習俗,西街和開元寺又是人潮洶湧,鮮花、金紙、各種特色食品的攤點,凌晨就來佔位置趕集了,大泉州各地百姓和香客也提著供品,絡繹不絕地趕到寺內燒香祈福。
  • 飛天之美泉州開元寺
    開元寺位於泉州市區西街,是遊客來泉州必去的地點之一。繞過山門,一陣微風吹來,寺內濃蔭蔽日,消解了烈日的炎熱。庭院前有八棵古榕樹,枝椏蜿蜒,樹齡從兩百年到八百年不等。以我的推測,可能建造之初就種有八棵榕樹,經過不同時期由於什麼原因死了幾棵,當時的人補種上,才會有不同樹齡的榕樹。
  • 初冬時節看泉州古城之開元寺
    因為泉州離絲綢和瓷器產地更近,特別是專做外貿的龍泉青瓷窯;從宋代到元代時期的五百多年裡,泉州一直都是世界第一大港口,也就是公元1000 - 1500年。那時候,什麼達·伽馬、迪亞士、哥倫布和麥哲倫之流都還沒下生。中國的運輸船從泉州和廣州出港,把絲綢瓷器、花椒大料和麝香玫瑰油運往西方的悲慘世界。外國人管泉州叫「刺桐(Zaitun)」,閩南話發音。
  • 泉州開元寺:難忘的花燈展和春燈詩會
    (蔡其呈/供圖)改革開放後,泉州市多屆元宵花燈會均在開元寺舉行,泉州人對這一傳統盛會充滿熱情,元宵節的開元寺內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泉州市文物保護管理所原主任黃真真回憶,以前泉州市文管會設在開元寺內,每天需要到開元寺上班,花燈會當晚節目生動豐富,大人小孩都玩得非常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