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文,結束15天的臺灣自由行後,返回廈門直達泉州,我要在這裡美美地待上一周時間,遊遍這座歷史古城,感受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魅力,有點小激動。
本日的第一站,要去開元寺,這裡也是來泉州旅遊的遊客首選的景點。話說從位於美食街的住處,坐公交直達開元寺西門。我要從西街上的正門而入,這樣遊玩起來,脈絡更清晰。
泉州西街是條有著千年歷史的古街,有「活的建築博物館」美稱,如今春節假日裡,更是遊人如織,是泉州最熱鬧的街道了。
開元寺位於西街上的正門。開元寺是福建省內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該寺始創於唐初垂拱二年(686年),距今1300多年。步入寺廟,那種無可複製的歷史厚重感迎面拂來。
開元寺雙塔是中國最高的一對石塔,經明萬曆年間泉州八級地震以及多次颱風的考驗,仍屹立不倒。東為「鎮國塔」,今石塔為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至淳佑十年(1250年)間重建,高48.24米。
那種厚重的歷史感,穿越時光隧道與歷史對話,能欣賞到800多年前能工巧匠的神作,那種感覺太特別了。可是這樣的氛圍被無情地打斷了,看看這家的拍照。文明的拍照有一萬種方法,都可以留下美好的回憶,除了站在石凳上。
東塔的入塔口已被封閉,但遊客們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總願意往裡面丟點什麼東西,是為了祈福?
於是,東塔入口處的地面上就散落著紙幣、硬幣、花生、糖果,還有餐巾紙,不知道這是什麼操作?
東塔的須彌座束腰處雕刻有37幅佛經故事圖,極為精美。可惜,這裡少有遊人細細品味,或者直接忽視,垃圾隨手丟棄在精美的石雕前,讓人痛心。
西塔為「仁壽塔」,先於東塔十年建成。今石塔為南宋紹定元年(1228年)至嘉熙元年(1237年)重建,高44.06米,略低於東塔,其規模與東塔幾乎完全相同。不幸的是,西塔的塔門上被人塗鴉,有工作人員清理過的痕跡。
這位家長,您的孩子如此照相是不是有些危險?能長點心嗎?
郎才女貌的一對情侶,騎坐在古塔的欄杆上拍照,既不文明,也有安全隱患。
一處鮮花盛開的地方,咱非要到花壇裡去照相嗎?
這裡被稱作「拜庭」,拜庭是山門與大殿之間的庭院,面積2800多平方米,全部用加工平整的花崗條石鋪就。拜庭中有多株800年以上的古榕樹,尤為珍貴。
拜庭中分列16座唐宋元明四朝建造的經幢、印經塔、舍利塔和焚帛爐等,印經塔內有五代經幢,經幢身上文字記載了泉州最早的海外貿易管理機構,印證了五代時期泉州官方對海外貿易的重視。
各位遊客,咱能尊重一下年代久遠的經幢嗎?這可是我們祖先留下的文化瑰寶啊。
大姐,這樣的拍照,對孩子有不好的引導吧?
石龜就這麼惹人喜歡,孩子們都喜歡爬到上面去,都是家長默許縱容的。
石龜對面的古榕樹上,更是反覆上演著爬上爬下的拍照場景,這樣真的好嗎?
親愛的遊客們,在你帶著孩子爬上古榕樹,拍下你心儀的照片時,下面的石頭上鄭重的介紹著,古榕樹,800年樹齡,一級保護。
一旁的休息區石桌上,一家人豪放地在啃著甘蔗,咀嚼過的甘蔗殘渣,不斷從口中無規律地吐出,弄得桌上桌下都是,讓人不忍卒視。
石桌上留下的飲料杯和用過的紙巾。此刻的心情有些複雜,最近屢屢爆出國人在國內外旅遊時的不文明行為,外界對中國遊客詬病頗多,眼前的這一幕怕是印證了這樣的說法。
素質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可是,年輕父母們帶著年幼的孩子,做著不文明的行為,那麼,讓我們又怎麼期待下一代的素質提高呢?
寫到這裡應該收筆了,可總覺得有哪裡不妥?想了一下,看不慣不文明行為的人很多,但我們除了鄙視譴責一下以外,到底還應該做點什麼?前段時間在康定旅行時,結識了康定青旅老闆狼哥,狼哥每次組織登貢嘎雪山,一定會在登山途中,將不文明遊客隨手丟棄的垃圾儘量收集背下山去。康定狼哥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待續,我在泉州繼續品味年味。